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高职课程街接是中高职街接的核心环节,应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按照国家职业(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按“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 贯通培养 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92-02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3月,教育部内部司、局级工作职责进行调整,高职高专处由原高教司调整到职成教司。这一未经宣布的举措,标志着高职教育正式归位到职业教育,中国国民教育系统正式分类为“普教”和“职教”两大系列。鲁昕部长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8月30日,下发《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提出了中高职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界响起普遍声音: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迫在眉睫。
1 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对口招生模式,在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课内容重叠
目前国家和各地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统一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各地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中高职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大量重复现象,有的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基本相同,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2 文化基础课脱节
“三校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反映出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思想和原则的差异。
1.3 技能训练课“倒挂”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不少高职院校无论设备、师资,还是训练方法、实训管理,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甚至还不如中职学校,由此造成了中高职技能训练课“倒挂”的现象。
2 基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关键是课程的衔接。高职院校录取的普高生和“三校生”显然不在同一起点线上,要同时对这两种不同生源进行授课十分困难。因此,对这两种生源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两种生源都采用混合培养方式,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目标时,忽视了这两类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没有专门设置一套针对“三校生”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积极探索适应统基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完善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目前已与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2所中职院校深度合作,在职教专家赵志群教授的引领下,召开中高职衔接实践专家研讨会,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整体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及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通道,实现中高职教育人才的系统培养。
2.1 基于区域汽车产业背景下,对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确定中、高职“汽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群。通过对就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深入分析,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主要流程如下。
(1)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专业组织中、高职专业教师对青年汽车集团等汽车制造类企业、杭州地区主流品牌汽车4S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同时对近三年的杭州交通职业高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和近五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开展的回访工作。在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的基础上,确定“汽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业岗位群,企业的用人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汽检专业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机电维修、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营销等岗位。
(2)开展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礎上,组织职教专家、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将任务领域、细分为工作任务,按每个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职业能力要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样表如表1所示;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和中高职培养的要求确定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如表2所示。
2.2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行专业学习领域转换
组织职教专家、汽车维修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及中高职专业教师,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明确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转化成学习领域,根据中高职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描述任务的目的、标准、能力、场地、工具与设备。由详细的工作任务描述来构建专业学习领域。根据转换后的学习领域,确定学习领域中对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对学习领域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综合分析整合来确定具体的课程。最终按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安排课程的学习。按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构建的课程体系与目前的课程体系相比较,在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上、教学方法上预计会有较大变化,主要以项目化或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建设。 2.3 构建中高一体化课程体系
与中职学校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分层培养。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融入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及企业用人要求,按照职业能力及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及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构建由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习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的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突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突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中职课程目标低一些,高职目标则高一些,并且与普教有严格区别。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给学生初步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2.4 中高职教学内容和教材衔接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依赖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衔接,中职教学内容和教材要统筹,高职教学内容和教材也要统筹,中高职之间更要统筹,这是课程标准严格统筹的具体表现。教学内容接轨的一方面是教学目标对接,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模块、能力结构模块科学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汽检专业组织由课程专家指导的专业团队开展中高职贯通的课程建设,针对汽车维修相关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设课程标准、实训项目、讲义和教材、课程网站等专业教学资源。根据汽车行业发展与更新迅速的特点,结合项目教学的需要,与青年汽車集团、浙江元通汽车集团、浙江康桥汽车集团、浙江和诚汽车集团等主流品牌汽车服务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教材,使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提高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校企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教程。把诚信教育、团队协作、竞争合作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
参考文献
[1] 邵世光,王月穆.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职教论坛,2012(15):23-25.
[2] 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3] 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56-59.
[4] 徐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有效链接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0(5):11-13,19.
关键词:中高职 贯通培养 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92-02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3月,教育部内部司、局级工作职责进行调整,高职高专处由原高教司调整到职成教司。这一未经宣布的举措,标志着高职教育正式归位到职业教育,中国国民教育系统正式分类为“普教”和“职教”两大系列。鲁昕部长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8月30日,下发《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提出了中高职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界响起普遍声音: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迫在眉睫。
1 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对口招生模式,在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课内容重叠
目前国家和各地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统一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各地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中高职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大量重复现象,有的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基本相同,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2 文化基础课脱节
“三校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反映出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思想和原则的差异。
1.3 技能训练课“倒挂”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不少高职院校无论设备、师资,还是训练方法、实训管理,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甚至还不如中职学校,由此造成了中高职技能训练课“倒挂”的现象。
2 基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关键是课程的衔接。高职院校录取的普高生和“三校生”显然不在同一起点线上,要同时对这两种不同生源进行授课十分困难。因此,对这两种生源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两种生源都采用混合培养方式,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目标时,忽视了这两类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没有专门设置一套针对“三校生”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积极探索适应统基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完善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目前已与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2所中职院校深度合作,在职教专家赵志群教授的引领下,召开中高职衔接实践专家研讨会,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整体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及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通道,实现中高职教育人才的系统培养。
2.1 基于区域汽车产业背景下,对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确定中、高职“汽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群。通过对就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深入分析,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主要流程如下。
(1)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专业组织中、高职专业教师对青年汽车集团等汽车制造类企业、杭州地区主流品牌汽车4S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同时对近三年的杭州交通职业高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和近五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开展的回访工作。在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的基础上,确定“汽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业岗位群,企业的用人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汽检专业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机电维修、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营销等岗位。
(2)开展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礎上,组织职教专家、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将任务领域、细分为工作任务,按每个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职业能力要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样表如表1所示;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和中高职培养的要求确定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如表2所示。
2.2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行专业学习领域转换
组织职教专家、汽车维修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及中高职专业教师,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明确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转化成学习领域,根据中高职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描述任务的目的、标准、能力、场地、工具与设备。由详细的工作任务描述来构建专业学习领域。根据转换后的学习领域,确定学习领域中对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对学习领域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综合分析整合来确定具体的课程。最终按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安排课程的学习。按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构建的课程体系与目前的课程体系相比较,在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上、教学方法上预计会有较大变化,主要以项目化或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建设。 2.3 构建中高一体化课程体系
与中职学校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分层培养。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融入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及企业用人要求,按照职业能力及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及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构建由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习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的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突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突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中职课程目标低一些,高职目标则高一些,并且与普教有严格区别。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给学生初步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2.4 中高职教学内容和教材衔接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依赖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衔接,中职教学内容和教材要统筹,高职教学内容和教材也要统筹,中高职之间更要统筹,这是课程标准严格统筹的具体表现。教学内容接轨的一方面是教学目标对接,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模块、能力结构模块科学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汽检专业组织由课程专家指导的专业团队开展中高职贯通的课程建设,针对汽车维修相关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设课程标准、实训项目、讲义和教材、课程网站等专业教学资源。根据汽车行业发展与更新迅速的特点,结合项目教学的需要,与青年汽車集团、浙江元通汽车集团、浙江康桥汽车集团、浙江和诚汽车集团等主流品牌汽车服务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教材,使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提高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校企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教程。把诚信教育、团队协作、竞争合作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
参考文献
[1] 邵世光,王月穆.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职教论坛,2012(15):23-25.
[2] 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3] 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56-59.
[4] 徐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有效链接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0(5):1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