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背后的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不仅让贾府众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更让读者看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性格:一个是超凡脱俗而又机敏聪颖的绝代佳人,一个是放肆张扬而又逢迎善变的贾府红人。虽说“意态由来画不成”,但运用电影镜头的方式来看这篇课文,就可以透过文字形象地感知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从而能对大师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一、肖像镜头
  1.林黛玉:
  作者最钟爱、读者最钟爱的人物,到底什么样?整部《红楼梦》读下来,感觉作者就是故意让读者隔着烟去感知黛玉的袅娜柔媚、脉脉含情,隔着纱去领略黛玉的超尘脱俗、空灵清纯。而这种虚笔写意,正是为了突出其美不仅仅在外貌,更在于她灵秀、孤傲的“才女”气质,且看作者呈现的肖像镜头:
  远景镜头:初见贾母后,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年貌虽小”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于表现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怯弱”的先天身体不足引得众人关心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于表现其“自然的风流态度”。让人对黛玉自内而外透露出的清纯自然、灵秀脱俗的独特气质,有了初步的感知。
  近景镜头:“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又笑着赞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本身就是个大美人,见过世面,见多识广,但见到这个妹妹后竟然要吃惊地“细细打谅”,一显黛玉的不俗;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出自一个王侯世家的少奶奶之口,二显黛玉的美貌;“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夸赞黛玉气派高贵,三显黛玉的神韵。
  特写镜头:宝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虽有“一身之病”,又“泪光”,又“娇喘”,但“胜西子三分”;更有清丽淡雅的“罥烟眉”,脉脉多情的“含情目”,“如姣花”、“ 似弱柳”般楚楚可怜,风姿婀娜。读者看到的,跟宝玉感觉到的一样,这是“一个神仙似的妹妹”。
  2.王熙凤:
  相比之下,其外貌就清晰明朗得多。清代认为妇女服饰之美,在于“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清·李渔)。而王熙凤却反其道而行,首饰珠宝唯恐不能全部堆在身上,如此盛装丽服,恰恰显示她美艳外表下面的贪婪、俗气与空虚。
  特写镜头:众人敛声屏气之中,王熙凤一路吵嚷而来,苗条的身材,丹凤眼,柳叶眉,粉面丹唇,标致已极。头上“金丝八宝,五凤挂珠”;项上“赤金盘螭璎珞”;裙边“豆绿宫绦,玫瑰佩”;身上“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珠光宝气、花团锦簇。从上到下,从衣饰的质地、款式到色彩花纹,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煞费苦心。若不如此,怎能显得出她是出自富贵无极的公侯之家,怎能撑得起荣国公府的高贵门面,又怎能透露得出荣国公府管家奶奶的威势?但是,“三角眼”滴溜乱转,“吊梢眉”上下蠕动,“粉面”含威不露,“丹唇”未启先笑,却出卖了她的刁钻、狡黠和精于世故。
  二、连续动作镜头
  1.林黛玉:
  镜头一:弃舟登岸后,向着荣国府一路行来,画外音:“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显示出黛玉从今以后要寄人篱下,须谨小慎微,更表现出她的自卑、无奈而又自尊、好强的心理。
  镜头二:初见贾母,被一把搂入怀中大哭,“黛玉也哭个不住”。等“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 黛玉又补行拜见礼,同时又“一一拜见过”舅母和嫂子;待三个姊妹来了,“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凤姐的笑声后院响起,黛玉心下想“这样放s诞无礼”?见面后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很慎重,外祖母能开玩笑叫“凤辣子”,自己却不能随便叫,等众姊妹告知后,“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显示出有良好的教养而又处处留心在意,处处小心谨慎。
  2.王熙凤:
  镜头一:“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侯门公府,礼教森严,偏偏她敢这样高声喧闹,其恃宠而骄的张狂显露无遗。但仅仅这样分析就错了,表面无礼放诞,实则为了哄贾母开心,显示出她过人的心机:一大家子人刚呜呜咽咽完,正“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贾母此时也应该感到气闷。这下好了,开心果来了,贾母笑了,乐了,戏称她是“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了。有了贾母等的疼爱,她自然就能在府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镜头二: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亲为”,在两代长辈面前,怎么能不争着表现呢),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应答之间,随口说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既显示了我的聪明能干而又周到细心,又博取了王夫人及贾母的欢心),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虽然聪明能干但决不自作主张,一切都要王夫人首肯)。”所以当然也就赢得了“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对所有人来说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名教师要想取得别人的认可,其关键之一在于学生。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师,在感情上得到学生的喜爱和亲近,在工作上得到学生的帮助和支持,常常事半功倍;相反,师生关系冷漠的教师,不管花费多大的努力,也得不到学生的帮助和支持,常常是事倍功半。因此,师生关系的好坏,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近年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少了学生琅琅的书声,多了教师急功近利的讲解。这样做,貌似很适合抽象思维能力强的高中生,实则由于违背了语文学科要在“读中悟”的本性,效果并不佳。想一想,中国古代的大文学家不都是在《三字经》《弟子规》的朗读声中成长起来的吗?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学科不仅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切用口与耳
期刊
2012年9月,学生王照惠的作文《去外公家过年》获第10届“新人杯”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一等奖。2012年12月,该作文又被收录在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声》一书中。此时,学生王照惠尝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这篇文章获得一等奖,得力于作文辅导“1对1”的做法,也是学生王照惠自身努力的必然结果。  学生王照惠写作《去外公家过年》时,由于大赛征文需要,她原写的以“幸福”为主题的作文,题目是《简单》,老
期刊
学生刚刚升入高一,对高中语文学习充满了好奇与热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目标、新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然而在实际学习中,大家却对高中语文学习普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感觉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甚至丧失了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下面针对初高中语文学习的改变,提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态度  初中的语文考试,多以课本为依据,很多考查内容甚至直接出自课本原文。如,文言文阅读、古诗词背诵等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积累,培养语感,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一切语言素养都是空谈。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需要多阅读书籍,多积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课堂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累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善于、乐于积累的习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该如
期刊
杨修听懂了曹操口中“鸡肋”的含义而被斩首,死得冤,因为他洞察了曹操的心意,知道“鸡肋”一词的意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目前社会上对于鲁迅的文章是否继续保留在高中课本中,也是存在着“是否鸡肋”的争论。鲁迅先生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无人可及。在形式上,他开创了白话文的创作,将人们从古旧的文言文中解救出来,让小说的语言更贴近当时人们的生活与语言习惯;在内容上,他无所畏惧,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为
期刊
有人在研究刘邦时发现,刘邦在遇到问题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为之奈何”。也不知道刘邦是真的没用还是一个大智若愚的聪明人,反正关键时刻这句话每每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它极大地鼓励了张良、萧何这帮谋士们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为了让主公接纳自己的建议极尽劝说之能事。最近网络上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似乎也成为调动下属积极性的经典范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也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吗?因此,不妨
期刊
一、清晰的条理性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清晰的条理性包括书写工整、排列有序、布局恰当诸方面的内涵,这样的板书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注意,而且符合感知的特点。良好的注意是保证有成效学习的前提条件,而感知是吸取知识的起始步骤。意识撇开其余的一切而指向和集中于某些客体或活动叫做注意,其生理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实验表明:被注意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形成良好
期刊
小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文体,在教学第一线工作近三十年,就小说教学总结出几点不成熟的经验,今天写下来,以供大家商榷。  一、了解时代背景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小说是这个产物的重要代表,作者用小说这种形式,通过人物的遭遇,来反映这个时代的风貌。因此,了解时代背景,对于了解小说的主题尤为重要。  在学习小说时,必须对时代背景进行全方位而又详细的介绍,以便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
期刊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究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妨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