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重世界的精神探求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1984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求和逃亡是文艺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柏拉图和叶芝分别在他们的作品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虚幻的,一个真实的;一个物质的,一个精神的;一个短暂的,一个永恒的。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描绘了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旅程,而这种旅程被赋予了双重含义。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其共性,揭示出作品中体现的精神探求主题。
  关键词:柏拉图;叶芝;拜占廷;探求;虚幻;永恒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2-0141-5
  
  1.“探求”主题
  
  很多作家和诗人都痴迷于各种探求活动,物质的抑或是精神的,带领读者踏上探求之旅,经历惊心动魄的探求过程,最终达到至真至美的境界。在探求过程中,发现生存的目的和意义。柏拉图和叶芝都做过这样的尝试。
  柏拉图和叶芝,一个是生活在公元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一个是生活在20世纪爱尔兰的伟大诗人,两千五百年时空相隔,山海相阻,然而在他们的两部作品《洞穴寓言》和《驶向拜占廷》(后略为《驶》)中却体现了异常相似之处,构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描绘了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精神探求旅程。
  
  2. 柏拉图的“寓言”以及其体现的精神追求
  
  柏拉图(Plato, 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哲学家。在他的《理想国》里,有一段著名的《洞穴寓言》,是一个关于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的神话(田海平,2000: 117)。
  洞穴里有些人面壁而坐,腿脚和脖子都被锁链绑着,身体动弹不得,连头也不能回。他们的身后,烧着火堆,火堆前面有些东西在舞动,被火光照出影子,投射到这些人面前的洞壁上。这些人日复一日,只能看着映在前面壁上的影子,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
  有一天,有人解开了他们中一些人的锁链,他们才慢慢走出山洞,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真正的光线──阳光。他们再回山洞,把自己看到的告诉那些仍然盯着影子的人,而这些人却不相信(柏拉图,2002: 222)。
  柏拉图是把真理比喻为光线,那些走出山洞的人和被捆绑的人,则分别比喻为掌握真理和没有掌握真理的人。一般人像那些被囚于洞中的囚徒,只知道影子并视之为真实之物,却不知在影像之外尚有构成影子的光源和构影之物,它们比影像更真实;而在洞穴之外尚有太阳和真实之事物,它们是最真实的。柏拉图认为,世间大多数人都像“洞中囚徒”,长久为假象与现实的阴影所蒙骗。
  在《洞穴寓言》中,柏拉图构筑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所生活的外在世界,一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黑暗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犹如囚徒,被虚无缥缈的幻象所束缚。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太久了,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黑暗,根本不知外面还存在一个光明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当然,他们也就不会想方设法从这个世界逃脱出去。其结局就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愚蠢的,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一切都是虚幻。对柏拉图来说,真实的世界在上面,充满光明,是一个永恒的、理想的世界,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要想从飘忽不定的虚幻世界逃脱进入永恒的真实世界,需要经历一段充满艰辛和痛苦的旅程。只有智者才能跨越愚昧无知的门槛,到达智慧的国度。这是一段灵魂脱离虚幻的黑暗世界上升至充满光明的智慧世界的旅程。
  
  3. 叶芝在《驶向拜占廷》一诗中寻找永恒的世界
  
  叶芝(W. B. Yeats, 1865-1939)是20世纪伟大的爱尔兰诗人,象征主义大师,1923年因“经由灵感的引导,将民族的精神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现于诗作中”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一生不断进行艺术探索。
  在叶芝诗歌中,有两种成分很凸显,一是象征,另一个是神秘主义。这两种成分常常是融合的、密不可分的。他在后期的哲学思想上强调善与恶、生与死、美与丑的矛盾统一,并追求圆满和永恒。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上,如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廷》(Sailing to Byzantium,1928)和《拜占廷》(Byzantium,1929),它们歌颂古代贵族文明,把拜占廷象征为永恒,一个脱去了人间生死哀乐的乐园。在那里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都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是诗人所追求的圆满境界。
  在叶芝的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年轻与年老之间的矛盾。他一直试图找寻答案。这个主题在他的《驶向拜占廷》一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此诗表现了他对艺术与人生、生与死、精神与物质等多方面的思考。
  叶芝写这首诗时,已是63岁高龄。当他考虑到年老体衰的前景,内心充满了凄凉和悲哀。出于对自身前途的担忧,他格外关注如何在变动不居的现实中获得生命之永恒。诗人的敏感和灵感使他想到了“永恒”——拜占廷的艺术世界。他十分向往作为罗马帝国和东正教中心的拜占廷,非常崇拜拜占廷艺术。他把拜占廷艺术世界描绘成永恒世界的象征,一个没有改变、没有衰老的天堂。在那里,艺术家可以摆脱年老带来的种种困扰,找到栖身之所,升华为永恒。在这首诗中,他创造了两个世界,描绘了从充满变化的肉体世界到永恒的精神世界的旅程。
  诗的第一句:“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开门见山地阐述了作者想要逃离的理由:那是一个充满感官刺激的、性感的世界,是专门供年轻人享乐的世界;爱侣们拥抱、接吻,沉醉在充满感官刺激的音乐之中。而对老年人来说,他们接近死亡,激情已经荡然无存,“这不是适合他们的久居之所”。但到这,开头几句所描绘的画面却戛然而止,作者使用了“垂死的世代”,暗示出“时光短暂,转瞬即逝,年轻人的寻欢作乐也不能维持长久”之意,因为他们忽略了精神之食粮。这种短暂的感官世界与拜占廷所代表的永恒的辉煌的艺术世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唤起了叶芝的联想:他日渐衰弱的肉体和他依然年轻活跃的大脑和智慧之间的矛盾。在诗的第一节中他呈现了关注肉体世界和关注精神永恒世界的人的对比。
  在第二节中,他更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老年人生活的真实画面:“一个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在这里他使用了类比的手法,把老年人比作“稻草人”,表达出老年人的毫无生机、在这个世界上无足轻重的可悲境地。就好像是一个人被抽干了骨髓,没有了血和肉,只留下一个毫无生命力的空壳。这对于叶芝来说就是老年无法摆脱的必然结果。而“除非”一词,话锋一转,作者提出了解决办法:“除非灵魂拍手作歌”。对年轻人来说,他们追求肉体的满足,而对老年人,他们追求的是灵魂的救赎。所以,他找到了出路,逃离年老体衰造成的尴尬境地,逃离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奔向时光停滞的永恒艺术世界。这样他踏上了超越、升华的旅程——驶向拜占廷。
  在第三节中,他到达了拜占廷。首先他谈到在教堂曾经看到的一幅绘画作品,画面表现了由于信仰而被烧死的殉道者。而叶芝在诗中的理解是:这些殉道者是圣人,火焰则代表圣灵。也就是说,这些殉道者死难之时,正是他们摆脱肉体凭借拜占廷艺术达到灵魂的永恒的时刻。在这一节中,叶芝又使用了他常使用的螺旋的意象,借此说明每一股线都在快速旋转中被吞没,与其它部分融合为一体,就像是每一个生命都是前世生命的延续一样。由于有了这种延续才有了永恒。拜占廷艺术被多少代人瞻仰过,但其光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损。现在他激情澎湃地祈祷那些贤人们走下圣坛来教诲他。因为在《圣经》中,肉体和欲望被看作是罪恶之源,所以他恳求贤人们把他的内心吞噬掉,这样他的灵魂就可以升华到永恒的艺术殿堂:
  把我的心烧尽,它被绑在一个
  垂死的肉身上,为欲望所腐蚀,
  已不知它原来是什么了;
  请尽快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
  (查良铮译)
  在最后一节中,他提到:“一旦脱离自然界,我就不再从任何自然物体取得我的形状”,因为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物体,会随着时间而衰败、腐朽而死亡。反过来他选用一只小鸟作为他灵魂的象征。他把自己附身于在拜占廷歌唱的“黄金鸟”,因为它代表着“光明、财富、永恒、精美和永不腐朽”,这也是他对艺术的看法。他在艺术的世界、永恒的国度、神圣的殿堂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所获得了永恒。
  在这首诗中,诗人选择的目的地不是存在于尘世之外的天堂,也不是世外桃源般的茵尼斯弗利岛(Innisfree),而是拜占廷。叶芝并不是想逃离尘世,而是希望在尘世中找到永恒不朽的艺术之城,使自己的艺术得以永恒。而拜占廷正是诗人灵与肉、艺术与生命达到永恒的心愿之乡。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世界的无常、进入永恒的艺术王国的诗化的理想。
  诗歌中深邃的思想内涵以及对人生充满哲学意味的沉思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4. 两部作品的异曲同工之妙
  
  4.1《洞穴寓言》和《驶向拜占廷》中构筑的两重世界
  柏拉图在《洞穴寓言》中,把洞内外的两个世界隐喻“现实”与“理想”的两种世界,或是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可感世界被比作了洞穴,柏拉图把那些只是用自己的感性知识直接把握世界的人比作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洞穴外的世界则是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理想(真实)的世界,它是超越于我们可以感觉的、变化着的现象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存在,并以此作为人类追求的最高目的(林美茂,2006: 97)。只有少数人才能走出洞穴进入可知世界。
  在《驶向拜占廷》中,叶芝也构筑了两个世界——充满变化的肉体世界和永恒的拜占廷艺术世界。叶芝的诗歌从描述肉体世界开始,直截了当地提出我们所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一个追求感官刺激的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像他这样的老年人无法久居于此,必须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他才想到了象征永恒的拜占廷艺术殿堂。诗中所呈现的青年与老年、现实与彼岸、人生与艺术等问题,就是令叶芝既苦恼不堪又心醉神迷的梦魇般的问题。这种对艺术的苦苦追求,内在地驱动着诗人以一种逃亡的方式“驶向拜占廷”。
  4.2 跨越两重世界的艰辛旅程
  当发现另外的那一个精彩的世界后,两部作品又描述了寻找它的旅程。
  叶芝在诗中,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离开这个物质的世界,驶向拜占廷——一个艺术的世界、永恒的世界。他远渡重洋,踏上了超越、升华的旅程。大海象征着人类情感之海,要获得不朽的永生必须越过人类情感之海,这是灵魂超越必经的考验之一。不仅如此,在他到达拜占廷后,还要经过火的洗礼。他充满激情地向智者们高呼,请求他们教诲他、引导他,让圣人们把他的内心吞噬掉,因为“垂死的肉身上,为欲望所腐蚀”,这样灵魂经过炼狱的净化后,就可升华到永恒的艺术殿堂。在这里,老年的叶芝找到了与时间抗衡的途径。
  这与柏拉图《洞穴寓言》中的旅程是并行的:常人滞留在黑暗、愚昧的世界中,而智者选择了通往智慧的旅程。柏拉图的知识论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洞穴内、外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从洞穴里到洞穴外的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也是理念被追寻和被确立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洞外世界的理念,而认识的结果就是知识。
  柏拉图寓言中的智者跨越两重世界的旅程的努力也不平凡,在山洞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庆幸自己得以逃脱黑暗。面对美好的理念界,智者为了与那些仍然停留在洞中的囚徒分享,并将他们带出,他还是回去,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众人,别人也不会相信他的话,还会嘲弄他,羞辱他,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因为他竟要大家相信完全不可能的痴人之梦,并破坏洞穴里安然的秩序。
  《洞穴寓言》故事说明:在一个有可感事物充满的社会中,能够穿透变化不居的现象而真正领悟到可知世界中的善的理念的人是很少的。领悟真理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勇气。“寓言”实际上构成了我们从可感世界上升逐步认识可知世界诸理念的整个认识过程。
  4.3 历史渊源和原因分析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是西方哲学的经典。在柏拉图那里,不管是哲学,还是法律,甚至虔敬,其基础都是哲学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对至善的追求。为了寻求到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的善,从洞穴内自然物的影像和幻想中回到为洞外阳光普照下的事物本身,要不断地从人的感性的激情和欲望中向灵魂的理智中回升,从而实现从黑暗走向光明。可以说,囚徒走向洞穴外的过程既是一个求知即认识理念的过程,也是一个求善的伦理过程。
  《洞穴寓言》包含了理念论的所有重要内容。在本体论上,它揭示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对立;在认识论上它提出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而在价值观上,它认为至善是永恒的价值追求。它是人类从现象世界走向理念世界,从无知走向有知的理性形而上学的生动比喻。
  而叶芝作为爱尔兰现代诗人,一生都在追求着爱尔兰的复兴,追求着艺术的境界——神圣、永恒。他的诗歌创作受到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东方神秘主义等影响,大致分3个阶段:从早期的神秘和幻想的气质,到中期对爱尔兰社会和历史的思索,然后到晚期相信艺术和时间会带回失去的美。曾有人说:叶芝的灵魂永远是一个朝圣者的灵魂(伊甸,2005: 12)。这位诗歌的圣徒,一生执着于崇高的精神漫游。他把爱尔兰民族精神、心目中的恋人、古老的拜占廷和充满神性的天鹅这些美好的事物,升华为全身心渴慕和沉浸的幻象。现实和正义,生命和艺术,爱与恨,在幻象的光芒里呈现出全新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
  《驶》是叶芝最负盛名的由浪漫主义向象征主义过渡的代表作品。诗歌表现了现实社会和艺术思想的冲突。这首诗围绕对于年老问题的探索,充满了哲理的韵味。诗人盼望着超脱自然的形体,化作理想中“永恒不朽的手工精品”,在艺术的殿堂寻找永恒的快乐。在超脱自然之外的艺术中,诗人寻找着人生的永恒。
  
  5. 结语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希腊哲学家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品格。叶芝在《驶向拜占廷》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进入永恒艺术王国的渴望。叶芝认为只有当灵魂脱去了肉体的束缚才能在艺术中摆脱时间的制约,走向永生。他的这个主题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不谋而合,可以说“心有灵犀”。两个人都拥有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智慧的头脑——他们各自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两个世界。对于柏拉图而言,一个是变幻莫测的、黑暗的虚幻世界,另一个是充满光明的永恒的真实世界。而对于叶芝,一个是多变的肉体世界,与之相对的是永恒的艺术世界。两部作品有着相同的出发点,都是象征着短暂、虚幻的世界:在《洞穴寓言》中是火光形成的影像,而在《驶向拜占廷》中则是适合青年人追求感官刺激的肉体世界。两部作品都描绘了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探求旅程,这个旅程具有双重意义:从表层意义上来讲,他们指的是一次真实的旅程;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讲,他们描绘的是富含比喻意义的、具有象征性的精神路程。他们都是经历了大海的洗礼,火的考验,从而脱胎换骨,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它们又有着相同的结局——从短暂过渡到了永恒。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叶芝的旅程——从多变的肉体世界升华为永恒的精神世界,与柏拉图的从愚昧到智慧、从可感世界到可知世界的智者之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柏拉图著. 郭斌和、张竹明(译). 理想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2.
  林美茂. 柏拉图“洞喻”问题再认识[J]. 南开学报,2006(3):97.
  田海平. 柏拉图的“洞穴喻”[J]. 东南大学学报,2000(2):117.
  伊甸. 诗的步履: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J]. 域外视野,2005(4):12.
  查良铮(译). 英国现代诗选[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研究CET4新题型“选词填空”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要求和内容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观摩课记录、问卷调查、学生反馈及采访记录,笔者发现教师受四、六级考试改革影响不太大,但学生颇受考试改革的影响。“选词填空”使学生更注重课文学习及篇章语境下的词汇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篇章能力的培养。可见,该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反拨作用。  关键词:四级考试新题型;选词填空;大学英语教学;反拨作用  [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外语言学家提出的搭配构式分析和互为变化的共现词寨的概念及应用,并以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解释。搭配构式分析研究构式中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它是对传统的单纯注重频率的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和重要的补充。该方法对于汉语构式的研究和搭配的习得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搭配构式分析;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into-致使构式;搭配构式强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许建忠教授的《翻译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进行翻译研究的著作。本文对该书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析,希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多地应用于我国的翻译研究中并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0)09—0234—3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测试及受试者内设计的研究,从语篇类型这一新的角度探讨了影响EFL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记叙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要明显优于在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这说明记叙文较其它两种文体更容易促成阅读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结果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语篇类型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求职应聘能力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尤其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用英语求职应聘的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介绍训练学生这种能力的两个有效途径,商务英语课程中的项目教学和英语求职应聘大赛。  关键词:求职应聘能力;商务英语课程;求职应聘大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2-0074-4    1. 引言    近年来,随
期刊
摘 要: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这一人物的悲剧集中体现了作者哈代的悲剧观,即人物的欲望会带来自身的毁灭。本文将有选择地对小说情节与人物描写进行细致分析,探索苔丝渴望萌生的原因和其带来的后果,以进一步解读哈代的悲剧创作理念。  关键词:苔丝;哈代;悲剧观;渴望;毁灭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0)09—0228—2
期刊
摘 要: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借助ESP理论及相关课程设置理论、原则,就如何更合理、科学地设置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职院校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成都纺织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2-
期刊
摘 要:随着课堂活动在英语教学中重要性的日益加大,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活动的效度,而不造成虚假繁荣的课堂,将成为一个迫切而长期的课题。本文尝试结合学习策略和默会知识理论,寻找一种有效的、可复制的活动模式。同时,本文也强调,对于成功的课堂活动而言,隐性的课堂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学习策略;默会知识;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
期刊
摘 要:信度和效度是语言测试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因为它们是衡量语言测试质量的重要依据。大学英语考试最近一次大规模改革已过去三年,但是国内对新题型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才刚起步。本文通过实验,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测试的外部信度较高而内部信度较改革前有下滑;内容效度较改革前没有提高而标准相关效度较高。  关键词:新大学英语
期刊
摘 要: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20世纪杰出的南方女作家。从小受到天主教的影响,她的作品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救赎色彩。在她的代表作《好人难寻》中,她通过隐喻与象征来抒写寓意深刻的主题,让读者从字面意义之外看到其最后的、神秘的宗教含义。  关键词:隐喻;象征;宗教;救赎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2-0134-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