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学生诚信价值观冲突及培养路径整合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体依据道德良心来支配外在行为的理智,是一种对他人权利的维护和对自私本性的限制。诚信价值观包含公正、关爱、人权等主流之意[1]。
  就我国学生目前的诚信价值观整体状况看,绝大多数学生是崇尚诚实守信,能坚持知行统一,讲信用守诺言,并且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特性,使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2];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渗透,使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念弱化、异化;教育的滞后性和管理不到位、诚信道德教育的薄弱、诚信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陈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一部分学生出现观念和行为上的偏颇,更热衷于追逐名利而背弃诚信原则。这些现实存在都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带来诸多影响。加强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养不仅成为学生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体现,更是检验公民社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面对这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配套体系,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予以考量,具体路径如下。
  一、儒家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中国是礼仪之邦,一直以儒家文化作为遵守和秉持的原则。应该说,从个人道德、家族伦理、人际关系到国家的典章制度以及国际间的交往,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关于“信”的论述,对中国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法制、文化、教育等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孔子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些思想认为,在社会交往中要以信任作为基础或前提;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孟子将“朋友有信”作为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规范。这些论述意味着“诚信”既是人的本质要求,体现真、善、美价值的统一,又成为当今社会积极营造诚信氛围的根本动力。
  但同样,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中国,包括诚信、道德等精神层面都被以商品化的方式来衡量,于是出现了著名企业生产问题商品、车主搀扶摔倒老人被判赔10万、交通肇事后逃避责任、考试抄袭作弊现象屡屡出现、虚假招生广告哄骗学子等等让我们应接不暇的违背诚信准则的事情。最终导致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有些人也会出现因遵守诚信原则而增加风险系数的现象。
  为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大力弘扬优秀的儒家文化,让当今学生在继承、弘扬古代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思考,内化儒家思想中关于“诚信”的主张,酝酿创造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从而把儒家思想中优秀的诚信基因挖掘和展示出来,让儒家思想得到持久的继承和发扬,以体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悠久历史中创造出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二、自觉行为的践行与持久
  当今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内在品质可以通过诚信行为得到体现和印证,而诚信的自觉行为是使一个人形成内在统一、外在完备的必要条件,也是具有坚持诚信自觉意识的基础。
  一直以来,广大学生在党的关怀、鼓舞、激励下健康成长。一代代学生都应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但面对转型时期的种种不确定性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却变得薄弱起来,学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忘记了自己的担当,也就忘记了那些曾经为担当而许下的诺言。这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如何在种种复杂的选择中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3]。
  回顾过去,学生一代在革命前辈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激励下[4],在中国民族危难时刻,冲锋在前,表现出不怕牺牲的民族大义;在蔡元培先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以研究为第一责任”,“使大学为最高文化中心”的鼓舞下,学生承担起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时代责任;在温家宝总理汶川大地震之后于一所学校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的震撼后,充分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感天动地的同胞之情,学生们在自觉的担当中迅速成长、成熟。
  今天,当改革开放让我们共享太平、处于盛世时,当自觉重现在年轻一代身上而让国人倍感欣慰时,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关于诚信价值观的标准,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外部接受,然后再进行内化,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习惯性行为,只有当这些习惯性行为被行为主体(学生)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会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行为主体(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真诚坦白的人,真情流露的人。善于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人,或者用自己的感情打动他人,以此赢得别人的信任。引导学生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并去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善于自省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促使学生为做一个诚信的人而付出实际行动,并减少因诚信行为缺失带来的道德风险,最终成为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开拓进取的新一代。
  三、社会认同的形成与固化
  社会认同是“个人或群体在与社会政治体系的相互作用中,对社会体系能动的认识、判断、评价和行为反映的心理过程,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在社会认知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社会情感体验,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社会体系的价值认可、赞同和确信,并自觉地按照社会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地参与、维护和促进社会体系的运行、稳定和发展的一种社会心理过程”[5]。
  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养成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这首先需要全社会在如何树立诚信价值观方面形成共识(认同)并付诸实际行动,重视社会诚信环境的优化,通过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有利于学生诚信价值观培养的环境;需要努力构建一个诚信社会。通过培育体现“诚信”内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体系。使人们认识到诚信是建立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用诚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统一起来。要高度重视家庭诚信教育,通过优化家庭环境,发掘中国传统的家训精华,引导父母以身作则,升华现代伦理精神,培育良好的家风;要广泛开展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提高学生参与诚信建设的积极性。   四、诚信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诚信档案是指以打造诚信、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在全国范围各个领域内建立各种诚信体系,以达到树立诚信理念、营造诚信环境的目的。我们把这种体系称为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的建立是诚信机制完善的重要形式,是应对由于多元文化冲击、社会各系统的道德教育功能弱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现实情况下所出现的学生诚信意识淡漠、诚信行为缺失、诚信效果不佳等现象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即将相关诚信记录作为其个人档案的重要内容,以防止学生道德滑坡,约束其行为和思想。
  诚信档案具有可操作性、参与性、约束性等特点,对学生来说能起到强制作用。我们可以参照国外关于诚信的相关要求,对诚信档案的内容、涉及方面、处罚措施、保障机制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也可参考国内相关经验促使诚信教育经常化、具体化和终身化,最终实现人的自律。诚信档案的建立是一个体现社会成员信誉度的机会,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宝贵财富,同时也是社会成员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起点,需要全社会通过机制、体制的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自觉意识的增强等多维因素相互配合,最终使诚信档案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监督、评价的作用。
  五、法治建设的大力推进
  我们知道,自利是人之本性。但对此,中西方观念差距巨大。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自私是一种对己行为的宽容和对他权利的限制,是一种典型的“义务主义诚信观”。这种诚信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在必须履行对他义务前提下的行为,对诚信主体而言,是一种不愿承受的“负担”;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自私是人本性中所固有的和正当的理性。正是因为有了自私的表现,行为主体才会为了人际的互利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诚信,这种诚信被认为是快乐的,这是典型的“权利主义诚信观”。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诚信观和西方诚信观的博弈,也是把“诚信”看作是负担还是快乐的转换。如何平衡观念上的差异及实现负担和快乐的抉择就成了一种必然。笔者认为,在现代法制社会和经济生活中,诚信已不仅是一种品行,也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也是一种规则;不仅是价值观,也是立法论,是可以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的。因为在法律制度完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强制诚信主体按照互利原则实现利他目标,也可以对个体因自利本性而无法履行诚信原则时进行法律上惩罚,进而保障诚信客体的利益,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等制约的诚信观”。
  因此,需要通过法治建设、运用法律制度对不诚信个体予以处罚,敦促其履行相应的诚信义务,让这种因人自私所带来的诚信负担转换成维护人际互利的诚信快乐。
  由此可见,文章提出的关于整合学生诚信价值观冲突路径的几个方面,是相互支撑、互相借重(如图1)、互为条件的,儒家文化是诚信价值观教育的首要因素,是养成自觉行为、营造社会认同氛围的基础,法治建设和诚信档案作为已经形成的诚信氛围的保障可以继续稳固已经养成的诚信价值观。上述内容是基于学生所处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等由内及外、由浅及深的程序提出的。
  图1学生诚信价值观培养路径图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伴随现代化所出现的社会转型已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历史大趋势。面对肩负祖国建设重任的学生群体价值观冲突的事实,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清社会快速发展的主潮流和社会转型的现实,通过外部引导、内部吸收,使之形成诚信价值观的意识,并努力去践行,最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诚信价值观体系。
  参考文献
  [1] 岑国桢.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文萍.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社会科学家,2005(2).
  [3] 华桦.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未来观研究——以对上海部分80、90后的调查为例.学生研究,2011(1).
  [4] 于俊如.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现实背景、基本内容与培育机制.中国学生研究,2010(4).
  [5] 李敏,姜国峰.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表现规律及构建浅析.延边党校学报,2011(5).
  (责任编辑 杨 子)
其他文献
算一算,有多少作业没做完;  想一想,題目为什么这么难;  查一查,距离寒假还有多少天?  不要着急,当你翻开这本《学霸日记》,不仅意味着2019年已经到来,同时也预示着:这个寒假,你不再孤独!《学霸日记》中的各位学霸会陪你一起解难题、闹新春、攻克寒假作业……除此以外,你还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学霸日记官方群”,这里有更多的学霸等着你的到来哦!  最后,祝亲爱的小读者们新年快乐,红包多多哟!
对于“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莱夫和温格(Lave
教师心理干预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目标人群施加心理影响,促进其不良行为改变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技术。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表明,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研究的视角主要放在心理干预的理论阐述和技术运用上,没有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中小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对我国人才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中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师生冲突严重,留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置“实验和探究”于课程标准内容的首位,实验不仅作为高中物理学、教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必要手段。  建构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策略体系是为高中物理实验的学、教提供可参考框架,其目的是为有效地改善学生在实验技能及认知分析上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该体系是以现代认知加工理论和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依据,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建构。同时,作为学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明确划分成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剖析新课标,我们不难看到:新课标已摒弃了长期应试教育下的“精英教学”模式,而把“人本教学”模式悄然推向了高中地理教学课改的前沿。    一、关于“精英教学”模式的反思    “精英教学”模式是指以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一部分
一、新《标准》结构指标的构成    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在吸取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体质健康所包含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四个方面指标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更加系统全面(见表1)。      二、新《标准》结构指标的特点    新《标准》在选择测试项目和方法时,首先考虑到测量与评价结果必须客观可靠,减少
奇妙的呼吸
期刊
12月7日 星期六 乌云黑沉沉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把家里擦得亮晶晶的。结果,妈妈一句夸奖没有,却质问我为什么不把水拧干。听见妈妈的话,我的心瞬间冷了下来!想要说什么,却被堵在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小时候,不管是妈妈、爸爸还是老师,总把“你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挂在嘴边。可为什么轮到我这儿,一句谢谢也没有,就否定我的劳动成果呢?  我知道,如果没有了妈妈的唠叨,有些事我可能永远不会做得很好
摘要:2020年底精准扶贫工作胜利完成,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失和扶贫工作的结束。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当前对返贫动态监测的研究多为宏观政策性内容,对贫困人口进行返贫识别的微观操作性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选取14维特征,构建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返贫人口识别模型进行贫困人口分类。结
在进行教学调研时,笔者深深地感到当前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师生自身内外部之间、师生之间单向信息传递的活动,教学的单向性导致了教学的低效性。教学中双方难以明确自身的任务,缺乏有效师生交往的机制,以至课堂教学结束,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教师讲些什么,教师也不清楚学生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加强教学主体互动尤为必要。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内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