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国工匠精神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举国上下都在热议、推崇“大国工匠精神”,当中国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之首时,工匠精神重返大众视野,无疑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及时。
  工匠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个群体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等品质,被称为工匠精神。它代表着专注、执着、坚忍、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翻看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史,不难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基因——工匠精神。虽然从前工匠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而今,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大量的能工巧匠,他们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从鲁班的技艺、庖丁的解牛、张衡的地动仪、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到今天一些企业涌现的大量劳模和技术尖兵,他们爱岗敬业,不仅留下了享誉中外的作品,而且对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这些“大国工匠”身上,印证着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工匠精神大都瘫软在时代转型的风口。时下很多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在意识上对劳作低看一等,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苦活、累活,既有重复性,又无创造性可言,以致工匠群体人数锐减。此外,在制造业领域,工匠的职级和待遇普遍偏低,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结果造成产品质量不高、工艺水平落后,极不利于“中国制造”的形象和口碑。
  凡是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往往拥有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且工匠精神深植于企业文化,形成一种鲜明的工业价值观。德国作为一个拥有8 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2 300多个世界级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和大国。“德国制造”成功的背后,有着庞大的技能娴熟的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他们是其中当之无愧的“隐性功臣”。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优秀的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而在日本,如果一个人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在全球具有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中,日本有3 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之所以能存在,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传承和弘扬匠人精神。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时代呼唤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这些技术要实现那就需要大批有知识、有志向、有职业素养的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制造业职工。
  科技越是发达,工匠精神越发重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人们去当从事手工劳动的工匠,因为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可以不做工匠,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工匠精神值得传承。
  当前,中国正在由不完全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讳言,我国企业“短、平、快”的心理和行为明显滋生。有的企业往往为了短期利益,忽略了产品质量,员工中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更需要努力培育工匠精神。只有工匠精神的诚信、担当、创新和坚持才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才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否则企业恐怕连核心竞争力都无法保证,最后的结局就只能是走向消亡。
  培育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当务之急,而如何进行,需要作的努力还很多。首先是企业要完善工匠辈出的体制机制,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奖励其辛苦付出;完善技术工人评价机制,提高他们的生活福利待遇,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使之有更多的获得感;保护一线职工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广大职工学技能、提素质等。其次是教育培训要加强。目前职校或企业的很多培训只重视书本理论,忽视劳动实践是一大通病。应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次是全社会要转变观念,改善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改变轻视一线工人的错误观念,对工匠予以人文关怀,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术工人、推崇工匠精神的氛围。
  不久前, 中国节能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的“评级报告”。“评级报告”称:“经评级小组评价,《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为五星级,是一份卓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最高评级,也是中国节能社会责任报告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
其他文献
孙玉杰,毕业于北京市神州书法学院、中国美院、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南京市长江书画院院长、南京市长江书画家协会主席等职。  他在研习书法艺术过程中,师从名家邓乾熙、刘炳森、言恭达等先生,能写多种书体,尤其擅长隶书、行草。近年来,他临池不断,书艺精进,善于变通,与此同时又涉猎中国画创作,开
期刊
共青团是一个无权而讲奉献的工作岗位,但也是一个助力青年健康成长的多彩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值得每一个团干部深思。作为团组织,为了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公司团干部队伍的情况,增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干部素质培养的针对性,2015年6月以来,国电黄金埠公司团委组织力量,通过“大讨论”、问卷调查、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等形式对公司历届团干部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专题调研分析,以求“管中窥豹”
期刊
党组织作为党肌体的“细胞”,加强党组织建设,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执政地位的加强和执政兴国伟大使命的完成。加强党组织建设必须探索基层党组织建立的新模式,夯实党建基础;建立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然而,现实中党组织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党组织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不可忽视的问题  现实
期刊
世界管理界有三大名言是这样说的: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可见,职工觉悟的高低对企业有多么重要!  所谓觉悟,就是一个人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一个人觉悟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动地参与自身及社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最终决定其社会活动效率和成果。因此,觉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态度、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人的个体经验积累途径和认识活动等方面存在差异,觉悟也
期刊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篇章。中央首次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老共青团干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围绕认识、工作、方法这三个方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和促进团干部健康成长谈一些思考。  准确把握好共青团的“十二个特性”  1.要把握好共青团工作的政治性
期刊
当代军中,从事书法且取得显著成就者不乏其人。而从士兵习武,到机关谋划,再到如今统揽全局,且经历了无数次的严峻考验,戎马大半生的优秀军人能与书法结下多年情缘,并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者却如凤毛麟角,卿建中便是其中之一。  认识建中始自他的战友——我的大学同窗。此兄俊朗儒雅,气宇轩昂,稳重谦和,文武兼修,为人严谨热情又不失军人之威严与洒脱,无论是人品还是书法皆很出色。他不仅是一名难得的军中帅才,还是一位兼
期刊
他是基层一名党务工作者,他的人生如同一辆列车,满载着责任与希望,昼夜兼程地向着自己的目标飞奔。他就是现任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厦沙高速公路项目党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兼工委主任的舒俊。他1997年参加工作,2000年6月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16年来他扎根基层,先后在三个海拔4 000米以上的高原项目工作,带领队伍围绕施工生产管理开展“保安全、控质量、抢工期、创工艺”为主题的党建活动,为项目的生产管理打开了
期刊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删繁就简的驾驭力和执行力,更需要增强心理承受力。无论是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自我完善的国企,还是在竞争加速的市场环境下谋求创新和发展的民企,改革势必引起新旧价值观之间、价值观与行为之间的剧烈冲突,也将带来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其组织、团队、员工,将面临心理上的全新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项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如
期刊
莱钢集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机制、途径、方法、内容等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有效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促进了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努力建设三个层次的兼职心理疏导队伍  莱钢集团各单位都建立了党政一体的心理疏导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以政工人员为骨干、各级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兼职心理疏导队伍。  建立持证心理咨询师队伍。炼钢、特钢先后选拔骨干参加全国三级
期刊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的前身为“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第32程处”,于1958年伴随着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凤段的建设而诞生,2001年8月改制为有限公司,是集工程施工、科研开发、系统集成、工业生产、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技术密集型施工企业。目前,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管理体系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