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投资形势分析及2008年展望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加速增长,调控效果不尽理想
  
  2007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呈现出高位加速增长的势头,估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86亿元,名义增长25.5%,比2006年增速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8243亿元,名义增长26.5%,同比增速加快2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强劲扩张,带动工业及整个经济高位加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0%,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投资增长过快是导致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转化趋势更加明显的重要原因,表明本轮旨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仍不够理想。
  
  (一)投资增长仍在高位运行,离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尚有距离
  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高达25%以上,如果以我国1981—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1%的长期平均增长水平来衡量,这一速度显然太快。从历史看,在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曾出现过连续4年保持24%以上的高增长(1991—1994年,分别增长23.9%、44.4%、61.8%、30.4%),导致我国经济过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目前我国投资已持续5年保持在24%以上的高位运行,尽管当前我国宏观环境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持续高增长不大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进入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逐月持续攀升,11月涨幅高达6.9%;生产资料价格涨势也明显加快。虽然这次价格上涨是因短期因素引起的结构性上涨,但我们决不能完全忽视因总需求扩张过度所带来的通胀压力。投资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持续过快增长必然将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过一定周期后,投资将形成庞大的生产能力,在总需求无法吸纳时导致产能过剩,造成通货紧缩局面。为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及保持消费与投资增长相协调,我国投资增幅应当控制在20%左右的适度增长区间较为理想,这样既可以避免经济过热、同时又可以防止经济硬着陆。
  
  (二)新开工项目增加过多,投资冲动的机制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2007年下半年,新开工项目呈逐月加快的势头,1—11月新开工项目211127个,同比增加2412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3584亿元,同比增长28.0%。新开工项目决定着未来投资的增长速度,如果按建设周期算,2007年在建的投资规模需要结转到2008、甚至2009年,这就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投资仍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使控制投资总规模的难度明显增加。如何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成为影响2008年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趋势如果难以控制,不仅有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全面过热,而且会更进一步加剧我国结构失衡的矛盾,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投资增长仍然过快,节能降耗面临形势更加严峻
  据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22.6%,增幅提高4.5个百分点。在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除电力行业投资增速比2006年全年低1.3个百分点外,其余5个行业投资增速均快于2006年全年;其中,有色、化工、钢铁、建材和石油行业投资增幅分别提高2.7、13.8、14.9、19.4和23个百分点。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直接加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效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进入三季度以来,高耗能行业的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也在快速增长。表明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的内在动力仍很强烈。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我国一些高耗能行业产能明显过剩(如钢铁、一些化工项目等),一些地方仍在不顾一切地进行规模扩张,尤其是一些西部地区的情况令人担忧。
  
  (四)房地产投资强劲反弹,房地产调控政策尚未得到全面落实
  进入2007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开始强劲反弹,且呈逐月加快增长之势,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1—11月累计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632亿元,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快于整个城镇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2—11月累计分别增长24.3%、26.9%、27.4%、27.5%、28.5%、28.9%、29%、30.3%、31.4%和31.8%。房地产投资逆宏观调控加速上行,一方面是受需求拉动,房地产市场增长动力依然十分旺盛,但更主要的是国家所采取的控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扩张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全面落实到位,突出表现在房地产信贷投放过多。
  
  二、2008年投资增长趋势分析
  
  (一)投资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
  一是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企业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投资意愿较强。据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43.6,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1 和2.7 个百分点,创近10 年来最高,表明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依然较高。
  二是投资资金宽裕,实体经济投资仍将活跃。200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同比增长36.7%。分类看,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继续加快,分别由前10个月的48.5%和34.5%提高到50.9%和35.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均高达30%和34%。从行业看,钢铁、建材、化纤、化工、电力、煤炭、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7.2%、63.1%、109.3%、51.5%、39.0%、49.1%、61.4%和68.7%。利润大幅增加和国内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未来企业投资仍将会保持旺盛的态势。
  三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内生性”的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中装备工业及汽车工业等加快发展成为一种内在趋势,企业需要大量增加设备投资和技术研发支出。同时,城市化加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房需求将持续增加,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从以需求调控为主转向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房地产投资将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较快增长(如15%左右的增长水平)。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明显增强,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还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对投资增长将形成有力的拉动作用。
  四是投资膨胀的土壤依然存在,造成投资冲动的机制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性解决。突出反映在地方政府投资意愿仍然很强,而换届效应可能为投资增长提供新的刺激。股改后的金融部门放贷意愿非常强烈,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国际热钱和国内大量投机资金的驱动,这几方面的投资冲动力量叠加在一起,构成了2008年投资可能再次反弹的重要力量。在这些支撑投资增长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2008年我国投资较快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
  (二)投资增长的内外环境明显趋紧,投资增长也面临一定的制约因素
  1、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及美国经济出现放缓的迹象,外需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有所减弱
  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是拉动本轮投资持续扩张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会比2007年有所放慢。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已从房地产领域扩大到了消费领域,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4个月下降,11月份达到两年来最低水平,一旦个人消费出现下降,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概率将进一步上升;最新公布的制造业和就业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已经降至2003年春季以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上升、新增就业人口数大幅下降将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并将拖累经济增长。另外,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这些因素都加大了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甚至陷入衰退的风险。美国经济放缓或陷入衰退,欧盟、日本等国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增加了整个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占我国出口份额近40%的美国增长速度放慢,不仅降低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将降低欧洲、日本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此外,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贸易结构不尽合理、商务成本不断上升等也将会抑制出口的增长。出口如果显著放慢,必然会影响整个投资增长速度放慢。
  2、从国内环境看,主要有三大因素对2008年投资增长形成制约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对投资过快增长将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紧缩力度将明显大于2007年,将促使目前过度膨胀的投资有所收敛。货币政策取向由稳健转向从紧,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也将明显大于往年。央行将继续综合运用窗口指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货币和信贷扩张。2008年国家将严格执行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继续关停和淘汰电石、铁合金、焦化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这将会有效控制投资的进一步反弹。此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正在逐步提高,调控已从只注重治“标”逐步向治“本”的方向转变,如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市场准入等从以行政调控为主开始逐步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第二,房地产调控效应将逐步显现,200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放缓,进而将影响整个投资增幅有所回落。近一个时期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交易量下降、前期房价涨幅过快的一些主要大城市房价涨幅开始回落的现象,住房市场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房价出现调整和下跌预示着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有可能进入中期调整期。当前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明显大增,正在由强化税收、信贷等多种市场化手段调控转向针对性极强的行政性强制措施。货币政策将加大对房地产信贷的紧缩力度,同时也不排除继续采取加息等措施,抑制房地产投资和投机需求。财政政策则有可能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如扩大物业税试点范围、征收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此外,我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宅业繁荣已经持续10年,持续过高的房价对住宅需求实际上已经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廉租房等保障型住房供给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奥运会后房价上涨预期的变化等,这些因素有可能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中期调整期。
  综合来看,200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会明显回落,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房地产投资在整个城镇投资中所占比重约为22%,房地产增速减缓将会相应地带动相关产业链上的钢铁、水泥、建材等重化工业投资需求明显减少,进而将影响整个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
  第三,通胀压力增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将对投资过快增长形成制约。近一个时期以来,反映我国生产者的价格指数上涨明显加快,PPI从2007年10月份同比上涨3.2%突升至11月的4.6%,创出两年来的新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由10月的同比上涨4.5%升至6.3%。其原因主要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始传导到国内,推动国内原材料产品价格快速上涨。2008年,输入型通胀压力和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以及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所形成的通胀上涨压力,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企业利润可能会出现明显下滑,这对2008年实体经济扩大投资将会形成明显制约。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将会比2007年有所回落,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左右,约比2007年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6%,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
  
  三、政策建议
  
  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比较复杂,尤其是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双防”的宏观调控任务使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趋紧,对此近来社会上有一种担心认为紧缩过度有可能造成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甚至导致此轮经济硬着陆。对这种观点一定要慎重考虑。此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稳中适度从紧—适度从紧,但投资和货币信贷强劲扩张的势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导致我国经济持续处于过热的边缘。其原因:一是改制后的商业银行因业绩等原因放贷冲动非常强烈;二是资源要素价格长期偏低,市场高回报率、尤其是房地产相关领域的回报率更高;三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很强。目前不仅这些因素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流动性过剩仍在发展,企业利润丰厚、且自有资金充足,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更为重要的是,又增加了通胀这一新的因素。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重要性,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我国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要坚决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严格控制信贷总量,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的同时,针对当前实际利率偏低,投资及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资产价格膨胀的情况,继续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来收缩货币供给量;通过继续小幅升息和发行中长期公共债券的措施抑制房地产和工业的投资;完善信贷结构性调整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及相关高耗能产业的信贷收缩力度,同时增加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
  2008年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投资项目资金比例。同时,要继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要加强产业、土地、环保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从严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必要时继续提高这些项目的准入门槛;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以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抓紧解决影响投资冲动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促进投资及整个经济增长适度减速运行,只有这样,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
其他文献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为全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多、初级产品多、技术装备落后,这种产业结构给山西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将山西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并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的,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
期刊
(一)    2007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与2006年相比上涨4.5%,涨幅创2005年以来新高,升速从下半年开始呈不断加快趋势,且总水平连创历史新高。  价格走势表现三方面特点:一是持续攀升,涨幅创3年来新高。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价格总水平与上年相比,2005年上升2.9%,2006年上升3.5%,2007年上升4.5%。二是升速呈加快趋势。从各月环比(与上月
期刊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历程中,我国一批批企业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锐意创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成功之路。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就是其中的一颗灿烂之星……    一、转变观念——突破的前提    成立于1989年的云冶集团,作为一家率先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改制成功转型的企业集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尤其在近10年的奋斗中,以科技领航,乘风破浪;靠自主创新,领跑同业;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1998年,云南冶金集
期刊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继续以太湖、巢湖、滇池以及三峡库区、小浪底库区、丹江口库区为保护重点,并加强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和洱海等水环境保护工作。到2010年,重点湖泊富营养化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水质有所改善,到2030年,逐步恢复重点湖泊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
期刊
2008年1月,包括牛津经济预测、花旗集团、汇丰经济论坛、荷兰国际集团、摩根—大通银行、东亚银行、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全球观察、经济学家情报机构、高盛—亚洲、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瑞士信贷、恒生银行、摩根斯坦利—亚洲等15个境外预测机构,对我国2008和2009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现对各家机构预测结果综合评述如下。  总体说来,境外预测机构继续看好我国经济在2008和2009年的发展趋势。对
期刊
一、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    中小企业是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是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特别是本届政府5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自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
期刊
2007年5月以后,我国CPI多月连续上行引致了国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中央将“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转变为全面严重的通货膨胀”列为2008年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CPI的高低不仅成为宏观调控政策选择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而且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和谐程度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状况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  我国的CPI结构是80年代确定的,当时不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吃穿开支占城乡居民收入的比重都居于高位,恩格尔
期刊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比预定目标3%提高1.8个百分点,2008年防止通货膨胀仍是宏观调控的重头戏,中央提出物价涨幅不超过去年水平的调控目标,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并非没有难度。而今年1—2月份南方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冰雪天气,进一步增添了新涨价因素,物价走势面临新的考验和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控制物价上涨任重而道远。    一、1月份CPI走势呈现三大特点    刚刚公布的数
期刊
像我们这样的经济类半月刊,有时候写紧跟形势的文章还是有难度的,写的时候是一种情况,读者看到的时候情况又变了。现在是两会开会的时候,到刊物出来的时候会议已经开了一多半了。所以还要找一找角度,不能写又发生了什么,而要写怎样发生了。当然这次还是要谈谈与两会有联系的问题,以就教于读者。  据报载,大报开展的2008两会调查,您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结果显示,就业问题、物价上涨、医改方案、收入分配、社
期刊
为加强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监测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组团赴加拿大、墨西哥就两国社会发展监测评价制度进行了考察。    一、加拿大、墨西哥社会发展监测评价制度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完善的社会发展法律法规  加拿大社会统计已有78年的历史,如今统计制度已较完备。加拿大政府制定了《统计法》、《社会联盟框架协议》等法律,通过有效的机制监控政府行动计划,评价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定期报告这些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