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不完全霸权与东亚地区秩序的转型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处于转型期的东亚地区秩序如何演进,是地区安全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本文从构建地区秩序要素的理论分析入手,探讨了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秩序所呈现出的美国不完全霸权特征及其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在归纳影响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指出美国主导的不完全霸权秩序将面临中国崛起带来的地区内大国权力格局变化和日益蓬勃的地区主义发展的双重挑战。
  [关键词] 不完全霸权 地区秩序 转型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2-0039-06
  
  冷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超强的实力在全球建立了单极世界并日渐巩固。然而,全球霸权并不等同直接拥有支配地区政治的霸权。[1]近年来,日本经济的复苏、中国的崛起并融入国际体系,东亚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独立的东亚地区意识的觉醒。在此种背景下,东亚地区是否还存在美国的霸权?影响东亚地区秩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未来东亚地区秩序的转型趋向如何?本文在侧重考察东亚地区秩序转型中美国因素的基础上,拟对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分析。
  
  地区秩序内涵及构建要素的理论分析
  
  在大多数学术讨论中,地区秩序是一个常用但没有确切定义的概念。较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大多强调它的特性,认为“地区体系内部的国家互动方式、规定、安排、体制与国际体系内部的国家互动不应该划等号,地区秩序已经不能简单看作是国际秩序在地区范围的表现”[2]。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地区秩序更强调地缘政治的基础和带有区域价值特点的地区规范,是关于地区体系内处理国家之间互动的方法、规定、安排和体制。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地区秩序的特性:首先,国际秩序是地区秩序的“逻辑之源”,具有“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当代国际现实而言,一定的国际秩序造就了不同地区具有特定共性的地区秩序。例如,冷战后美国的单极格局和霸权秩序必然相应反映到各地区,美国在各地区事务的处理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没有了美国的参与和认可,任何地区事务都无法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其次,地区秩序的主导者会依仗自己的权势,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来安排地区秩序,使之深深地打上了本国全球意志和利益的烙印。也就是说,国际秩序主导者为了维护其全球利益,必然先在地区这个层次上实践其理念,防止地区挑战性大国进而预防全球性大国的崛起。再次,地区秩序的构建因素更为繁杂。地区主义的发展使得世界的地区属性日益明显,地区秩序的构建受到了权力格局、多层次地区制度安排、地区意识、文化认同、地区共同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较少像国际秩序那样呈现出更多由权力格局决定的“硬”性。
  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认为,任何一种国际秩序都是三种力量的结合:权力的分配、制度的作用、规范行为界限的认同与意识形态。[3]187-231同样,我们认为这三个要素对构建地区秩序也起着基础性作用。
  第一,地区内大国权力分配格局是构建地区秩序的决定因素和物质基础。星野昭吉认为,“国际秩序的塑造、维持、转型是与权力结构密切相联的。国际秩序反映了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结构的某种形式……国际秩序高度有序的存在,意味着稳定的、制度化的权力分配结构状态。”[4]422地区秩序的构建同样遵循此种逻辑,在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和国家作为国际关系最主要行为体不变的前提下,一个地区内国家权力的分配结构决定了该地区秩序的基本形式。
  第二,地区内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形式是地区秩序的表现形式和保障机制。地区秩序同国际秩序一样,“作为国际关系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5]必然会以某种行为规范和制度形式表现出来,目前美国的全球霸权就是一种制度霸权。虽然新现实主义者认为制度不过是权力的表现,没有了霸权,制度就会失效。但国际政治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国际秩序的稳定才会变为可能。
  第三,地区内的地区认同、共有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对地区秩序的发展具有塑造和规约作用。地区主义所信奉的地区或次地区整体与合作观念,能够提供整合地区内所固有的各种分裂、隔阂现象的动力,不断培育出超越国家范畴的地区集体认同和组织认同,因此它所引导出的地区秩序与传统的主要依靠均势来维持的地区秩序有着明显的不同。欧洲与东亚这两个差异较大的地区主义进程结果,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东亚各国如何对待地区合作,如何逐步摒弃地缘政治基础上的安全观等问题都将规定、塑造和约束地区秩序的构建和转型。
  
  美国的不完全霸权与东亚地区秩序
  
  根据对地区秩序构建要素的理论框架,本文在分析当前东亚地区秩序时,选取以下要素作为研究变量:地区内大国权力分配格局、地区不同层次制度安排以及地区内的普遍价值观等观念。我们试图观察哪个国家具有优势的实力地位,地区内各种制度安排围绕哪个国家而展开,而这个主导国的意旨是否受到了强大地区意识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的东亚地区秩序形态做出判断。
  1.东亚地区国家权力分配格局
  什么是霸权国?这个概念是否可以被准确量化,还是只能求助于主观的估测和评价?学界在第一个问题上较多地取得了一致。具体来讲,霸权国形成的标志就是该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拥有超出国际体系中其他成员国的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实力,而且有将自己的力量转化为对国际事务、国际体系和其他行为体进行干预乃至控制的政治意愿。[6]但学者们在第二个问题上却存在较大的争议,尤其在国际格局处于均势或近似均势的状态下,这个争论就更为激烈。在考虑这个问题时,笔者认为不妨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解读。西方话语中的霸权类似汉语中的权势,兼有权力与意愿,不存在一个绝对且能精确量化的霸权。我们需要量化的数据来测量霸权,但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国家的意志和国际、地区体系的制度结构等因素。比如说,在每一个霸权顶峰后的时期内,霸权国虽然没有了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但有时它确实是在领导着世界。如果处于霸权顶峰后的国家的政府能力、外交战略和联盟关系足够强、足够正确的话,51%是霸权,有时20%或30%也可能是霸权。这类似于经济学中的“杠杆原理”[7]:即使没有了绝对多数,在相对多数的情况下,具有足够技巧的“小资本”也是可以转动“大资金”的。
  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再来审视东亚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结构。2001年,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其直接投资的11%和出口的20%以上依赖于美国,而且这两项美国都超过了日本。[8]这意味着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说,东亚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相当高。另一方面,尽管东亚各经济体与美国的贸易额仍大于它们与中国的贸易额,但差距正在迅速缩小,预期最迟十年之内中国与东盟间贸易额将超过美国与东盟间贸易额,[9]中国经济的发展已日益处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中心地位。在安全领域,美国军费开支比东亚大国的总和还要多出两倍,其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因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的双边军事、准军事同盟而显得更为有效。再加上美国在日、韩等国驻扎的10万军队,其在东亚具有的军事投放和作战能力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大国。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地理上不是东亚“地区内大国”的美国,其物质力量存在却远远超出地区内各国,虽然其实力地位受到了崛起大国的冲击,但离开美国要素来讨论东亚地区的合作与安全不具有现实意义。
  2.东亚各领域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地区合作被看作一种美国治后的地区秩序发展方向而被领导人和学术界所重视,各种机制形式被创设出来,但大多数并没有稳定地作用于地区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具体而言,东亚地区在经济领域的整合成效最为显著,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一体化。但地区一体化呈现出从次区域向外辐射的特殊格局,东亚主要大国缺乏战略互信、缺少区域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导致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独立潮头。当前的东亚一体化客观上是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次区域之间的战略对话而非实质性整体合作。[10]在安全和军事领域,东亚不存在一个完善的地区意义上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形式。东盟地区论坛(ARF)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成效并不显著。上海合作组织(SCO)则更多表现为成员国抵御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的努力,其传统安全、军事合作机制的功能受地缘政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具备。虽然本地区的国家正在安全问题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新的地区安全框架中的一些因素正在形成,但如同冷战时期一样,新的框架依然以美国通过日美同盟关系为形式的深层卷入为特征,东亚地区的安全更多地依靠美国等外部力量而非本土力量。[11]10
  因此,从这一方面尤其是安全领域来看,美国仍在东亚所有安全问题上具有轴枢似的关键作用。[12]376
  3.东亚地区价值观与认同现状
  这个层次上的因素不对地区秩序的形态起决定作用,但会影响其发展方向,约束主导国的行为方式。在东亚地区表现为东亚各国对美国主导地位的认同与否以及本地区地区主义的发展约束了美国的行为。首先,中国通过规划其“地区战略”,加强地区合作,日益实现了本国与地区邻国利益的“双赢”。中国虽然承认美国在东亚的事实存在和利益关切,但对于美国加强军事同盟、企图更多干涉东亚地区事务的野心还是坚定地表达了反对意见。这无疑削弱了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和正当性。其次,日本自身的脆弱性决定了其对东亚外部力量的依赖,从而导致美国在东亚结构中根深蒂固的存在。“日本只有同某一特定国家结成同盟关系才能够发挥其外交作用,如过去曾同拥有海洋权力的英国结成同盟关系,现在又与同样拥有海洋权力的美国结为同盟关系。”[13]所以从战略高度而言,始终对中国心存疑虑的日本是美国在东亚发挥主导作用的坚定支持者。[14]第三,东盟近几年来在推动东亚合作中,更像是一个美、中、日之间的平衡者。一面加强与美国的双边安全机制来化解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一面又发展与中国的紧密关系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一面还不忘暗示日本别被中国拉下太多。这真实反映出东盟各国深层次的不安全感。与此同时,东盟各国也认为现有国际体系是以西方模式为基准的,不一定适合东南亚国家,它们本能的寻求地区支持与合作,从此开启了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从构建地区秩序的三个要素来看,美国在东亚的可支配权力首屈一指,其他国家只能望其项背而难以与之抗衡,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东亚事务的各个领域处于绝对主宰地位。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霸权状态和主导地位是客观存在的,其基础就是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和军事存在、军事投放能力。这种霸权的外在表现就是美国主导的“轴辐体系”(hub and spoke)双边安全合作机制;[13]95在经济领域,美国面临来自中国崛起和日本经济复苏的双重挑战;在地区价值观和认同领域,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和日益明显的本国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正逐渐削弱其在东亚的号召力和合法性。因此,笔者认为,由于东亚地区意识的萌发和地区主义的发展,美国在东亚的霸权和主导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我们把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权力现状称之为“不完全霸权”(semi-hegemony)。
  
  东亚地区秩序的未来:美国的不完全霸权与中国崛起、地区主义的博弈
  
  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在美国的不完全霸权、中国的崛起和地区主义三种影响地区秩序的力量中,显然,美国的不完全霸权是维持地区秩序现状的力量,而中国的崛起和地区主义则是使现有地区秩序发生转向的力量,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将呈现出美国的不完全霸权与中国的崛起、地区主义博弈的态势。
  1.美国的不完全霸权在东亚的持续及原因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并没有随冷战的结束而遭到削弱,这种主导地位以安全层次上的“轴辐体系”和对主要国家、地区合作机制的接触政策为基础维持了下来。那么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不完全霸权得以长时期维持的原因是什么?
  传统的均势理论认为,当面对体系内的霸权国或潜在霸权国时,其他大国将采取制衡的方式来恢复或维持体系的均势。国家的制衡行为有内部制衡(internal balancing)和外部制衡(external balancing)[14]81。在有关文献中,军备和联盟一般被认为是分别体现这两种行为的主要方式。[15]然而,如果根据上述两个操作性指标来考察,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政治的现实表明,面对美国的超强权力和依旧发挥作用的“轴辐体系”,地区内大国并没有像传统的均势理论家所预测的那样,对美国采取典型的制衡行为。首先,从冷战后的大国结盟行为看,美国继续保持了对其冷战期间建立的美日同盟的主导权。处于美国联盟体系之外的俄罗斯和中国虽然决心发展“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潜在的联合,而非正式的同盟,是出于共同利益进行的战略合作,而没有正式的义务和承诺。其次,冷战后美国一直是实际军事开支数额最大、增长最快的国家,中俄两国的军费开支投入水平、增长幅度和相对军事实力的增长速度都不及美国。在美国单极体系下,大国的旁观、躲避、追随等非制衡性行为表现显著。[16]东亚地区出现了美国霸权下的“制衡难题”。
  
  本文不对为何会在东亚地区发生针对美国霸权的“制衡难题”作理论上的详细论述,具体来看,对东亚国家而言,美国的存在已上升为一种地区层次的结构性因素,美国的战略和行为对其他大国进行选择的制约作用凸显。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核心之一就是防止其他大国对美国进行潜在和实际的制衡,维持和巩固美国在本地区的超强地位,压制有可能对美国进行挑战的区域性强国,进行所谓的“霸权护持”。正如秦亚青先生所论证过的,全球霸权不能允许区域霸权的出现,当某个区域性强国开始挑战全球霸权国家在本地区的主导地位时,这个全球霸权国就会支持这个地区强国的对手,以维护这一地区的权力平衡,制约这个地区强国的发展。[19]197-217美国维护东亚地区霸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炒作“中国威胁论”,对其联盟体系进行调整,扶植、支持中国在周边国家中的潜在对手,利用中国同邻国的矛盾,阻止东亚区域机制的发展壮大。如有美学者就认为,中国在本地区的多边主义外交就是针对美国东亚主导地位的围堵行为。[20]正是因为9.11后美国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合作才导致了中国在南海争端等问题中表现出了较弹性的态度。[21]89-90如何在美国霸权和中国崛起之间维持平衡,已成为东亚各国致力构建新型秩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东亚地区秩序的转型路径
  既然现阶段东亚地区秩序是不稳定的,那么,它会如何发展呢?本文认为,最为关键的两点是中国的崛起和东亚内部整合的成效即地区主义的发展态势,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分析的逻辑路径体现在上图之中,东亚地区秩序的现存状态是美国的不完全霸权,而要想改变这种秩序,就需要从构建地区秩序的因素入手去分析。根据本文前两部分的论述,地区内大国权力结构是秩序基础,能够改变权力格局的一是霸权国自身实力的变迁,二是新崛起大国的出现;地区内的制度安排是表现形式和保障,而制度的安排和发展也是由既有霸权国和新崛起大国的意愿即战略,来共同决定的;此外,共有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度趋于何种形式;而约束、规范秩序演进的地区内的共有价值观、认同感则主要受到地区主义发展的决定。
  因此,霸权国自身权势和意愿的变更、中国的崛起和东亚地区主义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左右未来东亚地区秩序转型趋向的三大要素。而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的相对实力不会快速衰落。美国的战略更是主张推行“在东亚的领导”,“今后20年必须留在亚洲”,“是东亚安全保障方程式里的重要变数”。[17]而美国对东亚的政策来源于其在东亚的霸权及维持现状的国家角色,对美国来说政策的连续性大过于变化。[18]因此,在美国实力与意愿都不会改变的情况下,影响东亚秩序未来的两个关键变量就是:中国崛起带来的大国权力格局变化和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将呈现出美国的不完全霸权与中国的崛起、地区主义博弈的态势。
  
  结 论
  
  不管从东亚的国家权力结构,还是地区内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形式,以至东亚各国对美国、对其他大国、对地区合作所具有的复杂心态来看,美国不仅具有了超强的实力地位,也有了主导地区事务的制度支持,更具有积极介入、将东亚地区发展纳入其全球战略轨道的意愿。因此,虽然要为当前的东亚地区秩序特征确定一个名词来准确定位还比较困难和复杂,但是说东亚地区目前处于美国的不完全霸权下,或者说美国居于主导地位应当是不为过的。
  从本文分析得出的构建地区秩序三要素来看,能够对未来东亚地区秩序转型起决定性影响的变量除了美国自身战略和实力的变迁以外,中国的崛起和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无疑是最关键的。从长远来看,东亚地区秩序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它与美国在东亚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并进一步改变中国所依托的战略腹地——东亚。到那时,从地区力量分配结构到各国对中国作用的认知,都会有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局面。可以说离开中国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东亚一体化进程看不到有前景的发展。[19]基于这种考虑,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充满疑虑,认为“从许多方面看,中国成功的外交策略和推动‘新安全观’的举动可以被视为北京为在该地区提出一种堪与华盛顿的安全框架相对应的另一类安全体系”。[20]美国也认识到任何试图孤立或损害中国经济的尝试都会因导致包括美国最紧密盟友在内的地区其他国家疏远美国而遭致失败。[21]所以美国决策者谨慎认为,“我们需要维持美国在该地区的实力,以防中国最终走的道路不符合我国利益”[22]。因此,中国采取何种地区战略必将引起东亚的巨大变革。
  此外,东亚地区秩序将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将在“东亚”和“亚太”之间游离。[23]美国认为在东亚想象不出其他的能使行为体相互受益更多、更稳定的秩序或国家以供选择。新的秩序可能会出现,但不是现在。因此东亚“内向”发展的进程无疑会受到美国的制约,它会以种种手段防止现有秩序的变革,巩固和加强以双边主义方式与东亚国家进行合作或参与东亚地区事务。如有美国学者认为是美国在东亚的存在使该地区国家获益: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在经济和外交上促进中国的发展。[9]108甚至认为中国地区战略的发展正是源于其持有的关于地区主义的发展可以消减美国双边军事同盟所带来的压力的观念。[24]258-260而一些东亚国家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也希望美国保持在东亚地区的存在,而一个扩大的“泛亚太”机制无疑将会削弱东亚的内聚力。所以,在美国的强势干预下,应从东亚和亚太两种角度来探究未来东亚的地区秩序模式。
  我们可以预见到,东亚各国对构建本地区稳定合理的地区秩序的愿望预示着未来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应当不会以霸权战争的形式进行,中国以和平方式崛起并坚持“和谐世界”理念的既定方针,东亚各国在不同层次、领域合作的行动和制度安排,以及在地区经济整合的推动之下,通过共同参与地区事务所建构的地区认同、地区文化的发展,都将共同构建出一个新型的东亚地区秩序。
  
  注释:
  [1]Robert S.Ross.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ecurity,Spring 1999,23(4):83
  [2]庞中英.亚洲地区秩序的转变与中国.外交评论,2005(8):41-49
  [3]罗伯特·科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日]星野昭吉.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新华出版社,1999
  [5]秦亚青.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现代国际关系,2005(10):3-5
  [6]罗建波.美国霸权:一种制度的分析视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0-34
  [7]戴锋宁.霸权的数理与模糊分析——国际格局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观点.国际论坛,2001(6):40-48
  [8][日]毛里合子.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与非东亚要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8):52-58
  [9]Thomas J.Christensen.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The Rise of China and U.S.Policy toward East Asia.International Security,Summer 2006,3(1):90-108
  [10]马荣升.美国在东亚一体化中的角色扮演——以区域主义为视角.国际论坛,2007(3):20-25
  [11][日]浦野起央.21世纪亚洲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Glen Stafford,Purnendra Jain.Asia-Pacific and a New International Order:Responses and Options.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September 2005,59(3)
  [13][美]肯尼思·N.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Mark R.Brawley.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Balance of Power Theory//T.V.Paul,ed.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21st Century.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5]G.John Ikenberry.Strategic Reactions to American Preeminence:Great Power Politics in the Age of Unipolarity.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Report,July 28,2003
  [16]刘丰.均势为何难以生成——从结构变迁的视角解释制衡难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9):36-42
  [17]Joseph Nye,Jr.East Asian Security:The Case for Engagement.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1995:55
  [18]G.John Ikenberry.America and East Asia.Report at the Fiscal 2003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Jap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JAAS),held at the Hitotsubashi Memorial Hall in Tokyo,November 8,2003:21
  [19]Eric Teo Chu Cheow.China as the Center of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China Brief,July 22,2004,4(15).http://www.jamestown.org/publications_details.php?volume_id?395&issue_id_3025&article_id_2368296
  [20]Bates Gill.China's Growth as a Regional Economic Power:Impacts and Imp lications.presented before the U.S.-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Dec.4,2003.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3hearings/ written _ testimonies/031204bios/batsgill.htm
  [21]Kelly.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China:A Timely Restatement.NBR Analysis,December 2005,16(4):30
  [22]柯庆生.美中外交关系现状.2007年2月在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听证会上的证词.http://usinfo.state.gov/xarchives/disp lay.html? p=pubs-chinese&y=2007&m=February&x=20070307154842 ibnij.4213678
  [23]代帆.东亚地区秩序的未来:东亚还是亚太?.东南亚,2006(1):1-7
  [24]Alastair Iain Johnston,Paul Evans.China's Engagement with Multilateral Security Organizations//Johnston and Robert S.Ross,eds.Engaging China: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New York:Routledge,1999
  (责任编辑:张业亮)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本文是对2009年全年全球安全形势的综合评估和论述。主要从大国安全战略调整、大国关系 变化、世界格局现状、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章认为在全球金 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阴影下,2009年的全球安全形势总体依然复杂严峻,各种安全问题对世 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世界正处在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面临的危机众多、挑 战严峻。  [关键词] 2009年 全球 世界 安
期刊
[内容提要]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E.威廉姆森因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和企业边界 确定理论的贡献,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斯特罗姆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出 发,通过对大量世界各国的案例研究发现,公共财产往往能够出人意料地管理得很好,而在 许多成功的公共资源治理案例中,主导的治理模式却是使用者自治。威廉姆森通过交易费用 的界定、合同人的假设,以交易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将交易
期刊
[内容提要]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政策转向强硬,中欧经贸摩擦突增。近期频发的中欧经贸摩擦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既有长期的因素也有短期的考虑在内。本文借助三层次博弈分析框架,分别从欧盟层次政治、成员国政治、国际层次政治三个层次,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问题背后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中欧 经贸摩擦 国际政治经济 三层次博弈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期刊
摘要 美國的西藏政策决策是总统及行政部门、國会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博弈互动的政治过程,总统和國会直接参与决策,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决策。首先,美國的西藏政策是政治现实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交织的产物。在决策中,总统及行政部门倾向于从战略角度、中关关系大局、经贸利益等现实主义视角出发看待和制定西藏政策,國会则倾向于从人权保护、宗教自由和民族自决等理想主义价值理念出发设置西藏议题。其次,它是总统与國会在宪
期刊
摘要 2011年的全球安全形势在总体和平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不仅变化快,而且应对难。其中美國战略重心的东移的影响在继续发酵和深化,世界主要力量中心汇聚于此,使得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安全问题的中心,而最为明显的是军备竞赛导致安全困境的加剧。而众多传统热点问题和新发生的热点,呈现出乱象丛生的局面,而一些问题在新的國际安全战略思维下还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作为冷战产物的
期刊
[内容提要]交通运输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作用,不仅交通运输影响空 间结构演化,空间结构演化反过来也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文章探讨了交通运输与城市群 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城市群交通运输与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对 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协同的交通运输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实证进行 了研究。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协同 交通运输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因对“宏观经济的因果实证研究”方面所作出的理论贡献,被授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从理性预期角度出发,认为政府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公众对于政策的预期将会影响政策制定,而现实政策反过来也会影响预期,即政府的政策和人们的预期常常互相作用,因此预期可能降低政策的实际效果。萨金特构建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持久影响并对基
期刊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金芳,山东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通信作者及地址:陈鹏,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00号政务中心B座2319室;邮编:230022;E—mail: chp128@yeah.net。 金 芳 摘 要 本文以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并估计了一个以产出和价格水平为变量的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61年至2010年间供
期刊
摘要 ECFA的签署和生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两岸共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一步。ECFA不仅是两岸双方平等协商的规范两岸经贸关系的特殊安排,同时也是WT0框架内特殊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因此,ECFA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两岸特色——特殊自由贸易协定、大陆让利、“九二共识”的政治前提以及“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机构安排。ECFA既有助于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又有利于台湾参与区域和全球经
期刊
[内容提要]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政治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借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2000—2007)的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法,对政治学学科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了统计 处理,推出了我国政治学领域最具学术影响的50种国外学术著作,并对其做了细致的分析, 论证了它们在该学科领域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图书 政治学 CSSCI 引文分析法 学术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