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需要有一支事业心强、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又富于钻研精神的人才队伍。而今的县区级正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以致一阵轰轰烈烈的“申遗”过后,非遗的保护工作处于停滞状况。如何解决非遗人才紧缺问题,应强调现有保护中心人员应躬行实践,学用结合;质疑多思,不耻下问;发挥团队精神,提高队伍水平;注重专家组和老群文工作者的作用,方能解决当下非遗人才队伍紧缺的困境。
[关键词]:非遗保护 人才队伍建设 措施
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十分浩大、极其复杂的文化传承工程。国家于2011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用法律的形式对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但在目前担负着一线非遗保护工作的县区级保护中心,则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加强县区非遗人才 队伍建设,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要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抢救保护,需要有精通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们的指导,更需要一支长期扎根基层调查、挖掘、整理、申报,以及具体实施保护传承,宣传展示推广等工作的区县级非遗保护中心专业队伍。
2005年前,汕头市的非遗保护工作处于空白。自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的通知》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文化系统率先进行宣传学习和业务培训。各基层文化工作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力,接受省文化厅文物专家的系统培训。至2008年底,已有“潮剧”、“潮州音乐”、“潮阳英歌”、“嵌瓷技艺”等9个项目入选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潮汕工夫茶技艺”等有11个列入省级项目。汕头市潮阳区更是集全区的文化艺术力量,挖掘整理并成功申报“潮阳笛套锣鼓”、“潮阳英歌”、“潮阳剪纸”——“潮阳三宝”列入国家级名录项目,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的“潮剧”、“潮州音乐”,则由广东潮剧院、汕头市艺术研究室的专家,以及传承人组成的团队进行整理和申报的。可见,领导重视,加上人员专业化水平,才是申报工作的成功所在。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闽粤交汇处,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韩江中下游,南濒浩瀚的南海。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潮汕民系大多是中原汉人为避乱而经江浙、闽赣,迁徙进入潮汕平原的。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潮汕地区仍处相对封闭状态,故而潮汕话至今仍保留中原古汉语的成份。明清时期的开禁及历代战乱,至汕头的开埠,不少潮汕先民为生存而飘洋过海,他们带去了家乡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加强了东南亚的文化交往。岁月的洗练及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方言为核心的潮汕文化。因而,在潮汕地区仍保留着以潮州方言为主体的口传文学、以古代宫廷和中原艺术为主体的潮州音乐曲艺、“崇尚多神”的民间信仰、与岁时节令紧密相关民俗事象和民间手工技艺。已经列入亚太地区人类记忆文化的“侨批”,就涵盖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
二、区、县非遗保护中心面临人才紧缺的困境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其工作机构是由负责挖掘整理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各级群艺馆、文化馆。过去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和专业人才,必要的保护措施没有落到实处,造成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土壤崩溃,由此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加速了植根于农村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为此,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通知》,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全国迅速掀起。各级政府将非遗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相继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工作网络。大批优秀文化遗产分别被公布为国家、省、市、县级名录予以保护。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使广大民众,特别青少年一代得以栖居在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举措。
应当看到,在全社会重视非遗工作初期的数年间,各地均派出专家级人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因而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成果。据《广东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字显示:2008年全省设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仅42个,完成申报的项目计有国家级97个、市级491个、县区级777个。而专业工作人员仅有286个。可见当时这批专业人员都是文化艺术的精英。
随后的几年里,各地的非遗工作已转日常的文化馆承担。全省的机构数已达121个。除佛山市由市一级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之外,其余各市县区都相应设立专职机构开展工作。但是各地的专职机构并非专职人员,他们当中除少数系展示场馆的专职讲解员之外,绝大部为文化馆专业人员兼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业务精练的“老群文”相继退休,非遗保护工作又面临青黄不接的状态。据《广东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汕头市除市文化館设立的保护中心设有4名专职人员外,其余6区1县7个机构均设于文化馆,有专业技术人才1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他们除做好本职所承担的群文活动策划组织、艺术培训,以及繁杂的行政事务外,还得承担非遗保护中心开展民俗活动、培训讲座、成果展示,传习场所业务指导等上级指令性任务。当确定新的非遗项目之后,需开展实地调查、价值论证、征集实物、文本资料撰写,以至录像、录音、摄影、完成调查报告、邀请专家评审,提交主管部门及政府联席会议审核,最后由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等一系列程序。据龙湖区非遗中心人员介绍,他们在完成“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这项市级非遗项目,前后用近一年的时间!
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时间赛跑的事。而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因而县区级非遗专业人才紧缺,经费投入不足,相关的激利机制不到位,造成当下非遗保护工作处于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保护非遗专业人才紧缺的途径
如何解决一线专业人才紧缺问题,笔者认为:
1、躬行实践,学用结合。非遗保护中心专业人员都是群文工作者。他们本身大都具备文化艺术方面的一技之长,有“触类旁通”的知识和能力。譬如,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许多群文工作者都直接参与本区辖普查工作。他们经过4年的业务培训和工作实践,掌握了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方法、学会了文物年代的划断、文物标本的采集、文本的撰写和数据库的建立等等。通过系统的普查工作实践,充实了自身原本空白的文物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样以普查入手,其步骤和方法与“三普”大致相同。主要调查该项目的形态,采集作品,记录各种民俗的文化事象,摸清该项目的历史发展脉络,客观分析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并根据规范化、系统化进行建档等等。调查的实践过程是自身知识积累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学会在碰到问题从书本知识中求解,从而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2、质疑多思,不耻下问。非遗对于群文工作者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涉及自然、社会多门学科知识。质疑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自己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调查某一项民间传统技艺时,面对老艺人、传承人,要甘当学生,虚心请教,不耻下问,由浅入深,多思善问。对调查的过程力求“做实”、“挖深”、“求全”,以求得该技艺能较为完整地记述下来,为下阶段评估做充分的准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3、发挥团队精神,提高整体水平。担负非遗工作任务的县区文化馆其实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团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业各有专攻。尽管水平和能力有高低之分,作为馆长,在组织开展本职的群文活动中,都能依据各人的专长,相应配合协调去完成工作任务。同理,非遗保护工作仍需要团队的力量去完成。
4、发挥专家组和“老群文”的作用。根据文化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各地非遗工作机构都聘请有当地权威人士组成的“非遗专家组”。专家组的职责是负责本地区申报的非遗项目进行科学评估,提出推荐的意见与建议,为当地人民政府颁布某一非遗项目作决策依据。专家们是本地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他们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人文历史都高屋建瓴的见解。而县区文化馆也有不少已退休多年的“老群文”。他们当中大多从事群文工作数十年的经历,对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技艺了如指掌。尤其是多年的工作历练所养成耐得寂寞、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是时下难得的人才资源。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应当发挥专家组和老群文工作者的作用,上门请教,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避免申報工作过程走弯路,保护工作措施不当等问题。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形式。重视和发挥人才队伍的作用,是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以此概念》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1版
2、《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9年5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汕头市濠江区文化馆 群文馆员
[关键词]:非遗保护 人才队伍建设 措施
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十分浩大、极其复杂的文化传承工程。国家于2011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用法律的形式对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但在目前担负着一线非遗保护工作的县区级保护中心,则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加强县区非遗人才 队伍建设,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要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抢救保护,需要有精通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们的指导,更需要一支长期扎根基层调查、挖掘、整理、申报,以及具体实施保护传承,宣传展示推广等工作的区县级非遗保护中心专业队伍。
2005年前,汕头市的非遗保护工作处于空白。自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的通知》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文化系统率先进行宣传学习和业务培训。各基层文化工作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力,接受省文化厅文物专家的系统培训。至2008年底,已有“潮剧”、“潮州音乐”、“潮阳英歌”、“嵌瓷技艺”等9个项目入选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潮汕工夫茶技艺”等有11个列入省级项目。汕头市潮阳区更是集全区的文化艺术力量,挖掘整理并成功申报“潮阳笛套锣鼓”、“潮阳英歌”、“潮阳剪纸”——“潮阳三宝”列入国家级名录项目,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的“潮剧”、“潮州音乐”,则由广东潮剧院、汕头市艺术研究室的专家,以及传承人组成的团队进行整理和申报的。可见,领导重视,加上人员专业化水平,才是申报工作的成功所在。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闽粤交汇处,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韩江中下游,南濒浩瀚的南海。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潮汕民系大多是中原汉人为避乱而经江浙、闽赣,迁徙进入潮汕平原的。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潮汕地区仍处相对封闭状态,故而潮汕话至今仍保留中原古汉语的成份。明清时期的开禁及历代战乱,至汕头的开埠,不少潮汕先民为生存而飘洋过海,他们带去了家乡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加强了东南亚的文化交往。岁月的洗练及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方言为核心的潮汕文化。因而,在潮汕地区仍保留着以潮州方言为主体的口传文学、以古代宫廷和中原艺术为主体的潮州音乐曲艺、“崇尚多神”的民间信仰、与岁时节令紧密相关民俗事象和民间手工技艺。已经列入亚太地区人类记忆文化的“侨批”,就涵盖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
二、区、县非遗保护中心面临人才紧缺的困境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其工作机构是由负责挖掘整理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各级群艺馆、文化馆。过去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和专业人才,必要的保护措施没有落到实处,造成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土壤崩溃,由此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加速了植根于农村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为此,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通知》,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全国迅速掀起。各级政府将非遗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相继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工作网络。大批优秀文化遗产分别被公布为国家、省、市、县级名录予以保护。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使广大民众,特别青少年一代得以栖居在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举措。
应当看到,在全社会重视非遗工作初期的数年间,各地均派出专家级人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因而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成果。据《广东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字显示:2008年全省设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仅42个,完成申报的项目计有国家级97个、市级491个、县区级777个。而专业工作人员仅有286个。可见当时这批专业人员都是文化艺术的精英。
随后的几年里,各地的非遗工作已转日常的文化馆承担。全省的机构数已达121个。除佛山市由市一级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之外,其余各市县区都相应设立专职机构开展工作。但是各地的专职机构并非专职人员,他们当中除少数系展示场馆的专职讲解员之外,绝大部为文化馆专业人员兼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业务精练的“老群文”相继退休,非遗保护工作又面临青黄不接的状态。据《广东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汕头市除市文化館设立的保护中心设有4名专职人员外,其余6区1县7个机构均设于文化馆,有专业技术人才1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他们除做好本职所承担的群文活动策划组织、艺术培训,以及繁杂的行政事务外,还得承担非遗保护中心开展民俗活动、培训讲座、成果展示,传习场所业务指导等上级指令性任务。当确定新的非遗项目之后,需开展实地调查、价值论证、征集实物、文本资料撰写,以至录像、录音、摄影、完成调查报告、邀请专家评审,提交主管部门及政府联席会议审核,最后由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等一系列程序。据龙湖区非遗中心人员介绍,他们在完成“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这项市级非遗项目,前后用近一年的时间!
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时间赛跑的事。而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因而县区级非遗专业人才紧缺,经费投入不足,相关的激利机制不到位,造成当下非遗保护工作处于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保护非遗专业人才紧缺的途径
如何解决一线专业人才紧缺问题,笔者认为:
1、躬行实践,学用结合。非遗保护中心专业人员都是群文工作者。他们本身大都具备文化艺术方面的一技之长,有“触类旁通”的知识和能力。譬如,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许多群文工作者都直接参与本区辖普查工作。他们经过4年的业务培训和工作实践,掌握了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方法、学会了文物年代的划断、文物标本的采集、文本的撰写和数据库的建立等等。通过系统的普查工作实践,充实了自身原本空白的文物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样以普查入手,其步骤和方法与“三普”大致相同。主要调查该项目的形态,采集作品,记录各种民俗的文化事象,摸清该项目的历史发展脉络,客观分析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并根据规范化、系统化进行建档等等。调查的实践过程是自身知识积累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学会在碰到问题从书本知识中求解,从而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2、质疑多思,不耻下问。非遗对于群文工作者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涉及自然、社会多门学科知识。质疑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自己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调查某一项民间传统技艺时,面对老艺人、传承人,要甘当学生,虚心请教,不耻下问,由浅入深,多思善问。对调查的过程力求“做实”、“挖深”、“求全”,以求得该技艺能较为完整地记述下来,为下阶段评估做充分的准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3、发挥团队精神,提高整体水平。担负非遗工作任务的县区文化馆其实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团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业各有专攻。尽管水平和能力有高低之分,作为馆长,在组织开展本职的群文活动中,都能依据各人的专长,相应配合协调去完成工作任务。同理,非遗保护工作仍需要团队的力量去完成。
4、发挥专家组和“老群文”的作用。根据文化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各地非遗工作机构都聘请有当地权威人士组成的“非遗专家组”。专家组的职责是负责本地区申报的非遗项目进行科学评估,提出推荐的意见与建议,为当地人民政府颁布某一非遗项目作决策依据。专家们是本地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他们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人文历史都高屋建瓴的见解。而县区文化馆也有不少已退休多年的“老群文”。他们当中大多从事群文工作数十年的经历,对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技艺了如指掌。尤其是多年的工作历练所养成耐得寂寞、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是时下难得的人才资源。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应当发挥专家组和老群文工作者的作用,上门请教,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避免申報工作过程走弯路,保护工作措施不当等问题。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形式。重视和发挥人才队伍的作用,是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以此概念》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1版
2、《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9年5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汕头市濠江区文化馆 群文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