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央美术学院把“毕业”变成了“毕业季”,所有有关毕业的事宜都跟着加了剂量。今年研究生的毕业作品首次加入到了毕业季的狂欢之中,展览展出了367名学生的作品,数量之庞大也只能用“约一千两百余件”来统计。造型、设计和建筑三个展览分区也依旧没能改变“五步一作品,十步还是一作品”的拥挤。激情、鲜花般的喜庆我们都感觉到了,如果我们只把这场展览看作学院成果的一支欢乐颂歌的话。
从进入美术馆前的通道开始,就能从一排洁白的小绵羊雕塑中隐约预感到些什么,它们温顺甜美到像要飘散的云或是入口即化的太妃糖。进入到美术馆一层,按照惯例是几个体量中等的雕塑作品负责“迎宾”。这次,是罗旦《平衡系列》的四个体态圆润的体操女孩,摆了四个不同的造型,她们的表情认真知足,色调白中透粉。从比例到造型都很舒展,却让人无故联想起“稀奇”艺术商品里那些讨巧的出售品。而旁边那个侯蓁蓁的毛毡《城堡》终究因其雕花在趣味上显得甜腻精细,像一个“大个子”的童话。至于作者所言的:“开放又封闭,温暖又冰冷,仿佛我们所在的现代都市。”我是确实没看出来。回想起去年,摆在相同位置的是杨亮的作品,有着粗糙颗粒感表面的《你是如此美丽——特蕾莎》《男孩与鸭子》以及荆条编织的高耸的《纪念碑》。而这些作品不仅在材质上有木屑机理效果的尝试,在内容表达上也涉及传统、社会新闻事件和个人成长的情感记忆。其实,观者只是希望从作品里读到这个艺术家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所以那些甜腻而缺少灵魂的东西或许难以称得上是件真正的作品。
这种比较只是出于作品时空感的对应,未必十分恰当,但说到表达自我,本次的毕业展确实能看到当下的学院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当一堆裹着蜜糖奶油色、雕花搂空的作品在眼前飘过的时候,真是有点莫名那些女性化气息的甜美风是从何处刮来。李苑琛的《英雄在内》、戴放的《它们》《骆驼》《北极熊和小女孩》,许明月的《消失的边缘》、左瑾的《八方美人》、赵磊的《变奏——月光曲》系列、张婷崴的《袖珍屋》系列、杨希的《生命的细节》系列、张宝平的《心光》等等。当然,采取一种最适宜的方式自由表达是这些未来艺术家的权力,但粗略算来这个比例之高确实有些让人诧异。
要说更让人不安的是本次毕业展览还暴露出作品思维活跃表面下的一种创作趋同性和无力感。比如总有画面里的人头攒动和人来人往,以地铁为主题的油画作品,两位毕业生就像约好了一样做了一个组国,毫无违和感。杨澜的《淘花园记》则是以一种国画唯美风来表现花海中的人海的,虽然在构图和留白处都自带美感,但还是有种“人真多”让花的繁茂都无所适从的感觉,邓玉明《中国式合影之三》版画黑白效果下的人群也真的是多到溢出画面,就连徐正月的影像《行人》也可以加入这一人潮涌动的系列。看了他们的作品,令我意识到我们生存空间的拥挤可能确实给喜欢清静的年轻艺术家们投射了不小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变换着模式来回表达,然而又像什么也没说。
另外,自我沉溺和碎片化表达更加凸显。公正地来说,这一点在往年的毕业展上也是有的,算是延续了传统,但另一方面这也确实和90后遭遇的网络时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自我沉溺,就是你能看见毕业生所表达的主题大都围绕一个较为封闭的自我展开:我的减肥历程如何让我在意志上如同钢铁侠;在小狗身上装上摄像机,换一种视角“看”我自己和我的狗的生活:我儿时玩的芭比娃娃的“dollhouse”:我一个人的宗教敬畏;我的臆想世界;我朋友圈的自拍等等。可以脱离任何的语境在自我的秘密花园里悠闲自得。而碎片化表达,只要你去展览现场看一看《房间》《消失的边缘》《运动场》《56分之32秒》,谢望的《自闻录》这些如絮语切片式的作品,自然就明白了:用尺幅不一的小幅作品林林总总地铺满一面墙。
对于一个受过学院教育的毕业生来说,我想有些要求并不过分:讨论一种状态,或是体会一种心情,抑或是用独立的价值观去判断一个现象都将让自己校园的青春岁月熠熠生辉。总把自己狭隘的目光寄生于平庸的日常中,得到的或许只能是茫茫无尽的自言自语,无聊亦无趣。当然,在这茫茫无尽的自言自语中,确实也会发现一些有温度的作品,邢彦超的《日暮乡关》只是在最普通的红砖上做浅浮雕,有些像汉代画像石,拓印和围成圆彤的摆放有一种特别的宗教仪式感,在四个位置上,他附上了一段话:你可以拿起来看,弯腰或蹲下,就像我在荒野中捡起它们时一样,它们将诉说关于家乡的思考,不过请不要带走。有些亲切,有些诗意,又有些哀愁,并在努力传递一种他感受到的以及他希望观者感受到的东西。王恩来《临时关系系列——瀑布的演进》可能表现得更理性,但仍旧对“雕塑空间中的时间性因素”进行了一次尝试性探讨,当被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肥皂被流水不断消解成泡沫和飘散往空中浓烈的气味时,什么是坚固的?什么是形状?
本次毕业展倒是在校区大本营鲜有露面的城市设计专业给人不少惊喜。原来印象中总觉得设计属于实用艺术,毕业生多是把作品当作一次用户体验来完成的,但或许在白色校园展厅反而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了人文气息。比如陈立峰的《纹脉》,虽然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些稚鳓,但还是尝试抽离网络元素做一个个性化、设计化的表达。郭慧珠的《绕山林》也用四格影像的方式介绍了“绕山林”这个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陈娜的《一九七九》以己所长,帮助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大伯重新改造其居住空间,来尝试改善他晚年的生活质量。年轻人可以稚嫩,但绝对不可以麻木,更何况是年轻艺术家。
也许原来的毕业展览是唱给自己学院时光的一支歌,可以欢快也可以放肆。但随着二维码慢慢爬上了作品的展签,毕业生越来越懂得毕业展对于自己即将踏入的社会意味着什么,而在这个精神和生活都日渐平庸无常的纷乱时代,年轻人越来越不知道如何从心底唱出一段动人的旋律,只是希望那些甜美不会打破任何的平静与和谐。也许展览的主旨“发生,发声”和展场外四处遍布的温顺洁白的羊群形成了最为讽刺和戏剧性的效果。
批判?尖锐?我们只不过都在合唱一支《欢乐颂》。
从进入美术馆前的通道开始,就能从一排洁白的小绵羊雕塑中隐约预感到些什么,它们温顺甜美到像要飘散的云或是入口即化的太妃糖。进入到美术馆一层,按照惯例是几个体量中等的雕塑作品负责“迎宾”。这次,是罗旦《平衡系列》的四个体态圆润的体操女孩,摆了四个不同的造型,她们的表情认真知足,色调白中透粉。从比例到造型都很舒展,却让人无故联想起“稀奇”艺术商品里那些讨巧的出售品。而旁边那个侯蓁蓁的毛毡《城堡》终究因其雕花在趣味上显得甜腻精细,像一个“大个子”的童话。至于作者所言的:“开放又封闭,温暖又冰冷,仿佛我们所在的现代都市。”我是确实没看出来。回想起去年,摆在相同位置的是杨亮的作品,有着粗糙颗粒感表面的《你是如此美丽——特蕾莎》《男孩与鸭子》以及荆条编织的高耸的《纪念碑》。而这些作品不仅在材质上有木屑机理效果的尝试,在内容表达上也涉及传统、社会新闻事件和个人成长的情感记忆。其实,观者只是希望从作品里读到这个艺术家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所以那些甜腻而缺少灵魂的东西或许难以称得上是件真正的作品。
这种比较只是出于作品时空感的对应,未必十分恰当,但说到表达自我,本次的毕业展确实能看到当下的学院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当一堆裹着蜜糖奶油色、雕花搂空的作品在眼前飘过的时候,真是有点莫名那些女性化气息的甜美风是从何处刮来。李苑琛的《英雄在内》、戴放的《它们》《骆驼》《北极熊和小女孩》,许明月的《消失的边缘》、左瑾的《八方美人》、赵磊的《变奏——月光曲》系列、张婷崴的《袖珍屋》系列、杨希的《生命的细节》系列、张宝平的《心光》等等。当然,采取一种最适宜的方式自由表达是这些未来艺术家的权力,但粗略算来这个比例之高确实有些让人诧异。
要说更让人不安的是本次毕业展览还暴露出作品思维活跃表面下的一种创作趋同性和无力感。比如总有画面里的人头攒动和人来人往,以地铁为主题的油画作品,两位毕业生就像约好了一样做了一个组国,毫无违和感。杨澜的《淘花园记》则是以一种国画唯美风来表现花海中的人海的,虽然在构图和留白处都自带美感,但还是有种“人真多”让花的繁茂都无所适从的感觉,邓玉明《中国式合影之三》版画黑白效果下的人群也真的是多到溢出画面,就连徐正月的影像《行人》也可以加入这一人潮涌动的系列。看了他们的作品,令我意识到我们生存空间的拥挤可能确实给喜欢清静的年轻艺术家们投射了不小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变换着模式来回表达,然而又像什么也没说。
另外,自我沉溺和碎片化表达更加凸显。公正地来说,这一点在往年的毕业展上也是有的,算是延续了传统,但另一方面这也确实和90后遭遇的网络时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自我沉溺,就是你能看见毕业生所表达的主题大都围绕一个较为封闭的自我展开:我的减肥历程如何让我在意志上如同钢铁侠;在小狗身上装上摄像机,换一种视角“看”我自己和我的狗的生活:我儿时玩的芭比娃娃的“dollhouse”:我一个人的宗教敬畏;我的臆想世界;我朋友圈的自拍等等。可以脱离任何的语境在自我的秘密花园里悠闲自得。而碎片化表达,只要你去展览现场看一看《房间》《消失的边缘》《运动场》《56分之32秒》,谢望的《自闻录》这些如絮语切片式的作品,自然就明白了:用尺幅不一的小幅作品林林总总地铺满一面墙。
对于一个受过学院教育的毕业生来说,我想有些要求并不过分:讨论一种状态,或是体会一种心情,抑或是用独立的价值观去判断一个现象都将让自己校园的青春岁月熠熠生辉。总把自己狭隘的目光寄生于平庸的日常中,得到的或许只能是茫茫无尽的自言自语,无聊亦无趣。当然,在这茫茫无尽的自言自语中,确实也会发现一些有温度的作品,邢彦超的《日暮乡关》只是在最普通的红砖上做浅浮雕,有些像汉代画像石,拓印和围成圆彤的摆放有一种特别的宗教仪式感,在四个位置上,他附上了一段话:你可以拿起来看,弯腰或蹲下,就像我在荒野中捡起它们时一样,它们将诉说关于家乡的思考,不过请不要带走。有些亲切,有些诗意,又有些哀愁,并在努力传递一种他感受到的以及他希望观者感受到的东西。王恩来《临时关系系列——瀑布的演进》可能表现得更理性,但仍旧对“雕塑空间中的时间性因素”进行了一次尝试性探讨,当被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肥皂被流水不断消解成泡沫和飘散往空中浓烈的气味时,什么是坚固的?什么是形状?
本次毕业展倒是在校区大本营鲜有露面的城市设计专业给人不少惊喜。原来印象中总觉得设计属于实用艺术,毕业生多是把作品当作一次用户体验来完成的,但或许在白色校园展厅反而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了人文气息。比如陈立峰的《纹脉》,虽然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些稚鳓,但还是尝试抽离网络元素做一个个性化、设计化的表达。郭慧珠的《绕山林》也用四格影像的方式介绍了“绕山林”这个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陈娜的《一九七九》以己所长,帮助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大伯重新改造其居住空间,来尝试改善他晚年的生活质量。年轻人可以稚嫩,但绝对不可以麻木,更何况是年轻艺术家。
也许原来的毕业展览是唱给自己学院时光的一支歌,可以欢快也可以放肆。但随着二维码慢慢爬上了作品的展签,毕业生越来越懂得毕业展对于自己即将踏入的社会意味着什么,而在这个精神和生活都日渐平庸无常的纷乱时代,年轻人越来越不知道如何从心底唱出一段动人的旋律,只是希望那些甜美不会打破任何的平静与和谐。也许展览的主旨“发生,发声”和展场外四处遍布的温顺洁白的羊群形成了最为讽刺和戏剧性的效果。
批判?尖锐?我们只不过都在合唱一支《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