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努力地踏实向前走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黄育海带领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一众同仁,开始对民营出版和文化经营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索。
  公司建立之初,九久选择了独特的“图书出版+网上书城+读书人俱乐部”会员制直销模式。仅仅7年时间,俱乐部会员已经超过200万,“99网上书城”也已成为大陆第三大网上书店,更是大陆屈指可数的B2C网络营销盈利者之一。在出版内容上,九久致力于欧美乃至世界的畅销书、优秀文学的版权引进,将欧美图书市场百分之七八十的畅销书版权收归旗下。
  很多人邀请黄育海分享“成功的经验”——尤其在欧美畅销书引进方面,黄育海也从定位、谈判、外籍编辑和编辑团队的建设、资源发掘和分享、版权引进等多方面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探讨。然而,在这所有成功经验背后,是与出版打了三十年交道的黄育海对事业的热情与坚持;是他用自己的经验、智慧与处世哲学锻造成九久独特的企业文化与精神。对他而言,九久读书人是他乐在其中、永远不会放弃的事业与理想,更是对当下阅读习惯和阅读文化的一种最积极的参与和实践。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徐家汇的黄金地段。一走进去,只觉得书铺天盖地。黄育海的办公室在最里面的角落,和编辑部紧邻。访问的那天,他穿一件极家常的蓝毛衣,头发理得很短,让人想到那种圆融敦厚的中国武术——太极,劲气内蕴,就算打赢了这番比试,还是含笑抱拳、颔首致意。和黄育海聊天是件很愉快的事——绝不是夸夸其谈,但有问必答、言无不尽。言谈间不会把话说死,谈到某些适用于“大多数”的状况时,不会忘记补充“少数情况下会如何”。他说话声音不高,说到高兴的地方自己先笑起来,雪茄不离手,说话时间长了,烟灭了,摸起打火机再点上,自嘲说:“这是我唯一的恶习。”在雪茄的香气里,他平和地讲述九久读书人从2004年创立至今的辛苦与骄傲:“七年了,你要我说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我一时真想不起来。创办九久困难的程度是超出之前想象的;但是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2008年支出和利润持平,2009年开始有上百万的盈利,2010年有600多万的盈利,公司在一步步好起来。我们一步步走得很扎实,就是拼命地努力而已。”
  
  1+1+1>3
  
  七年前,因为“能自由地发挥自己对书的热爱”,黄育海决定自己做民营出版。基于深刻的信任和对民营出版业的兴趣,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首先出资力挺了自己的好朋友。而在与好友陈冠中讨论成立九久的事宜时,黄育海接受陈冠中的建议,专程去深圳见了另一位重要的合作人——知名学者、作家余秋雨先生。他们本来并不相识,但一个执着于文化的思考和文字的书写,一个专心于文化的传播和书业的探索,当这种理想落在一处时,陌路早已成莫逆。“那天我们谈了一顿晚饭的功夫,余秋雨就同意加盟、为九久投资了。”这份相知相惜与默契合作,直到今天仍在延续。
  对黄育海来说,从事民营出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尤其当时大陆的民营出版业并没有什么非常成功的例子或模式可以参考,完全要靠自己摸索。最后,黄育海确定了“出版+B2C网上书城+书友会”复合模式(致力于建设会员制直销模式的图书发行通道)。中国网络的迅速发展印证了黄育海的设想。2004年,中国只有1亿网民,但现在已经接近5亿了,人们越来越习惯网上书店的方式,购书和浏览都成为日常动作。“我觉得这种模式优点蛮多的,首先是贴近市场,市场反应非常直接和灵敏,什么书好卖,马上就可以得到反馈。其次,网上书店因其操作的便利性,可以提供较地面书店丰富得多的书籍品种,供读者挑选。再次,网上书店比地面书店的经营成本还是低了不少。网上书店不可能替代所有的地面书店,但我想网上书店是更有生命力的。”黄育海总结道。
  当然,做网上书店也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九久有独特的荐书信息、书评专区,读书专区等等。另外,在书籍的种类和方向、信息量和更新速度、售后服务等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力。“还有我们非常重视的书友会,我绝不愿意看到书友会只是一个‘卖书俱乐部’。我希望它是一个爱书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能交流、讨论的平台。”
  
  出版是一个一直会有发展的行业
  
  “我在文革中长大。当时,人们被剥夺了很多东西,文学可以说是许多人生命中唯一的精神安慰,所以我喜欢上了文学。中文系毕业后,我想,做编辑吧,能够一直为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工作。今年,我做出版刚好满30年了。我很幸运,从事了一个一直会有发展的行业,总是能看到好的一面。”黄育海这样讲述着他与出版业的缘分。
  从编辑到董事长,黄育海思考问题的角度当然要有所转变:“尽管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要盈利,要上市;但根本的主旨,或者是说企业精神,还是要有自己的文化追求。我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传统的,老老实实做一些文化上的正面宣导。往大里说,是为民族文化建设做一些事情,但我们做事的方式是很实在的。” 因此,九久的出版结构定位是“以文学为主,综合发展”,看看九久的书单就知道,纯文学的比重很大,国外优秀作品和畅销书籍又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九久曾做过市场调查:一个人购书最多的年龄段是16-23岁。黄育海对这个调查结果非常欣慰,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的习惯养成阶段,“以此为标准,对经营来说,首先要适应市场,但是同时更要创造市场。九久提供他们喜欢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出版了许多能够拓宽阅读视野、引领阅读文化的书籍。”比如九久正在进行的一个“短经典系列”,他们将从世界范围内挑选100位现在还活跃着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重要的优秀作家,不只是欧美作家,还有亚洲、非洲等等容易被忽略的地域,将他们的优秀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尽管不太可能盈利,但是能够打开中国读者的文化视野。从意义上说,我觉得很有必要做这样的事。从今年到2013年,读者们就会陆续看到这100本书。”
  
  做人与做事一样重要
  
  黄育海的办公桌伸手可及的地方,放着几样东西:雪茄、好茶、红酒、豆瓣酱。这个组合让我印象深刻。有人说,一个人的口味最能凸显其性格——这种亦中亦西、兼容并蓄的宽厚个性,其实也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国内国际的出版界,黄育海有无数的朋友。有句话讲,“受人尊敬和被人喜欢,都是才华之一种,最棒的是他两者兼具”——这完全符合他。“大概因为我脾气很平和,接受性很高,所以越是有脾气、有个性的人,和我相处越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能够容忍,和人相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有短处的话,首先要理解,如果对你不利就远离他好了。第二个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真诚,也比较坦诚,比较肯帮人,很容易沟通,谈判中我不会只考虑我自己的利益,要找到一条对你有利、对我也有利的路。”
  在黄育海看来,他能够做到今天,基础就是他在文化界的广泛联系和美誉度。有一次,一家台湾出版公司想要和九久合作,当然也会在业内打听一下黄育海其人。“你都想不到,他居然会去日本讲谈社国际部打听。”不过正是由于一直以来黄育海和讲谈社国际部的版权经理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台湾公司得到的反馈很好,后来与九久顺利合作。“这就是说,你不能做一件坏事,坏事传千里,会造成看不出来的大损失。”
  
  结伴行进在通往书香之路
  
  九久读书人的所有员工,都喊黄育海“黄老师”,而不是“黄董”。同样,在谈论九久时,黄育海使用最多的词是“我们”,而不是“我”。
  这些年轻的、同样爱着书、怀抱理想的年轻人们,是很服他的——最初黄育海做编辑时,在浙江出版社主持出版的作品曾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他在2001年离开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总编的职位;三年以后,再次离开世界最大出版企业之一的贝塔斯曼,当时已经做到总编辑。做出版做了三十年,黄育海对书业满怀热爱,嗅觉一流,眼光准确长远,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的经验,加上各方面资源的积累,绝对是九久能有今天成绩的重要原因。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编辑团队,是黄育海工作的重中之重。也许因为黄育海亲身经历着从编辑到企业管理者的每一个身份,他不太像一位普通的董事长,反而更像一位“家长”——“对团队的培养,可能是我天天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九久有二十几位编辑,每个人的特点都不同,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潜力和勤奋,总要想尽办法了解他们的特点,给他们确实有效的培养和帮助。”所以,来九久之前默默无闻、来之后成绩斐然大放光彩的例子,在九久团队中并不少见。对此,黄育海自己做了总结:“九久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工资有多高、工作环境有多美妙,而是我们的平台最好。我们致力于给每一个团队成员创造最有利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让他能够尽量掌握出版资源,能够快乐地从事他热爱的出版事业。同时,我们邀请了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顾问团队,制定出更为规范合理的工作模式。外籍版权经理的引进也对团队素质的增强有很大帮助,对大陆同事来说,拓展视野、分享良好的工作习惯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影响。”在这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下,九久的编辑团队是比较稳定的,创业至今,只有三位同事因为个人问题离职。
  
  继续的足印
  
  希望把“文人”与“商人”身份兼顾到两全的黄育海一直坚信:图书是一种文化传播,现在必须运用商业手段,让文化更多地走向人群。商业是有价值的,也是有道德的。至于能不能做得好就是个人能力问题了:“尽管我年纪越来越老了,但是我想在文化发展上还是要与时俱进,要考虑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技术的发展。这可能是我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会有一些不断出现的新点子吧。其实我也不会比别人聪明,做事情,一个可能和性格有些关联,另一个就是看你是不是足够专注。”
  今年,九久几个新的重要项目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少儿图书”作为全新方向,成为补充九久出版结构的重点内容;4月份,世界上最著名、最重要的文学丛书“企鹅丛书”,通过九久与企鹅出版公司达成的永久性战略协议,引进的中文版也即将在中国面世。而在5月的上海,九久书友会将推出全新的“文学朗诵之夜”,第一位嘉宾是王安忆老师。“无论是成年人之间的阅读享受,还是学生们一起带有学习性质的聆听与分享,我觉得文学朗诵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国外其实朗诵会很多,在国内,我想开这个风气之先。能让读者真正走进文学作品之中,贴近作者的文字与思想,这是很好的文化分享经验。”黄育海愉快地说。
其他文献
阅读《地铁》像乘坐地铁一样让人感到疲倦。  韩松在《地铁》中处理了很多他的经典主题,例如《废墟》里的一些片段让人想起《红色海洋》中的《武夷梦》和《宇宙墓碑》里的《灿烂文化》;而在除了《末班》之外的其他四篇当中,则明显地表现出从《闪光·阉割》开始的对“演化”这一(或许只是作为写作手段的)主题的强烈趣味。但是,如果想要在这统摄于《地铁》之名下的五篇小说之间找到除了“地铁”和《读书》之外的某些不可否认的
期刊
阅读马世芳,心情是愉快的,尽管他的两本书名“昨日”、“乡愁”等字眼,本身蕴含着时光飞逝、好生惆怅的意味。但他不是纯粹的怀旧,他所怀的旧甚至是刻意追寻而来的,仿若进入时光机器,追溯到他来不及参与的时代,只因那个时代有他所喜欢的东西,那是他所崇拜的摇滚乐和摇滚歌手活跃的年代。  “来不及了。那个时代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束。”从《地下乡愁蓝调》一书开始,马世芳便多次倾诉,对于西洋摇滚乐、台湾民歌运动勃兴
期刊
这些年很风光的“杂志书”,最近又添了几员生力军,其中最为惹眼的当属安妮宝贝主持的《大方》,一时热评如潮,这让我这个老牌“杂志癖者”想说说几句我们“杂志书”的前世今生。先说当下,近者如《读库》、《悦读》、《温故》、《闲话》、《老照片》、《历史学家茶座》都要算MOOK圈里混得不错的,其中《老照片》是老大,已有十五年之悠久历史,且引领了举国“老照片热”。但是很少有读者注意到,比《老照片》稍晚的《老漫画》
期刊
人究竟会因为失去而做出什么事?人为什么会端坐在电脑前,看每一个人的人生、看这世界的改变?因特网的出现,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还是扩张每一个人自我内在的恐惧和占有?  《第五号房》结合网络发展故事,除了个人封闭世界的描写以外,添加各式各样待在电脑前的众人,让它透过网络的多元和诡异多变,将看似扩及他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窥探自我内在的冲突感。  塔德是一个自小失去母亲、渴望母亲的男人(或说恋母),想要囚禁
期刊
我这样问,可能很多人脑海会自动浮现出“事业女性”的模样。相对于旧时代,这前所未见的族群一直是妇女最容易辨认的新理想;如今女性在职场工作已很平常,但大众心底里还是爱对不让须眉的巾帼另眼相看。有赖电视、杂志、广告各种媒体的循循善诱,妇解先驱的艰苦铸就的革命光环慢慢幻化为都会女性俯拾即是的时尚品味。如果这多少总算提升了女性建构独立身份的普及程度,那也不过是让女人从只能被动地回应男人的欲望,进而学会自给自
期刊
当前可说是文学作品版本密度最大的时代。由于政治形势、出版机制以及文学观念等不断改变,许多作品都被不同程度地加以修改而陆续重生问世,亦使得台湾当代文学出版物呈现出一种拥有众多不同版本的时代面貌。  所谓现代文学的经验特性,即既离不开读者对于印刷书页的态度,又看待形式质量的美感知觉。因之,在有些书册装帧设计上,你可感受到最传统的中国古典色彩,没有激情狡狯的宣传式语言,没有让人眼花撩乱的线条用色,有的只
期刊
缪思出版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以下的出版宗旨:“寓教于乐,期藉由引介地位经典、风格优美、内容创新、富幽默感或寓意深远等深具启发性的海外奇幻文学,以培养台湾读者多元思考能力与创造力”──呃,写成白话的意思其实是:正经八百    缪思出版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以下的出版宗旨:“寓教于乐,期藉由引介地位经典、风格优美、内容创新、富幽默感或寓意深远等深具启发性的海外奇幻文学,以培养台湾读者多元思考能力与创
期刊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闽南称“五月节”、“五日节”。端午节的称呼,始于晋代,晋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初五日也。”五月初五为端阳,取自五月开始阳气始盛的意义;又称重午(重五),因为夏正建寅,五月为午月,五日亦称午日,这天是午月午日相重,故称重午或重五。此外端午节还有“沐籣节”、“诗人节”、“解粽节”、“龙船节”等之称。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一种说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
期刊
Lily说,由声音去认识一个人,很有诗意。而我觉得,“读”Lily的漫画,就像读诗,线条与线条之间充满解读空间,秘密和深意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所以,一边翻着她的漫画,一边通电话,就同时领略着双重诗意;也恰似“涂鸦墙”的形式,左边是文字,右边是画。  翻开《Lily的女性涂鸦墙》,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又可爱又可怖的大头“公仔”。Lily自述:“香港的房子很小。我家在狭窄的门廊上挂了个全身镜。……我从小照
期刊
我们经常说“贫穷”,有时候恐怕也不甚了了。究竟“贫穷”是什么?它到底是一种物质匮乏的状态,还是一种匮乏者的心态?这不好回答,本书却尝试从香港新移民家庭中找出答案,既展示新移民家庭的贫穷困境,追溯造成如此现象的种种原因,也勾勒出新移民家庭成员的心理面貌,并思考他们的前景。  主编陈国贲是社会学家,而书中各篇的作者都是其学生,虽然本书充斥着许多理论剖析,但也引用了大量新移民家庭的个案并描绘得入木三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