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是在教会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同时,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时,不仅要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让学生从语文课堂上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最近给学生们上的一篇题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就给了我和学生们很大的启发。在学生们的意识里,现在的他们都还认为自己是个孩子,周围的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如此一来,对于一些社会责任感,可能他们就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人会去提醒他们。但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和我都对环境保护有了很多的认识,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对于这个社会、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可以承担一份责任。
  接下来我们就以《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课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我们是如何做到由课堂到生活、由文字到行动,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
  一、课前预习是基础,指导学生做好课文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语文学习虽然也需要课前预习,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语文课前预习不需要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而是需要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以便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针对《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的学习,由于课文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比较多,因此我对于课前预习采取的方式是分小组收集数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为人所敬仰的。课程学习之前,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就近原则分为四个大组,每组分别选出一名小组长,四个组的任务分别是:第一组负责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第二组负责收集与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例如发源地、流经区域、入海口等,第三组负责收集黄河沿岸环境遭到破坏的具体情况,第四组负责收集目前已经采取的治理黄河问题的措施。
  课前预习工作如果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去做,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并且很容易由于分工不明确导致学生们查找的资料不完整或没有实际价值。而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集体行动,既能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又能督促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学习是关键,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达文章
  主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四年级选读课文,虽然是选读,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要。这篇课文以黄河的历史变迁为线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稍稍有些难以理解,但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也就是我选择给学生上这篇课文的理由。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预习的成果。第一二两组的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好,组员的充分准备和组长的认真总结,让在座的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接下来的两组分别是黄河破坏和治理问题,也就相当于《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当然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们而言有些难度,因此他们搜集到的数据上也存在一些缺陷。接着就进入正式的课文学习了。由于是选读课文,我在课堂上就没有安排朗读课文这个环节,只是先标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然后让学生们一部分一部分的阅读课文,并自己总结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阅读速度。课文的篇章设置也比较完美,由黄河虽然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近几十年来却泛滥成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困扰,紧接着向读者发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这一问,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紧接着就具体介绍了黄河是如何由母亲河转变为洪灾泛滥的,由此引出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提醒学生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作为教师,我不愿意去拖堂或是补课来增加学生的负担,那么要想让学生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来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而这次在课堂上用到的小组分享,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这种做法也应该得到提倡。
  三、课后拓展是目的,由课堂转向生活,引出保护环境
  我们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从学习引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黄河水文变化的原因,主要也就是生态破坏,我们学习的目的也就是由生态破坏领悟到环境保护。环境问题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上,更应该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
  课文学习之后,我又组织同学们针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在这次讨论中,学生们的发言也多是关于身边的一些琐事,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作为教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学生们灌输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了。黄河水质遭到破坏,与之相关最为密切的就是上游的生态破坏,在此我就以此来启发学生们,让他们自己思考,针对环境问题我们还能做哪些?此外,我们一直在强调要保护环境,但是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只是一味地给大家灌输这个思想,却忘了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这个讨论环节,我就增加了这一点。由黄河的破坏,让学生们思考一下在自己的身边有哪些环境破坏的表现,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通过学生们的发言,大家也开始慢慢领悟到,环境破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再去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学生们自己的理解,会比旁人的言语更有效。
  结语:通过《黄河是怎么变化的》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明白了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课堂上通过学生们的分组收集资料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让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山东省莒南县文疃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写作是运用语言传递书面信息的手段,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吸收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实践和探究等方式达到有效输出的目的。初中英语每个单元中的Reading就是写作前的一次有效语言输入,处理好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阅读,确保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笔者在9A Unit 5 Reading尝试了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一、诵读经典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游园不值》这首诗后的教学反思中,提出了“宽度、深度、温度”的“三维概念”,从而为语文教学的三重维度的践行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爱如茉莉》一文为例,从“宽度、深度、温度”三个维度和学生共同叩问文本内核。  一、拓展宽度——在类型文本的聚合中提升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只是个例子。”文本是教师实施语文教学的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
当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花落研究“上帝粒子”多年的恩格勒和希格斯时,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发现这一粒子的过程中,12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参与其中并做出贡献。2011年,中美印三国科学家烹制宇宙大爆炸“夸克汤”荣膺世界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确定从普通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温度的,也是中国科大的博士生,名叫罗晓峰。  在国际顶尖科研舞台“亮剑”,对很多中国科大研究生来说并不陌生:博士生在《科学》《自然》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戏曲音乐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奇葩。受诸方面的影响,在音乐课堂中忽略了民族文化中戏曲音乐的渗透。有必要通过戏曲教学发挥艺术教育优势,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培养;引导;提高;成才  随着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在音乐领
摘 要:运用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的观点,审视小学语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教学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分为三大类: ①教师与教材信息之间的不对称。②教师与学生信息之间的不对称。③学生与学生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就如何改善“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教师今后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语文;教与学;审视;成才  信息不对称(Asym
摘 要:以产业转移一课为例,从课前的导入到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和迁移应用,结合乡情资源、案例教学等,把教学生活化贯穿于地理教学始终,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并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知识潜能,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主观能动性;生活化;产业转移;人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新知识接受能力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能正常发挥出效能。主要表
摘 要: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联系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及时纠正偏差,利用教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平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且从不断的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最终实现真正的有效、甚至是高效的阅读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课堂;激活思维;延续效能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理解题
摘 要:在小学课堂上,小学生的注意集中能力不高,这个时候需要教师使用提问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关注。爱表现是很多小学生的天性,好的提问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距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质疑能力。有效的提问能做到适时、适度,带一定的引导性、衔接性、启发性,能把一节原本平凡无实的课变得精彩纷呈,实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有效提问;思维能力;衔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简单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的协调、高效、快速发展。所以,学生愿不愿学、会不会学,是课堂高效教学达成的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课堂高效教学的开展。  一、悉心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在教育方面也十分突出。小学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在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利用文学去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在这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当然这其中也包含友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在考虑应该以一个怎样的方式来向学生传达“友谊”这种感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