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年轮”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踏入高中校园的那段日子,每天重复着机械的活动——读书。读书是为考试,读书是为了上大学。我不喜欢读书,即使老师在课堂上反复渲染一些作品是如何经典,我依然没有兴趣。阅读,我只喜欢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琼瑶的爱情小说、古龙的武侠小说,因为它们可以满足我的想象,让我暂时不去想灰色的高考。
  上大学了,生活突然改变,时间有了大量的剩余,我选择了用阅读来打发时间,但是我依然不去碰触中学时曾经出现过的作品。因为:第一,我不愿想起过去;第二,我觉得我学过了,对文章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读了吧。我到图书馆里看各种各样的书籍,多而杂。后来我发现我喜欢上了“三驾马车”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充满了对旧的制度传统的冲击,包含锐意改革进取的精神,让我对于我的未来又充满了再一次的幻想——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改革者。
  现实,又让我回到了高中的校园,只是身份有了变化——语文老师。职业又让我捧起了语文课本,也让我再次走进那些被我打入冷宫的经典作品。我依据课文和教参解读,然后再向学生灌输,结果是我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我深知这种学习的苦楚,可我依然在持续着这种“残害”。教《项脊轩志》着实让我苦恼了一阵,我丝毫看不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文辞不够优美,事件又没有什么特别,家庭琐事而已,情感上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我都体会不了,又如何让学生去鉴赏?照本宣科让我又一次度过了难关。
  假期外出旅游,给父母打电话,父母通电话时的第一句总是:“你吃饭了吗?吃饱了吗?”这让我突然体会到了爱就是一句最平常的问候。我一下子联想起了《项脊轩志》:“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淡淡的话语,浓浓的深情!读冯骥才的《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的结尾:“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半举着伞。”这一细节描写,让我又领悟到了《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蕴涵的深情!素雅的栀子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做老师有几个年头了,我渐渐喜欢上了课文里的一些经典文段,我好像读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鲁迅思想深刻,很难把握住他文章中思想的精髓,与同事讨论鲁迅的《灯下漫笔》时,同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是啊,鲁迅的思想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其实生活就是他思想的体现。那么就在生活中去发现感悟、去品味鲁迅思想的内核。
  “阅读也是一种生活。”我欣赏着我的发现,我骄傲着我的成长。我把这些我的经验体会告诉我的学生,让他们不再惧怕阅读。曾经“渴望年老”的白岩松说:“渴望白发下深厚的知识和阅历,渴望年老的平静与宽容。”我想,这些东西就是生活的积淀,像树的年轮,每一圈都代表着自己的成长。
其他文献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究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妨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不仅让贾府众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更让读者看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性格:一个是超凡脱俗而又机敏聪颖的绝代佳人,一个是放肆张扬而又逢迎善变的贾府红人。虽说“意态由来画不成”,但运用电影镜头的方式来看这篇课文,就可以透过文字形象地感知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从而能对大师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一、肖像镜头  1.林黛玉:  作者最钟爱、
期刊
一提到文言文教学,学生头大了,老师也头痛了。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头等难题,要么枯燥乏味,要么晦涩难懂。如果遇到故事性强的文章倒好,大家还饶有兴致;如果遇到议论性强的文章,学生就总会昏昏欲睡,不想听,老师也觉得没趣。作为80后的教师,不想让这样的课堂出现,总是变着花样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可是现在又变成新教材了,新教材文言讲授篇目大幅减少,以前的语文教材是六个单元,有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后来的
期刊
子曰:三十而立。立者精神独立,确立人生目标方向也。  老王马上三十了,对社会,对人生,对信仰,对自我,立却立得一套糊涂,所谓刨根问底刨个稀烂,三十而惑了。  网络时代如南方的大雨、北方的沙尘扑头盖脸汹涌而来,时代变得太喧嚣,贫富地域分化,人们的立场也越发极端。大家分头抢占舆论阵地,中华网、人民网、强国网,凯迪、天涯、猫扑,炎黄春秋对阵南方周末,大家伙嘿嘿哈哈吵个火热。  这样的时代,推荐学生读什么
期刊
从阅读,到积累,再到写作,一路走来,在高中的三年,教师应尽自己所能让学生成为“四有”之人。  一、腹中有真料  语文学习需眼到,耳到,心到,手到,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有所思,笔有所摘”。“腹中有料”靠积累,积累最忌讳的是“仓库式”收集。有学生曾说出自己的困惑:“我喜欢积累,唐诗宋词、历史典故、名人事迹,也算足够多了,可是为什么积累得这么多,考试写文章时却常常找不到合用的呢?”要想让学生
期刊
在当今的浮躁与喧嚣中,人们都在寻找着澄清心灵的净土。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不在他的夸夸其谈中,不在他的疯狂追逐中,而是来自他内心的淡然与宁静。内心淡然与宁静了,才能看到人生之径上弥漫着芳香馥郁的鲜花,内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愉悦起来。巴金曾给文学下过定义,他说,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让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看来,只有书籍才是心灵最后的象牙塔。  对于高中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更需要书籍的浸润。复旦大学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能将语文实践和语文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非语文活动莫属。  通过设计、实施语文活动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语文的实践运用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它是教
期刊
【考纲说明】  《考试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具体分解为:  1.理解,能力层级为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考题提示】  1.考查文本:主要是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篇幅为800字左右,内容多为反映当年某一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对考生来说比较陌
期刊
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虚实结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诗歌鉴赏中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所谓“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
期刊
“对称借代”,简称“对代”,即借用人或事物的相对方面代替本称,具体分为:  一、部分和整体对代  (1)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例(1)例(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