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系统性、时代性、实践性三个角度入手,探索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与投身报国之行,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这对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笔者拟从系统性、时代性、实践性三个角度,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为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力求系统性,激发爱国之情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爱国主义教育的史料和素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笔者认为系统性教学是一大有效策略。系统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以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那么,我们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点”到“线”“面”的转化,通过表格、年代尺、思维导图等载体,把分散的、零星的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形成系统性、有序性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运用列表法带领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探究性问题:(1)古代中国科技为什么能够独领风骚于世界?(2)中国发明的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会逐渐明白:正是中国古代国家长期统一、经济高度发展、教育不断兴盛、民族关系日益和睦、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才造就了中国科技能够独领风骚于世界。同时,中国的一些重大的科技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此类主题式的教学,线索清晰,内容翔实,这样系统性的梳理和探究,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实的理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又如,在“中国近代的抗争与探索”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见图1)来组织教学活动,突出学习的系统性。
  出示近代中國重要历史人物: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学良、李宗仁、彭德怀、杨靖宇,请学生思考:(1)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探索说明了什么?(2)选择一个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说说他的事迹。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于危难,无数仁人志士抱着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家卫国,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和品质,才使得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最终获得了民族解放和独立。通过这样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民族独立的深远意义,进一步增进爱国之情。
  二、凸显时代性,树立强国之志
  历史教学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历史与现实生活、时代发展主题的联系和统一上。正如著名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入时代气息,加强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关注社会发展和生活,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这需要我们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凸显时代性,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现状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感悟个人发展的前途与国家兴衰的命运紧密相连,科学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
  如在教学“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一课时,教师为了更好地说明“成长中的共和国拥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引入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相关视频。
  视频1 求学期间,面对日本的侵略,他选择了科学救国之路。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对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
  视频2 试验前,面对一个个忐忑不安的艇员,64岁的他当即决定随艇下潜。
  师:从他的行为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生:他的身上体现了以身作则的担当精神,不畏艰险和困难,主动承担起了责任。
  视频3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隐姓埋名30年,其间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
  师:你是如何理解黄旭华“对祖国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句话的?
  生: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国家利益,宁愿放弃个人的利益,无怨无悔地发扬着奉献精神。
  师:你认为他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的?
  生:……
  黄旭华是当代中国英雄模范人物的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他的事迹拓展,更具感染力、震撼力,彰显着时代精神。通过教学使学生领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国家利益重于一切,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从而坚定爱国强国的志向,增强建设、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样,在教学“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时,可导入国家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举措,帮助学生自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在“‘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教学中,补充香港修例事件的前因后果,增强学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信心;在“经济全球化”的学习中,结合中美贸易战的相关知识,培育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使命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最新的时代发展形势,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创新方法和手段,这对学生树立强国之志、矢志效力国家有着积极意义。
  三、注重实践性,投身报国之行
  实践性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一大特点,它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理论学习层面,而是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挖掘本地的可行性教育资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付诸爱国的行动。
  如为了进一步了解市政府提出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在学习了“发展的选择”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践行垃圾分类,助力宁波更美”社会实践活动(见表1)。
  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学习法,目的是指导如何规划、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勇于实践、乐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态度,养成关爱社会、热爱祖国的行为,自觉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祭扫烈士墓、研学红色革命基地等,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二是挖掘社会的资源,针对社会中的一些重大的项目或举措,如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民生项目的推进、纪念活动的开展等,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三是开发学生的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校园(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国旗下讲话、制作爱国主义网络文化作品等活动,强化奉献精神和国家意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和多样形式,将激发爱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与投身报国之行有机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成为每个学生心中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界流行已久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创立的,它对现代语文教学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被一些人发挥到极致后,成了僵化落后的阅读教学教条。这种教法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如从文章结构入手的手术式解剖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流程大多限于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
期刊
【名师档案】罗进近,1969年12月出生,1993年8月参加工作,2007年5月获杭州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硕士学位。现为温州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温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过全国优秀作文指导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首届教坛中坚、温州市第三届名教师等荣誉称号,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委员会浙江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温州市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
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体验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科学世界,从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真正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如何才能提高我们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借鉴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提高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1],它是
期刊
温儒敏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也要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1]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在阅读课中要获取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就应该学会“品鉴文心”。所谓“文心”,按照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名著《文心雕龙》中的解释,即为“为文之用心”。所以,“品鉴文心”就是品鉴“为文之用
期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已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列入了新课标。科学实验和心理学知识也告诉我们,视觉影像比文字语言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能够充分调动并活跃学生
期刊
一、 关于C老师的个案  在笔者的印象中,体育教师应该是以“高度”压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见了C老师,交谈了解后,笔者先入为主的想法荡然无存:一是C老师的身材并不高大,也不威严;二是她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三是很年轻,却很有思想和才华。在以后的沟通与交流中,她的快速成长轨迹展现在我们面前,有很多有益的经验,也有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挑战重重,硕果累累  C老师教龄仅有5年,却在这些年
期刊
在全国高考“一张卷”定学校和专业的背景下,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招生问题诸多:一方面,选择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并不一定能在重视选拔性普通高考中胜出,学生需要展示的技能也未能通过具体的考试展现出来;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难以发现自身所需的学生。在人们对高考的意识中,“高分上高校、低分上高职”已成为一种惯例,但随着教育部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我国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通职业教育学生
期刊
一、 问题的提出  抽象、逻辑性强是数学学科的特点。相对于别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较为枯燥乏味。而对于一所生源相对较差的普通公办初中来说,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更是难上加难。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五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这一模式从学生角度考虑备课、上课以及课后的作业布置,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相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它还是“个体学习”,当课堂上有学生对某一知识不能及时理解时,或有学
期刊
人生规划指导指的是学校对中学生在校学习、心理、职业、生活发展给予全面的指导。高中阶段的人生教育指导对学生整个人生的规划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非常明确地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在此理念指导下,杭州外国语学校不懈地探索建设以学生人生规划指导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初步构建了
期刊
教研工作要有实效,必须聚焦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业成长,并对日常教学产生积极导向作用。近年来,依托全省教研系统“深化改革”的背景,绍兴市上虞区小学数学学科积极开展基于命题变革的评价创新,以此来引领教师提升专业准度、聚焦课程本质、转变教学行为,对学科教研的优化转型作出了积极探索。以下,仅略作梳理,以求教大方。  一、缘起:试题“变脸”,暴露学生的算理弱项  绍兴市上虞区历来重视学科质量。在严格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