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m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物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提到的“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应侧重于应用知识。学生的知识量并不一定与应用能力成正比。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做起。
  1. 学生思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
   1.1 存在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虽然思维定势在很多时候能帮助人们快速正确地解决问题,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错误。比如:“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这一观念曾存在于人类的思想中两千多年。原因就是人们亲眼看到的好多现象都是轻的物体下落比时比重的物体下落要慢。所以在思考问题时,也会沿用此观念。
   1.2 存在“想当然”问题。
  所谓“想当然”,就是不能实事求是,只凭主观臆想进行无根据地推理、判断、决策。这种思维习惯,大多数情况是会出错的。
  比如: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这句话,学生看了不止几十遍,但心里总还是一个错误观念“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一个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在物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之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应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但学生总是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这种不通过理性分析,直接按自己的主观思想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2. 科学的思维方法 
   2.1 合理选取研究对象。
  不论是力学问题、热学问题、电学问题或其他问题,都有一个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问题,研究对象或者是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物体系(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有的问题始终都是同一个研究对象,而有的问题在不同阶段应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2.2 严格推理,有理有据。
  物理是自然科学,在思维时强调严密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推理,来不得半点猜测的成份。推理不严密的原因,大多是概念模糊,也有思维的逻辑性不强造成的。要使学生懂得,结论要使人相信,必须有充分的理由,陈述理由要具体,要有根据。根据可靠,才能严密。利用数学中的代数方法、几何方法可以使推理更为严密。
  要使推理严密,还要注意三点:(1)不能随意创造规律,并据此推理;(2)要理解和掌握已学过的规律;(3)不能在推理过程中的任一环节出现猜测。
   2.3 要对结果进行分析。
  大量的物理练习需要用数学知识去求解,但不要认为数学解和物理解相同,数学解和物理解有时一致,有时却不一致。比如:汽车以10m/s速度行驶,刹车时的加速度为-5m/s2,问刹车后1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结果为7.5m,是正确的。如果问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算出是0,就太好笑了,汽车刹车一定要向前再走一段距离,怎么会是0呢?可见这个数学解并没有物理意义。
   2.4 要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得到答案作为解题的目的,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做练习的真正目的是训练思维,实际上每做一题,就相当于做一次思维体操,锻炼自己的大脑,便思维更灵活,更深刻。
  所以,学习物理知识和做练习,必须反思思维过程,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用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和思维能力。
  3. 如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 
   3.1 教师要使学生知道思维的一般模式。
  读:通过读题来把物理问题的情境想象、理解清楚。在阅读物理题目的过程中,一般应边阅读,边画示意图,把问题变成清楚的图景在脑中显现出来。
  审:清楚题目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推敲关键词句和画示意图示,审出题目的隐含条件;明确未知和待求量,初步探求解决问题的关键目标(即所谓题眼)。
  建模:对所涉及的对象,过程,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再与头脑中已有的各种模型比较,构建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等。),过程模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光的反射折射等)等。
  选规律:由模型特点结合物理概念的内涵,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选择出可用于解决此问题的概念或规律。
  定思路:顺推法(综合法):由已知顺推到未知;逆推法(分析法):根据待求量或要得出的结果出发,逐步逆推到与已知条件相吻合,从而定出解题思路。
  列式求解:由上面的分析立出对应的关系式,把物理问题转化为一个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运算。
  验讨:看所求的数学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和物理情景;看是否还有漏解;看是否粗心出错,是否先统一单位等;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对相关概念和规律理解加深的体会等。
   3.2 师生要持之以恒。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习惯养成了,不管好坏,都很难改变,所以要改变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非下大力气不可。教师要有耐心,这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着通过一二天或一二个星期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说,一两年时间也不算长。所以,教师要有耐心。
  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要不停地教导学生,学习要注重过程,分析与解决问题,要重视反思思维过程,要重视思维的严密性。只要能在每一个知识点上,每一道题上都下了功夫,时间长了,总会有不同凡响的结果。
  收稿日期:2012-04-07
  
其他文献
高三年级的英语复习备考渗透教和学的角角落落,并且 培植在师生的心中,时刻不忘记。在教学之余,我喜欢随手 把一些心得记录下来,以备今后参考或从中汲取教训。下面是我关于复习备考的粗浅认识。  1. 加强阅读教学,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   在复习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缺失了阅读各种体裁的方法指导以及对细节理解题,猜测词义题,主旨大义题和推理判断题的专项方法指导。  1.1 阅读要侧重语篇的理
期刊
提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则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渠道。爱因斯坦说过:“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研究学生提问的意义,探讨激发学生提问的方式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1. 学生提问的意义    1.1 反映学生学习水平。   学生提问的深度反映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学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课堂40分钟,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英语词汇教学来说,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掌握重要词汇的用法。有人把小学生学习词汇归纳为7个层次:(1)听懂;(2)会说;(3)会认;(4)会拼;(5)会写;(6)会背;(7)会用。不同的阶段对词汇学习的要求不尽相同,这7个
期刊
一个人作文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多少年来,众多的语文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然而收效总是不尽如人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使作文教学陷入误区而不能自拔。  误区1:命题作文统领教学全局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改革总是步履艰难徘徊不前,围绕应试命题作文大作文章,以拿高分上名校作为教学的根本。殊不知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习兴趣。让数学贴近生活;放开学生的手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用新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施差异教学,发掘学生尤其是“差生”的个人潜能;因课而异,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构建合理的课堂管理常规;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贴近;主动参与;增强自信;公正评
期刊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负责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来说,为了提到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必须不断学习来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语文教师,需要更广博的知识点和宽泛的知识面,因此,学习更重要。   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我们是掌握了一些本专业的一些知识、成果,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学习了。现在,每一天每一个领域都有新知识、新成果的涌现,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掌握
期刊
想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想像孕育着创造,自由想像会不断产生新的设想,大胆的设想才能有所创新,因为创新是没有规律可寻的,所以,要给幼儿一些自由想像的空间,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新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坚强的意志与学业成绩及个人事业成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志是在人生道路上最能体现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对学习、体育锻炼以及事业起着定向、动力、维持和调节控制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年龄阶段,对于意志力的培养,如果给与相应的重视,并科学地指导,必然会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终身受用。  1. 体育教学对中职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
期刊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教
期刊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主动求知的表现。我们发现孩子在三四岁时,经常缠着父母问这问那,他们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的小问号,进入小学低年级,他们尚能问一些问题,但到了高年级,问题逐渐少了,等到升入中学、大学,他们就不愿意提问题了,最后竟然忘了怎样提问题。于是,就有了中美大学生的比较中,中国学生不爱提问、不会提问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