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人学校担负着提高村民素质,培训与指导农业技术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形势下农村人口结构现状,成人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
【关键词】:农村成人学校;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不断开放、搞活,大量农民工开始进城务工,农村闲置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城市。这不仅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大大地增加了农村的家庭财富,改善了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使农民逐渐摆脱了贫穷。然而,伴随着农民家庭财富的增长,经济生活的改善,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使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出现了“老无所养,少无所依”现象;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其实大部分并没有被真正的城市化,而是始终被贴着“农民工”的标签游离在城市的边缘,既加重了城市的负荷,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后,因为照顾孩子与老人的需要,进城务工者男劳动力居多,夫妻之间的离多聚少导致家庭逐渐出现分裂。因此,笔者认为农民工转移并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办法,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农村先进生产力才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成人教育就要担负起这个重任。
首先,农村成人学校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由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大部分的农村成人学校实际上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成人学校”的牌子虽然尚在校门口挂着,老师也还在,但是,校园里面的培训却少有开展。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培训对象太少,许多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学龄儿童,但我想这不应该成为学校不开展培训的理由。既然就目前而言村里留下的大部分为老、妇、幼这种现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我们就要对现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这一特定人群搞好服务。更何况,老人、妇女与儿童相对来说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帮助,从这几年各地时有发生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被侵害案件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更需要通过培训,提高自卫意识,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
其次,培训模式要因地制宜,按需进行。
第一,对有工作需求的年轻人做好技术培训。农村成人教育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增强农村劳动力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培养实用型、开放型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如漯河市源汇区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联合办学方式,加强与河南农业大学联系,在农民工培训中心源汇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河南农业大学信息化实践基地,实行“学校+公司+农户”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从高校引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品種,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通过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示范基地,进行实验、示范、培训和推广,把课堂教学、现场培训、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大弥补了农村成人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的缺陷。最后,以沙澧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安置培训后农民工就地就业,切实帮助农民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有效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甚至使部分在外务工的农民逐渐开始了回流。
第二,对负有监护义务的妇女、老人做好普法宣传、科普教育。根据农村留守妇女调研报告统计,留守妇女空闲时间内最经常做的事就是看电视、打麻将、玩纸牌,偶尔会辅导孩子学习或上网,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利用闲暇时间看书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留守妇女的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她们的精神生活非常地空虚,部分留守妇女甚至因精神空虚而沉迷于赌博等不良习气,打麻将俨然已经成为她们主要的业余活动。留守儿童之所以会遭受侵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负有监护义务的妇女自身是个文盲加法盲,平时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指导,所以,农村成人教育要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努力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对村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讲授、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科普活动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她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能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提高的他们的维权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担负好自己的监护责任,防范于未然,避免侵权案件的发生。同时,农村成人教育还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创业培训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留守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对留守妇女劳动技能的培训,加大对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通过灵活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对有创业意愿、愿意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留守妇女,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第三,对空巢老人做好帮扶工作。子女外出务工虽然使家庭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然而由于他们的收入并不高,所以大部分老人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还要通过自身的辛苦劳动来维持平时的生活。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在从事体力劳动,承担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很多老人患有严重的生理与心理疾病,所以,成人学校需要为老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关注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经常和村委会成员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对无事可做、精神空虚的“空巢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定期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号召成立“农村空巢老人互助组织”,大家在体力上互相帮扶,精神上互相安慰,生活上互相关照,缓解“空巢老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形成团结友爱、文明祥和的新风尚,增强“空巢老人”安全感和幸福感,哪怕是召集很多老人聚在一起说说话、唠唠嗑,也能慰藉老人孤寂无托的心灵。还可以为有充足业余时间的老人多组织开展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因地适宜带领农村“空巢老人”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进行健身锻炼。如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下下棋,拉拉琴,扭扭秧歌什么的,让喜欢运动的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最后,成人学校要为村民搞好服务。
成人学校的老师要能够做到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急村民之所急,积极为村民进行创业、就业与再就业提供服务。根据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日渐减少的实际情况,成人学校应结合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现场指导。联系劳动、人事各部门,动态公布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用工单位信息,实现技能培训与用工需求之间的对接。建立劳动力台帐,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受教育情况、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及求职意向详细记录在档,实现劳动力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使农民成人教育、培训和职介服务步入网络化、信息化。教育培训机构要与职介和用工部门沟通和协作,及时传递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培训,建立农民工培训、用工的信息网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参加农民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能及时走上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在自己的家乡创业与就业。
如果有一天,代表着愚昧无知、贫穷落后的农村变成了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还有哪一位农民兄弟会愿意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在外漂泊呢!
参考文献:
【1】陈清洲,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述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
【2】陈利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策略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农村成人学校;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不断开放、搞活,大量农民工开始进城务工,农村闲置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城市。这不仅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大大地增加了农村的家庭财富,改善了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使农民逐渐摆脱了贫穷。然而,伴随着农民家庭财富的增长,经济生活的改善,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使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出现了“老无所养,少无所依”现象;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其实大部分并没有被真正的城市化,而是始终被贴着“农民工”的标签游离在城市的边缘,既加重了城市的负荷,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后,因为照顾孩子与老人的需要,进城务工者男劳动力居多,夫妻之间的离多聚少导致家庭逐渐出现分裂。因此,笔者认为农民工转移并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办法,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农村先进生产力才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成人教育就要担负起这个重任。
首先,农村成人学校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由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大部分的农村成人学校实际上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成人学校”的牌子虽然尚在校门口挂着,老师也还在,但是,校园里面的培训却少有开展。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培训对象太少,许多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学龄儿童,但我想这不应该成为学校不开展培训的理由。既然就目前而言村里留下的大部分为老、妇、幼这种现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我们就要对现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这一特定人群搞好服务。更何况,老人、妇女与儿童相对来说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帮助,从这几年各地时有发生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被侵害案件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更需要通过培训,提高自卫意识,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
其次,培训模式要因地制宜,按需进行。
第一,对有工作需求的年轻人做好技术培训。农村成人教育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增强农村劳动力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培养实用型、开放型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如漯河市源汇区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联合办学方式,加强与河南农业大学联系,在农民工培训中心源汇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河南农业大学信息化实践基地,实行“学校+公司+农户”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从高校引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品種,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通过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和校外示范基地,进行实验、示范、培训和推广,把课堂教学、现场培训、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大弥补了农村成人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的缺陷。最后,以沙澧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安置培训后农民工就地就业,切实帮助农民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有效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甚至使部分在外务工的农民逐渐开始了回流。
第二,对负有监护义务的妇女、老人做好普法宣传、科普教育。根据农村留守妇女调研报告统计,留守妇女空闲时间内最经常做的事就是看电视、打麻将、玩纸牌,偶尔会辅导孩子学习或上网,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利用闲暇时间看书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留守妇女的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她们的精神生活非常地空虚,部分留守妇女甚至因精神空虚而沉迷于赌博等不良习气,打麻将俨然已经成为她们主要的业余活动。留守儿童之所以会遭受侵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负有监护义务的妇女自身是个文盲加法盲,平时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指导,所以,农村成人教育要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努力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对村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讲授、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科普活动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她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能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提高的他们的维权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担负好自己的监护责任,防范于未然,避免侵权案件的发生。同时,农村成人教育还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创业培训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留守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对留守妇女劳动技能的培训,加大对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训。通过灵活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对有创业意愿、愿意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留守妇女,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第三,对空巢老人做好帮扶工作。子女外出务工虽然使家庭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然而由于他们的收入并不高,所以大部分老人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还要通过自身的辛苦劳动来维持平时的生活。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在从事体力劳动,承担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很多老人患有严重的生理与心理疾病,所以,成人学校需要为老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关注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经常和村委会成员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对无事可做、精神空虚的“空巢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定期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号召成立“农村空巢老人互助组织”,大家在体力上互相帮扶,精神上互相安慰,生活上互相关照,缓解“空巢老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形成团结友爱、文明祥和的新风尚,增强“空巢老人”安全感和幸福感,哪怕是召集很多老人聚在一起说说话、唠唠嗑,也能慰藉老人孤寂无托的心灵。还可以为有充足业余时间的老人多组织开展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因地适宜带领农村“空巢老人”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进行健身锻炼。如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下下棋,拉拉琴,扭扭秧歌什么的,让喜欢运动的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最后,成人学校要为村民搞好服务。
成人学校的老师要能够做到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急村民之所急,积极为村民进行创业、就业与再就业提供服务。根据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日渐减少的实际情况,成人学校应结合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现场指导。联系劳动、人事各部门,动态公布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用工单位信息,实现技能培训与用工需求之间的对接。建立劳动力台帐,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受教育情况、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及求职意向详细记录在档,实现劳动力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使农民成人教育、培训和职介服务步入网络化、信息化。教育培训机构要与职介和用工部门沟通和协作,及时传递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培训,建立农民工培训、用工的信息网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参加农民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能及时走上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在自己的家乡创业与就业。
如果有一天,代表着愚昧无知、贫穷落后的农村变成了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还有哪一位农民兄弟会愿意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在外漂泊呢!
参考文献:
【1】陈清洲,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述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
【2】陈利利,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策略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