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引、放、动、议、移”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zxx_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聚焦的一个热门话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点和关键。综合实践课程是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把实践能力窄化成“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理解上存在着误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号上,不能把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培养创新精神更是纸上谈兵等。鉴于此,我校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用做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高效的“疑、引、放、动、议、移”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操作能力等,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落实提供了实践参考。
  一、教学模式简述
  “疑、引、放、动、议、移”这一教学模式,立足打造智慧课堂,落实核心素养,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情知教学”教育为指导,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倡导有效的合作学习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具体为:“一疑”:发现问题,产生探究欲望;“二引”:借助资源(可以是媒体资源、文字资源等),相机指导;“三放”:交流想法,质疑讨论;“四动”:实践探索,解决问题;“五议”:多元评价、反馈矫正;“六移”:方法迁移,创新应用。
  实践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灵活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不同年段、不同的主题活动、不同的活动阶段,要立足学生学情,因需而教,视活动内容而定,灵活使用此模式,六步骤不一定都要用上。
  二、主题“短、平、快”,契合学生实践兴趣
  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资源开发上要因地制宜。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周期短、切口小、挖掘深的活动主题。六步骤的教学模式对此类课题同样适用。以陈绿绿老师执教“不落的纸飞机”主题为例,“疑:通过出示视频《冲浪飞机》引导学生发现这种飞机与普通纸飞机的不同,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引导学生提出体验的思路;“放”:学生亲身尝试掷飞机,探究飞机不落的奥秘,在实践中解决自己的疑问;“议”:学生通过分享活动感受,夯实活动过程所得;“移”:以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激发学生持续探究实践的欲望,并把探究所得延伸到类似的研究活动中。
  三、“做、学、思”合一,落实实践能力培养
  设计制作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灵活掌握知识和技巧。以往的设计与制作类课堂组织形式,一般是激趣导入—教师讲解—学生制作—教师讲评,此组织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思能力。因此,我校将课堂进程改进为做前思考、做中论证和做后反思。“做、学、思”的操作模式具体如下:制作前(激思路—引方法—整设计)、制作中(亲制作—善发现—寻帮助)、制作后(审作品—互欣赏)。结合六步骤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疑”,疑中发现问题产生思路;“二引”,借助情境引入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是结合情境进行方法的指导,可以是通过观看视频梳理方法);“三放”,让学生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在教师引导下立足实际把创意范围缩小,增强把创意变成现实的可行性;“四动”,把创意变成作品;“五议”,开展多元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反思、矫正;“六移”,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创意设计其他作品。
  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让学生感受创意发明的乐趣。
  四、规范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能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才能逐渐提升实践能力。调查问卷方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这类方法指导课我们梳理了以下课堂教学模式:“疑”: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引发对方法指导的需求;“引”:引导学生设想方法需求;“放”: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范例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明白调查问卷的结构;“动”:尝试使用方法,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议”:师生点评,反馈矫正;“移”:学生利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独立设计一份问卷。通过六步骤指导调查问卷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把方法内化为行动,从而提高方法指导课的效率。
  五、评价展示课堂成果,内化提升实践能力
  评价展示对主题活动的综合提炼,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呈现。本阶段课堂教学采取“一引二放三动四议五引六放七动八议九移”。
  “一引”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回顾。“二放”是学生交流互动过程的所得所悟。“三动”是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整理、加工信息,整理心境)。“四议”是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与归纳。“五引”是指导学生基于主题的现象、过程,以及内外联系的研究,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发展性的观点。“六放”是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七动”是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反思。“八议”是评价,强调师生、生生之间多元评价。“九移”是将本次活动开展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深化,对主题活动进行深度挖掘,深入研究。
  通过将模式中六步骤进行循环使用,让学生在总结交流阶段中经历多样化实践学习活动的过程,展示、历练,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学习服务,让实践能力从隐性转为显性
  社会服务是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服务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以黄荔燕老师执教的“我是环保宣传员”为例,梳理服务学习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为“疑、引、放、动、议”:“一疑”,学生调查和发现身边存在环境问题;“二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思考可以采取的措施和解决办法;“三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四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服务学习,可以开展诸如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体验绿色生活方式;“五议”,进行活动总结,交流讨论并反思服务经验。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和生态意识。
  课堂教學模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在具体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据实际灵活运用“疑、引、放、动、议、移”六步骤。教学模式构建与运用研究促进师生获得了多层面的成长,我们将继续完善此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创新,使之更加合理和具科学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养正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其他文献
默读是通过视觉和思维的活动,将文字符号转化为个体内部言语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有助于促进思考,深度研读文本。在默读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不受外界的干扰,对不懂的地方能反复读,能更好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并能提高读书的速度。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默读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境,提升阅读品质,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思维含金量呢?我们可以学学名师的默读
期刊
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学中的瑰宝,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中的古诗文,如果仅仅只是读背“这一首”,就无法充分地体会编者的用心和古诗文的教学价值。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群文读诗”的方法,即按教学目标,通过有意识地组合古诗文来学习古诗,有较好的效果。  一、以意象进行组合,夯实基础助拓展  意象不仅是诗中之景,更寄寓、承载着诗人之情,是景与情的和谐统一。古诗那种含蓄、凝练之美,也常体现在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古诗词语言凝练,“辞约意丰”,意象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古诗课堂教学的探讨、实践中,笔者愈发感受到“想象”在课堂中呈现出与“语用”表达、创造相互推进、相互辅佐的巨大魅力。本文就围绕如何“聚焦想象,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表达信息的素养”展开论述。  一、激活文字,让古诗呈现有
期刊
阅读教学说白了就两件事,一是关注“写什么”,二是关注“怎么写”,这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价值。在“写作本位”教学理念指引下,阅读理解文章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表达出来,才是更为重要的事。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加强“语用”训练,将阅读能力转换成说、写的表达能力,学生自我思维得以表露,个性得到展示,人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下面结合两次“磨课”经历,谈谈笔者在培养学
期刊
【编者按】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新形势下的数学学科评价更应是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近年来,针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的研究持续进行着。学科评价是浮于表面,还是切实契合实际教学所需?如何建构适用于一线教学的学科评价体系?评价中的命题研究如何进行?本期专辑围绕“小学数学学科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展开,就小学数学学科评价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时,交互式电子白板悄无声息地走进学校,走进语文课堂,进一步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随机在白板上用电子笔轻松地点、画、描,展现教学所需的画面与声音,展示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电子白板的使用,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课堂的形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激趣促学,形成多彩课堂  儿童心
期刊
评价什么,如何评价?这是小学数学评价命题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数学评价命题不再是单纯地指向学生掌握的数学课程内容,而是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本文以我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质量监测内容为例,谈一谈数学评价命题改革的尝试与做法,希望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一、数学评价命题中更关注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数学学习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
期刊
“优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综合素养的要素之一,它与其他数学思想方法一样,蕴藏于学习数学知识结构、建立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落实的关键在于理解、内化与运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渗透“优化思想”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数学思想,以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一、在“多样”中孕伏——播下种子  多样化是优化的基
期刊
心理游戏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受学生的喜欢。操作过程是心理游戏的关键环节,活动过程是否顺畅,将直接影响体验、分享环节,进而影响整节课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心理游戏操作环节的有效性呢?结合我校近年来开展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在活动中,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以后,各环节的衔接要顺畅,若出现卡壳现象,会对活动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数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在理解并且熟练应用数学概念及定律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数学技能方面的提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最终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教育背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改变应试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素养培植的固化思维,将数学的核心素养建立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