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底、9月初,一周之内BD蓝光和HDDVD两大集团先后在中国市场发力,分别宣布在年底或2008年3月份推出国产次世代高清播放机,一时间“中国次世代DVD”的天空立刻“风雨欲来风满楼”——EVD方面的张宝全也指出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展示的由TCL、海尔、步步高、清华同方、创亚科技五家企业生产的CH-DVD碟机样机,实际上就是东芝的某HDDVD机型换了个外壳而已。
“次世代DVD”中国策略之回顾
HDDVD集团在8月29日BD集团的中国策略曝光后一周后就宣布“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成立及展示中国版HDDVD样机,的确有仓皇应战之嫌。但是回顾HDDVD两年多前就在国内布局,相比BD蓝光整整提前了一年,“仓皇应战”说似乎不大成立。
2005年7月,距离东芝的第一款HDDVD影碟机在日本上市(2006年3月31日)的时间还有九个月,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就向DvD论坛蓝光工作组提交建议,希望能基于HDDVD标准开发一种只面向中国的DVD格式。这说明HDDVD集团至少在2005年初就已经开始和国内相关机构接触,着手HDDVD在中国的推广。相比之下,蓝光协会中国工作组直到2006年下半年才成立,在启动时间上已经比HDDVD落后了一年。
不过东芝的中国策略看起来有些按部就班,比如直到2007年2月28日举行的第37届DVD论坛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才批准了中国高密度只读光盘C-HD DVD-ROM物理技术规范,这距离2005年7月已经超过了19个月。因此,当7月初蓝光协会集体高调亮相SINOCES2007时HDDVD完全没有做好准备,这从两大格式的参展面积、展品数量和展会期间的推广活动规模上即可一窥究竟。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HDDVD集团两年多来在中国的推广业绩。例如,今年年初就传闻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就和中国某企业签订大笔HDDVD影碟机订单,并准备以超低价投入今年年底的圣诞节商业大战。而9月7日在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展出的5家中国家电企业生产的CH-DVD碟机样机,也不是一周之内就能赶制出来的。有点制造业常识的人肯定知道,即使是制作外壳,一周的时间也不够。最合理的答案应该是,东芝早就为这几家中国企业提供了研发套件。
正是因为HDDVD集团在国内的长期推广,在研发、制造、内容、渠道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笔者认为“2008年3月国内上市”的时间表应该不会有大问题。而中国华录集团提出的“年底推出BD影碟机”的说法,应该理解为在年底可以完成研发样机,要真正上市销售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三大势力角逐国内高清碟机市场
蓝光在中国首次发力一周之后,9月7日,HDDVD也掀起了猛烈的反击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9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国际光存储设备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开幕,并分别举行了BD蓝光、HDDVD和红光高清的专场技术交流会。
BD蓝光集团派出超强阵容出席本次研讨会,其中索尼数字音乐光盘公司(sonyDADC)执行总裁吴晓先生介绍了BD光盘批量复制的状况、松下媒体工艺开发经理大野锐二介绍了松下关于单面双层BD-ROM光盘低成本生产工艺、全球最大的光盘复制设备提供商SlNGuLUS销售主管RiCkuitdehaag介绍其最新的CRYSTALLm母盘制作设备,而BD蓝光协会中国工作组主席松村纯孝(日本先锋公司研发组执行官)报告了BD蓝光的一些最新进展情况。
9月28日,BD蓝光协会特地举办了媒体沟通会,宣布在联合技术委员会下成立“中国音视频编码评估特别工作组”,这个特别工作组将评估中国华录集团递交的AVS和DRA提案。AVS和DRA分别是我国数字视频和数字音频标准,已经被CH-DVD作为可选视音频编码方案提交给DVD论坛。今次华录集团再次将AVS和DRA提交给BDA,也是为了赢得中国政府的支持。果不其然,中国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广播电视处白为民处长也出席了BD蓝光这次媒体沟通会,她对华录集团提交DRA和AVS提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非常高兴了解到BDA将开始正式评估AVS/DRA,并且有可能将AVS/DRA作为蓝光光盘格式的一部分。我们也希望做为贡献会员的华录集团在BDA里能够有足够多的话语权。”
在HDDVD/CHDVD技术交流会上,中国DVD论坛A级产品认证实验室负责人,同时也是中国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田玉静女士的HDDVD/CHDVD的主题讲演要简单得多,主要介绍了HDDVD的低成本等特性。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陆达副主任则介绍了CHDVD近期发展路线图,计划在今年12月底完成AVS、DRA、导航系统等应用格式标准和硬件的开发,到明年3月再加入版权保护系统。关于AVS芯片,陆达表示将会采用现有的独立芯片应急,但现有的AVS芯片主要是应对网络传输,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完善。至于AACS版权保护,由于中国国务院在1997年发布的相关规定,商用密码规范必须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许可才能使用,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经过与AACS组织一年多的协商,目前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最终仍将会采用AACS(毕竟已经得到了好莱坞众多片商的认可),另外可能还会配以中国自己的版权保护技术。
在BD和HD DVD这两种蓝光技术之外,中国是世界上对“红光高清”技术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地区。“2007年中国国际光存储设备技术研讨会”的红光高清专题技术交流会上,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厂家中心潘龙法主任介绍了中国红光高清光盘技术的总体情况,其中包括中国台湾的FVD,中国大陆的EVD、NVD和HRD等。潘龙法表示,DVD给中国相关产业个深刻的教训,现在每台DVD影碟机要缴纳13.1美元的专利费,其中有65%是物理格式方面的专利,35%是应用格式方面的专利。因此中国要想摆脱专利费的困扰就主要从物理格式下手,而FVD、NVD、HRD,包括蓝光的CH-DVD都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早前的EVD则是照搬DVD的物理格式,只是在应用格式上进行了修改)。另外,中国DVD产业目前刚刚进入核心技术领域,比如光头,中国企业已经能够开始提供国产的DVD光头,如果这个时候又被蓝光所取代,对于中国刚刚培养起来的DVD基础产业是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要走红光高清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可能也是广大消费者所考虑不到的因素。由于物理格式的修改,使中国的红光高清标准面临着硬件上自主创新的挑战,比如新的伺服系统、新的前端信号处理系统(采用了新的调制码技术),而新应用格式也意味在后端处理芯片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突破,这其中包括自主的视频(AVS)与音频(DRA)标准的解码,自主的导航系统执行系统以及自主的版本保护技术的处理等等。不仅仅是红光高清,这同样也是CH-DVD将要面对的问题。
除了潘龙法的综合介绍外,NVD和HRD相关研发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这两种新的红光高清格式。2007年5月,NVD与总体设计上相差不多的中国台湾工研院开发的FVD技术标准正式携手并走向融合;海尔已经在2006年11月生产了200台NVD样机,12GB版本影碟机预计在2008年3月全面上市。
令人遗憾的是,在2007年中国国际光存储设备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国家推荐标准的EVD方面并没有代表发言。由于内容支持的不力,EVD及与其合并的HVD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NVD和HRD即使能够投入生产,在内容方面能避免EVD的覆辙吗?下期再谈。
“次世代DVD”中国策略之回顾
HDDVD集团在8月29日BD集团的中国策略曝光后一周后就宣布“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成立及展示中国版HDDVD样机,的确有仓皇应战之嫌。但是回顾HDDVD两年多前就在国内布局,相比BD蓝光整整提前了一年,“仓皇应战”说似乎不大成立。
2005年7月,距离东芝的第一款HDDVD影碟机在日本上市(2006年3月31日)的时间还有九个月,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就向DvD论坛蓝光工作组提交建议,希望能基于HDDVD标准开发一种只面向中国的DVD格式。这说明HDDVD集团至少在2005年初就已经开始和国内相关机构接触,着手HDDVD在中国的推广。相比之下,蓝光协会中国工作组直到2006年下半年才成立,在启动时间上已经比HDDVD落后了一年。
不过东芝的中国策略看起来有些按部就班,比如直到2007年2月28日举行的第37届DVD论坛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才批准了中国高密度只读光盘C-HD DVD-ROM物理技术规范,这距离2005年7月已经超过了19个月。因此,当7月初蓝光协会集体高调亮相SINOCES2007时HDDVD完全没有做好准备,这从两大格式的参展面积、展品数量和展会期间的推广活动规模上即可一窥究竟。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HDDVD集团两年多来在中国的推广业绩。例如,今年年初就传闻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就和中国某企业签订大笔HDDVD影碟机订单,并准备以超低价投入今年年底的圣诞节商业大战。而9月7日在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展出的5家中国家电企业生产的CH-DVD碟机样机,也不是一周之内就能赶制出来的。有点制造业常识的人肯定知道,即使是制作外壳,一周的时间也不够。最合理的答案应该是,东芝早就为这几家中国企业提供了研发套件。
正是因为HDDVD集团在国内的长期推广,在研发、制造、内容、渠道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笔者认为“2008年3月国内上市”的时间表应该不会有大问题。而中国华录集团提出的“年底推出BD影碟机”的说法,应该理解为在年底可以完成研发样机,要真正上市销售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三大势力角逐国内高清碟机市场
蓝光在中国首次发力一周之后,9月7日,HDDVD也掀起了猛烈的反击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9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国际光存储设备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开幕,并分别举行了BD蓝光、HDDVD和红光高清的专场技术交流会。
BD蓝光集团派出超强阵容出席本次研讨会,其中索尼数字音乐光盘公司(sonyDADC)执行总裁吴晓先生介绍了BD光盘批量复制的状况、松下媒体工艺开发经理大野锐二介绍了松下关于单面双层BD-ROM光盘低成本生产工艺、全球最大的光盘复制设备提供商SlNGuLUS销售主管RiCkuitdehaag介绍其最新的CRYSTALLm母盘制作设备,而BD蓝光协会中国工作组主席松村纯孝(日本先锋公司研发组执行官)报告了BD蓝光的一些最新进展情况。
9月28日,BD蓝光协会特地举办了媒体沟通会,宣布在联合技术委员会下成立“中国音视频编码评估特别工作组”,这个特别工作组将评估中国华录集团递交的AVS和DRA提案。AVS和DRA分别是我国数字视频和数字音频标准,已经被CH-DVD作为可选视音频编码方案提交给DVD论坛。今次华录集团再次将AVS和DRA提交给BDA,也是为了赢得中国政府的支持。果不其然,中国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广播电视处白为民处长也出席了BD蓝光这次媒体沟通会,她对华录集团提交DRA和AVS提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非常高兴了解到BDA将开始正式评估AVS/DRA,并且有可能将AVS/DRA作为蓝光光盘格式的一部分。我们也希望做为贡献会员的华录集团在BDA里能够有足够多的话语权。”
在HDDVD/CHDVD技术交流会上,中国DVD论坛A级产品认证实验室负责人,同时也是中国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田玉静女士的HDDVD/CHDVD的主题讲演要简单得多,主要介绍了HDDVD的低成本等特性。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陆达副主任则介绍了CHDVD近期发展路线图,计划在今年12月底完成AVS、DRA、导航系统等应用格式标准和硬件的开发,到明年3月再加入版权保护系统。关于AVS芯片,陆达表示将会采用现有的独立芯片应急,但现有的AVS芯片主要是应对网络传输,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完善。至于AACS版权保护,由于中国国务院在1997年发布的相关规定,商用密码规范必须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许可才能使用,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经过与AACS组织一年多的协商,目前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最终仍将会采用AACS(毕竟已经得到了好莱坞众多片商的认可),另外可能还会配以中国自己的版权保护技术。
在BD和HD DVD这两种蓝光技术之外,中国是世界上对“红光高清”技术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地区。“2007年中国国际光存储设备技术研讨会”的红光高清专题技术交流会上,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厂家中心潘龙法主任介绍了中国红光高清光盘技术的总体情况,其中包括中国台湾的FVD,中国大陆的EVD、NVD和HRD等。潘龙法表示,DVD给中国相关产业个深刻的教训,现在每台DVD影碟机要缴纳13.1美元的专利费,其中有65%是物理格式方面的专利,35%是应用格式方面的专利。因此中国要想摆脱专利费的困扰就主要从物理格式下手,而FVD、NVD、HRD,包括蓝光的CH-DVD都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早前的EVD则是照搬DVD的物理格式,只是在应用格式上进行了修改)。另外,中国DVD产业目前刚刚进入核心技术领域,比如光头,中国企业已经能够开始提供国产的DVD光头,如果这个时候又被蓝光所取代,对于中国刚刚培养起来的DVD基础产业是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要走红光高清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可能也是广大消费者所考虑不到的因素。由于物理格式的修改,使中国的红光高清标准面临着硬件上自主创新的挑战,比如新的伺服系统、新的前端信号处理系统(采用了新的调制码技术),而新应用格式也意味在后端处理芯片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突破,这其中包括自主的视频(AVS)与音频(DRA)标准的解码,自主的导航系统执行系统以及自主的版本保护技术的处理等等。不仅仅是红光高清,这同样也是CH-DVD将要面对的问题。
除了潘龙法的综合介绍外,NVD和HRD相关研发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这两种新的红光高清格式。2007年5月,NVD与总体设计上相差不多的中国台湾工研院开发的FVD技术标准正式携手并走向融合;海尔已经在2006年11月生产了200台NVD样机,12GB版本影碟机预计在2008年3月全面上市。
令人遗憾的是,在2007年中国国际光存储设备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国家推荐标准的EVD方面并没有代表发言。由于内容支持的不力,EVD及与其合并的HVD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NVD和HRD即使能够投入生产,在内容方面能避免EVD的覆辙吗?下期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