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训练 促进语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并用的阅读活动,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无声的书面文字言转换为有声语言,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以声传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经常而重要的语言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而朗读与默读、讲解相比,具有更强的信号刺激强度,可以更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使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加深领悟,增强记忆。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反复朗读,充分熟悉,才能调动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入领会,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激发思考和应用语言的热情。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熟悉语言表达,这样既可增强记忆理解能力,又学习发展了语言。
  增强审美,促进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并且积累下丰富的语言材料,为日后的写作训练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尤其是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诵,才能深切体会诗情画意和深刻内涵,并且逐步学会鉴赏,提高审美。
  二、朗读训练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一篇课文的教学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精读领悟是关键,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诵读表达也很重要,有利于对整篇课文认知的整合和深化。
  自读感知。就是在教学中,一篇课文先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知。古人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在课堂上要想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就必须建立在让学生正确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因此,在课文开讲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去思考。此时,老师只需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角色即可。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通读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体悟,去感受。通过朗读,学生自己就能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从而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是何等让人钦佩。
  精读领悟。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育名家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作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地予以点拨,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领悟表达的感情的细腻之处。此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点”要“点”关键点,“拨”要“拨”在疑难处。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在范读课文时,注意把握总的情调,掌握好基本感情色彩,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气,将学生带入无限哀思的情境中。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品出文意,悟出文理,感受文情。
  诵读表达。一篇课文,学生在老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必须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老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读出文中的味道,感悟文章的精妙,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教材中有很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火烧云》《观潮》、《草原》等,都是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此时,教师千万不要在朗读上吝惜时间,因为随着朗读的不断反复,学生对美的感受会更加细腻,更加透彻,并不由自主地向语言以外的范畴渗透,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茅塞顿开的时候也就到了,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感悟到语言的魅力,领略到情感的真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朗读训练,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让学生通过熟读、背诵,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悟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唤起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他文献
很多职业中学的学生,其中包括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认为我的孩子来到这里是学习技术技能的,只要技能课学好就可以了,而文化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是无所谓了。重技能轻基础,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语数英没有学好,技能也不过硬。在我们国家很多职业中学的学生在毕业工作后,才知道文化基础课的重要,很多学生在毕业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或读夜校),我所在的顺德地区,就有很多夜校,读夜校的学生也很多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谈论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与传统外语教学的比较,强调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便捷服务,为教师提供的备课,授课优势,帮助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学生主体观念,汇报笔者通过实践得出的一些结论,提出使用多媒体技术配合英语教学活动的学生主体式教学方式,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主体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必要和重要手段。   【关键
【摘 要】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浅谈了对高中生物复习方法。  【关键词】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 精讲精练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怎么才能让主导与主体相统一,如何才能融入教学中了,提高复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学习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是主要从五个方面浅谈了对高中生物复习方法。  一.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学生得分的根本。针对生物学科有文字学科的特殊性,教
【摘要】近年来,健身强体“健康第一”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体育作为学生中考的一门考试科目,中考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千万家庭、学校和学生的重视。  【关键词】新形式 推进 体育 中考  一、体育中考的地位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体育的教学一起处于被动的局面。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校体育能更健康地发展,促进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中考体育,给学生带来的发展是无限的,
摘要:在新写实小说的创作队伍中,池莉无疑是影响范围最大,创作实绩最突出的作者之一。对庸常人生的客观书写,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平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表征池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池莉 生活流 平民本位   继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之后,新写实小说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影响较大的文艺思潮和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池莉无疑是其中影响范围最大,创作实绩最突出的作者之一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是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要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的理论为依据,在实际的品德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品德教学,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和生活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品德课;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境进
【摘要】树立威信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着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为此本文对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班主任的威信进行了诠释,接着对班主任威信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威信 心理健康    一、关于班主任的威信    威信是一种心理现象。班主任的威信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可信赖度,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班主任
【摘要】兴趣培养是一种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的一种原则,在当今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传播知识的需要,也是改变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实施物理学科现代教学的需要。培养兴趣应以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本文从融洽的师生关系、有趣的实验课、有效的课堂提问来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培养;师生关系;实验;课堂提问    教育心理学原理表明
【摘要】课堂永远是个未知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或是一个错误,或是一段困惑。为此,教师常常会变得束手无策,甚至想简单地、“跳跃式”地绕过这块“绊脚石”。其实,数学课堂中的“错误”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及时而机智地捕捉形形色色的“错误”并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错误”资源; 突破难点; 创新思维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
【摘要】1942年至1943年宋美龄访美是其外交生涯的巅峰,对抗战时期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宋美龄一生的荣辱兴衰都与美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少年留学美国,熟悉美国文化;多次出访美国,产生重要影响;晚年隐居美国,不问政治。总结和梳理宋美龄一生与美国的恩恩怨怨对“宋美龄”人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美关系 宋美龄 蒋介石 中国抗战  “情感与权力携手叱咤乱世风云,美丽与哀愁相伴演绎百年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