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照亮幼小衔接阶段的语文课堂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借助信息技術,让拼音教学趣味化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初步学习了拼音,对拼音的学习不太感兴趣,还存在发音不准、拼读困难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建议”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根据这一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动画演示、音乐渲染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准确认读和书写拼音的能力。例如,教学《j q x》一课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直观、形象、有趣的图片、影像中掌握jqx的读音、音节拼读、字母书写。比如教学jqx的音和形时,我设计以下环节——
  1. 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内容:夏日的小院里,大树伯伯撑开绿色的大阳伞。妹妹紧紧拽着爸爸买给她的彩色气球,仰起头忙着数数,“1,2,3……”一直数到了7。地上的小方桌上, 一个切开的西瓜正等着小妹妹吃呢。桌子边,还有几个大西瓜。这时,奶奶养的母鸡带着小鸡从远处跑来,追逐着空中的蝴蝶,发出一串“叽叽叽叽”的叫声。
  2. 仔细看看jqx三个字母藏在哪里,哪些事物的名称与jqx发音相同?
  3. 记住jqx的音和形,例如,出示一个小女孩手拿气球图,编顺口溜:“像个气球qqq”(表形)。出示一只小鸡,编顺口溜:“一群小鸡jjj。” (表音)
  4. 首先,出示带有jqx拼音的儿歌《在一起》,多媒体播放小鸡嬉戏动画,播放配乐朗读;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藏在拼音中的jqx和jqx组成的音节;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熟读儿歌。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识字写字形象化
  《语文课程标准》 “具体建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汉字的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中国汉字具有表音、表义、表形的特点,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识字的语境,优化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统编教材为了缓解幼小衔接阶段学生对拼音学习的难度,首先安排的是“我上学了”单元和“识字”单元。识字单元包括《天地人》 《金木水火土》 《口耳目》 《日月水火》 《对韵歌》,这样识字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让刚入学的学生在学习拼音之前对汉字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识写过程中感受中国汉字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日月水火》一课出示的是象形文字,如何让学生形象地识记汉字,领悟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1. 借助多媒体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的原始图形,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 借助多媒体出示这些字从实物到古体字再到楷体字的变化过程。
  3.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这些字演变的过程,让抽象的汉字符号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和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些汉字的音、形、义,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在写字教学环节,我是这样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日、田、禾、火”这四个一类字的:
  1. 出示在田字格里书写的生字,说一说生字的笔顺和笔画名称。
  2. 动画演示生字书写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形象感受生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这也是学生读帖的过程。
  3. 教师范写生字后,学生描红和临写。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和范字比对,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喜欢枯燥死板的教学方式,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学,能够让他们潜心读帖(观察字的结构),精心临帖(描红仿写),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信息技术,让古诗教学简单化
  含蓄凝练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诗人总希望用最恰当、俭省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这几联诗句虽显得夸张,却很形象地表达出古人为了锤炼语言、营造诗歌意境,精心推敲字句的苦心孤诣。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对诗词的理解、赏析和感悟能力还相对欠缺,该如何透过高度含蓄凝练的语言,去感受古诗意思和所表达的意境呢?笔者认为,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够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深奥为浅近,化凝练为具体。例如统编一上《江南》一课,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情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这首诗读起来清新明快,简单易懂,但是对诗中“江南”“可”“何田田”等词语的理解以及这首诗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是有难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帮助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 播放具有“江南”特色风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和别有一派恬静内秀韵味的江南景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江南”的样子,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理解“江南”的大体意思。
  2. 学生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鱼嬉戏在莲叶间”的视频,在《采莲曲》轻快活泼的音乐中,学生欣赏到一池盛开的荷花,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一群群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学生在音、画、声、光、电多种媒体组合的辅助教学下,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理解了“何田田”的意思,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中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战胜难点,提高效率。
  (作者单位:徐州市桃园路小学)
其他文献
很多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习作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好的习作令人赞不绝口,而有些习作却词不达意、杂乱无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每次集体批阅习作的时候,老师们都觉得疑惑:作文是靠教的吗?那又该怎么教?  “越读馆”系列丛书之一《远在远方的写作课》给出了答案:写作的天赋没法教,而写作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这种技能就像驾驶技能,只要经过适当的培训和指导,大多数人都能掌握。  明白了这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读与写脱节的现象,不少教师只关注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写的有效指导。基于教材的编写特点,如何使用好单元教材,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让每一个学生的读写能力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呢?结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新使用教材,使读写巧妙结合  统编语文教材
期刊
一、案例描述  1.依据文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训练表达。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的身份都是小记者,准备好进入闯关环节了吗?第一关:请快速读完课文第1~2自然段,借助“新闻信息采集表”的提示,给大家介绍一下钱塘江潮到来前的景象。  生: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小记者小胡。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现在我和其他观潮者们都在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此时,江面十分平静,人们昂首东望,满心期
期刊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写了李大钊作为父亲时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以及作为革命者时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这篇文章究竟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又有哪些是值得选取的教学内容呢?先从题目看起,“回忆”二字点出了文章的文体特征与主要内容。“十六年前”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它自然不是简单的交代时间
期刊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意味着新时代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在于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的语文运用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在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而且学以致用,便于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1]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需要回归生活,教师需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原
期刊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初步感知“小说”  1.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这个单元是小说单元。(板书:小说)关于小说,有这样两句话,请同学来读一读。你对小说有哪些了解?也可以结合你读过的小说谈一谈。(出示: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 师:小说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种提炼。虚构,使得小说一波三折、出现巧合和出人意料
期刊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和“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在教学时,教师应在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下对单元编排和内容进行审视,把握单元的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细化教学设计任务。下面,笔者谈谈具体做法。  一、解读单元特点,确立核心知识  (一)论说类单元体系建构  纵观教材论说类单元编排体系,可以发现“由观点
期刊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以学习“预测”为主线组织内容。通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學叫》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如何根据相关线索进行多角度预测,已经初步构建了“边读边预测”的学习模型。将看图想象、续写故事作为本单元习作内容,正是对这一策略的进一步运用。据此,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确定为:能够根据插图内容发现有关线索,进行符合情理的预测,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续写未完的故事
期刊
编者按: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变革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为本到素养为本的教学转变,让教学成为师生语文生活中主动积极、富有意义的探究过程。江苏省整合教学研究所项目团队围绕“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这四方面的核心要义,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展开创造性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将整合视野下指向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研究引向一线课堂,进入常态研究。  本刊邀请了五
期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分别出示牙刷、饼干、丹顶鹤放大后的局部图片,请学生猜是什么。)原来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你想象的呀。现在,老师再请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井的图片)  生:井。  师:对,这个字是后鼻音,再读一遍。(生读)古人就是根据井的形状造出了这个字。要想写好“井”这个字,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出示“井”字书写动画)上横短、下横长,撇低竖高分两旁。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把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