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思维取向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促进。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课程的发展。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语文教师应主动适应这种变革,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内在的专业结构,在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方面,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确立专业发展的思维取向。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思维;取向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需要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以之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这也是语文教师自身的责任。倪文锦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1](P450)他特别强调教师专业化既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要更新观念,加深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真正达到与新课程同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在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专业的锻炼与成长,知道自己要怎样做。语文教师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来进行反思,找出个人的发展需要,确定自己的思维取向,并根据这个取向来反思自己的工作和表现,以激发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内在动力。
  
  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哲理思维取向
  
  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难度较大,比较复杂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多方面的学科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语文教师已经面临和以往不相同的语文情境,语文与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以及东西方文化不断的沟通,“语文成了一个社会性、实践性很强,且非常敏感的学科。”
  [2](P355)曹明海教授指出:“任何学科和专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没有哲学根基的学科和专业肯定是不存在的。”
  [3](P26)这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有能力通过自我研究、课程研究和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需要教育哲学的指引,语文教师需要有专业发展的哲理思维取向。所谓哲理思维取向,就是语文教师能够形成长期课堂问题解决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构成成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会帮助教师思考复杂的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之成为教师的教育哲学。“一种教育哲学包括很多部分,但最重要的成分是你自己对于孩子和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信念。”[4](P53)课程改革需要语文教师为了自身和学生确立教师的专业发展理想和信念。
  1、语文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思维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以理论作为支撑,才能获得实践性知识。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问题是一些教师往往依赖过去的经验来预见或者确定可以为学生做些什么,然而,人们行为中的大量可能性会带来出乎意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会让经验丰富的教师感到疑惑,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思索自己的行动为何会得出那样的结果,然后尝试找出方法,与相关的教育理论结合,渐渐能够发展出一套关于自己的工作理论;一种是凭过去的一些可行的方法、自己的经验,不去关注别人的感受,甚至对课程改革采取抵触的态度,不把教学本身视为一种专业活动,只视为一项需要的能力,没有甚至不去细读和深思课程改革发展理论以及“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价值观和取向,理论与课堂实践之间没有联系,这不只是单单局限于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重要的是源于自己的价值系统,以及思维的取向。
  曹明海教授提出对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哲学思考,需要认识论,更需要存在论。当语文教师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时,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就是先读懂它,获得课文所传达的信息,这仅仅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他强调指出,长期以来,语文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本原因在于语文课本给予学生的大多是知识的概念,而不是生动形象和艺术意味,完全抽取了审美的欣赏。”
  [3](P30)这正是只会”教教材”所存在的弊端,这些原因与教学的哲学思想是相关的,这是采用了认识论的哲学方法论,使语文教学产生技术主义的流弊,导致千篇一律,简单生硬、枯燥乏味。语文课程有知识,但又不止于知识,它不是单纯的传达知识信息,而是对作品诗意的、想象的、人文的审美与感悟,这是存在论的,虽然现在教学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入,但在“固有”思维模式下,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限制了语文教师独立教学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跳出自己的思维圈子,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原则,不断的吸纳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把理论与实践的思维形成语文教师自身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把语文教学根植于社会生活,与实际相结合,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而有型。
  2、语文教师的专业胜任力思维
  教师从事的是教育事业,新的理念支配下,人们不再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来源,而是“学习的促进者”。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本身也可以说是进行的专业活动,需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确保个人的专业胜任力。“胜任力是指某人在特定工作领域中执行任务时能够做到的事情,它描述了某人应该展示的行动、行为或表现。”[5](P113)胜任力汇集了多种技能,这些“技能是高度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活动,可以非常详细的描述出来,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学习得到。”
  [5](P104)李海林教授指出:“教师这个职业‘不可替代处’是做人的工作,是做学生的工作,是做学生心灵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专业’之所在,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不可替代性’之所在。”[6](P7)
  《教师法》把教师规定为“专业人员”,从语文这个角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素养,改变孩子的命运,这就是语文教师的职业使命。看来,作为教师,不只是掌握多种专门化的技术活动,更重要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目的出发,将学生领入潜在的丰富经验之中,仔细地观察他们成长的迹象。”[7](P22)。我们要有对自己专业胜任进行理性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如何教好一节课,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想到自己教学的责任。
  语文教师在理解专业胜任力的同时,能够读一些有关教育哲学的著作。我国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有着优良的传统。古代的教育思想在天人合一、文道结合、言行一致等主要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儒家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宗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教育原则和方法;西方的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原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以及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等等,需要教师去认真的阅读。语文教师要有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那就是在新课程的改革中通过阅读和吸收他人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表现”来呈现,达到专业的胜任,达到正如曹海明教授所指出的“表现本位的理性崛起”。
  
  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数理思维取向
  
  数学与哲学有机结合而成的数理哲学是最高形态的理论哲学。“数学因其方法独特而缜密神奇美妙,数理思维因数学方法而严谨美妙。”
  [8](P174)数学思维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数理思维的核心在于“缜密”、“求真”。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我们能够看到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理论概念是否简洁清晰、严谨规范。“在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只有运用严密的数学思维方法,才能深刻而准确的把握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
  [8](P178)近几年,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引进了国外的教学理论与中国的相关理论相结合,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改革实践,不断的从中摸索出带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探索出科学的理论依据,寻找到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体现出教师的专业化,适应了教育面向世界的需要。
  1、语文教育需使用数理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和我们人类自身的两种主要的思维形式。而两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则往往使我们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创新教育在于“缜密”。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我们也习惯于身边随处可见的自然现象,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仅作表面的描述,可以借助于数理思维来分析处理,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本质属性。如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语文教育中的科学素质培养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首先就源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性质,我们用数理的思维方法来理解或者分析“语文”这个概念,弄清楚“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的区别,弄清楚“文”与“道”的关系,重要的是用数理思维建构语文教学教育观。
  语文教育中的科学素质培养更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更追求营造一种环境范围,以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另外,在实施的途径上,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也有明显的区别。语文学科注重形象思维、潜移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而数理化等学科则往往通过抽象思维、逻辑判断,通过演示实验等途径来直接实现。笔者认为,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实施科学素质的培养应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教师的榜样作用,从备课、讲课到辅导作业等等,都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来对待。教师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必然会对学生起到感染和影响作用;教师凡事都要问个水落石出,学生也不会敷衍塞责。这就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是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习惯的重要基础。
   2、对语文新课改的理解需要数理思维方法
  简洁精确是数理思维表现形式,这就为理解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思维方式转换的有利条件。高中语文模块课程,可以说是采用了数学建模的方法,在模块课程中,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内容相对完整,评价要求明确,语文新课程模块突出了语文的育人功能。按照新课程标准所选用的教材,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开阔选材视野,从更广阔的视角观察社会和人生。高中课程设置了8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是“语言与文学”领域的一个科目,新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其中必修课5个模块(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选修课5个模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共10个模块。模块构成了科目的基本单位,每一个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的组织核心,模块中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围绕主题学与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转为对问题情境的认识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使语文课程紧紧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师必须通过缜密的思维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熟悉课程领域以及科目所涉及到的课程性质和目标,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数理的思维方法,科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这一重要的思维取向。必须认识到理论的创造不可能人人做到,但新的理论出现在哪里我们就应该把思维落点跟到哪里,要用积极的思考心理参与进去。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这些教学的品质,还要把诸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等纳入我们的理论视野,用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结合辩证思维,达到对语文课程真正的理解,建立起自我、文本、学生对话的平台,用科学而先进的教育观和心理观,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投身语文教育改革。
  
   三、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技理思维取向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使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功能,首先要认真研究所用教材的特点是什么,教材单元组合的整体功能是什么。巢宗祺教授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提供的教学资源,指出“教师敢于和善于对所用教材进行选择、重组、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
  [9](P12)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的任何功能都应通过语文活动来实现,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建立起技理的思维取向,“技理”一词有人解释为“技者,功夫也,理者,贯通也”,也有学者指出“技理”是把“原有领域学习中所领悟的理论、思想、模型、方法轻松地移植到新的领域中,在短期内为自己开辟新的方向。”无论如何解释,技理思维取向赋予语文教师教学的智慧,讲求教育的艺术,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做一个合乎新时代的要求的真正教师。
  1、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技理思维
  专业能力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及研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殊能力,是教师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达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语文教师价值体现。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表现在对教学的认知、教学的操作、教学的监控等能力上,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研究及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的认知能力是教师因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表现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驾驭、对教学的设计等;教学的操作能力主要表现在课堂语言的表达,课堂的组织,以及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的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全过程中,以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0](P399)刘淼教授强调教学的监控能力是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语文教学研究能力指探索语文教学规律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能力,搞研究目的在于如何突破现有的水平,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个体智慧生成。
  技理思维要求语文教师把所领悟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领域,所以要重视理论方面的修养,熟悉教学环境,善于发现存在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李海林教授指出语文教师做科研,应该建坚持面向自我、面向问题、面向事实。面向自我就是要学会反思,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面向问题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感觉到有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把问题提出来,这可是了不起的能力。”
  [6](P20)面向事实是指自己的事实,自己所做的事,自己做的事的过程,做的事的结果,以及别人怎么看自己做的事。这样,语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认真的进行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不在于提出个别的、零散的释疑答案,而是要构建系统的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 [8](P253)应 将自己打造成“研究型教师”及“反思型教师”,下功夫广采博取,方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融会贯通。
   2、语文教师建构职业技能的技理思维
  技理思维实际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比较过硬的语文教育技能,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以领会知识为前提,但在形成过程中反过来促进对有关知识的深刻理解。”
  [11](P478)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要体现语文教师的“术”,不止是写一笔漂亮的字,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笔好文章,能够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这些外显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这些需要内化的技能,这些技能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形成并拥有自己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特殊的技能体系。
  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周庆元教授下的定义是“语文教师在其所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中,为了适应和满足工作的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巩固乃至自动化了的动作的或智力的行为活动方式。” [11](P475)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生活形式和生长与建构的过程,它也是教育者自身生命展开与意义建构的过程。需要科学理性思考问题,建构语文教师内在的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即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研究其他教师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深入,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投入在动态发展、复杂演化的教学情境中,投入到知识、情感、行为整合的实践中,建构自我职业技能的技理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表明,现代教师不仅应该是现代教育的实践者,还应该是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掌握教育理论,科学有效的应用科学思维方法,必须坚持思维的辩证法,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反思,才能保证思维方法的科学性。为了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师应站在改革的前列,锐意进取,善于开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真正达到“专业自我胜任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美]Renee Campoy,赵清梅、王泽荣 、王建魁、胡昌送译,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成为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Lesley kydd,Megan Crawford,Colin Riches 编,陈垄、冯施钰珩、吴国志、卢慧慧译,教育管理的专业发展[M]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1.
  [6]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7]奈尔•诺丁斯(Nel Noddings)著,许立新译,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巢宗祺,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对河南省六个地区734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其生活、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生活;教育;心理    1.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
期刊
摘 要:中原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原文化品牌课建设就是要对中原文化资源进行利用和开发。建设中原文化品牌课,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实施空间、资源内容等方面有诸多不足。中原文化品牌课的建设要立足创新,丰富课程文化资源,用好课程文化资源,重视动态文化资源。从内容框架、教材编撰、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方入手,建设一流品牌课。  
期刊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有的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这已成为诸多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大学校园文化     1.引言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不断为
期刊
摘要: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而这两个生源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有优劣,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生源的心理,教育,知识基础等特性分析,提出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方式,可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培养模式,走自主创新人才培养道路。  关键词:职校生源;普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考研热”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热点问题,“考研热”的研究也逐步进入专家学者的视野,尽管“考研热”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着重列举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更多学者专家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考研热;探微    一、“考研热”的兴起    从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需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还应培养其创造性。本文从物理实验在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及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论述了加强实验环节的必要性, 强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实验环节;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不仅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还应具有创造性,
期刊
摘 要:邓小平党建思想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毛泽东党建学说的坚持,又是对毛泽东党建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党建思想是立足于新的时代、新的实践,无疑就必然带有自己的特色,研究这一光辉思想,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党建思想;创造;科学预见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
期刊
摘 要:排比是一种修辞效果显著的辞格,而排比尾句在其修辞效果达成中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语音、语法、语义三个方面解析排比尾句内在构成特点,为其在整个排比句中重要的表达地位寻找具体的形式支撑,并为排比辞格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排比;尾句;构成特点     排比是一种修辞效果显著的辞格。一组优美的排比句往往能给整篇文章增添光彩,可以使事物的描写更加全面细致,可以使道理的论述更加周密
期刊
摘 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描写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这种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社会家庭、人物性格、作者和读者等方面入手,探析小手悲惨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社会;家庭;性格;悲惨   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作家之一,原名玛丽-安伊文思(Marry Ann Evans),生长在英国华立克郡。父亲是一处大庄园的代
期刊
摘 要:运用句法理论对各语言特殊句型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是语言研究的中心。但是,对感叹句的句法研究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汉语感叹句的研究基本上没有涉及。本文运用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最简方案思想,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的感叹句,认为,占据感叹句CP中心语位置的成分既可以以显性的语气词形式也可以以零形语气成分的形式出现,并且这一中心语和其成分统制的TP同标,构成语气链。TP的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