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其内,方能出其外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之谓游山玩水三境界。欣赏自然风光如此,欣赏人间万象亦然,大致都要经历这三种境界。这三个阶段我们姑且代用美学理论上的三个名词来替代,即直觉阶段、移情阶段、距离阶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欣赏的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我们可以视之为“直觉阶段”,所谓“直觉即是表现”,这里的“表现”即指客观事物的直接显现。欣赏者初识客体对象,在审美心理上尚与客体有相对的距离,其情感活动尚处于初级阶段,思维空间尚停留在自然物体上,此时欣赏者初见客体,从中获得些许感受,但此时的感受是客体的一种自然属性的外化。比如我们欣赏五岳之首的泰山,看到雄峰迭起,山势险拔,顿生雄奇。崇高之感。游览漓江,便会领略它的秀丽与妩媚。张家界的幽秘,三峡大坝的磅礴,自然万象,美不胜收。这些都仅凭直觉得到的。欣赏艺术作品亦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朦胧空远的优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透出一种色调隐涵的优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之美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之美。这所有的美感一读便知,这就是直觉的效应。直觉阶段的美感是整体性的、无理性的,欣赏者未用任何判断和推理,仅凭自然物体本身的表现而已。但直觉活动是欣赏大自然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必经之路,不过此时欣赏者见到的客体是静态的、封闭的,这就是所谓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欣赏的第二个层次,也是重要的欣赏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同样用美学观点来加以阐释。“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美学效应是欣赏者情感使然,这符合“移情说”。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费肖尔,他所说的“移情”是指在欣赏活动中,人们自动地把自我移入自然事物之中,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欣赏中的移情活动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将自然“人化”。在欣赏活动中,人作为欣赏者,物作为被欣赏对象,此时的欣赏者与被欣赏者的对立现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欣赏者将自己的某种情感融入自然物中,使自然“人化”。如能这样,那么我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注于海,红豆相思,花鸟知意,真个“道是无情却有情”了。
  中国古典诗词中如此“人化”的作品俯拾即是。如“思悠悠,恨悠悠”、“是山点点愁”,安史之乱中,杜甫便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亡国之君李煜唱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挽歌。此时他眼中的水已非自然之物,而是绵绵不断的愁绪。贺铸看见平地升腾,满城飘飞的柳絮唱吟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秦观眼见飘泊无依的杨花,又遇丝丝缕缕的小雨,便生“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感喟,欣赏者的情感投入得越多,欣赏的效应就越好。如果真能做到我喜则物喜,我悲则物悲,我在物中,物在我中,物我两忘,这便能使全身心得到一种快悦或宣泄,这也就收到了审美的效果。
  移情的第二种情形是将自然“异化”,即把甲物看成乙物。要做到这一点,欣赏者必须首先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借助想象的翅膀。艺术家惯常运用的诸多的描写手段,如比喻、夸张、比拟等都是将物“异化”的手段。如李白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两水指宛溪和句溪,是环绕宣城的两条清澈的溪流,清如明镜;“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夕阳辉照,桥形弯弯,恰似天上的彩虹。这里的“两水”、“双桥”已经“异化”了,在诗人眼中幻变为另一物了,或幻变为另一美的载体了。还有朱自清在《春》中结尾时连用几个比喻:“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向前去。”这里倾注了作者对春的一腔热情,这几个比喻将春天“异化”了,把春天的万物更新,花绽叶肥,蓬勃朝气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欣赏大自然也是这样,名山大川中的奇山异石,可以使人联想翩翩。假如我们登高望远,看见山上云雾缭绕,缠缠绵绵的轻烟薄雾,游弋山头,白云深处尚有人家,你若置身其中,便会见山忘山,见雾非雾,你会忘却了自己,疑惑飘然似仙,此时你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欣赏的第二阶段是“入”的阶段,此阶段需投入极大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力,事实证明主体的欣赏能力越高,情感体验就越强,移情的内容就越丰富,获得的感触就越多。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欣赏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它是前两个阶段的深化与递升。此阶段我们也借用“距离说”来阐述一下。西方美学家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产生美和美感的根源。”
  如果说“移情说”是要求将自我“移入”外界事物中,从而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和谐境界,那么“距离说”恰好相反,它要求人们与外物分离,超脱外界事物,从实际事物中跳出来,与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冷静地对客体再作一次观照,何坦曾说:“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模势胜鱼,而旁观者审”。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也道出了这种观照的真谛。
  从客观事物中跳出来,即“出乎其外”,欣赏者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从“入”到“出”的过程,还物于本来面目,所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时获得的美感,当然不同于“直觉阶段”的美感,因为“直觉阶段”对美的感受是朦胧的、无理性的。
  徐迟在《黄山记》的第四部分写登上天都峰的所见。作者欣赏景观时,将物“异化”,把松树“异化”为“天女,亭亭而玉立”,“翩然起舞”;把“云海”异化为“雪浪”、“波涛”、“海港”;把“出日”异化为“琉璃宝红”,此时作者身临其境,融我于物,物我偕忘。一番欣赏之后,作者跳出黄山的云海“,冷静观为,情不自禁地来一句”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这是真情的表白,这也是理性的评价与总结。在作者眼里,黄山仍然是黄山,只是由于造型独特,把它升华为”公园“胜景,这种认识的高度比第一阶段要高。更深刻,更理性。
  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如此,读者随着作者抒情的脉络,步入其景,欣赏月色轻雾、荷花、荷叶、荷香、荷波之后,跳出“荷塘月色“,冷静思考,最后对此文作出”文情并茂,情景交融“等的评鉴,这就完成了欣赏的第三阶段。
  再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初读便感到它十分美,细读便能融景于心,令人陶醉,再读便知它是运用对偶、叠字、点染铺叙的手法,描摹了春景的柔美,这便是欣赏的全过程。
  欣赏的三个层次,即三种境界,全过程由“入”到“出”,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步步深化的。三种境界均以情感为中介,调动多种手段,欣赏山水如此,欣赏文艺作品亦然。欣赏时要充分调动情感,以情观景,以情语情,这便达到了欣赏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湖北宜都二中。
其他文献
她怎么会答应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呢?  读完《套中人》之后,你肯定会替华连卡发出这样的感叹或者提出如此的疑问。  就是啊,华连卡怎么会看上别里科夫的?  华连卡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她“个子高挑,身材匀称,黑黑的眉毛,红红的脸蛋”,在作者看来,这个乌克兰女孩简直像“果冻”一样招人喜欢。性格开朗的她整天“不停地哼着乌克兰的抒情歌曲,高声大笑,动不动就发出一连串响亮的笑声:哈,哈,哈”,华连卡的初次亮相
关于情节,布鲁斯特在《小说鉴赏》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谓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讲故事的人对他那个动作中的事件如何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与历史学家心中所关注的,去发现这些事实所包含的那种模式(和旨趣)不同,小说家可以根据他心中想要表现的人的行动和价值方式,去选择或者创造出一些事实来。情节包含着某些自然阶段——开始,中间和结尾阶段。中间阶段叫做开展,结尾阶段就是矛盾产生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文言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得法,文言文的教学也不是难不可攀,学生也不必害怕,文言文教学是“想说爱你也容易”。  一、激发兴趣,克服畏难心理  1.援引具体事例,认识文言文精巧  在说明“生命在于拼搏时”,爱因斯坦用了差不多100个字才说清楚,而孔子只用了四个字“生无所息”,简明扼要,切中精义。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连全部《论语》都那么简短,却包含了中国人政治
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的陕北黄土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故事背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志向高远又心高气傲的农村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了三年教员被迫回到农村但却又一心向往城市,在偶然的一次机遇后离开黄土地,开始个人在城市生活中奋斗的历程最终又回归到土地上来,以及在高加林的人生中面对爱情的选择而导致的爱情悲剧的故事,引发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思考。  小说于1982年在《收获》杂志第3期上发表后,很快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
《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的内容,此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所作,作者虽然移居台湾,但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家乡的新年、喝春酒、吃会酒,作者以“春酒”为主线,回忆了自己童年在故乡的种种美好经历。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怀旧”不仅仅是怀念旧人、旧事、旧景,更是怀念故乡,以此
课本剧的展演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不断地被运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本剧排演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课本剧排演具体过程分四阶段进行。  一、指导学生筛选剧本并进行角色分工  第一阶段,教师的指导重心放在学生对剧本的筛选上,自行分组,准备剧本。  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剧本的质量,尤其是改编的剧本,是否符合原著;二是演员自身的条件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那么,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也应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我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应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现状怎样?将会发展成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在语文教学园里不断尝试,收获了诸多体会。  一、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着教材优势,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
一般情况下,高三年级的总复习,是不能不使用一些教辅资料的。因为使用适当的教辅资料,无论是对教学的提升,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其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笔者从教二十多年了,特别是近十来年一直战斗在高三毕业班的“前沿阵地”,对教辅资料的使用感触是很深的。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我对自己常用的几种教辅资料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一、使用教辅必须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符合  近十年来,我用过《优化设
一、以“生”谈诗人  诗歌是时代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也是诗人思想、人格的写照。金开诚在《漫谈“想诗”》中说“在理解与感受的同时,还不能不对诗词的思想和艺术作出评价,而这就又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文艺理论,还要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背景等等,把这些知识同赏析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这说明鉴赏古诗词得将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展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