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民哲”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g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科”、“民哲”往往容易把自己的“研究”,当成一种“宗教化”的东西来做。他们自称所发现、创造的理论,在表述时很少看到科学和哲学所讲究的那种理性,更像是一种信仰体系。而他们,在心理上“入戏”太深,很难走出来。
  前段时间,因为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这个词火了,并且带动了一位“民科”(“民间科学家”)郭英森的火。他在5年前参加职场招聘类节目《非你莫属》引用“引力波”相关“理论”却被讽刺的情节,重新被人翻了出来,并号称“大家欠他一个道歉”,要尊重他的“梦想”。
  中国社会其实存在很多“民科”。这个庞杂的群体,可能更容易出天才或人民群众所说的“神经病”。但这个词还是暗含了贬义。在“科学研究”早已体制化、需要具备较高文凭作为科学体制“资格证”,并且需要复杂的技术设备的今天,“民科”似乎更多地代表一种“臆想”。另外,他们社会价值排序很低,也影响到了人们对他们“不配”研究科学这么高档的东西的看法。
  关于“民科”,媒体同行已经有了一些报道。我不打算在这里重复,而是想记录一下跟“民科”有很多共同特点的群体—民哲,传说中的“民间哲学家”。我认识几个这样的人,并且跟他们有过深入的交流。
  
  “民科”和“民哲”不仅在思维、心理上高度相似,就像是同一个心理物种,而且甚至可以相互转化,成为相同的社会物种。

形形色色的“民哲”


  让我们先把目光拉回到18年前。1998年秋,我出现在一辆奔驰在湘黔线的火车上,很经典的绿皮火车。
  车上并不挤。在我的斜对面坐着几个讲重庆口音的人,有男人,也有女人。
  “你是研究哲学的噻……”在“哲学”二字的刺激下,我注意到了坐在我对面的人。说这句话的是一个约30岁左右年纪的妇女,从穿着打扮上看,可以判断是打工的农民工。她的脸上带着诡异的微笑,说不清是恭维还是讽刺。
  与她对谈的是一个年纪可能在26岁至30岁之间的男人,戴着一副眼镜。眼镜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外在形象包装,一种象征符号,往往会给人造成一些迷惑。其中,老百姓最容易产生的错觉是:以为凡戴眼镜者必是“有文化的人”,这样的人不可能是“农民工”。
  但经过仔细观察,我倾向于认为他确实是农民工。让我坚信我的判断没有錯的是这一点:他的手非常粗糙,这是一双干粗活的手。
  我还特别注意到那个女人说了“哲学”二字后,他所涌现出来的表情。那是一种有如婴儿般陶醉的表情。它出现在一个成年人,特别是还有点沧桑之感的成年人脸上,显得并不自然。
  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一点点“哲学”了,但还是个“小白”,所以很想听听他哲学似的高谈阔论。但结果让我失望。我没有听到他就“哲学”说些什么,也没有听那个妇女就这个话题谈下去,他们转而聊到了一些当时我不感兴趣的打工琐事上。也许当我听到这句话时,这已是他们这个话题的终曲。当然更有可能,这句话只是他们整个聊天话题不经意的插曲。
  这次火车经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过去,我一直感觉到“哲学”只是学院派人玩的东西,而没有想到它对于一个灰头土脸的人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但直到2002年,我在跟很多在学院和“民间”的朋友讨论“哲学”时,才意识到,我可能遇到了传说中的“民哲”。而也是在这一年,我在网上发现了很多“民间哲学家”。
  又十几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做“民哲”,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无法出版,同样对这个社会毫无影响;他们的命运同样没有什么改变;他们同样自认为比苏格拉底、休谟、老子、康德还牛,研究创造出了什么伟大的理论,可以完美地一举解决困扰人类多少年的问题。而除了他们,还有新的“民哲”不断地出现。
  这些“民哲”的身份可谓形形色色,有国企工人,有中小学教师,有自由职业者,有农民,有农民工,有公务员,有医生……从阶层上,基本上都是社会中下层甚至底层。
  他们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那一片哲学思考的沃土


  从人类的历史来讲,在一开始,大家其实都是“民科”。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最典型的是如此。即使是18世纪的拉瓦锡、19世纪的爱迪生、20世纪的莱特兄弟,也只是“民科”。
  但至少在二战后,现代科学就不是某个人冥思苦想,运用简陋的仪器设备进行单打独斗所能胜任的了,毕竟已不是在简单地鼓捣坛坛罐罐。这个在科学的萌发期所发生的现象遭到了现代性的终结。而现代性的加速导致了科学的体制化,它变成了一帮通过学术体制训练的人所从事的“专业”。
  “专业”的一个意思,就是暗示“外行”似乎并不具备从事这一研究探索的身份和能力上的“资格”。
  于是,没有在科学体制内而又自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因为整体上社会价值排序低和知识水平低的原因,就很有可能被视为“民科”。科学体制内有身份地位的人当然对他们不屑,而人民群众也很可能认为他们“脑子进水了”。

哲学呢?


  和科学一样,它同样代表了人类的一种理性,对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因此从一开始,所有的哲学家其实都是“民哲”,苏格拉底是,柏拉图是,孔子也是,老子更是。即使是到了近代,学术体制已经成熟了,像笛卡尔、休谟等大哲学家,在身份上其实都还是“民哲”。休谟绞尽脑汁也没有弄到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职位,而得到了这个职位的那位,如果不是因为休谟,我们在历史上根本不会知道他的名字。
  和科学不一样,在今天做一个“民哲”,好像更自然和合理一些。因为,哲学本来就是人类的一种“爱智慧”活动,哲学就是生活,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干的,无论是在身份还是能力上,都不意味着一定要去学术体制才可以干、才有能力干。相反,学术体制的那一套“哲学”,很可能还远离了生活,变成了跟生活没太大关系的“学术”的知识生产,而那些“学术”只是“行内人”自己玩,跟人民群众无关。另外,要“研究”哲学是一件极简单的事情,不需要仪器设备,不需要去接受这个那个的知识训练,一个人凭自己的大脑就可以干了,就看这个大脑是不是有天赋,如果没有天赋,即使在学术体制里,也弄不出什么有创造性的东西。   这就为“民哲”的存在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沃土,至少“民哲”们会这样为自己的存在辩护。

“民哲”为何是“民哲”


  但和“民科”一样,“民哲”这个词也暗含了贬义。他们的遭遇是一样的。
  原因之一,同样是社会价值排序很低,同样是没有进入学术体制。这个社会很势利,这一点我们都清楚。这个原因,坦白说不是“民科”、“民哲”的过错。
  但第二个原因,就跟他们的思维、知识水平有关了。这个原因就是:他们并不遵循或接受基本的学术规范。
  其实,“民哲”的对立面,并不是“学院派”,并不是身份上的对立,而是“学术规范”。“民哲”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不按学术规范出牌,所以很多学院中人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双方根本就无法对话,导致了学院派中有本事的人,甚至也不屑于去听他们在说什么,更不用说那些没有创造力只是学术体制食客的人的反应了。从这个标准衡量,即使有些从事哲学思考的人,并不在学院里,也不会被人视为“民哲”。
  还有第三个原因,普遍存在于“民科”、“民哲”身上,一般人不太愿意说出,但这个原因相当相当重要,我要把它说出来。
  从“引力波”事件的郭英森先生身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他们都有伟大的抱负,而且自信满满,宣称他们已经发现、创造出了非常了不得的真理体系,更不用说已经一举解决了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哲学问题,已经推翻了某个重大的科学理论、哲学理论,人类社会只要采用他们的理论,就会如何如何了。而在这样表达时,他们的语句毫无逻辑性,更像是一种心理语言。
  他们似乎还停留在前苏格拉底时期,似乎是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阿那克西曼德们的灵魂附体,充满了各种独断论。但这些属于“自然哲学”的东西,早已被苏格拉底终结,更不用说被后来的语言分析、逻辑分析、科学实证主义所终结了。
  郭英森曾经跑到北大、清华、中科院去“挑战”。在清华东门,他说自己遭到了警方的驱逐,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门口,他跟一名博士后辩论后,断定对方缺少“科学探索精神”。
  而北大的雷奕安出来“应战”了,最终发现是“我说的他不明白,他说的我也不理解”。
  但郭英森收获了“北大教授不过如此”、“其他大学可想而知”的结论。
  “民科”、“民哲”其实都需要这样的结论。
  2012年3月下旬,有28位“民哲”向著名哲学家赵汀阳、陈嘉映发出了邀请,专门在北京开了3天的会,邀请他们进行“对话”。赵汀阳、陈嘉映去对话了。会议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但像这类“对话”,极少发生。能发生的原因是,赵老师、陈老师作为哲学牛人,都没有受到“学院派-民间哲学”二元区分的影响。
  事后回忆,雷奕安明显感觉到郭英森更多的是一种执着,一种追求,一种信仰类的东西。他们很大的问题是对别人做的东西不了解,听不进别人的话。
  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民科”、“民哲”往往容易把自己的“研究”,当成一种“宗教化”的东西来做。他们自称所发现、创造的理论,在表述时很少看到科学和哲学所讲究的那种理性,更像是一种信仰体系。而他们,在心理上“入戏”太深,很难走出来。
  如果我们还原一下他们的真实生活,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心理上不得不如此。

他们的幸福和焦虑


  必须要向所有的“民科”、“民哲”表达一下敬意,在一个浅薄而鄙俗的时代,他们仍然在坚持形而上思考,这足以让人尊敬。
  但坚定也有两种:一为理性的固守,一为非理性的偏执。在心理上,它们完全不是一回事。
  没有理由说“民科”、“民哲”都是一些偏执狂。不过,我的确发现,一些“民哲”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研究”弄成了一种信仰。而他们就是自己世界的教徒兼教主。在心理上,他们往往很难保持一种自然的心态,把哲学当成生活,而是用“哲学”来对抗自己在这个世界所感受到的排斥、伤害,“哲学”变成了对他们的一种庇护,一种心理上的药物。他们必须用“哲学”来给自己造魅,“哲学”厉害,才能支撑他们的生活。
  所以,从心理上,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或掌握了真理。他们绝不能承认自己并没有发现什么了不得的真理,甚至都没有从事这方面思考的能力的。这不仅无法阻止一个势利、俗气的社会对自己的打击,甚至会导致价值感和意义感的崩溃。
  我来抄一段“民哲”关于物质和精神的论述,看你是否能够理解:
  “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内力是主动力,外力是约束力,外力也是它物的主动力。内力或者说主动力是第一性的,外力或者说约束力是第二性的。没有第一性的主动力就没有第二性的约束力。精神是约束和规范我们行为的内在约束力,是由外向内的,藏得再深也属于外力的范畴。”

读下来有什么感觉?


  这些语言,或者是废话,或者,犯了很多语法和逻辑上的错误,比如,把“精神”看成“力”。而且,直观上,你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哦,原来是中学时哲学课本的改编版。
  这段话是2014年说的,说这段话的作者是一位“民哲”。我认识他已经十多年了,而在我认识他之前,他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的哲学思考。
  哲学尤其讲究天赋,天才是不受学历和各种条件限制的。但那么多年过去了,他還没有证明这一点。
  他初中毕业就去打工,干过很多工作,建筑工地、血汗工厂、送水、摆小摊摊卖东西、开过淘宝,等等。但生活一直没有太大改善。他和这个社会中很多人也不一样,很孤独,也不善于去处理各种关系。他还受到各种俗人的嘲笑和排斥。总之,一个嵌在社会底层中谋生的人,还要思考“哲学”,我们不用了解,都可以想象到他会遭遇些什么。
  对于他,我的感情相当复杂,一方面尊敬和佩服,另一方面,又感到有些悲哀。我感觉到他陷入到了一种自我强迫,一开始也许只是对哲学的世界感到好奇,于是喜欢思考,但慢慢地,生活和别人的打击,让他把“哲学”看成了一种获得价值感、抵御外界伤害的武器,再接着,认定自己已经发现、创造出了什么哲学的真理,关起门来自我陶醉,久而久之,他已经习惯于活在自我世界了。他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反思一下,这个“哲学”牢固吗?哲学所讲究的理性和怀疑,可以适用在自己的“水平”上面吗?
  在和他的交流,以及对他的“哲学”的考察中,我发现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也许最基本的哲学史(比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都没有看过,并不知道前人都在说些什么,就凭中学阶段的一些哲学与物理学的名词,来进行自己哲学大厦的建造。很多人早已发现,“真理只凭心臆想,原来民哲不读书”。
  一些人眼中,“民科”和“民哲”多多少少都有“偏执狂”、“臆想狂”的嫌疑。但如果去理解他们,在心理上他们真的不得不如此。他们最适合生活在前苏格拉底时期,但生活在了这个时代,所以,不得不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哲学研究”当成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让他们充满了想要被社会承认的焦虑,但仍然是幸福的。
  只要幸福就好。
其他文献
2017年8月25日上午9点半,泰国前总理英拉·西那瓦以“耳水失衡”为由,未能出席最高法院举行的“典米案”最后宣判。最高法院认为英拉有“逃案”嫌疑,立刻出具逮捕令,并将宣判日期延迟至9月27日。  川登喜大学民意调查中心的民调显示,“英拉事件”已经成为近期泰国民众最为关注的新闻事件;同时,此事件也因关系重大,且有诸多蹊跷之处,而成为国际热点。本文拟就其发展进程和有关各方反应做一梳理,并简析其折射出
科技和商业可以给我们描述一个充满迷幻的世界,但哲学有助于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和不是什么。  无论是在宗教文本,还是哲学家、文学家们的描述中,都一次次构想过诸如“世界末日”的图景—区别只是在于前面是否有一个天堂等着,还是历史彻底终结。它们让我们想到,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真像是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险。  到现在为止,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风险无处不在,但并没有根本性的危险,想象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发
2012年12月,普京用一场国情咨文和一场大型记者招待会拉开了俄罗斯年度政治总结季的序幕。尽管两场活动中普京依旧自信满满地列举政绩、展望未来,但外界大多聚焦于普京如何应对反对派挑战及经济发展减速等棘手问题。最具公信力的调查机构“列瓦达”甚至在两场活动后搞了“如果普京陷入弱势或突然离开,俄政治向何处去”的民意调查,引发媒体讨论。  以一系列大规模公民示威行动开启大幕的2012年,对于普京权力体系来说
“全球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重庆就占了1台”,这是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以下简称“笔电”)最直接的媒体形象。作为传统工业老城,重庆在近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摇身变为全球“笔电第一城”。  笔电产业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和重庆的第一产业—汽车(摩托)不同,难以与原有的本地产业基础形成“共振”和融合。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90后”新工人群体的崛起,“内迁红利”也在逐渐消失。那么,重庆未来的笔电产业怎么走
2016年,中国经济怎么走?传统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内需,看起来都不算乐观。  作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人一直在去杠杆,最近又加息。欧洲尚未从债务危机中恢复,现在又困于难民问题。总之,欧美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市场里的钱又越来越贵(利率提高)。那么,拿来购买中国商品的钱必然越来越少,这是常识。  中低端消费品的出口格局,很大程度是“购买方”决定的,并非我们可以左右。对比
“深圳”这两个字,无疑是改革开放事业最具质感的标签之一。深圳的崛起,外界习惯用“创新”两个字来说明原因。  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创新是制度创新,小渔村敢为天下先,发扬“蛇口精神”,展现“深圳速度”。  现在,深圳更多是靠科技创新,华为、中集、比亚迪等创新型制造企业崛起,以及腾讯这一互联网巨无霸依然在扩张,加之大疆等一大批新兴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总之,这座城市被视为中国实体经济创新的样本。  “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中央以专门文件的形式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口,这具有重要的信号价值。企业家群体为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如
丁成虎望着他设计的变脸娃娃时,眼神就像是望着自己的孩子。  娃娃的大小,刚好适合成年人拿在手上,拇指抵住前帽檐,食指压着后帽檐,让它轻轻地点头,再抬头,“咔嗒”一声脆响,就换了一张脸。  这动作,和舞台上的川剧变脸十分神似。  这是一款成功的文创产品,2015年暑期面世,一出现就热销40余万个,过去2年里已卖出去数百万个,为丁成虎代加工的深圳企业,都惊叹“简直是个奇迹”。  变脸娃娃在过去并非没有
大约是1717年5月,在弗吉尼亚海域附近,英国海盗船长贝拉米和他俘获的一位商船船长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他想拉这位船长入伙。但这位船长觉得当海盗风险大、地位低、名声差,就满脸堆笑加以婉拒。  哪曾想,这竟然激起了贝拉米的“布道欲”。不到30岁的他,认为对方思想顽固、落后,完全辜负了自己邀请其携手同领时代之先、自由游弋海上的一番美意。  因此,他先义正词严继续拉拢:“那些诽谤我的人(指政府官员)
保险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是个独特的存在,过去的几年,它成为了资本市场“激进投资者”的代表。现在,潮流恐怕要结束了。  2017年6月30日,万科2016年度股东大会后落幕,作为持股比例约25%的宝能系(前海人寿是宝能系旗下的投资平台之一),在11个董事席位中,竟没有获得一个提名。此外,持股约5%的安邦保险也同样与董事会无缘。  万科争夺战背后,有太多非市场的因素,结果并不意外。股权争夺战爆发后,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