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珠江流域盘古神话的北传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有关“开辟创世”和“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传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中原的女娲、伏羲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北方型神话系统和以珠江流域的盘古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南方型神话系统。本文通过对《述异记》最早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的历史分析和实地考察,阐明盘古神话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国”,三国时传于吴楚间。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葛洪闻交趾出丹砂而求为广西勾漏令,后止于广东的罗浮山修道、炼丹、著书,在《枕中记·众仙记》中首先把盘古列入道教神谱,奉称“盘古真人”,尊为开天辟地“元始天王”,又称“三皇”、“五帝”“皆其后裔”,便把原秦汉文献所载北方远古神话无开天辟地之神给予填补,加以整合使之衔接,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中华大地天帝尊神的世系,盘古神话也就随着道教渐渐在北方流传开来。而中原一带有关盘古神话故事表现为再生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充满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也正是导源于葛洪把珠江流域原生型的盘古神话加以整合使之道教化的混融性产物。
  【关键词】华南;珠江流域;盘古国;盘古神话;道教化;北传
  【作 者】潘其旭,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B9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4-0129-011
  
  The Passes to the North of the Myth of Pangu around the
   Zhujiang Drainage Areas in South of China
  —Part II of the research on the origins of Pangu deity
  Pan Qixu
  
  Abstract: Chinese legends about “world inaugurating” and “people leaving away from flood, new life of manki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ystems of north and south: the south myth system with the stories about Nüwa in central plains and Fuxi brother and sister as its representative, as well as the south myth system with Pangu brother and sister as its representativ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spot upon the early records of “there is a state of Pangu in South China Sea”, “there is a temple in Guilin”in records of differences, the article makes conclusion that the myth of Pangu originated from the state of Pangu around the Zhujiang drainage areas in south of China, which passed to the Wu and Chu states in the Three Kingdoms, and gradually passed to the north along with the Taoism, full of cultural features of Taoism.
  Key words: Zhujiang drainage areas; state of Pangu; myth of Pangu; features of Taoism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关“开辟创世”和“洪水遗民、再造人类”两类神话,从文献记载及其内容特点、文化内涵来看,大致上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即以中原的女娲、伏羲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北方型神话系统和以珠江流域的盘古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南方型神话系统。其源出不同,各具特色,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当中又有互渗、变异、融合的现象,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神话文化体系的格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中华大地南北文化交流是沿着双向互动前进的。
  
  一、最早记载的盘古神话源于“南海盘古国”
  
  盘古神话源出何地?这是千百年来引人关注和不断探究的热门话题。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汉文古籍记载,最早见于三国东吴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属于一种哲理性的化生说,尚未涉及故事的来源。到了南朝梁代任窻的《述异记》(上)所载的盘古神话,便进一步说明了其流传的大致年代、具体地域和盘古为夫妻: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任)按: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
  这些记载虽然较为简略,但在重述前人所言的化生说之后,对盘古神活的意义、流传地域及其源于南方作了明确的表述:盘古神话在秦汉时民间就有流传,“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是当时传播的主要地区;南海有“盘古氏墓”,“盘古国”,“人皆以盘古为姓”,指出盘古神话最早产生于南海(泛指岭南)一带;而“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进一步说明当时的盘古祠首先见于桂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一带),祭祀盘古活动自古传承至今,香火一直旺盛不息。可想而知,若盘古神话先产生于中原,在先秦至秦汉的所有文献中就不可能没有提及,这些仅见于1600年前的最早记载,显然是追述盘古氏故事来源的踪迹。
  大家知道,史称的南海、桂林及象郡,是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开设的区划建置。据《中国历史地图册》展示,秦代的南海郡,辖今广东的中部和东部,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市);桂林郡辖今广西中部、东南部至广东西部的茂名,治所在布山县(今广西贵港市);自汉武帝平南越后,将秦原在岭南所置三郡析为九郡,其中在郁林郡置桂林县,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境;三国时代,孙权建立吴国统辖该地,孙浩凤凰三年(274年),又分郁林郡置桂林郡,郡治武安县,治所亦在今象州县境;隋朝分潭中、中溜两县置桂林县;开皇十二月年(592年)置象州,此为象州得名之始。据此,秦汉至三国的南海和桂林,当是盘古神话故事产生的中心地区和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遂有“盘古国”之誉称。
  对上述记载中关于盘古神话源流问题的分析、追溯和认定,早在20世30年代,中国神话研究先驱矛盾(沈雁冰)在《中国神话ABC》中就提出了“我们想象盘古的神话本产生于南方(假定是两粤)而渐渐北行”的推论,却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来者亦未曾循此作必要的考察。而在学术界的有关论著中,以往对汉文古籍最早记载的有关盘古神话产生地的关键词:“南海中有盘古国”和“桂林有盘古祠”,则大多都是转引原文而少有论述剖析,或许只是将之当作一般神话那样的“古事奇闻”来看待,亦未曾见有实地的考察报告;或者是囿于历来只有北方文化南播之说而未必有南方文化北传之事的积久成见,论者多就相关的文献和近似的传说(如伏羲、女娲、盘瓠故事等)来推源互证,或混同演绎,或训诂猜测,莫衷一是。而对籍载的“盘古国”却不予正视,对“桂林有盘古祠”更鲜有探究,犹似有回避之嫌,这是长期以来盘古神话研究中的极大失缺。
  据我们对古桂林郡、县所辖的今来宾市象州县及武宣县和兴宾区(原来宾县)一带的田野考察,当地不仅历来建有众多的盘古庙,祭祀盘古活动世代相传,而且,还有诸多的盘古村、盘古岭、盘古洞,同时也确有盘姓的居民。正是因当地历来盛传盘古故事,其民笃信并崇奉盘古,冠以“盘古”之名的事象随处可见。当地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底蕴深厚,且为体系性、活态化的盘古文化传承,这就表明了华南—珠江流域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个盘古神话王国,《述异记》所说的“南海中有盘古国”并非虚构奇闻,而是据实录载。我们认为:“盘古国”——这是特定的区域性的一种自源文化体系的历史概念。(按:另有郑超雄《神话盘古国与历史盘古国》专论在下一期刊出)这也就无疑地,使矛盾先生关于盘古本是产生于南方两粤地方神话的假说,得到了充分的实证。
  
  二、从伏羲位于“三皇五帝”之首看中原始祖神话谱系
  
  盘古神话来源研究流传于中原著名的伏羲、女娲神话,一般认为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而流传、变化和整合,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的始祖神。
  女娲的创世功绩,一是补天。《淮南子·览冥篇》最早记录了这个神话。说是上古时,发生了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天塌地陷,大火不止,洪水泛滥,猛兽横行,生灵涂炭。女娲便熔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巨大的鳌足树立在大地四方,将天掌起来;杀死兴风作浪的黑龙;用芦苇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拯救了人民。二是造人。据《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义》说,天地初开之时,世上没有人民,女娲用黄泥捏成泥人,创造了人类。后来她将绳子在泥浆中来回甩动,飞溅的泥浆变成了许多的人。在湖北、河南等地,还流传有女娲播五谷、造水牛、造人畜的故事。她是一位伟大的创世女神的形象。
  伏羲在传说中居于“三皇五帝”之首位。据《太平御览》引《诗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宓牺即伏羲。又《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华胥氏是踩雷神足印而感生伏羲,自然也就呈龙身人头的形体了。据《春秋世谱》云:“华胥氏生男为伏羲,女子为女娲。”说明伏羲女娲本为兄妹。故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语。在洛阳西汉卜千秋墓顶壁画和汉墓石刻画、湖南马王堆汉墓帛画中,都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画像。又据唐代李冗《独异志》载:宇宙初开辟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上。天下未有人民,兄妹商量结为夫妻,繁衍人类。但他们又为兄妹结婚感到羞耻,于是二人就来到昆仑山顶,以两股烟交合验婚,结成了夫妻。据调查资料,中原地区至今还流传有许多关于伏羲女娲兄妹在洪水过后,经“龟鉴”、“抛石”、“烧烟”、“滚石磨”等验证成亲的故事。其中,流传于河南沈丘一带的《玄武、女娲、伏羲和黄帝》故事最具代表性:
  相传,中州黄河岸边有座山,山上有个洞,里面住着女娲、伏羲兄妹二人。天下洪水泛滥时,乌龟(玄武)拯救女娲、伏羲兄妹避过洪灾。兄妹俩灾后共同补天,天上有了星星和银河。二人滚磨成亲,抟土造人,繁衍人类,教人们放牧、狩猎。女娲为了不忘乌龟(玄武)的恩德,教育子孙,将他居住的山叫“玄元(黑龟)山”,山洞叫“玄元洞”。女娲、伏羲死后,他们的后代又推举出轩辕(玄元)黄帝,成为华夏部族的首领。黄帝族称女娲为玄母,称伏羲为人皇,说自己是从玄武(乌龟)那里来的。天帝把乌龟封为真武帝,也就是北方的玄武星。
  由此可见,以女娲、伏羲故事为代表的北方型所谓“开辟创世”和“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神话,从籍载到民间传说是自成一体的,属北方原生型的神活。而传说中又把伏羲(含女娲)尊崇为轩辕黄帝之先人,位于“三皇五帝”之首,“皇帝族称女娲为玄母,称伏羲为人皇”,也就是把伏羲女娲作为始祖神来确立北方传说中的帝王世系。这表明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中原的神话传说帝王世系就已形成,而通观当时的汉文古籍未见有盘古传说记载,也是足以可鉴的一种历史印证。由此看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之说,显然是出现在秦汉以后的始祖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的产物。
  
  三、从“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看南方盘古神话的北传关于珠江流域盘古神话的北传,是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ABC》中最早提出的推论。他认为:“徐整是吴人,大概这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当是就流行在南方(假定是两粤),到三国时始传播到东南的吴。如果这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话,则秦汉之书不应毫无说及;又假定是南方两粤地方的神话,则汉文以后始通南粤,到三国时有神话传到吴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汉时交通大开,征伐苗蛮,次数最多;因战争而交通,因此南方的神话也流传过来了)。”茅盾把南方两粤(广东广西)地方的盘古神话北传的历史背景、理据和路线作了阐析,经我们对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认为其推论是确切的,而盘古神话主要是随着道教广为传播。
  
  (一)道教尊盘古为先于“三皇五帝”的“元始天王”之源起
  道教为中国汉族的传统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是在承袭古代的鬼神思想、秦汉时的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学说及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炼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道教初创于东汉中期,为张陵在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所倡导,奉春秋时代思想家老子为教主,尊其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创立,因入道者须交纳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继续在川西北和陕南一带传道。因后世道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东汉末年,张角假托黄帝老子的思想创立太平道,以《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以巫祝济世、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信众达数十万。它与张衡、张鲁的五斗米道相呼应,成为当时“黄巾起义”的旗帜。
  魏晋之后,道教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向上层发展,受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民间则继续流传世俗形式的道教,从中还演化出一些秘密的宗教组织。早期的道教,曾发挥过联络群众、团结群众的纽带作用。但由于其信奉和主张的差异而形成多种教派,有天师道(后分为“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两大派别)、太平道、上清派、灵宝派、丹鼎派、符录派等。其中,由东晋道士杨羲创立的上清派,以《洞真上清经》为传世经典,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地君、太上老君、后圣金阙帝君等为最高神,而以魏夫人(华存)为祖师。而以三国丹阳句容(今属江苏)道士葛玄及其从孙葛洪等为代表的丹鼎派,主张修炼内、外丹成仙。葛洪撰著的《抱朴子·内篇》和《枕中记》,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理论,整合了道教所奉的尊神谱系,对后世道教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葛洪(284~364)是东晋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在《枕中记》(一名《元始上真众仙记》,简称《众仙记》)中开始把道教神仙加以整合,并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遂而产生了至尊天神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简称“三清”)之说。传是“元始天真”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始”,居于最高的天界“玉清仙境”;“灵宝天尊”为宇宙混沌状态中化生,居于天界之“上清”仙境;“道德天尊”亦被尊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宇宙混沌状态中化生,居于天界中之“太清”仙境。此后,道教尊“三清”为“三洞教主”,道书多认为“元始天尊”是比道教始祖老子地位更高的天神。同时,把盘古尊为开天辟地之神,称“盘古真人”,亦称“盘古天王”。于是就有源自道教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说法和观念,千百年来世一直流传于中华各民族中。
  道教所尊崇的开天辟地之神盘古,据葛洪《枕中书·元始上真·众仙记》载,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具时,已有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后又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庖牺(伏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皆其后裔。《天尊老君》又称,盘古受《灵宝内经》《三皇内经》于元始虚王道君及太上道君,并“法则斯经,运行功用,成立天地,造化万物”。
  所谓“三皇”,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远古三帝王,道教奉之为神。初见于《周礼·春官外史》。“三皇”所指有多种说法:(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2)伏羲、神农、黄帝(见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3)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4)伏羲、女娲、神农(见司马贞《补史记三皇纪》);(5)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引《礼纬含文嘉》);(6)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7)道教指“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纪》)。
  所谓“五帝”,为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五位天帝。有从太昊氏到两汉的帝王传说,道教奉之为神。《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火票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矩,北方黑帝叶光纪。”据《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一名《珠宫玉历》)载,“东方苍帝,东海君也”,“南方赤帝,南海君也”,“西方白帝,西海君也”,“北方黑帝,北海君也”,“中央黄帝君也”,“与中太一并治度人命,爱养善人,成就人”。《枕中书》称五帝分治名山:“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其以古部族首领为众仙,似出自南方民族古史传说,与秦汉所传神话已有一定区别。
  这样,葛洪在《枕中书·众仙记》中不仅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而且,也就把原古籍所载远古神话中无开天辟地之神给予填补,加以整合使之衔接,从盘古开天辟地,后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后又生地皇,地皇生人皇,或伏羲、燧人、神农,下至太昊、颛顼、祝融、轩辕黄帝“皆其后裔”。于是,拟构了从“生于太元之先”居于天界的“元始天尊”,“天地日月未具时”已存在的“盘古真人”即“元始天王”,到开创治理中华大地东、南、西、北和中央的远古“三王”“五帝”世系,遂而继之便有了从炎黄至商汤延续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诚然,《枕中记·众仙记》将盘古尊为开天辟地的道教神并加以整合使之系统化,并不限于《三五历纪》《五运历记》和《述异记》记述的启示,主要的还得益于葛洪亲历“南海有盘古国”和“桂林有盘古祠”的体察感悟。
  如上所述,有关盘古神话及其原生地区的记录,之所以到了三国至南朝才始见于文献,也就在自秦汉统一岭南以后,由于吴地的汉族文人学者来往于珠江流域日渐频繁,源于鬼神崇拜和民间巫术信仰的道教传入岭南,因其与原住居民越人“俗信鬼、好淫祀”的原生性宗教文化较接近而相渗透、相融合,道士足迹遍布“南海”、“桂林”一带。如早在东汉时,道士刘根、华子期、廖平、廖冲、廖扶、滇媪、陀妪等人曾到广西容县都峤山修道;甘肃道士王符也不远千里到广西北流勾漏山览胜;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的广东东江罗浮山,自汉代就有道士前往修道。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亦是慕名到广东罗浮山和广西勾漏山修道炼丹著书,并就促成他们对盘古神话故事,从传闻到亲历岭南原住居民中体察采录并加以整理加工,融入道教神谱而流传开来。
  据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丹砂水银”条云:“昔葛稚川(按:即葛洪)为丹砂求为勾漏令,以为仙药在是故也。勾漏今容州,则知广西丹砂,非他地可比。”作为道士和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的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三国方士葛玄(道教尊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的从孙。少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曾任咨议、参军等职。后闻交趾(广西)出丹砂而求为勾漏令。“勾漏”即勾漏洞,为广西著名的喀斯特溶洞之一,因洞勾、曲、穿、漏而得名。位于今北流市的勾漏山主峰下,道书称之为第二十二洞天。东晋咸和(326~334)年间,葛洪携子侄及妻鲍姑过广州,拒剌吏邓岳挽留,往勾漏洞修道炼丹,后止于广东东江北岸罗浮山修道、炼丹、著书,在山积年而卒。而这两处道教“洞天”,正是盘古神话产生的中心地带“南海”和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桂林”境内,容州(今容县)有盘古庙,有盘姓居民。不难推想,“好神仙”的葛洪,势必在探访当地的盘古庙和采录有关盘古开天地再造人类故事之后,或许是感悟到其正与道教的神仙思想相契合,而先前籍载又缺少天地来源和“元始”天神帝系之说,便将盘古列入道教神谱,尊为开天辟地“元始天王”,又称“三皇”、“五帝”“皆其后裔”,从而构建了中华大地天帝尊神的世系。道教“盘古真人”源出的脉络大致如此,遂而便有了“自从盘三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谣谚,盘古神话也就随着道教渐渐在北方流传开来。而中原一带有关盘古神话故事表现为再生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充满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也正是导源于葛洪把珠江流域原生型的盘古神话加以整合,使之道教化之后的混融性产物。
  
  (二)从原始性与变异性看南北盘古神话的源流关系
  盘古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始祖文化,各地民间都流传着盘古开天地繁衍人类的神话故事。但我们从南方和北方流传的这些故事所反映的事象和观念的时代特点中,仍然不难看到它们有着原始性与变异性的鲜明差异,两者之间表现为源与流的关系。
  如上所述,“盘古国”——这是特定区域性的自源文化体系的历史慨念。华南——珠江流域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自古以来,源于先秦时期西瓯、骆越部族的壮族、布依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黎族等,是最早生息繁衍于华南——珠江流域的民族群体,语言学界和史学界称之为“壮侗语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远古时期处在自主发展阶段,由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向阶级社会发展,随之出现了瓯邓、苍梧、西瓯、骆越、勾町、夜郎等古国、方国,创造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如“那”(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崖画)文化、布洛陀文化和盘古文化等等。在壮侗语民族群体中,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盘古兄妹(或称伏羲兄妹)在洪荒时代繁衍人类的神话故事,尽管其名称有异或译称不同,情节有所差别,甚至有的说“盘古兄妹就是伏羲和女娲”,此当是秦汉统一岭南、汉文化传入后的混融现象,有的只说是两兄妹,但都是源于同一母题和主体,成为这些原住民族的共同信仰和连结族群的精神纽带。
  现仅以流传于壮族地区具代表性的两则故事的主要情节略述如下,从中可了解相关民族盘古神话的共同特点,溯观盘古神话王国之一斑,亦以便于与北方所传的盘古故事作比较参照。
  1.《布洛陀经诗·祷造人篇》节录意译(壮族民间宗教麽教唱本,原词为五言句式押腰脚韵诗体):
  祖神布洛陀造了天地山川之后,又造了人类。但世上未立有规矩,那时建房杀父吃肉,那时杀孙去敬外婆,那时家公与媳妇共枕,女婿和岳母同床。布洛陀看见这一切,便在上方作主,派来一个四脸王(另说是四脚王),造出十二个月亮,造出十二个太阳。那时三年天大旱,四年不下雨,田里禾苗不长,三年无收获,无米喂孩儿,黎民死一半。于是王造漫天云雨,造洪水淹天下。那时只剩下伏羲(盘古)两兄妹,两人商量结夫妻。同居三年整,同床满四年,妹怀孕九个月,生下孩子像块磨刀石。夫妻好惊奇,只好把它放在篱笆脚,求祖神保佑。布洛陀就说,乜渌甲就讲,兄妹做夫妻,本是同肠(胎)生,要杀牛敬父母,要杀牛祭祖宗。夫妻全照办,转身回头看,怪儿长出了头,怪儿长出手脚,父高兴抱起来,母欣喜搂起来,刹时变千百人,给各人安上姓,给每人安上名。杀牛祭祖就从那时开始,祭祖宗人们长寿繁衍,孝敬父母子孙发达,家业就兴隆旺盛。
  2.《盘古兄妹》故事。又有《水泡天门》《布伯》《葫芦兄妹》《盘同古》等多种名称。梗概如下:
  说远古时有个叫做布卜伯(即布伯)的人,聪明又勇敢,本领高强,人们推选他做中界的头人。有一年,天大旱,河水断流,草木枯焦,人畜渴死不少,人们祭天求雨也不应。原来是管雨水的雷王怪人间不供奉他,把天池封闭起来,蓄意要渴死中界的生灵。卜伯就到天上去找雷王算帐,把雷王抓起来,限他三天内一定要降雨,要不就杀死他,雷王只好假意答应。卜伯走后,雷王又不按期下雨,反而起了坏心,淮备劈死卜伯。卜伯预先知道此事,就把湿滑滑的水苔厚厚地铺满屋顶,设计抓雷王。雷王真的来了,他一踏上屋顶便被水苔滑倒,骨碌碌地滚到晒棚上,然后乖乖地让卜伯用鸡罩罩住,关在木笼里。卜伯关好雷王后,便出去买缸买盐,准备把雷王杀掉腌起来请远近的人都来吃雷王肉解恨。卜伯走时吩咐他的子女盘古兄妹,要好好看管,不要给雷王喝水或把斧头借给他。雷王很狡猾,诱惑两个孩子让他喝一碗藻水,恢复了力气,冲破木笼逃走。雷王逃走时,拔下一颗牙齿,送给盘古兄妹作报偿,叫他们快拿去种,会马上长出个大葫芦来(按:葫芦籽形似牙齿)。还告诉他们,很快就会下大雨,洪水要淹没大地,到时躲进葫芦里才可以避难。雷王一回到天上,就打开天池,立刻把中界大地淹没了。人们坐上竹排纷纷向高处逃难。雷王的兄弟差锯齿鱼来锯断所有的竹排,这样人们便都掉进水里被淹死了。卜伯坐在木碓上,和雷王、锯齿鱼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斗,后被锯齿鱼锯断了木碓,最后淹死了。盘古兄妹坐在葫芦里,因为葫芦的底是圆的,锯齿鱼团团转动不能锯破。后来洪水退了,世间只留下盘古两兄妹,眼看着人类要灭绝了,仙人就来劝他们俩结婚(按:《壮族麽经布洛陀》中是祖神布洛陀劝导他们结婚。),重新建家园。后来他们生下一个怪胎,没有头脚,像一块磨刀石。他们认为不吉祥,就把怪胎砸碎,拿到野外四处抛撤,过了几天,肉块变成了成千上万的人,从此人类才又繁衍起来。
  据调查资料,中原的盘古神话主要流传于河南南部的桐柏、泌阳和西部的南阳、平顶山、栾川等几个县市。河南大学中文系师生于1983~1990年间,采录到中原口传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7篇,盘古兄妹婚造人神话异文14篇。
  中原的这些盘古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类型特征,我们从中摘录具代表性的三篇便可观其概貌:
  1.“玉皇女与盘古婚”说:盘古开天辟地,玉皇三女与盘古称兄妹,协助哥哥。石狮保护他们。突发洪水,盘古兄妹躲进石狮肚。洪水过后,兄妹补天,有了星星银河。石狮要兄妹婚姻。盘古不同意,经踩碎龟壳复生、滚磨扇重合验婚,结为夫妻,捏黄泥造人。
  2.“盘坐修炼婚”说:盘古原叫祖先,与“姑娘”妹妹原住在天上,后分别落到桐柏山的两个山头,各自盘坐在一扇磨上修炼,每10年磨盘上炼出一道磨齿,修炼了6570年。后来二人相用磨扇滚出一条道,两扇却滚向一处合在一起。二人始相见,都说自己盘在山上最古。“祖先”称“盘古人”,“姑娘”称“盘古女”,结成兄妹。随之飘来“天书纸”,(天缘)上写“滚磨合拢可成亲,莫称兄妹称夫妻。”于是二人结为夫妻,从此人类繁衍开来。此山叫“盘古山”,房子叫“盘古庙”,称二人为“盘古爷”“盘古奶”。
  3.“姐弟婚”说:有个男孩上学路上见到石狮子,石狮要他天天放一个馍进它的嘴里。他的姐姐追问,弟弟道出情由:石狮说再过100天就要天塌地陷,现在存馍在石狮肚,到时躲藏在石狮肚子里就不会挨饿了。到了100天,姐弟刚拱进石狮肚中,霎时便天塌地陷。他俩在石狮肚子里捏泥人玩。100天后石狮张开口,他们便钻出来。见天下已无人烟,于是滚磨成亲,生孩子。在石狮肚里做的泥人啥样都有,生的人也各种各样。人们叫他们“盘古爷”“盘古奶”。
  神话学表明,古代神话主要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远古的原始初民,由于生产力的极端低下,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事象缺乏了解,虽然面临桀骜不驯的自然力量的威胁而又无力抵御和控制,但是为了自身的生存繁衍,便“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产生了超自然力人格化的神和人的力量理想化的神,创造了表现两者之间惊天动地激烈斗争的各种神话故事来。因此,其所反映的主体内容、社会事象和思维观念的原始性,就成为分析和区别流传至今的上古神话属原生型或是流变型的基本要素。
  洪水遗民盘古兄妹婚再造人类神话,当是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族内制婚阶段的遗存和记忆,而从其产生、传播到经采录记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必然会留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印迹。我们不妨将中原的盘古神话与华南(主要以壮族)的盘古神话作如下比较,就可以看到两者所反映的主要文化事象的时代特征,有着层次上明显差异:
  1.从盘古两人的原本身世上看:
  华南:(1)亲兄妹。(2)布伯的儿女。(3)姑侄。——表明他们成亲时实行的是族内血缘婚。“盘古”之称,为壮语“咽盘(磨刀石)与勒勾(葫芦)”音译汉字的简称。
  中原:(1)玉皇三女与盘古称兄妹。(2)盘古原,叫“祖先”与“姑娘”妹,原住在天上。(3)姐弟。表明前两种是天上仙人,而其名称又未能反映原本血缘关系,只说他们以“兄妹”相称,疑似搭配。他们各自盘坐磨扇修炼,“都说自己盘在山上最古”,故称“盘古人”、“盘古妹”,有后人望文生义的意味。
  2.从所遇灾害的发生原由上看:
  华南:(1)祖神安置天下后,天神忌妒人间生活而泛洪灾(《巫经》《麽经》)。(2)因远古时人间乱伦,生业不繁,人畜大量死亡。天神洞察,降洪灾惩罚,只剩下两兄妹(姑侄),祖神布洛陀要他们成亲重新繁衍人类(《麽经》)。(3)因天大旱人间遭殃,布伯捉雷王逼降雨而遭泛洪报复(《师公唱本》、民间讲唱故事)。
  中原:(1)突然发洪水。一说天将追求不到三女而降洪水。(2)石狮预言,100天应验天塌地陷。(3)无灾害。只说两人从天降下桐柏两个山头修炼数千年成婚。
  3.从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上看:
  南方:(1)祖神布洛陀和乜渌甲开创天地,创造万物,造人类,造田、造稻、造牛耕作,造干栏安居乐业。反映原始社会初民的劳动创造生活。(2)处在不分辈份乱伦社会阶段。表明时代旷古久远。(3)稻作仰赖雨水,遭大旱禾干枯人渴死,能人布伯斗雷王逼它降雨。(4)躲进葫芦里逃生。故事借助想象力反映人类为求生存与自然灾害作英勇斗争。
  中原:(1)盘古开天地,玉皇女协助并与之成婚。(2)男女仙人下凡修炼,遵照“天缘书”成亲。(3)弟弟上学,听信石狮预言。(4)洪灾或地陷,躲进石狮肚里逃生。上学(学堂)为中古以后的教育体制;狮子非中国所产,石狮是唐代才出现的豪门镇物。故事具有仙话一类属性。
  4.从思维观念的表现形式上看:
  华南:(1)壮族创世神话:一说大气团转动成像巨型鸡蛋的物体,爆成三片,变为天、地、水;又说宇宙原像巨大盘石,祖神布洛陀让果蜂从里外咬破盘石分成三片,上升下降成了天、地、水三界,上界由“督岜”(雷王)管理,中界由祖神布洛陀管理,下界由“督额”(水神)管理。造雷雨淹没天下是雷王所为。(2)葫芦为自然生成的器物,能借助来飘浮避洪灾;葫芦形似女体,内藏籽,类比生育。(3)磨刀石(砺石)是新石器时代用于磨光磨利石器的生产工具。兄妹婚生像磨刀石肉团,寓喻血缘婚生怪胎。从总体上表现为原始类比思维的鲜明特征。
  中原:(1)洪灾或地陷无原由,均为突发或预言。(2)盘坐磨扇修炼,炼出磨齿表示年轮。(3)石狮只能避地陷,不可避洪灾。(4)抟泥造人,源自伏羲、女娲兄妹故事。而石磨、石狮均为用铁器雕凿的产物;修炼成仙为道教的教义主旨。从总体上表现为混融性道教化的观念,缺少原始时代神话色彩。
  5.从盘古文化的整体形态上看:
  华南:(1)景观性:自古分布有众多的盘古庙,还有不少盘古村、盘古岭、盘古洞的地名。如仅来宾市就有25座盘古庙,8个盘古村,4座盘古山岭,3个盘古洞,构成了独特的盘古地名文化景观;(2)丰富性:以各种形式表现和传颂盘古神话故事,其中有壮族民间宗教巫教、麽教、师教(师公)的祝词唱本,有短歌和叙述体长歌,有口承故事,还有师公戏等,不同地区有各种版本,有民间师承的古壮字抄本传世,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3)体系性:华南的盘古神话包括开天辟地神话、化身为山川日月神话、洪水遗民兄妹婚再造人类神话,具有体系性创世神话的特征。(4)群落性:在来宾市一带的盘古文化,包括信仰观念、节日祭祀、地名标志、宗教祝颂、歌谣传唱等等,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蕴藏深厚,历史久远的文化群落。
  中原:(1)历史上至明代中原尚无盘古庙记载,现仅见的盘古庙分布于河南南部的桐柏、泌阳和西部的南阳、平顶山、栾川等几个县市,没有象华南那样的盘古地名文化景观;(2)在河南等地采录到的盘古故事,均为口传叙述体,表现和传承的形式比较单一,并且大多为20世纪80~90年代才采录到的,原无传世文本;(3)中原盘古故事多为兄妹婚再造人类神话,且属道教化的仙话,也有化生神话,但缺少开天辟地神话;(4)中原的盘古文化较为零散,中古文献未见记载,缺乏底蕴,没有形成像华南那样的盘古文化群落。
  就以上的比较和前述的盘古传说综合分析,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神话的主体,无论是从原始社会生产条件、原始思维层次、原始婚姻制度还是原始信仰,都具有新石器时代和地域性文化的鲜明特征。尤其是对两性关系的最初认知观念的形象表现,更是充满神奇而意味深长。诚如美国人类学家O·A·魏勒在《性崇拜》中所说:“童年时代的人类想象万物者是有生命的,都像人类一样有性别。古人从经验中得知性的事实,性既是一种很神秘的事物,也是对生殖和生命以及任何种类的存在最现成的解释,所以古人认定万物,动物或非动物,都是有性的,以人生儿育女的过程相类似的方式来繁衍自己的类或其他存在物类。”缘此,壮族先民就是按照这种互渗律和混融性的原始思维,通过意念中和象征性器物——形似女体内藏籽的葫芦和形似男根的生产工具磨刀石(砺石)视为男女两性关系,两者结合便可促使大地丰收和人类繁衍。“盘古”为壮语“葫芦与砺石”的简称,葫芦兄妹婚生出磨刀石的故事,其蕴含着“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种的生产的统一体的原始思维和内涵意义。缘此,崇拜磨刀石和葫芦的原始信仰,遂成为壮族及其先民历史传承的传统观念,这从考古资料及民间活态的祭祀仪俗中得到充分印证。如在广西平乐县银山岭的不少汉墓中,就发现有与各种器物一起陪葬的砺石(磨刀石);在反映古代兄弟分家的民间故事中,就有为争磨刀石兄弟反目的情节。直到现代,壮家在搬迁时,仍有把祖传磨刀石郑重带走的习俗。在壮族地区的乡村庙宇,尤其是象州、武宣、兴宾区(原来宾县)的盘古庙中,都普遍挂有人们为祭祀求嗣的剪纸葫芦和成版式的一系列剪纸葫芦图案,就是葫芦兄妹繁衍人类神话观念的传承表现。
  诚然,壮族及其先民对葫芦和磨刀石的崇拜观念,当是源于石器时代初民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理念的价值需求。葫芦是自然藤科的生成物,在陶器和船筏产生之前,它是古人类最早利用的盛水溶器和渡河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使用的是砍砸器,到了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用砺石磨制具有不同功能的石器和骨质工具,这是人类划时代的伟大创造。进入铜器和铁器时代,磨刀石仍然发挥其磨砺器生产工具和武器的重要作用。因此,壮族及其先民对磨刀石尤为珍重,视之为物质生产和生活来源之本,成为家族财富和族群兴旺的象征。由此可见,其之所以将人类的生命与磨刀石相联系起来,甚至把磨刀石想象为人的生命的原体,这是源于初民对磨刀石这种最原始工具的固有情结和价值观念的形象幻化。有鉴于此,壮族的“盘古”神话是源自其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所创作品;而壮语的“盘勾”(后译称“盘古”)——“砺石与葫芦”,形象地表明了故事的主题,以原始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对神话的本源和意义作了最生动的形象概括和最深层的文化阐释。
  此外,在壮族的盘古故事中,之所以突出兄妹婚生出磨刀石,其中还包含着更为深层的寓意,亦即是对远古时代不分辈份交媾、近亲血缘婚出现畸形怪胎以导致后代的退化,将会给人类造成毁灭性灾难的朦胧记忆和寓意启示;而用想象和借助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神话,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先民对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从无知到认知的朴素观念,砸碎磨刀石似的怪胎而重新造人类,寓喻着彻底改变近亲血缘婚人类才能健康繁衍,折射了从野蛮时代跨入文明社会必然要采取的重要步骤,其中蕴含着壮族先民朴素的历史进化观。此外,壮族民间还流传有《婚源歌》唱本,叙述了人类如何从近亲血缘婚改变为族外婚,才产生嫁娶礼仪的过程。这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和在一定程上,对长期以来在神话学的研究中,关于具有世界性的“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神话产生的根源这个重大疑题,具有揭谜作用和释然意义。
  总而言之,从以上的两类盘古神话比较来看,虽然名称和母题相同,但流传于中原河南一带的盘古神话,则以仙为尊,渲染修炼和崇拜石狮等,充满了道教的色彩和理念,将“盘古”作了“盘在山上最古”而称为“盘古人”的演绎,缺乏像南华盘古神话那样的原始性特质和魅力,显然是我国中古时期的产物,表现为原北方上古流传的伏羲女娲兄妹神话和南方盘古兄妹神话的变异,属一种流变性和再生性的神话传说。这说明了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神话产生的年代要比北方更为久远,而其随着晋代葛洪将盘古尊为道教“元始天王”北传过程中,与北方和各地民间原有的故事传说融合便产生了变异,成为中原类型的盘古文化系统。这也正如随着汉文化的南传后的情况一样,有些地方或民族的神话也遂将“伏羲兄妹”之名移植过来,尽管故事保持原有的与雷王斗争和葫芦兄妹生似磨刀石肉团的主体情节,却又说成“伏羲兄妹就是盘古兄妹”。更有意思的是,2003年我们到忻城县考察时,在一位老道公抄藏的道经中,有一节是将所有的道教神都注上了壮语的名称,看来是为了使之“入乡随俗”,以便让当地的壮族信众易于接受尊崇。这些现象,是南北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反映,亦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正常表现。
  
  四、南方古越族文化北传举要
  
  长期以来,由于“黄河中心”论的正统观念占据着我国文坛,以往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论著,基本上都是汉族的各类专史,其中有关汉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大多只讲北方汉族文化的南播,而对南方民族文化的北传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则鲜有述及。故此,对“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盘古神话最早产生于南方两粤的记载和推论,也就不屑一顾甚至受到质疑。自2003年我们在来宾市开展壮族文化考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据文献记载和参照前辈研究成果,提出了“广西来宾市是盘古文化重要发祥地”的观点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对此,也有学者提出“中华大盘古”和“桐柏盘古”、“来宾盘古”等“小盘古”的概念,似有一定道理,但似乎淡化或回避了其中的源与流的关系问题。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华民族文化为多元一体构成,盘古文化源于南方而渐渐北传,发展成为各民族认同的始祖文化,谨此,特举出史载的南方古越族文化北传的两则实例——先秦《越人歌》传播楚国,汉武帝推崇越祝鸡卜,以为佐证。
  
  (一)《越人歌》感动楚王子,汉代越歌唱响长安城
  壮族及其先民越人以好歌善唱而著称。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粤人好歌》称:“粤歌始自榜人之女”。意即指粤歌源自汉代刘向《说苑·善说篇》中所载的榜木籱越人之女唱给鄂君子晰听的《越人歌》。该歌先用近音汉字记录,然后译成楚语(即古代楚南汉语):
  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
  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是据楚大夫庄辛述说的一段轶闻,描写越人船女与楚国王子鄂君子晰同舟共游的喜悦心情,并倾吐了对楚王子仰慕的深情爱意。鄂君子晰不懂越语,乃召“越译”译成楚语(即楚南汉语)之越歌,听罢激动万分,情不自禁地上前拥抱那位歌者,还将一幅绣花绸披在她的身上作为赏赐。对这首《越人歌》中流露的“思君”、“悦君”的情怀,及其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历代文学史家都给予高度的评价。游国恩先生认为,《越人歌》在文学艺术上,“的确可以代表一个《楚辞》进步很高的时期。虽是寥寥短章,在《九歌》中,除了《少司命》《山鬼》等篇,恐怕没有一篇赶得上他。”可见,《越人歌》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应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意义。据游先生在《楚辞的起源》考证,这首《越人歌》出世早于屈原(公元前340年~278年)生活的楚襄王时代,为公元前六世纪的作品,与《诗经》作品时代的下限相近。秦汉时期,越人的歌唱艺术深受赞誉并广泛流传的情景屡有记载。如《汉书·元后传》云:城都侯王商“穿长安城,引内丰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濯越歌”。这表明听赏越歌曾成为长安贵族们的一种时尚。
  这首著名的《越人歌》,清人沈德潜编入《古诗源》中,因歌词先用汉字记古越语之音,然后意译成汉语,故历来“其原辞不可解”。经壮族语言学家韦庆稳在《“越人歌”与壮语的关系试论》一文中论证,经对比分析,“越人歌与壮语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因为:“现代壮语语法结构与二千年前《越人歌》(越语结构)的差别是很小的”,其歌词韵律与壮族的传统民歌相类,并按原辞记音作重新翻译,成功地再现了《越人歌》的本来面目。[11]这就说明《越人歌》是壮族先民的歌,从而破解了这一千古之谜。著名民族学家石钟健教授在《试论越与骆越同源》(续)中认为,韦氏的《“越人歌”与壮语关系试探》,“文章的重要意义不仅为上古越语和壮侗语找到了语源关系,并且在越与骆越的族源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语言学证据”[12]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从歌式和表现手法的比较中,看到壮族民歌与其先民越人歌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如壮族传统歌谣《欢嘹》(即《嘹歌》)等开唱常用“今日是什么日子?山花烂漫似彩霞。”;“今晚是什么晚上?鸦衔来社火降临。”;“今年是什么年头?兵荒马乱起烽烟”的起兴句式,与二千多年前《越人歌》所咏唱的“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是多么相似。这又从一个侧面表明,战国至秦汉时期,南方越族的歌谣文化就曾在北方流传;壮族的《嘹歌》等继承了其先民《越人歌》的艺术传统,至今仍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的生活土壤之中,成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数千年来延续不断的一个生动例证。
  
  (二)汉武帝推崇鸡卜,令越巫立越祝祠
  占卜术,是最古老的宗教法术形式。我国北方商代甲骨极盛,周代筮占法流行,出现蓍占专书《易经》,在观测天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占星术,也在殷周时期兴盛。而先秦时期南越瓯骆人则盛行鸡卜,即鸡骨卜,壮语称“诺给”。鸡卜历史久远,自成体系,缘自壮族先民的日鸟崇拜,与汉族先民的甲骨卜同时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原贞人在甲骨上占卜使用的象形文字,奠定了汉字的基础;南方越祝则将鸡骨卜与日月运行和四时变化结合推算农历。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鸡骨卜曾为汉武帝所推崇。“是时即灭南越,越人通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地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说明南方越巫鸡卜术曾被汉王朝采信重视,并一度在长安立越祝祠推行而传播北方。
  关于越人鸡骨卜术,《资治通鉴》中“汉武帝元丰二年”条胡三省注称:“鸡卜法,用鸡一,狗一,生祝愿讫,即杀鸡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则凶。今岭南犹行此法也。”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鸡卜,南人上法。以雄鸡鸡雏,执其两足,焚香祷所占。扑鸡杀之,拔两股骨,净洗,线束之。以竹签插所束处,使两骨相背于竹签之端,执竹签再祝。左骨为侬,侬者,我也;右骨为人,人者,所占之事也。乃视两骨之侧,所有细窍,以细竹签,长寸余者遍插之,或斜、或直、或偏、或正,各随窍之自然,而定吉凶。其法共一十八变,大抵直而正或近骨者多吉;曲而斜或远骨者多凶。亦有用鸡卵卜者,握卵以卜,书墨于壳,记其四维;煮熟横截,视当墨处,辨壳中白之厚薄,以定侬、人吉凶。”这表明,壮族鸡骨卜与中原甲骨卜是不同体系的宗教法术形式。
  鸡卜法术源于壮族及其先民的日鸟崇拜,这可以从铜鼓面上以太阳为中心的日鸟饰纹图案得到印证。在祭祀太阳神时,需要一种沟通人神交流的介质并对预期效果加以验证,壮族先民依据自己的生产生活体验选择了鸟,犹如汉族先民选择了牛、羊、龟等动物的骨和甲一般。古籍中多有“鸟为越祝之祖”的记载,鸟不仅能活跃于天地之间,而且侯鸟会依期而至,预示季节的更替,公鸡清晨啼鸣,具有日出的前兆功能。于是,壮族先民将野生的原鸡驯养成家鸡,并以之作为沟通天地和人神之间的介质加以利用,把作祭祀的鸡牲叫“说话鸡”;鸡骨也成了“神谕之骨”,鸡卜就此产生。
  壮族及其先民笃信鸡卜,千百年来从未中断。行鸡卜者,为壮族民间宗教神职人员“布麽”,译称“麽公”,并有师承秘传的“司诺给”,译称“鸡卜书”或“鸡卜经”。据近年调查,广西和云南文山州的壮族麽公尚保存有60多部鸡卜书抄本。书中包括卦象、卦名、卦宫和卜辞四个部分,有的还以彩绘人物作图解。卦象用插有竹签的一对鸡胯骨的图例来表示;卦象名称依鸡胯骨上细窍的距离大小、插签多少、签与骨构成的角度等来区别命名,有数千种卦象。卦宫则指该“占长生”所在的方位,以及卜辞灵念的月份、日子和时辰。卦辞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所占卦的预测和祈求的各种事和物,还包括用祭祀和巫术解决福与祸问题的方法。
  更富有意味的是,现所看到的《鸡卜经》中数千卦象名称,均为自古沿用的壮语名称,以古壮字标写,而卜辞则全部是汉语。从这种以两种民族文字标写的《鸡卜经》版本的产生,我们或许对古老的鸡卜占术所体现的壮汉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历史过程,得到这样的认识:鸡卜原为岭南壮族先民越人所创,汉平南越后为汉武帝推崇而北传,“令越巫立越祝祠”,在行鸡卜中,越巫照越语(古壮语)宣读各种卦象的名称,然后通过翻译,以汉语解读卜辞。因鸡卜卦象名称为专用宗教概念,汉语无相应词汇,只能音译,而来占卜求福解难的为汉族信众,卜辞必然要用汉字记述才能理解,也便于推行,经历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种双语结合的《鸡卜经》特殊版本,并流传于民间。这也是壮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在这里需要提到和值得探究的是,南方的盘古文化也有可能自汉代随着越巫鸡卜而北传中原。根据有二:一是行鸡卜的越巫称布麽(麽公),为壮族民间宗教麽教的神职人员,又是麽教法事仪式的主持者。麽教崇奉创世神布洛陀为至上神和教祖,有整套的法事仪式和相应的一系列原为口头传承韵文体的祝词,后来用古壮字传抄的“司麽”,即《麽教经书》,简称《麽经》。内容主要是祷颂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安置世界的功德,宣规明理,禳灾降福。其中就有如上引的开天辟地和葫芦兄妹(或姑侄)婚再造人类的专题章节。汉武帝既“令越巫立越祝祠”,在行鸡卜的祷祝仪式中,也自然会唱颂这些经诗内容。二是《述异记》中说,盘古神话在秦汉时民间就有流传,“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看来,这些故事流传的时间,是与汉代“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之举相应的。
  
  注释:
  ①《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第269页。学苑出版社,1990。
  ②茅盾:《中国神话ABC》,《茅盾说神话》,1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③《后汉书·皇甫嵩传》。
  ④《汉书·南蛮传》
  ⑤张声震主编:《布洛陀经诗译注》第二篇,第135-125页。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
  ⑥覃彩銮主编:《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4~5页,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⑦过伟:《中国女神》147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言》。
  ⑨[美]O·A·魏勒:《性崇拜》,1~2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⑩游国恩:《楚辞的起源》,转引自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
  [11]参见《民族语文论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年。
  [12]石钟健:《试论越与骆越同源》(续)。《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责任编辑:覃彩銮〕
其他文献
[摘 要]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也存在差异,对权利的理解和要求必然有所不同。过去我国对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往往重点关注政治权利的发展,对经济等权利的发展重视不够;同时多强调民族权利的共性,对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差异有意无意给予回避,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发育不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权利意识必定增长,由此也会带来权利资源的严重短缺,并引发各民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壮语、布依语、毛南语、莫语等对跟汉族有关事物的称谓为切入点,从语言 学及史料考证的角度对明代汉族与广西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考察,论证了明代都司卫所制除 了对广西经济文化产生正面影响外,它们与当时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关系主要是凸显了其军事 特点。  【关键词】军话;班军;卫所;屯田  【作 者】陆天桥,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昆士兰,4870  【中图分类号】C95;K248
期刊
[摘 要]《嘹歌》文化圈包括今广西平果、田东、马山、武鸣四县地, 《嘹歌》的文化中心在平果县,然后向周边县地辐射。平果县有168个行政村,其中有100个行政村约1300个自然屯唱《嘹歌》;《嘹歌》的主人公是平果县归德、海城等地人,《嘹歌》的最早创作和歌唱者也应是平果人;在平果县收集到的《嘹歌》歌本共有10多万,是目前所知拥有《嘹歌》唱本数量最多的县;平果县《嘹歌》文化中心的形成,与平果县曾是思
期刊
[摘 要]“嘹歌”是壮族歌谣的经典之作,它具有篇幅宏大、内容广博、以情为主、纪实史诗、风俗尽显、手法独特、音韵优美、魅力四射的特点,在壮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壮族“嘹歌”;传统文化;丈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5)04—0101—008
期刊
【摘 要】田野调查资料显示,民间信仰的主体是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萨满教。在乡村社会中,它并不与民间道教和民间佛教纠缠不清,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进一步证实韦伯、张光直等学者的论断。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震慑感及人与集体之间的依附感渐趋减弱,较为普遍的一种宗教虔诚感来源于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所需求的安全感,使得许多相关宗教仪式、行为进一步民俗化,由宗教形式转变为风俗形式。  【关键词】社会转型
期刊
[摘 要]华南经济圈内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经济区的合作历史或发展过程亦不尽相同。华南经济圈内的各个经济区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甚至可以辐射东南、中南和西南经济带。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着亚大经济区域化,在南中国海融入世界体系近10个世纪的今天,华南经济圈已真正成为中国迈向世界经济的重要平台,而且它与世界经济的合作方式更为多样,机制更为灵 ’活,前景也更为广阔。  [关键词]华
期刊
[摘 要]《嘹歌》由《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建房歌》五部传统长歌和多部传统短歌以及新近搜集整理的《恋歌集》《散歌集》《客歌集》《新歌集》组成,共4万余首,16万多行,可谓浩如烟海,堪称中国民歌之最。《嘹歌》用古壮字抄写,为五言四句式,以押脚韵为主。按内容,《嘹歌》可分为抒情、叙事两类;按篇幅可分为长歌、短歌、中歌三种;按歌唱的时间,可分为日歌和夜歌两种;按曲调,可分为“那海嘹”“哈
期刊
一、修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重要意义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关系到我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是由国家民委组织编修的系统介绍我国各民族基本情况和民族工作成就的大型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1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55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57册)、《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
期刊
[摘 要]后文化人类学尽管承袭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话语,但更多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体系分蘖。作为其代表思树的生态田野考察,将促使我国影视学的重心和价值发生双重转捩,锤塑非学院派(台里派)的学术规范,荡涤西方中心主义和贵族尊优阴霾,并据此经典化DV—民间影视,营造和呵扩影视多元精神生态。  [关键词]生态田野;思树;DV—民间影视;经典化;非学院派  [作 者]杨新磊,北京联合大学广播电视学博士。北
期刊
[摘 要]广东属岭南地区,历史上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盘古文化遗存。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盘古文化遗存,是历史上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先民越人所开创,与珠江中上游的盘古文化同属于一种文化体系;汉族迁入该地区后,接受和吸收了原住民族创造的盘古文化,使之得以世代传承下来。而肇庆市的盘古文化以及盘古祖殿里供奉的“狗头人身”(盘瓠)塑像,则是由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瑶族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