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停止的尖叫——解读《沉默的羔羊》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沉默的羔羊》自出版之后就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同时在拍成同名电影之后更是引起了轰动,成为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文本进行解读,剖析人物产生心理变态行为的深层原因的“合理性”,揭露人性心灵的扭曲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说明羔羊其实并不是沉默,羔羊的解救也不单只是一种心灵的救赎,更是一种对社会的反叛与反抗,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关键词】:沉默的羔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沉默的羔羊》是美国通俗小说家汤玛士·哈里斯继《黑色星期天》、《红龙》之后又一侦探犯罪小说,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同名改编成影片后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其实就小说文本的内容而言,《沉默的羔羊》与一般的侦探和犯罪小说一样,描写的都是什么绑架、杀人、越狱等司空见惯的暴力行为,并未超出社会犯罪小说的范畴。但是为什么如此深受广大读者喜好?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引人入胜的成功之处在于他选取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角度—专写心理变态犯罪。文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精神问题,犯罪者更是拥有着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变态的特征,诸如易性癖、杀人狂和食人狂等所引起的犯罪活动,也就是说作者给我们勾画了一个变态人的疯狂世界。我们可以想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类似的悬疑、侦探、恐怖心理小说应该比比皆是,为何单单汤玛士·哈里斯选取了心理变态犯罪这一题材?为何将其中的变态犯罪者的形象塑造的如此成功?这与当时的社会有何关系?在我们今天在阅读时,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首先,我们知道《沉默的羔羊》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史达琳的见习特工临时受命于FBI负责人柯劳佛去专治疯狂犯罪的巴尔的摩的州立医院“拜访”“食人狂魔汉尼拔·莱克特”,他同时也是一名声名赫赫的心理学专家、博士。他因心理变态而杀害了他的病人、护士以及抓捕他的警察,并将其开膛破肚,食其内脏。汉尼拔·莱克特以“杀人狂野牛比尔”为饵,诱迫史达琳说出自己内心掩藏的秘密,吐露出童年往事。而此時的“野牛比尔”劫持了参议员的女儿凯瑟琳作为他的第六个猎物。为了解救人质,众人使出各种手段,而史达琳在接受汉尼拔医生的精神分析时与其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系。在汉尼拔·莱克特的分析暗示下,史达琳最后找到并杀死了野牛比尔,成功的解救了凯瑟琳,然而汉尼拔·莱克特却从监狱逃出,寻找自己的猎物。文中可以看出有两条线索:其一是史达琳依据汉尼拔医生的暗示追踪杀人狂野牛比尔;其二是史达琳被诱迫吐露童年往事的心理历程。这样的叙事套用李淼在他的论文《以父之名 破茧成蝶》所说的《沉默的羔羊》正是在双重的叙事的基础上建构起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1]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一个个变态的行为被剖析,拨开了每一个人内心隐藏的黑暗记忆,犯罪的真相也逐渐的浮出水面,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变态行为?这些与世不容的变态犯罪行为的存在是否有“合理性”?
  一、童年创伤下诞生的羔羊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心理创伤会影响人格的发展,而劳伦等人便依据创伤事件出现的次数将儿童的创伤分为Ⅰ型障碍和Ⅱ型障碍。Ⅰ型障碍是指引起强烈情绪反映的一次经历,伴随着强烈的恐惧情绪。Ⅱ型障碍则是指反复出现或持久存在的经历导致的。通常表现为身体虐待或精神的虐待,其中普遍的就是与父母分离,长久缺失母爱或父爱,也就是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男性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和女性的“厄勒克特拉情结(既恋父情结)”。在文本中无论是特工史达琳、杀人狂野牛比尔还是食人狂魔汉尼拔·莱克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童年时都受到严重的创伤。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这些创伤导致了他们的变态犯罪行为呢?
  看到“羔羊”一词,我们能想到的就是温驯,柔弱,在《圣经》中“羔羊”同样预示着弱者,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更被当做祭祀品,成为待宰的羔羊。那么在本文中羔羊指的是谁呢?他们为何成为羔羊?
  (一)待解救的羔羊与恋父情结
  在文本中“羔羊”一词出现在史达琳被汉尼拔医生胁迫说出自己的童年往事时,她说她常常被梦惊醒,梦中总是听见羔羊的尖叫声。可想而知羔羊的已成为史达琳的梦靥,恐惧的情绪挥之不去。那么是什么造成他会有这样的恐惧呢?会时常做着相同的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或抑制的欲望的隐蔽的满足与升华,是本我的欲望乔装打扮之后以梦的形式出现,是潜意识心理现象的自我表演。故而梦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它是充满意义并且具有象征性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挖掘出梦的深层含义。原来在史达琳年幼的时候被送到陌生的牧场居住,在牧场里有许多待宰的羔羊,史达琳曾在半夜听见它们凄惨的尖叫声,所以她想要带着羔羊逃跑,但是没有成功,羔羊还是被宰了,而自己也被送到了孤儿院。史达琳渴望羔羊被拯救,使它们停止尖叫,但失败行动使得她的潜意识里对“羔羊”形成了某种身份认同,将自己也等同与那些待解救的羔羊,并一直压抑着这种本能的渴望。但是这种对于羔羊带来的恐惧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与此随着汉尼拔对史达琳隐私的继续窥探,他找出了史达琳恐惧的根源,那就是對缺失父亲的爱。文中曾多次提到史达琳的童年,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关于对父亲的回忆,这足以证明父亲在她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当她亲眼目睹父亲的死亡,她变得孤独、无助,她的世界完全被摧毁了。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女孩从母亲的怀抱中挣脱出来的第一个爱恋对象和潜在的欲望对象,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女孩温情呵护和权威指导,使得女孩由恋父过度真正成长为女性。然而文本中的史达琳由于父亲的缺失,一直停留在“厄勒克特拉情结”,没有完成成功的转换。正如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的目的和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理内的潜意识。”[2]所以说当史达琳介入到野牛比尔杀害无辜的女性时,触动心中压抑的欲望,于是潜意识中“史达琳=待宰的羔羊=被劫持的凯瑟琳”,她渴望让羔羊不在尖叫,希望得到心灵的解脱,所以汉尼拔才会对她说:“如果你救下了凯瑟琳,你便不会再听见尖叫。”于是她按着汉尼拔医生的暗示不惜重修课程不断地寻找凶手,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等着被解救的的沉默的羔羊,而是在不断反抗,解救他人同时也是解救自己。   (二)迷途的羔羊与恋母情结
  在上文我将特工史达琳和猎物凯瑟琳说成是待被解救的羔羊,现在我要说的则是有着易性癖的杀人狂野牛比尔与医生汉尼拔同样也是羔羊,只不过他们是迷途的羔羊。为什么这样说呢?
  对于野牛比尔来说,他之所以成为杀人狂将女性身上美好的皮肤剥下只是为了给自己做一件完美的大衣,从而满足他变成女性的愿望。文中说野牛比尔是易性癖,但是汉尼拔却说他不是完全的易性癖,他对史达琳说:“他行事的原则和最初的原因是什么?为了什么理由去杀人?”野牛比尔在杀了人剥皮之后总是要放一只娥在死者的喉咙,这是为什么?读完文章我们知道正如汉尼拔医生分析的那样,娥代表着一种蜕变,化茧成蝶,也就是说比尔希望自己变成女性。汉尼拔从易性癖推断出比尔在童年时期受到过创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在童年时期都会有一段时间对父母中的异于自身性别的一方产生依恋,对于比尔来说就是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母亲是比尔欲望和爱恋的对象,然而在比尔的童年时代,他常常受到母亲的打骂虐待,这种人为的亲密感的失去,使得比尔产生以一种隐形的焦虑。但是为了缓解焦虑,比尔不可能向其他女性寻求亲子之爱,但是作为依恋对象的缺失导致了比尔对女性信任的消失,故而他希望自己变成女性。但是他再次遭到了变性医院的拒绝,他被家庭和社会所抛弃,真正成为一只羔羊,无助,绝望。但是他绝不是沉默的羔羊。晦暗的童年与糟糕的环境造成了比尔扭曲的人格,由于自我对本能欲望的控制失效,使得他选择了极端扭曲的发泄方式,那就是杀人,剥皮。由于他对社会产生了怀疑,他认为社会上的人都希望他受到伤害,所以他杀人只是自卫,这也是一种“合理性”。所以我认为野牛比尔是以自己方式反叛社会的迷途的羔羊。
  (三)天使与恶魔的相结合体
  同样对“食人狂魔”汉尼拔·莱克特来说也同时如此,虽然在本文中作者并未过多的讲述他的他的过往经历,也没有过多的嗜血的行为。但是从他分析野牛比尔以及史达琳的心理历程来看,似乎都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与其说它是一只迷途的羔羊,我更想说的他是矛盾的,是(也许说他是天使有点奇怪),因为我不想承认其他人对他死的评论是救世主的代表,但可以说是绅士。许多评论上说当汉尼拔杀死狱警并将它像耶稣一样挂在铁笼之上预示着他可能是有着救世主的观念。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在以往的小说中我们知道汉尼拔杀人食脏这种变态的嗜好是由于在童年时期亲眼目睹自己的妹妹被战争的逃兵杀死并烹食。他的心中燃烧的是复仇的火焰,这种心理已然成为他本能中的本能,及毁灭他人生命的本能。对于这种强大的本能依然超出了自我的控制。它不仅仅是杀人者,而且是是声名赫赫的专家,也就是说它既有着冷静的高超的智慧,而且又有严重的精神变态,是极端的精神分裂者。他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认为对的标准来衡量这个世界的所有。他习惯于窥探他人的隐私,深谙社会的规则,并将所有的人都玩弄在股掌之中。所以他杀人,将其摆成任何形状都只为了“玩”,为了使自己达到满意。
  另外,在文中他玩弄所有人,甚至包括参议员,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史达林确实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他一边窥探史达林的隐私,一边在引导史达林走出自己的梦魇。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他是嘲弄的态度,但当他诱导史达林得知她童年的丧父的经历,他没有嘲弄,而是沉默的听,眼中仿佛有着些许泪光。有评论说史达林对汉尼拔有着父亲般的情谊,也就是会说史达林从汉尼拔身上完成“恋父情结”的转变。但是为什么对于一个自视高高在上的汉尼拔来说,为什么会帮助一个系小小的特工呢?我们前面说汉尼拔在童年时也经受了创伤,面对弱势的女性群体,有可能让他想自己的家人。很显然史达林就是这样的一个幸运者。在小说的结尾汉尼拔还给他写信,问史达林是“羔羊是否停止了尖叫”。另一方面我也说了汉尼拔是一个有着强大自我的人,按照自己的准则对待社会,也许帮助史达林仅仅只是希望为社会更为好玩一些,让他玩的更久一些。同时不负自己心理学专家的名头,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
  二、“沉默”的羔羊,尖叫的停止
  文本的结尾史达林杀死了野牛比尔解救了凯瑟琳,食人狂魔汉尼拔逃出监狱,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梦靥已然消失,羔羊已经“沉默”,尖叫已经停止,但是谁能确保它不会再次尖叫。他们都是“羔羊”的代表,他们有着共同的童年创伤,被社会,被家庭所抛弃。但是作为“羔羊”的他们并未沉默,而是都以自己的方式摆脱沉默,反抗社会,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欲望。他们反抗的方式就是那些为大众所不容的变态的心理行为,这些都是他们内心的“潜意识”通过隐意显现而表现出来的,而这些潜意识的内容可以都说是由于他们幼年时期内心遭受的创伤和长期压抑的心理所造成。弗洛伊德说的“潜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没有任何一种心理表现是无意义的、任意的、没有规律的。”[3]正如汉尼拔在文中所说,多数的罪犯并不是天生注定就要犯罪,很多是成长过程中周围的家庭和环境因素导致。法国启蒙学者霍尔巴赫也会说:“人类是邪恶的,但并非天生是邪恶的,而是由环境使他如此”。[4]所以说犯罪者的变态行为从某些程度来说是有着一定的“合理性”的。
  現在我们回到本文最初,为什么作者会选取心理变态的犯罪?《沉默的羔羊》对于今天又有怎样的意义?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作者本身是美联社驻纽约记者兼编辑,专门从事刑事案件的采编,故而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情节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犯罪是一个有着复杂根源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失业、人口增长、警方保护不利、缺乏长辈的关怀和正确的指导、懲罚体制不完善以及电影电视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等等,种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导致了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加剧。从犯罪趋势来看,暴力犯罪增多和犯罪青年化的趋势令人担忧。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作者创作了《沉默的羔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有关理论对《沉默的羔羊》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心理变态犯罪的根源,看到人性在社会的影响下逐渐扭曲,所有的虐待、伤害、歧视、杀戮、欺骗等等都是人自身来付诸实施。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精神问题,因为我们都会有欲望,也有童年的创伤,有着对未来的幻想以及对现实的期待。孽由人造,魔由心生,但是都少不了社会环境的添油加醋,似乎有一丝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意味。
  《沉默的羔羊》中羔羊已经停止了尖叫,但在当今的社会中人的欲望不会停止,罪恶与邪念是不会停止的,所以羔羊也会在不停的尖叫。所以作为羔羊来说,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沉默,而是进行反抗不合理社会对我们摧残与不公正对待,反思我们自己是迷途的羔羊还是待拯救的羔羊?当我们用自己心中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力时,我们能否拯救自己?
  注释:
  [1]李淼.以父之名 破茧成蝶——用精神分析看《沉默的羔羊》[J].学理论,2009,(4)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胡经之,王月川.文艺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孙淑红.试论《沉默的羔羊》的独特魅力[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
  参考文献:
  ①李淼.以父之名 破茧成蝶——用精神分析看《沉默的羔羊》[J].学理论,2009,(4)
  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③胡经之,王月川.文艺美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④孙淑红.试论《沉默的羔羊》的独特魅力[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
  ⑤汤玛士·哈里斯.沉默的羔羊[M].吴安兰,江慧君,译.译林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知言養气”这一理论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自言:“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对“知言”的解释  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第一种解释为今人杨伯峻在《孟子译注》中将“诐辞、淫辞、邪辞、遁辞”解释为“不全面的言辞我知道它的片面性所在,过分的言辞我知道它失足之所在;不合正道的言辞我知
期刊
【摘要】:赵孟頫是元朝初年杰出的书画家,他的绘画主要取法北宋五代名家,开创了新的画风,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关键人物。然而,作为大宋宗室而为元廷做官,赵孟頫被时人与后人讥为丧失民族气节。本文通过分析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的创作经历与艺术特色,深入的了解了赵孟頫的生平及其他在当时对绘画的继承与创新。分析了赵孟頫做此画作的历史背景与构图绘画手法,研究了其风格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深入的就其人生经历、师承关系、绘
期刊
夜晚,是上帝給世界的另一片色彩。穿越青春的隧道远去,告别一盏盏无法刺透秘密的光线,轨道是它忠诚的伴侣,相依相偎,亲密的知己。吻声近了,又近了,开启心泵震荡灵魂。擦面而过的冷色秋波,谁人能解?欢快的哨声正撩拨瞬间的深思,秒針、时间,正点列车的目光直逼前方,洞察秋毫。等待足迹提速,保持自然界最初的完美姿势。时速、加速度,城市的节奏在跳跃,在上升,在不断承受春的质量,像竹子拔节。韬晦在钢筋水泥间运营,韬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书画之所以宝贵,具有收藏纪念价值,固非其为古董而宝贵,乃其思想精神存在,千古不磨!《黄宾虹画语录》所记录的都是黄宾虹老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独特的见解,集合了艺术思想的精髓。黄宾虹多年来潜心研究国画绘画思想内涵、传统绘画在表现手法上的演变以及笔墨色的技法,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具有重大的贡献,他的不少对艺术的理论思想,有助于艺术家研究与探讨传统绘画艺术。其理论思想精髓至今仍被艺术家运
期刊
【摘要】:《阿拉比》是爱尔兰文学大师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久负盛名的一篇,其多重性、模糊性的叙事视角与视角间的相互转换使这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堪称一流。本文试从叙事视角方面解析《阿拉比》,揭示其对阐释文章象征意义及主题意蕴的重要性。  【关键词】:《阿拉比》;叙事视角;多重性;模糊性;不可靠性  引言  爱尔兰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几乎一生都漂泊在欧洲大陆,然而其笔尖却始终围绕其故国,从未离
期刊
【摘要】:《大卫》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品之一,不僅展现了完美的人体外形,而且还蕴含着深沉的人性之美。通过对雕塑的美感体验以及对米开朗基罗人生的概览,我认为《大卫》包含了以下三種审美因素:一是,动与静的结合;二是,宗教与人文的统一;三是,崇高的英雄主义。  【关键词】:宗教与人文;动与静;英雄主义  《大卫》作为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品,沉稳却充满生命力,不可侵犯又充满理智,
期刊
【Abstract】: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Chinese students' motivation of learning English, this paper introduces e-Learning and flipped learning. It summarizes existed research of flipped learning, and d
期刊
【Abstract】: Advertis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cannot be measured. With the increasing fierce competition in real
期刊
又是个冬天,北风呼啸,使人感到幽幽寒意。父亲的老自行车在寒风中“吱嘎——吱嘎”地响着,我坐在父亲后面,抬起头来望着父亲的背,竟是无动于衷,连些被保护的快乐都没有。  对于父亲,我不知道怎样评价才好,只是父亲的表达能力很差,因而他的工作和社交能力也就随之受了影响,在单位可能连个“长”都不是。而在我们家族以及走动最亲近的亲戚中,好像也只有父亲的能力最低,他似乎从未做过“领导者”。我虽然并不爱慕虚荣,但
期刊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给读者很大触动,掩卷沉思,这触动读者感情的地方,一在小说背景,那个大众迷狂的特殊历史时期,和在很多小说中作用相似,对于这个背景的描绘对于其他任何年代的读者都是新鲜怪异而极具冲击力的;二则在主人公许三观形象的塑造,一个优点缺点分明的多彩的许三观,读者为他的遭际感谓世事维艰,为他的善举感动,同时又因他的缺陷心中大骂意识局限。余华在小说的德文版序言中说,他想写一部小说:一个“血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