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连赟,山东聊城人,1955年出生。20世纪70年代流浪至新疆,长期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偏僻贫穷的民丰县维吾尔人民中间,能讲一口地道的维吾尔语。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摄影。如果说,前些年,他的民俗摄影还偏重于表现民族风情的外在特征,那么,从2000年以后,他对民俗摄影的内涵和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其视点和表现就有了新的开拓。
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使韩连赟对民俗摄影特质和价值的认识,逐渐趋向深化。
首先,他认识到民俗事象是文化现象,要把民俗摄影定位于历史文化的高度。民俗摄影是用现代化摄影手段来表现民俗事象,储存民俗演变的形象资料,抢救那些濒临消失的民俗事象,提供给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家进行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所以,民俗学家必须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要站在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放眼于大文化、大思维、大视野去进行民俗事象的拍摄记录。
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空间,决定了少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到他们的民俗文化。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理构造,高山冰川,平原绿洲,草原戈壁,酷热高寒,形成了许多相对固定的生活圈子。例如以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为主形成的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使他们逐渐走出自我封闭,思维和性格开始变异,在先辈固有的坚韧豪放中增添了活泼与幽默,率直乐观中融入了机智与冷静。而长期生活在草原文化圈中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由于严酷险峻的自然环境和动态的生产方式,培养了他们坚韧刻苦、豪迈顽强、勇敢剽悍、自由乐观的精神气质,以及游动、探索、创造的活力。
丝绸之路流动的、开放的、多元化的思想精神及其复杂交融深刻地影响到新疆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例如维吾尔族的土布、丝绸、札染、造纸、土陶等手工生产,明显受到中原汉族同类生产技术的影响;维吾尔乐器中的艾捷克、卡龙、唢呐、筚篥、笛子、达甫鼓等,都是中西乐器互相交流吸收之后创造出来的。维吾尔民间文学《阿凡提的故事》则是在阿拉伯世界、中亚地区和我国新疆广泛流传后形成的。
多民族聚居是新疆地区民族关系的显著特色。一方面,由于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族源、迁徙经历、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因而形成了各自迥然殊异的民族风俗:民間口头文学中存活着的族源说、英雄颂诗、民间演唱、民间体育、民间手工产品、岁时节令、婚丧嫁娶、占卜禁忌等等,成为特殊性、多样性、丰富多彩、互不雷同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多民族的交杂聚居,有着大致相同的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这又使不同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交流、吸收有了相似性、趋同性。
韩连赟能从人类的生存环境、历史发展、民族关系、宗教浸染等方面观察民俗事象,穿透直观视觉的表层感受,探寻构成民俗文化现象复杂的社会渊薮。这是他民俗摄影步入深化的重要原因。
其次,他认识到民俗摄影是摄影的一个门类,属于纪实摄影范畴。它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生活的当下呈现和昨日形态;它是“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影像”,有见证时代变化的责任;它的目的是为社会学家提供人类社会考察研究的翔实资料,还能为人们的多样化知识需求提供一个视觉领域和审美样式。因此,民俗摄影的鲜明特征首先是它的真实性、史料性。当然,在忠实记录民俗事象真实状况的同时,也不排除表现一定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韩连赟说:“民俗摄影家应该脱去自我观赏的心态,脱去自我沉迷的艺术创造,摆脱商业味和白面书生的脂粉气,因为民俗摄影不是花容月貌、时髦惟美的纯艺术。这需要用摄影最基本的语言,朴实无华地记录目前尚存的民俗事象。应该说民俗摄影在‘惟美’和‘惟真’面前,将选择后者。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愿意听摄影人用最美的语言讲述民俗这古老的故事。”在这里,他明确谈到民俗摄影的基本要求与行为规范,也主次分明、灵活机敏地讲了惟美与惟真的辩证关系。他的作品都严格遵守了忠实记录这个基本原则。同时,也没有忘记恰当地表现其知识性、趣味性与观赏性。有许多作品,如果从观赏的标准来看,也不失为艺术性较强的社会纪实作品。
再次,他认识到新疆少数民俗摄影是一种本土性、地域性题材,是就地取材、人文开发的宝贵资源。他说:“新疆大量的民俗文化仍处于原生状态,保持着它的神秘性、原始性……多民族的新疆折射出的多种文化事象、多姿多彩的民俗事象就是我们民俗摄影的资源优势……面对新疆的资源优势,新疆的摄影人并没有把它转化为作品优势。”他的这种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清醒聪颖的独到见解。就全国范围而言,像新疆地区这样具有地理环境特点,丝路历史文明,多种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具,原始生态尚存,多元文化交融,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渔猎业、经贸业交错发展的状态,实在是极为罕见的。对这种自然天成、包罗万象的民俗资源视而不见,不去发现开掘,不去急拍抢拍,无异于盲人骑瞎马,端着金碗讨饭吃。丰富的民俗资源不仅是摄影的资源,同时也是文化资源、经济资源。
还有,“民俗摄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担负起桥梁作用”,“运用民俗摄影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除血缘之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的基础。民俗摄影能够以极强的可视性,毋庸置疑的真实性,图象本身的知识性,环境、人物、气氛的现场感,用同一民族的民俗事象来增强不同地区人们同祖同宗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则可以通过桥梁和媒介作用,进行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风情民俗的认识,大多是从电影、电视、光碟、幻灯、画报、摄影图片得来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民俗摄影的优势,对内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移风易俗教育,对外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国际合作互惠的宣传、世界和平发展的宣传。由于韩连赟认识到了民俗摄影这种传播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他就有了积极从事拍摄活动的爆发力。这是他的民俗摄影步入深化的思想动力。
综观韩连赟近年发表的许多专题摄影和新近出版的四部新著,可以看出他在民俗摄影的内容、形式、文化内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其一,提高了对民俗摄影性质、内容、意义、价值的认识,强化了通过民俗摄影的纪实关注人、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民俗文化的坚守和复异,大力抢救一些即将消失的民俗事象,开辟了新疆摄影题材英雄用武之地的新天地。
其二,他清醒地感悟到新疆少数民族民俗的地域特点、题材特点、人类文化学特点,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集中力量从事任务繁重的民俗摄影和民俗研究,试图大规模、多层面、系统化、系列化地展示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社会学价值,把新疆的民俗摄影和民俗研究引向深入。
其三,把民俗摄影与民俗旅游考察结合起来,用图文配合讲故事、做导游的方式普及民俗知识,发挥民俗摄影的宣传教育作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团结,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沟通与友谊。
其四,促进民俗摄影与民俗研究相结合,努力学习,力争使自己既是民俗摄影家,又是民俗研究的学者。
新疆的民俗资源很丰富,可拓展的道路也很广阔。韩连赟从专门搞摄影到亲自动手撰写文字说明、采访纪实和旅游散文,从一个单纯的民俗摄影家兼有了民俗研究者的优势。这条路,他走对了。因而,未来的事业必将会取得预期的提升。
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使韩连赟对民俗摄影特质和价值的认识,逐渐趋向深化。
首先,他认识到民俗事象是文化现象,要把民俗摄影定位于历史文化的高度。民俗摄影是用现代化摄影手段来表现民俗事象,储存民俗演变的形象资料,抢救那些濒临消失的民俗事象,提供给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家进行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所以,民俗学家必须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要站在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放眼于大文化、大思维、大视野去进行民俗事象的拍摄记录。
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空间,决定了少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到他们的民俗文化。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理构造,高山冰川,平原绿洲,草原戈壁,酷热高寒,形成了许多相对固定的生活圈子。例如以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为主形成的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使他们逐渐走出自我封闭,思维和性格开始变异,在先辈固有的坚韧豪放中增添了活泼与幽默,率直乐观中融入了机智与冷静。而长期生活在草原文化圈中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由于严酷险峻的自然环境和动态的生产方式,培养了他们坚韧刻苦、豪迈顽强、勇敢剽悍、自由乐观的精神气质,以及游动、探索、创造的活力。
丝绸之路流动的、开放的、多元化的思想精神及其复杂交融深刻地影响到新疆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例如维吾尔族的土布、丝绸、札染、造纸、土陶等手工生产,明显受到中原汉族同类生产技术的影响;维吾尔乐器中的艾捷克、卡龙、唢呐、筚篥、笛子、达甫鼓等,都是中西乐器互相交流吸收之后创造出来的。维吾尔民间文学《阿凡提的故事》则是在阿拉伯世界、中亚地区和我国新疆广泛流传后形成的。
多民族聚居是新疆地区民族关系的显著特色。一方面,由于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族源、迁徙经历、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因而形成了各自迥然殊异的民族风俗:民間口头文学中存活着的族源说、英雄颂诗、民间演唱、民间体育、民间手工产品、岁时节令、婚丧嫁娶、占卜禁忌等等,成为特殊性、多样性、丰富多彩、互不雷同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多民族的交杂聚居,有着大致相同的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这又使不同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交流、吸收有了相似性、趋同性。
韩连赟能从人类的生存环境、历史发展、民族关系、宗教浸染等方面观察民俗事象,穿透直观视觉的表层感受,探寻构成民俗文化现象复杂的社会渊薮。这是他民俗摄影步入深化的重要原因。
其次,他认识到民俗摄影是摄影的一个门类,属于纪实摄影范畴。它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生活的当下呈现和昨日形态;它是“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影像”,有见证时代变化的责任;它的目的是为社会学家提供人类社会考察研究的翔实资料,还能为人们的多样化知识需求提供一个视觉领域和审美样式。因此,民俗摄影的鲜明特征首先是它的真实性、史料性。当然,在忠实记录民俗事象真实状况的同时,也不排除表现一定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韩连赟说:“民俗摄影家应该脱去自我观赏的心态,脱去自我沉迷的艺术创造,摆脱商业味和白面书生的脂粉气,因为民俗摄影不是花容月貌、时髦惟美的纯艺术。这需要用摄影最基本的语言,朴实无华地记录目前尚存的民俗事象。应该说民俗摄影在‘惟美’和‘惟真’面前,将选择后者。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愿意听摄影人用最美的语言讲述民俗这古老的故事。”在这里,他明确谈到民俗摄影的基本要求与行为规范,也主次分明、灵活机敏地讲了惟美与惟真的辩证关系。他的作品都严格遵守了忠实记录这个基本原则。同时,也没有忘记恰当地表现其知识性、趣味性与观赏性。有许多作品,如果从观赏的标准来看,也不失为艺术性较强的社会纪实作品。
再次,他认识到新疆少数民俗摄影是一种本土性、地域性题材,是就地取材、人文开发的宝贵资源。他说:“新疆大量的民俗文化仍处于原生状态,保持着它的神秘性、原始性……多民族的新疆折射出的多种文化事象、多姿多彩的民俗事象就是我们民俗摄影的资源优势……面对新疆的资源优势,新疆的摄影人并没有把它转化为作品优势。”他的这种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清醒聪颖的独到见解。就全国范围而言,像新疆地区这样具有地理环境特点,丝路历史文明,多种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具,原始生态尚存,多元文化交融,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渔猎业、经贸业交错发展的状态,实在是极为罕见的。对这种自然天成、包罗万象的民俗资源视而不见,不去发现开掘,不去急拍抢拍,无异于盲人骑瞎马,端着金碗讨饭吃。丰富的民俗资源不仅是摄影的资源,同时也是文化资源、经济资源。
还有,“民俗摄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担负起桥梁作用”,“运用民俗摄影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除血缘之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的基础。民俗摄影能够以极强的可视性,毋庸置疑的真实性,图象本身的知识性,环境、人物、气氛的现场感,用同一民族的民俗事象来增强不同地区人们同祖同宗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则可以通过桥梁和媒介作用,进行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风情民俗的认识,大多是从电影、电视、光碟、幻灯、画报、摄影图片得来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民俗摄影的优势,对内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移风易俗教育,对外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国际合作互惠的宣传、世界和平发展的宣传。由于韩连赟认识到了民俗摄影这种传播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他就有了积极从事拍摄活动的爆发力。这是他的民俗摄影步入深化的思想动力。
综观韩连赟近年发表的许多专题摄影和新近出版的四部新著,可以看出他在民俗摄影的内容、形式、文化内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其一,提高了对民俗摄影性质、内容、意义、价值的认识,强化了通过民俗摄影的纪实关注人、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民俗文化的坚守和复异,大力抢救一些即将消失的民俗事象,开辟了新疆摄影题材英雄用武之地的新天地。
其二,他清醒地感悟到新疆少数民族民俗的地域特点、题材特点、人类文化学特点,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集中力量从事任务繁重的民俗摄影和民俗研究,试图大规模、多层面、系统化、系列化地展示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社会学价值,把新疆的民俗摄影和民俗研究引向深入。
其三,把民俗摄影与民俗旅游考察结合起来,用图文配合讲故事、做导游的方式普及民俗知识,发挥民俗摄影的宣传教育作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团结,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沟通与友谊。
其四,促进民俗摄影与民俗研究相结合,努力学习,力争使自己既是民俗摄影家,又是民俗研究的学者。
新疆的民俗资源很丰富,可拓展的道路也很广阔。韩连赟从专门搞摄影到亲自动手撰写文字说明、采访纪实和旅游散文,从一个单纯的民俗摄影家兼有了民俗研究者的优势。这条路,他走对了。因而,未来的事业必将会取得预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