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入手 引导写话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nydbw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激发兴趣 ,以画写话,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写话心境、自由的写话空间,擦亮了孩子的眼睛,点燃了孩子语言的心灯,让孩子极其自然地表达他们熟悉的现实和梦幻生活,铺设了写话到习作的过渡桥梁,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 兴趣 引导 绘画 写话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低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鲜明地指出了写话要从兴趣入手,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让低年级的孩子从中得到乐趣。那么,如何让他们把想说的写出来呢?
  
  一、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由画入话
  
  绘画是孩子们的天赋。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画画,我决定从绘画入手,引导写话。一天课间活动,我看到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吹泡泡的游戏。他们有的追赶着,有的跳跃着,还有的眼睛直盯着泡泡,好像他们的心已经和泡泡一起飞了。看着他们玩得那么开心,我的心一下子亮了……放学前,我就问学生:“你们喜欢泡泡吗?”这一问班里一下子沸腾了。我说:“你们能把它画下来吗?”不一会儿,大的、小的、成串的、簇拥的……各色的泡泡就向我飘来了,这时我就趁热打铁说:“你们画得泡泡多美啊!你们想对泡泡说些什么吗?”一个个胖乎乎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有的说:“我喜欢泡泡,我想和它一起飞。”有的说:“我想让泡泡带我到蓝天上和白云交朋友。”还有的说:“我在泡泡中就像到了海底世界……”“说得多好啊!你们把说的写下来吧。”看着歪歪扭扭的字和那一句句长短不一,富有童趣的话,我的心里有一丝成功的喜悦。
  从此,我就决定要有目的引导他们去观察,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自己喜欢的,说自己想说的。于是,下雨了,我就让他们画雨;下雪了,就让他们画雪;刮风了,我就让他们画风。每画完一幅就让他们说几句自己想说的话。有个孩子画了个胖胖的雪人,在图下面写着:雪人好可爱,我想和它交朋友;有个孩子画了一棵被风吹弯的小树,上面写着:“别吹了,别吹了,小树受不了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后来孩子们自己想画什么就让他们画什么。不会画还可以剪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孩子们画、说、写的兴趣都很高。
  
  二、在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上绘画写话
  
  课余时间,我注意引导,课堂上我更没有放松过。为了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我千方百计地设计每一堂课。学了《司马光》这一课, 我就让孩子们画一画,被救的孩子是怎样的?他会向司马光说些什么?学了“春天来了”这一组课文,我就让他们画一画春天,或者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新发现,然后写几句想说的话。结果有个孩子画了一只蹲在洞口的青蛙,上面写着:“别看了,快出来吧!小朋友在等你呢!”班会上我让孩子们在一起交流。孩子们兴致很高,班里爱画爱写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多数孩子手里就有了自己的小画书。
  
  三、在视野广阔的校外生活中画画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话教学要向家庭和社会开发,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家乡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鼓励学生带着画画写话的激情走进社会,走向自然……每一个假期,我都鼓励孩子们带着速写本去写生写话,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关注周围的事物,孩子们会从中猎取到许多感兴趣的内容。秋高气爽的日子,可以带他们到树林里去:蔚蓝的天空,清脆的鸟叫、成熟的果实、可爱的动物……面对这美妙的世界,孩子们不可能无动于衷。当他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吸引住的时候,有的孩子会兴致勃勃地讲述,而爱思考的孩子会不住地提问:为什么有的树叶会变黄,有的还是绿的?为什么天空会这么蓝?有了情感的触动,就会有倾吐的需求。带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会想到把它画下来、写出来。孩子有孩子的角度,一些大人不注意的事物经常会进入孩子们的视野,成为绘画、写话的材料。通过观察,孩子们会学会观察,会把那些使他们激动、赞叹和惊奇的东西用笔画下来,写下来。实践中,我发现生活丰富的学生兴趣特别广泛,他们的日记中出现了“快乐的捕鱼”“节日的兴奋”“游乐场的刺激”等有趣的话题。这些日记写出了孩子们的发现和喜悦,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个性,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写话的乐趣。
  
  四、客观及时的评价,让绘画与写话快乐永相随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利用墙报展览,实物投影来展示孩子们的作品,通过校园广播表扬、激励他们,利用家长会,让家长、社会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去。并且,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装订成册,建立了班级《个人绘画作品集》,最后,装入他们的成长记录袋。在多元评价交流中,孩子们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个性得以张扬。
  看着一幅幅富有童真的画,和一句句富有童真的语言,我深深地体会到:孩子们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解放他们的思想,张扬他们的个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象的欲望,创造的愿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画,有条有理地说,真心实意地写。培植“想写”的意识,激发“乐写”的兴趣,培养“善写”的能力。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受过去传统教育影响,主宰教学全过程的状况依然存在,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基本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实现,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们应采取何种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个人观点:    一、 精选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却只
期刊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前提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互动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
期刊
传统教育评价制度以出卷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是指导教师教学的有力指挥棒。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家长也只认得考试,于是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准。  考试这样一张卷子定成败的评价形式,不可能对学生较长时期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测,所以就出现了评价的片面性和偶然性,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是弊大于利,所谓对学生的“减负”也只能是空谈。  传统教
期刊
摘 要 21世纪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控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其人才不仅需要理论,还需要实训实践。如何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如何带好实训工作,值得探讨。  关键词 数控技术,实训,人才,操作能力    数字控制是一种借助数字、字符或其它符号对某一工作过程(如加工、测量、装配等)进行可编程控制的自动化方法。数控机床是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类机床,是数控技术典型应用
期刊
所谓误区:是指由于不当的教学理念与不当教学方法,使历史课堂教学工作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散乱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这是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的,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最佳效果,除了其他因素外,课堂管理工作的情况如何,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许多教师深知这一点,因而他们非常注重历史课的
期刊
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美育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而语文本身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具有“审美移情”的性质。尤其是汉语,重意义、重意象、重意境的特点也强调语文教学中“沉浸”、“品味”、“感悟”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美育。具体来说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以下几点体现:  首先,语文课程的设置体现美育    一、语文课程目标突出体现了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
期刊
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课堂教学中超越预设,鲜活丰富的即时生成,教师该做些什么呢?    一、捕捉与引导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不能自拔,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理智地引导,从而真正让
期刊
【摘要】软件质量的优劣已经直接关系到软件项目的成败。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在软件系统开发中为了保证软件质量而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内容包括:坚决贯彻执行工程化开的原则;重视文档建设,以及文档和代码的一致性以及版本控制和跟踪管理;重视工程每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计划、评审、变更管理、责任制的明确;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在软件质量的量化控制方面的努力以及重视软件的测试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科学理论在不断地发展,要
期刊
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这是一个不新但却很难操作的课题。笔者认为关键是怎样找到一个结合点。笔者经过实践,选择了作文的选材这个结合点为突破口切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作文选材是困扰学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身处边远落后山区的初中生接触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加之多数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往往不注意观察积累,因此写作材料常常捉襟见肘。每每拿到一个作文题,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就
期刊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