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英教学”到“人本教学”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明确划分成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剖析新课标,我们不难看到:新课标已摒弃了长期应试教育下的“精英教学”模式,而把“人本教学”模式悄然推向了高中地理教学课改的前沿。
  
  一、关于“精英教学”模式的反思
  
  “精英教学”模式是指以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一部分天赋高、动机强的学生为教学目标,单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采取一味灌输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忽视“过程与方法”,漠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历史背景来看,“精英教学”模式植根于我国传统的一种畸形的科学文化观“唯科学主义”。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教学应做到自然地理的科学性和人文地理的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能全面实现其教育目的和价值。但在传统的“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很多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上存在着一些偏颇,教学理念上重自然轻人文,过于强调自然地理的理性思维,如科学、严谨、确证、量化,而忽视思维直觉、个体顿悟、心灵体验等人文要素;教学方法上过于注重地理事实和原理的系统性,而轻视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需要;教学评价上过于偏重自然地理部分,且试题设计思维过程繁杂,学生的认知生理年龄很难达到这样的思维缜密度,容易出现思维“黑障”和思路紊乱。
  “精英教学”模式滋长的现实土壤就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下,地理教师均把目标死死盯在“双基”上,即使喊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无非也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做题技巧,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并不等同,因为这些解题能力和做题技巧与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是相分离的。“精英教学”模式的弊端有两种明显表现。
  1.学生人文素养严重匮乏
  地理学科蕴藏着丰厚的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可是“精英教学”却让学生无暇去体会诸美;地理学科渗透着丰富的对学生道德感如“地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人地和谐意识”等的教育,可是我们干瘪枯燥的教学却让学生无心去感悟。一个人没有了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他的心灵是苍白的,感情是冷漠的,思维是呆滞的,他就不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活泼生动的爱钻研探究的自然发展的人。
  2.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认为,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状态,即产生了“习得性无力感”。在前面提到的“唯科学主义”观念下,“精英教学”模式让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力感”。这种模式只把一少部分学生培养成了能够在题海中做“冲浪运动”的解题高手,可是多数学生却只能“望洋兴叹”,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碍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表现为学习动机降低,消极被动兴味索然;认知出现障碍,自惭形秽,丧失信心;情绪失调,烦躁,冷淡,悲观,沮丧,陷入抑郁状态。所以许多有远见卓识的教育人士都强烈呼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生成。
  因此,时代摒弃“精英教学”模式,“人本教学”模式便成为历史选择的必然。
  
  二、“人本教学”模式内涵及具体表现
  
  何谓“人的发展”呢?其着眼点应定在“现实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这样“人的发展”便可理解为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各种潜能的唤醒,能力的增长和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那么“人本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就是指教学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学生获得的是终身发展和参与建设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和愿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正体现了“人本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要求。其基本设计思路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如“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笔者认为,新课标引领下的“人本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六个突出特点。
  1.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教学结构上,采用“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方式,“必修模块”分为“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具有基础性和时代性。“选修模块”分为七个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和技术各个层面,贴近社会生产和生活,突出了地理的学科特点和应用价值,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教学内容上,不再追求地理学科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再追求地理环境要素的完整性。如对“区域地理”的处理,采用的是“一、五、五”方案,即至少选讲一个大陆、五个区、五个国家。教学顺序上,教师可以打破原来一贯的按地理环境由远及近的圈层结构的讲授顺序,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意愿,灵活适当地调整教材顺序。
  2.突出人文地理,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高中地理的模块安排从起初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八二开”过渡到后来的“五五开”,而新课标又制定为了“四六开”,人文地理比例首次超过了自然地理,这不仅凸现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理想,也是对传统的“唯科学主义”思想的纠正,人文地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塑造,对于当代中学生普遍人文素养残缺的现状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3.彰显人地关系,培养学生全面的地理观念
  新课标的基本设计理念就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通过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探讨研究,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全球意识教育、国情教育和忧患意识教育,培养学生五个地理观即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区域观。教材编写以“人地关系”为视角来选取教材内容;加强了“灾害地理”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讲述全球性环境问题。另外教材还能够直面社会现实,通过对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失败的教训反思,让学生深刻体会“人地关系”的辩证统一性。
  4.联系实际,反映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
  传统教材由于偏重内容的科学系统性,而相对忽视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忽视学生的认知心理的需要,新课标则确立了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编排体系,提供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从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出发,采用“案例教学法”,先出示案例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在分析探究过程中水到渠成揭示出科学原理;案例注重典型性和真实性;注重案例分析的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5.巧设“问题”与“活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新教材每一个章节中都巧妙地设置和安排了一定的“问题”和“活动”练习,而且这些“问题”和“活动”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课后思考题,它们都是课文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编排设计充分注重“问题”和“活动”的图像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能力。
  6.充实图像系统的功能,加强学生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性和实践性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新教材充分重视和加强了图像系统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多用图少用文,每页有图,甚至整页全是图;增大图幅量,减少图载信息量;不过分追求地图三要素的完整性,强调有用信息的凸现;丰富图像的类型,除了一般的景观图、统计图外,示意图、框图、联系图、插图、漫画、复合图等异彩纷呈。从而增加了信息量,增添了立体感,增多了趣味性,增强了实践性。
  总之,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让学生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让学生在自由、自觉的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中达到对意义的自主建构,采用适合学生个别差异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生理、心理潜能的激活,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同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从而积极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立建.人本教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4).
  [2] 肖川.造就自主发展的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 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付一静)
其他文献
一、问题提出    “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如何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要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就不能脱离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在中小学校中,教师们关注哪些问题,他们对哪些问题认识到位,对哪些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他们所高度关注的问题是从何而来的,
一、把物理引进课堂,将课堂内容生活化    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多姿多彩的,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物理必然是枯燥无味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新教材从日常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应用实例去体验、分析的过程,课堂是培养学生物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交流、融合,又凸显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为世界最早的三大戏剧体系(中国戏曲、古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之一的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无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成果,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具
一、体育课程的结构    体育课程的结构,是从课程的开始到结束对课程的教学活动模式的整体设计,包括课程内容安排的顺序、教法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  体育课程三部分的结构形式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要求与时间分配得过于死板,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只强调了基本部分的教学作用,忽略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培养作用。如果基本部分的教材较多、任务过重,就很难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课程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适切性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当前相当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陷入课程资源匮乏的窘境。解决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多维度的支持和投入,其中提升教师课程资源认识与开发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 面对已有或潜在的课程资源,农村教师表现得无为和无力的原因  对于已有或潜在的课程资源,农村教师往往认识不到而无力开发和有效利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大部分农
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内发现了一具男尸。此后19年,嫌疑人之女唐泽雪穗与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跻身上流社会,一个却在底层游走,而他们身边的人接二连三离奇地死去。警察历经多年的艰苦追踪,终于使真相大白。这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讲述的故事。  在韩雪与刘令飞主演的音乐剧《白夜行》之前,《白夜行》曾分别被改编成日本电视剧、电影和韩国电影,备受瞩目的女主角唐泽雪穗则分别由绫
算一算,有多少作业没做完;  想一想,題目为什么这么难;  查一查,距离寒假还有多少天?  不要着急,当你翻开这本《学霸日记》,不仅意味着2019年已经到来,同时也预示着:这个寒假,你不再孤独!《学霸日记》中的各位学霸会陪你一起解难题、闹新春、攻克寒假作业……除此以外,你还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学霸日记官方群”,这里有更多的学霸等着你的到来哦!  最后,祝亲爱的小读者们新年快乐,红包多多哟!
对于“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莱夫和温格(Lave
教师心理干预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目标人群施加心理影响,促进其不良行为改变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技术。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表明,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研究的视角主要放在心理干预的理论阐述和技术运用上,没有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中小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对我国人才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中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师生冲突严重,留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置“实验和探究”于课程标准内容的首位,实验不仅作为高中物理学、教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必要手段。  建构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策略体系是为高中物理实验的学、教提供可参考框架,其目的是为有效地改善学生在实验技能及认知分析上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该体系是以现代认知加工理论和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依据,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建构。同时,作为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