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窑瓷拍卖卅年风云录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i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官窑瓷器拍场全线飘红,而我们却来关注明代官窑瓷器的拍卖走向,多少有点不合时宜。
  中国市场瓷器拍卖长期以明清瓷器为主体,虽习惯上统称明清瓷器,但明、清两代主流瓷器釉彩品种毕竟不同,价值、价格评判也各有偏重,因此还是颇有必要就其行情发展的不同作一区分,更有利于看清不同时期各个品种的市场供需情况。
  1997年以后清代瓷器主导拍场(不论上拍数量比,还是成交价格比,明代瓷器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明代经典瓷器数量日愈稀少,但是明瓷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收藏家的关注视线,偶有精品出现,立即会引起买家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明代瓷器的上拍量正急速减少。以今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瓷杂专场为例,66件上拍瓷器仅11件明瓷,不足20%。11件中至少8件来源可靠,成交8件,成交价与清瓷相比不高,仅3件价超300万港币。著名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旧藏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如意开光式莲纹执壶估1200万至1500万港币,此瓶传承有绪,多次参加重要的展览并出版,而仅以略高于估价的1858万港币拍出。日本大阪山中商会旧藏的明万历五彩穿花赶珠云龙图蒜头瓶拍至938万港币,明永乐甜白釉内印暗龙外划莲瓣纹撇口碗以386万港币拍出。其他5件的成交价都在百万港币之内。
  就某一釉彩品种而言,明瓷成交率、成交价也许高于清瓷,如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等彩瓷品种,清代制品不具备竞争力。1997年以后,清代彩瓷价格狂飙,特别是粉彩、颜色釉瓷器的价格屡创天价,珐琅彩瓷更突破亿元大关。反观明瓷行情,似乎近30年来拍卖行情一直呈缓慢上升式,并没有出现过清瓷近十年行情狂飙的现象,价格涨幅远低于清瓷。有行家分析, “这一方面是明瓷的流通量确实有限,而另一方面则是近十年来是清瓷的天下,明瓷行情远不如八九十年代,因此很多藏家不大愿意出货。”
  中国古陶瓷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涌向纽约、伦敦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但真正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是在70年代香港拍卖市场兴起后。苏富比1973年在香港设立拍卖公司之初,曾对中国陶瓷的拍卖做出重要界定,该公司亚洲区前主席朱汤生(Ju1ian Thompson)在《香港苏富比三十年回顾》中指出:“由于明清瓷器较古青铜器及早期陶器更受本地买家追捧,苏富比于是将中国艺术品划分为两个市场,早期的文物由伦敦及纽约负责推广,香港则主力搜罗及拍卖宋代以后的瓷器及工艺品。”
  


  香港苏富比拍卖启动后,得到了港台藏家支持——相当部分是内地迁去的明清瓷器收藏大家,如胡惠舂、仇焱之、赵从衍等人。当时,明瓷一度主导着中国瓷器拍卖潮流。1995年胡惠春逝世,标志着香港地区老一辈收藏家活动鼎盛时代的结束。明瓷的主流地位随着新一代收藏家对清瓷的追捧而渐处下风。此后,清瓷走热,终成今日之景象。
  早期涉足中国古陶瓷收藏的主要是欧美以及日本藏家,如当时英国著名的东方艺术品收藏家大维德(SirPercival David)等人,70年代中后期港、台地区的藏家介入,90年代以后内地买家起步,2000年以后则以内地买家为主流。
  当下中国陶瓷的拍卖市场,主要以纽约、伦敦、中国香港、内地四大市场为主,有影响的公司以苏富比、佳士得以及北京翰海、中国嘉德为代表。另外,伦敦邦瀚斯(Bonhmas)、纽约伯得富(Bon-hams&Butterfields)、纽约朵尔(Doyle)、德国纳高(Nagel)等公司的拍场上也经常有中国陶瓷创出高价。笔者就手头勉强能搜罗到的有限资料,列出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市场为主体的明代瓷器拍卖前100名105件瓷器,作为一个不甚完全的样本,为读者展现近30年来明瓷精品拍卖的走势。当然,这项统计并不能完全代表这30年里明瓷的行情,只能作为选取的一个样本而已。拍品涉及了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纽约、伦敦、香港、巴黎四地的拍卖,以及纽约伯得富、巴黎塔尚(TAIAN)、伦敦宝龙、伦敦邦瀚斯,中国内地市场则有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华辰、北京保利、江苏爱涛、上海崇源、上海敬华、北京匡时8家公司的拍品上榜。但主要还是以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品为主——苏富比49件,佳士得36件。中国内地8家公司16件上榜,北京翰海以7件居首,江苏爱涛和北京保利各2件,其他公司各1件上榜。 过去30年的每个10年,明代瓷器都呈现不同的趋势。80年代釉里红,青花瓷行情齐头并进,90年代青花瓷一枝独秀,2000年以后明瓷与清瓷一样,各釉彩品种表现非凡——105件中86件成交于这10年间,青花、釉里红之外,青花加彩、色地青花、五彩、斗彩,钧窑,蓝釉、甜白釉、龙泉青釉、珐华釉等品种的行情进入高价时代。陶瓷拍卖也随经济发展的起伏变化先后经历了三次行情变化,目前已进入到了官窑瓷器全面利好,民窑瓷器行情启动的新时期。
  
  20世纪80年代:
  名家旧藏专拍不断,
  青花、釉里红齐头并进
  
  1973年11月16日香港苏富比成立后的首场拍卖,高价拍出的2件瓷器均为明代官窑制品:原为英国AlfredClard夫人旧藏“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团龙纹棱口碗以19万英镑成交,碗口径20,3厘米;“大明成化年制”款青花岁寒三友盘以L67J-英镑成交,盘口径20厘米,两件均被日本茧山龙泉堂竞得,现存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当时上好的清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碗仅3.135英镑成交。
  整个70年代,明瓷在香港市场炙手可热,特别是永乐、宣德、成化青花瓷的价格昂贵。1977年春拍时已出现了超百万港币成交的明代青花瓷——高22.2厘米的“宣德年制”款青花缠枝花卉纹高足碗以126.5万港币成交。次年该公司秋拍,明永乐青花执壶再创高价,以220港币拍出。而直到1979年秋拍,最贵的清代瓷器——清乾隆蝴蝶纹葫芦瓶的成交价仅为55万港币。可见,70年代明清瓷器的行情差距相当大。
  80年代瓷器拍卖仍是明瓷天下,明瓷成交前百名105件瓷器中,此时期成交的占9件,青花瓷4件,釉里红瓷5件。这lO年基本以香港苏富比的拍品为代表,仇焱之、赵从衍旧藏、英国铁路局退休基金会藏品专拍,以及纽约苏富比胡惠春旧藏专拍,左右着80年代中国瓷器拍卖之风吹向明代官窑瓷器。另外,港台重要的收藏家如暂得楼胡惠春、静观堂徐展堂,天明楼葛士翘,鸿禧美术馆,香港敏求精舍、求知雅集以及台湾清玩雅集等数个重要的收藏团体对明代瓷器的关注,也是行情的重要推手。
  1980年11月香港苏富比秋拍仇焱之旧藏第一部分专拍掀起了第一轮明 代瓷器拍热潮,该场拍卖的大部分珍品被港台藏家买下。香港藏家马锦灿以528万港币竞得1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创80年代釉上彩瓷的最高价格。该场成交价超百万港币的瓷器八成是明代精品,1件明成化龙纹盘以319万港币创明代青花瓷器新高,1件明洪武釉里红大盘以215.3万港币拍出。
  1984年11月敏求精舍会员、著名收藏家叶义去世后,其收藏的早期明代瓷器,青铜器、竹雕、犀角、宋代画册被苏富比推上拍场,宋代画册入了台湾清玩雅集的蔡一鸣之手。敏求精台会长胡惠春藏品1985年6月委托纽约苏富比举办专题拍卖,首场79件明清瓷器上拍,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以110万美元落槌(原藏1对,另一只1992年拍出),创当时中国瓷器拍卖纪录。1989年,胡惠春将收藏的101件历代瓷器捐赠上海博物馆。
  1986年秋、1987年春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两场赵从衍收藏专拍,再将明代瓷器的行情推向高潮,直径45.7厘米的明洪武釉里红折枝牡丹纹棱口大盘拍至1034万港币,打破了明代瓷器的成交纪录。同场中,高36.5厘米的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也拍至770万港币。次年第二场专拍中,高31.5厘米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菊纹玉壶春瓶再拍出1122万港币。而清代瓷器方面,同年对清康熙珐琅彩蓝地寿山福海碗的成交价仅为231万港币。
  1988年春拍,东南亚藏家旧藏的高32.4厘米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1705万港币拍出,曾以215.3万港币拍出的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盘再以550万港币易手。秋拍时直径18.9厘米的宣德款青花龙纹棱口洗以792万港币成交,直径26.2厘米的弘治黄地青花盘以407万元拍出。
  次年该公司春拍,英国铁路局退休基金会藏品专拍成为整个这10年间最后一批最重要的瓷器珍藏,宋瓷、明瓷、清瓷精品均创历年最高成交纪录。直径42厘米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菊纹大碗拍至2035万港币,高33厘米的明洪武釉里红开光式山茶纹执壶880万港币成交,直径37.7厘米的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桃纹大盘1320万港币拍出,高24.4厘米的明永乐青花云龙纹大罐出以1210万港币成交。南宋官窑青瓷六棱洗拍出了22007Y港币的价格,清康熙五彩花鸟纹碗以1045万港币拍出。
  
  20世纪90年代:青花瓷独树一帜,清代瓷器接棒
  
  90年代明瓷拍卖略显平静,除几场重要名家旧藏专拍外,行情并未突破80年代鼎盛期创造的奇迹。而新一代收藏家、古董经纪人的接班,将漂亮、艳丽的清瓷纳入了视野。
  这10年里,香港佳士得槌声响起,与苏富比展开了业务竞争,瓷器拍卖的数量大幅增长,特别是中档瓷器的数量较80年代至少翻了一番,成交价在百万元级的明清瓷器增幅相当可观。明代瓷器排行前百名105件瓷器中,90年代成交者占9件,其中青花器8件,斗彩瓷器l件。青花瓷成为拍卖主流,洪武、永乐、宣德、成化青花的成交价较上个十年有所突破,只是涨幅有限。
  1991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高32厘米的明洪武青花缠枝菊花纹执壶拍到T770~港币,创洪武青花新高。半年后,香港佳士得上拍的明成化青花花卉草石纹罐拍至1100万港币。
  继1985年春推出“胡惠春瓷器专拍”之后,1992年纽约苏富比秋拍推出第二部分,成为中国老一辈瓷器收藏名家的谢幕之作。胡氏收藏的另一只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拍到了260万美元。此后,胡惠春、罗桂祥等收藏名家先后离世,老一辈瓷器收藏家相继停止了购买,明瓷的购买力减弱,在拍场上的地位日渐为清瓷所代替。
  次年,内地拍卖业兴起,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公司谱写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新篇章。由于历史原因,内地民间收藏的瓷器多半以清瓷为主,拍场上清瓷是绝对主流。1995年北京翰海春拍,高32厘米的明永乐青花轮花扃腹绶带葫芦瓶备受关注,最终拍出了1210万元,成为内地首件成交件超过千万元的瓷器,也是90年代里内地惟一价超千万元的明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艺术市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了日本、东南亚地区的中国瓷器买家,但港台地区受灾较小,因此港台新一代买家由此逐渐主导市场。当年虽然明瓷的拍卖行情略有回升,但行情已无法与清瓷抗衡。苏富比春拍中,高10.3厘米的明成化青花荷塘纹罐拍出1597万港币,创成化青花瓷器拍卖纪录。两年后,该公司春拍口径8.2厘米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917万港币拍出,续写了成化瓷器的辉煌,也创明代瓷器的价格新高。同年该公司秋拍,明永乐青花水波边缠枝花卉星纹双系大扁壶以21477万港币成交,成为明青花的最高成交价。
  1999年是明清瓷器价格交锋最激烈的年度,许多重要的老一辈瓷器藏家退出了市场,清瓷开始接棒。伦敦古董商Eskenazi、洛杉机华人藏家陈得福,台湾藏家马志玲以及香港的郭炳湘、庄绍绥、刘銮雄以及内地藏家均将清瓷列为购藏目标,掀起清瓷拍卖崭新的一页。199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伯纳(Heien Bernat)旧藏的清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山水纹碗被Eskenazi以2147万港币竞得,将清瓷价格推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有资料表明,Eskenam同年大约花费了5508万港币竞购了4件清三代瓷器,对清瓷价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0年以后:
  明瓷行情全面开花,
  中国内地市场启动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艺术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收藏者队伍迅速扩大,各类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场场新,年年变,特别是2003年“非典”后,增幅惊人。到2009年秋拍,内地市场发展到与香港市场并驾齐驱的局面,在中国书画一项的拍卖上,更成为了全球交易的中心。中国瓷器在内地屡创高价,年度成交前十名中3件出自内地市场。
  清瓷行情的飙升,也为明瓷带来利好,经典釉彩品种屡创天价,其他釉彩瓷器也非20年前可比。排行前百名的105件明瓷中,2000年至20lO年4月间成交的占86件,其中,青花瓷占6l件,釉里红7件,青花加彩2件,五彩5件,斗彩2件,钧窑2件,蓝釉2件,黄釉1件,甜白釉2件,龙泉青釉1件,珐华釉1件。青花、釉里红、五彩表现最为抢眼,青花仍是主流。
  200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1992年11月由纽约苏富比260万美元拍出的胡惠春旧藏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再以4404.475万港币拍出,被台湾清玩雅集会员曹兴诚竞得,创造了迄今为止五彩瓷器的全球纪录,带动了明代彩瓷价格的全面高涨。次年伦敦佳士得秋拍,无盖的明嘉靖五彩鱼统大罐也以44.375万英镑拍出,2004年伦敦 苏富比再以40.88万英镑拍出一只。
  自2004年11月纽约伯得富572.625万美元拍岿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大盘后,洪武釉里红精品的成交价狂涨。两年后,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在香港佳士得拍至7852万港币,至今仍是明瓷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2008年该公司上拍的明洪武釉里红梅竹茶花纹军持,继续以3392.75万港币拍出。稀少的存世量,注定了洪武釉里红的身价。
  2008年可谓高价明瓷屡出的一年。军持之外,香港苏富比春拍明代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拍至3952.75万港币,创钩瓷成交纪录。戴萍英旧藏的明永乐甜自釉暗花牡丹纹梅瓶,9月在纽约佳士得以277.05万美元易手,创造明代白釉瓷器的新纪录。
  即便高价频出,仍然挡不往明瓷精品上拍数量的每况愈下,去年仅1件明瓷人闱年度瓷器前十名——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宫碗在香港苏富比以3650万港币拍出。
  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后,内地市场上拍的瓷器精品大增,尤其是清瓷,去年瓷器成交价前两名皆出自内地。明瓷方面,北京翰海、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北京匡时、北京保利、江苏爱涛、上海崇源、上海敬华8家公司16件上榜。内地庞大的收藏群体以及正在快速增长的高端买家,引起了全球艺术品拍卖巨头的关注,苏富比、佳士得等公司正在加紧对内地客户的培养和引导,在内地办事机构的人员,经费上都有了大幅倾斜。而内地公司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到目标客户集中的北京、上海、山西、山东等地路演,开展合作拍卖、定点征集,意图抢占更多的客户资源。银行机构虎视眈眈,已有机构尝试艺术品理财业务,收藏、投资艺术品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最受有钱人青睐的潜力股。探寻明清瓷器行情差别的路径
  市场趋势左右着拍卖行情,这点在上述30年明清瓷器的行情变化中已有所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内地许多公司在传统的中国书画、油画,瓷器、玉器拍卖项目之外,积极尝试探索佛像、当代陶瓷,当代玉石,文房清玩、供石、铜炉、犀角等等专场的拍卖,均体现着市场的未来发展之路。
  尽管从概念上来探讨明清瓷器的行情差距毫无意义——重要的不是朝代,而应该具体到某件瓷器本身的品质上,但是一段时期内重要的收藏者、经营者的审美、价值取向,将深刻影响这一时期某些品类艺术品的行情,正如过往30年明清瓷器轮流做庄的现象,除去客观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新老两代收藏家交替的结果。
  而收藏从来就不仅仅是项单一比拼经济实力的活动,发现潜力板块、找准收藏门类和方向才是成功的关键。具体到明清瓷器,在清瓷精品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的价格对比下,明瓷近十年来价格显然被低估了。那么,我们要探寻这两代瓷器行情差别的路径在哪里?
  首先要探讨的应该是瓷器所承载的历史文物价值。明代瓷器历史时间长于清代瓷器,一般来说历史价值要普遍优于清瓷。但也不能就此论断,作为流通的艺术品,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到艺术的成就。客观来说,明代制品除少数品种外,普遍在造型、釉彩、纹饰图案的丰富性、精美度方面,无法与其后进步的清代制品相比。
  其次是两朝瓷器不同釉彩品种的艺术成就。不同时代瓷器釉彩品种的成就有别,行情也大相径庭。以青花为例,有明一代青花瓷是官、民窑产生的主要品种,成就最高,无论是器型的丰富程度,还是釉彩、图案,都达到了青花瓷产生的历史高峰,故永宣青花为代表的明代青花瓷行情远胜于清代青花瓷。而明代釉里红仅洪武一朝工艺水平较高,烧造数量多,宣德停烧后直到康熙时期才恢复,乾隆时期逐渐成熟,因此,洪武釉里红价格远高于清代制品。斗彩、五彩瓷器是明代创烧并成熟的品种,是当时彩瓷的主要代表,清代以后并没有成为主流,清代制品很明显不能与之相比。而清代创烧的珐琅彩瓷、粉彩瓷器以及大量烧制的颜色釉瓷,则是明代瓷器品种中所没有的,自然没有可比性。不同时代的同一釉彩品种的瓷器,收藏、评价的标准也有差别,通常而言,应该收藏其创烧以后最成熟阶段的代表作品。
  另外,同类瓷器的传世品、流通品的数量也是制约价格的因素之一。明代官窑瓷器名品自生产之日起就是藏家关注的重点,如成化斗彩杯,《万历野获编》就有“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的记载,到清代更成为藏家搜求的对象,流传至今,市场能够流通的极少,其价之昂可想而知。清代瓷器中的珐琅彩也与此相似。
  一般而言,明代瓷器精品的流通数量远低于清代制品,这对于未来的市场潜力而言相当有优势。
其他文献
提到世博会的奖牌,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的是张裕葡萄酒和茅台酒获得巴拿马博览会奖牌的故事,两家公司都在自己的广告中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原来,在191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市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来自中国张裕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得了“大奖”证书,及“金牌”一枚,从此改名为“金奖白兰地”,而茅台公司获得的是第二等的“荣誉奖”证书,及一枚和张裕公司一样的“金牌”。从此,张裕葡萄酒和茅
期刊
中国古代将表现孩童的绘画命名为“婴戏图”,内容大多是描绘无邪天真的孩童,无不活泼可爱,惹人喜欢,他们或玩耍。或嬉戏:钓鱼、赶鸭、捻草、折花、弄木偶、骑竹马、放风筝……千姿百态,憨掬可人,妙趣横生。古人认为婴戏图可以象征多子多福、生活美满。  以儿童游戏为题材的装饰图案,萌芽于战国时期,以后又大量被运用装饰于玉器、漆器、陶瓷和织绣等工艺美术品中。婴戏图寄托了人们对孩童的无限关爱与期望,也表达了人们对
期刊
老人干瘦,晚年走路颤颤巍巍的。但那孱弱瘦削的身体里有着一个傲然不屈的灵魂,有着蓬勃饱满的艺术生命,有着认真狂热的艺术激情,让他担当起了中国美术从僵化的创作模式转向现代绘画艺术的开路先锋,扛起了中国美术进入开放时代的旗帜。大师已经远去,但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的背影却无比清晰的留在世人的眼里和心里……    因为朱德群的一句话投身艺术    生前吴冠中曾不断提起,自己的艺术生涯的发端是因为朱德群的一句
期刊
2006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春拍,编号1248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拍出了7852万港币,创造了迄今为止明代瓷器的全球最高成交纪录。此瓶高32.5厘米,数度易手,因传承清晰,且为釉里红瓷器的典范之作,拍卖时引起了中外买家的激烈竞争,最终被澳门藏家史提芬永利(steve Wynn)竞得,后捐于澳门博物馆展出。  此瓶原为苏格兰一对夫妇继承家族遗产时获得,1984年4月10日委托伦敦佳士得
期刊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推出的何安达“思源堂古代青铜器珍藏”专拍消息甫出,即在内地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这是继2002年纽约苏富比春拍“罗伯特(Robert Hateield Ellsworth)藏中国雕塑及铜器”专拍后,近十年来上拍青铜器数量最大的一场拍卖,也是过去十年里唯——场中国青铜器专拍。此场专拍全部拍品达到了122件/组,许多拍品曾是中国、欧美地区20世纪上半叶甚至更早时期
期刊
齐白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胆敢独造”“有能有识”的艺术奇人,他以农民耕作般的劳动态度在艺海里耕耘了将近一个世纪,他“敢于删去前人窠臼,自成家法”,以农夫般的质朴之情、率真般的童子之心、运用老辣生涩的文人之笔,开创出文入画坛前所未有的艺术审美新天地。他的绘画作品充满厂泥土的芬香、生活的气息,既师造化又师古人,达到厂民间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统一,是优秀传统技法与民俗主题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他以土到极处、俗
期刊
淄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其制瓷历史已有1400多年,但是在众多的陶瓷史料中,除境内的寨里窑址和磁村窑址多有记述之外,在淄博制瓷史上留下绚烂一笔的博山窑却鲜有所见,博山窑所产的晶莹润泽的三彩器更是不为世人所熟知。笔者选取了几组代表性器物,与大家共同享受博山窑三彩器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博山窑三彩器主要生产于宋金时期,因此当地俗称“宋三彩”或“金三彩”,其得名由唐三彩演化而来,并非单纯指颜
期刊
明初御窑厂在景德镇的设立,改写了中国瓷器烧制的历史,景德镇由此历史性的成为瓷业霸主。在中国制瓷史上,从来没有那个朝代像明代那样,被一个地区的产品所主导。青花瓷奇迹般的成为中国瓷器的名片,有明一代,无论是国人所用瓷器,还是外销品,青花瓷始终占主流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中,青花瓷是中国陶瓷最为重要的一项。1973年苏富比登陆香港后,明代青花瓷一度是七八十年代里高价瓷器的代言
期刊
明代官窑瓷器拍卖成交TOP100
期刊
蓝瑛,字田叔,号蝰叟,晚号石头陀,又号西湖外民、西湖外史、东郭老农,吴山农等。明万历十三年(1585)出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杰出画家,擅画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全面,尤以山水著名。他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眼界开阔,留下画作面貌多样,数量众多。而他的花鸟画迹却存世不多。这使人们认识他的花鸟画的全貌受到了局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以研究他的山水画为主,画史资料中,关于蓝瑛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