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3e45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指数学问题、数学方法、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精神产品指数学思想、数学审美等观念成分。以此定义审视现在的课堂,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数学文化的传播与学习的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过去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渊源和背景。
  【关键词】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一、基于困惑点的学习起点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
  (一)学习起点分析
  很多学生对圆和球体的理解是模糊的,不少教师对圆的定义的认识是不清晰的。究其原因,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球状物体,导致学生误将球等同于圆;二是古人在发现圆的过程中,都是从一些圆柱形状的物体中逐步抽象出圆的模型和痕迹,所谓“面从体出”,说的就是圆是出自圆柱之中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笔者认为,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浅层次的操作可以用深层次的推理来提升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比如,“圆为什么有无数条半径?”“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二、单元内容的学情分析、知识本质分析和数学思维方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数学文化的背景,溯本求源探究圆的本质,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来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让学生在逐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探究圆周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介绍祖冲之等数学家研究圆周率π所取得的成就,更要让学生经历圆周率形成的过程。
  圆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图形,与之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的知识点又存在联系。教师应找准联系点,把未知的图形转化成已知的图形,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圆的面积。
  (二)知识本质分析
  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了学生操作和探索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如何帮助学生经历“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综合梳理—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
  “圆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已经理解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本单元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把圆这一新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图形。
  (三)数学思维方法分析
  圆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曲线图形,虽然与之前学习的几何图形有些不同,但是研究方法却有着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契合点,合理应用转化思想,将圆形转化为之前学过的直线图形,并使学生认识到,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化复杂为简单,从而提升对未知的认识能力,使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的思想方法。
  三、“圆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对应的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从操作到描述更加强调了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引发数学思考,从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并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一系列数学史料,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二)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分析
  笔者分别选取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和青岛版数学教材进行比较,以便更好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设计思路。
  关于“圆的认识”,这四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从生活情境入手。青岛版教材情境导入环节出示了古代、现代各种车轮,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导入新课,教师以“生活中的圆”,引导学生发现圆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圆这一对称图形的数学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定义、基本性质,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圆的科学认知之外的无限想象,让数学课在理性思维的同时具有文化高度。教师可以把有关圆的智慧和哲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关于圆的文化观。
  四、数学文化的渗透与教学实施建议
  在数学文化的培养方面,本单元把数学学习寓于文化的视野中,引导学生经历圆的定义过程、周长的测量、面积的推导等过程,将“圆的认识”上升到了“圆的文化”的高度,使数学科学与人文精神浑然一体。
  (一)圆的认识
  1.在古代数学文化中探究圆的文化源头
  本单元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文化的视域,彰显了对于圆的认识思考中的文化观点、课程整合中的文化情怀。引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在探究祖先制造工具原理的基础上溯本求源,从历史文化谚语中引出“圆”,课中引出墨子“圆,一中同长也”的研究结论,与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相印证,追寻了圆的研究的文化源头。在一步步学习圆的过程中,渗透和梳理圆的文化脉络。
  2.在变化中认识圆与方之間的联系
  一个正n边形,当边数越来越多,多边形会越来越像一个圆。正如刘徽的“割圆术”所述:“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画出多个正n边形。给出n=3,4,5,8时的情形(见图1)。让学生在变化中认识圆的内接多边形,观察、发现图形及其特征规律,为后续利用多边形的周长探究圆的周长、利用多边形的面积探究圆的面积做好铺垫。
  (二)圆的周长
  1.画曲为直
  测量弯曲的圆的周长,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活动经验的。因为在低年级研究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图形的周长时,学生们就曾用毛线绕圆一周,再测量毛线的长度,从而将弯曲的线转化为直的线段,探究出圆的周长的经历。另外,还用“滚动法”把圆形物体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从而测量出圆的周长,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引出圆周率。
  2.画圆为方
  孟子所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道出了方与圆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圆的面积
  在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旧知:圆形面积可以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学生们想到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凸显数学的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如通过把圆形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将曲线的圆转化成越来越像长方形的平面图形(见图2),在转化的过程中借助几何画板等多媒体技术实现极限思想的渗透。同样,也可以将圆形转化成相等的三角形,通过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如果说课堂立意是一种外显的文化,从中可以看到或是梳理出文化的脉络与精神的话,那么“圆的认识”单元教学所体现的引导学生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种内隐的、贯穿于课堂始终的数学精神,可以彰显出数学课特有的一种文化风景。本课在引导学生自己画圆、确定圆心和半径、研究圆心和半径的特点的过程中,由学生操作、发现、归纳、提炼,从表层的现象入手,引导和等待学生自己拨开圆的“外衣”,抵达圆的“核心”,发现圆的概念的本质。让学生经历定义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头脑中的圆由上课伊始时的“静态圆”发展成课结束时的“动态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对于“圆”的基本数学概念理解的过程、基本思想方法了解的过程,带领学生运用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切身感悟属于数学独有的美,数学本质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被缓缓揭示。最终,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圆的认识、圆的本质和圆的文化三个层次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詹姆斯不敢想象被抓的后果。挨打是肯定的,更糟的是,他可能被伊顿开除。自己倒无所谓,可一想到他的监护人查蔓姑姑会难过,詹姆斯就不安了。  詹姆斯的父母在一次登山事故中丧生,当时他只有11岁,从此以后,他就由查蔓姑姑抚养。他不想做任何令她伤心的事情。  他意识到,在卷入这场麻烦之前,他早该想到这些。  他本想原路返回,可半道就发现路被堵了。追捕者在一栋楼边架起了梯子,一个胖子正呼哧呼哧地往上爬。  詹
【摘 要】“互動”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场域。本文结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深度互动策略的实践与研究,阐述了深度学习理念下的互动学习应与个体经验互动,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与学习任务互动,引发深层次的学习体验;与生活问题互动,促进综合性的迁移应用;与认知评价互动,凸显自觉化的价值引领。我们力求通过深度互动,让学习向更深远处
【摘 要】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指明方向;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可以为教师调整和改进当下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有效生成提供重要依据;教学之后的学情分析,可以帮助教师知晓教学达成情况,促进教后反思。本文以“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来阐述如何在教学之前、课堂之上、教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教学、展开教学、反思教学。  【关键词】学情分析 教学前测 教学后测 教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摘要】阅读不仅讲究宽泛广博,同时也要追求精深细致。要达到此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批注能力,使其将无形的思考化为有形的文字是一条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授之以渔,明确阅读批注规范;零整相融,涵咏咀嚼深入文本;质疑合作,交流整合批注结果等方式提高学生品读文本和逻辑思维能力。  【關键词】小学 阅读批注 阅读教学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读书方法可以说是古往今来都被使用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表述当中的三个关键词“倾听、表达、应对”,表明“口语交际”有别于过去的说话课,更不同于常规语文课,它更强调交互性和情境性,要求学生在有效情境中,懂得说话的场合、语气、礼貌、肢体语言等,从而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  一年级第一学期口语交际目标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的趋势是“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学生更加“自主”了。小组交流和动手操作成为教师趋之若鹫的课堂模式。在“交流的热闹”与“操 作的自由”背后,往往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思维运动,缺少思维含量的交流与操作看似热闹却收 效甚微。只有充分落实操作与思考的通与联,才能将解决问题的技能内化于心。  【关键词】操作思考通联  课改提倡操作理念后,在课堂教学中,动手
【摘 要】表现性评价融教、学、评三位于一体,如果教师在实施表现性评价时,巧妙设计评价任务,语文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评价任务的设计需要注意:评价任务要紧扣“两个目标”,要从学生视角出发,要彰显“思维递进”。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评价任务 穷尽思维可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融教、学、评三位于一体,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个体的评价,符合新课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从问题开始,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小学语文课程由于其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凸显小学语文学科特色。本文试以《秦兵马俑》《水》的教学为例,从言意兼得、语用智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提问 学科特色 言意兼得 语用智慧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學生知识的习得、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