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浅谈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尤其是当今中考取消生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
  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的作用,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轶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世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腌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节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边听我讲,效果也相当不错。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学英语,首先要过生词关,只有掌握了一定词汇量,才能更好地读文章、写作文。为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中考和高考都少不了阅读理解题。如何更好地“背英语单词”、“做阅读理解题”,则需讲究一番技巧。    一、怎样“背英语单词”    1、根据读音记住单词  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上课听写单词时,老师只说中文时,学生也许写不出来;但老师说英语时,一些没记住的单词照着读音也能正确拼写出来。这是因为绝大多数英语
期刊
新教材的使用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笔者通过三年的新课改实践,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现将新教材使用情况归纳如下:    一、新教材教学的理念转变    新教材用先进的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的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学会用化学
期刊
人教版的新教材在引入空间向量后使原本较为复杂的几何问题得到了不少简化,特别是向量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法向量的引入,更使得许多原本复杂难解的题变得简单易解。下面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几个例子,对法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进行归纳和总结(法向量定义:与平面垂直的非零向量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一、利用法向量求线面所成角    利用法向量求线面角主要适用于图形比较规则,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容易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从而提出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探究实验来进行教学,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新教材也是
期刊
分组实验是实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感官和教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己动手实验,身临其境地体验实验的乐趣,亲眼目睹化学反应现象。分组实验的程序大至如下:思考预习——出示目标——检查仪器——组装仪器——具体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填写报告——撤出仪器——清洗干净——摆放整齐。这些程序是学生主体要完成的过程,作为教师应给予适
期刊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设疑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对比式”可以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必须熟悉教材、实验内容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教师应做到操作规范、讲解到位、分析简洁明朗,并确保课堂纪律,防止学生只看热闹、不入门道。    二、提高学生实验课质量   
期刊
初中化学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是我们的教学工作希望能达到的目标。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这种探究性教学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期刊
在“分数乘法”这节课中,教师应凭借教材内容,不断设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知的探索过程,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一、引导“新发现”    这一节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推理与交流,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很宽泛的问题: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想一想:18÷ 应怎样计算?在这个问
期刊
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思想品德、纪律观念、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能否朝好的方向发展,直接影响着他在整个中学阶段能否健康成长。因此,初一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  怎样抓好这个关键年级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抓入学教育,严格开端    初一学生告别小学上中学,每个学生都带着抱负和理想、希望和追求、雄心壮志,打算在新学校勤奋学习,刻苦竞争,得到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