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课学习的博弈研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素质教育是高校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着重把握好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的教学衔接,用博弈论理论系统的研究当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课学习的最优的组合方式。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素质与教师素质共同提升;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同时提升;传统素质与现代素质综合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课学习的最佳均衡是高校教学的一个敏感而关键的问题,制订好合理的课程分配方案对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素质教育;博弈论研究;最佳均衡
  
  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关系到社会多元主体的教育追求。处于经济大潮中的我国现代化高校教育,在个人、国家和学校这三大利益主体关系中,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活动间接地进行博弈的过程中,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利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更符合新时代经济建设的需要,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课学习的最佳均衡,对其课程设置的动因进行认真的博弈分析,无疑将对英语专业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产生明显效果,促进英语专业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对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素质教育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五十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知识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对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英语专业教师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英语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英语专业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对加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课学习的几点思考
  
  1.学生素质与教师素质的共同提升。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有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要提升自我素质必须从三个方面去转型:一是要从继承走向创新。从教师的职业功能来看,教师既是人类既有文明的传递者,也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传递性,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继承;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培养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体――具有高素质的新人。二是从消费走向建构。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教师既要学习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应该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研究性。因此,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消费者,也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建构者。三是从奉献走向发展。人们长期用“春蚕的化身”比喻教师,其实,教师与学生构成了共同的教育教学主体,相互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没有学生,教师这个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所以,我们的教师必须从自我奉献走向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质量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要善于掌握和利用心理学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需求,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
  2.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同步提升。科技与文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两大象征,是现代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两根支柱。在以高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有一个战略的转变:即从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转变。新时期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既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英语专业素质教育要注重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相融、共处和合作中相得益彰。人文素质教育可表述为: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质。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习人文知识,还要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使学生做到身体力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有赖于人文科学的繁荣。
  3.传统素质与现代素质的综合提升。过去学生的素质划分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两大类,所谓“又红又专”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有助于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其他能力素质如竞争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等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重点是学生掌握对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能力”。当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民族精神的培养。对大学民族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它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思想教育体系的各个教育环节之中。无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还是不同学科的知识传授,都应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养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增强国家意识,要以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载体。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中的精粹思想,突出介绍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着重讲授理论形成与精神关系,系统阐述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以杰出的中国历史事迹为素材,理性分析人物成长中的精神动因,充分彰显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专业能力的培养。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同,肩负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实行宽口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是拓宽专业面。首先要拓宽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理论和学术研究素养。其次要有跨专业型思维。二是拓宽课程。拓宽专业面和拓宽基础都落脚在拓宽课程上。拓宽课程就是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课程内容的建设,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及其内在关联性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多种方面路径让他们多选择,这样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兴趣和爱好,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再提高。
  (3)信息素养的培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高等教育应主动担负起为国家培育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的重任。这是因为,首先,培育信息素养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高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其次培育信息素养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创新思维是信息活动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它在培养与信息过程的具体操作。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息能力的核心是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实践能力,所以,培育信息素养的过程还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最后,培育信息素养是学生创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高等教育必须通过信息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4)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两大方面。创新能力的重点在于创新思维能力,其最终表现是把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表现在创新的物化成果上。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阶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是青年人学习科学知识,增强创新素质的最重要阶段,是个人能力提升最快的阶段,因此高校必须在这时期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指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个人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心态、有一个平衡、平和的精神世界,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才能很好地带入社会,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事实上,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阶段,蕴含着无穷活力,其和谐之美充盈,形成上进的动力,并有效外溢为良好的道德品行,转化为有价值的道德表现。
  世纪之交,我们欣逢盛世,只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大学生拓展出一片广阔的自由空间,使之展翅翱翔于祖国21世纪的天空。在高等学校里,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要义所在。也是实话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正直的良心和向往崇高、追求至善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程东峰. 文科教学中的情、明、智、理——高校文科教学法改革创新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05,(09).
  [2] 李海芬.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刘建峰. 基于博弈论的合作促销竞合策略问题研究[D]. 四川大学, 2006. [7]
  [4] 潘天群. 应试教育的博弈论解读[J]. 出版参考2004,(08).
  [5] 孙世强. 论经济政策效应最大化条件——兼论均衡理论在经济政策运行中的应用[J]. 当代经济研究, 2005,(03).
  [6] 许德仰. 关于欧美国家本科生学习结果的初步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7] 杨宏伟,喻学林. 教育博弈与学校教育的“应试病”——应试教育的经济博弈论解读[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3).
  [8] 詹星.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当今,在高等教育学科调整的今天,地方高校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系科如何适应形势,重新焕发传统优势学科的魅力,就应该定位发展方向: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加强专业建设:文学教育与文化事业相结合;实施课程改革: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拓宽办学类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从而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系科发展    就在人们惊呼
期刊
摘 要:听力在外语学习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只有听懂了对方的语言,才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听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但是笔者发现,在众多的教学课程中,听力是门难以教授的课程,并且也是学生得分率较低的一门课程。本文通过对2005年日语专业四级答对率的分析,针对学生在听力方面的薄弱之处,对日语听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日语听力;数据分析;对策    1. 研究目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技术也应用到新闻摄影领域。笔者通过对数字技术的产生、给新闻摄影带来的变化的介绍,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影响,让读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数字技术;新闻摄影;影响    二十世纪末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迅速普及,应运而生的数码相机开拓了数字影像丰富的世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摄影工艺和摄影体系。数码摄影为新闻摄影、图片等各类摄影
期刊
摘 要:影响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在哪些方面,如何使其能持续发展,从开发者、商家、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对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讨论,利于电子商务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分析;持续发展;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是全球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电子商务目前主要集中在金融、外贸、海关及航空运输领域,有些系统已运行多年,但影响到其它行业较小。究其原因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进入电子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来,网络化已经引起了大学生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人格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对大学生网络社交进行引导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交往;心理动因;心理障碍    一、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动因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支配人的行为的动因,是引发
期刊
摘 要: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高校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文对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形成过程、关键、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研究;实践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保证中心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既是我们广大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又
期刊
摘 要:高校图书馆例会是图书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统一部署、落实工作的重要形式。科学、规范、高质量的例会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例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例会有效经营应坚持原则及流程设计做了初步探讨,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例会有效经营的理念,进而指导高校图书馆例会经营的实践。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例会;有效经营;管理    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主观幸福感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目的在于一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使其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二是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1.前言    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
期刊
摘 要:作者从民办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现状,民办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及教学的现状,反思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弊端。然后以民办院校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为逻辑起点,对民办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两个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改革,力求探索出能够适合民办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新模式。  关键词:民办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模式    民办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由专职语文教师和兼职语文教师组成。专职教师大多都是
期刊
摘 要: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是会计理论知识巩固和运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是加速培养合格实用型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在总结多年实训教学和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组织和指导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组织;指导    由于受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以及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等因素制约,在学校模拟实验室进行会计模拟实训,是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