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溯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浙江商人已是搏击商场的天之骄子,独领风骚,傲视天下。浙商的先驱代表人物无疑是陶朱公范蠡。范蠡贵为越国大臣,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帮助卧薪尝胆的越王打败强盛的吴国,开创了一代霸业。功成名就之后,范蠡这位卓越的政治谋略家,毅然弃官经商,运用奇计妙策,在商场上纵横驰骋,“十九年三致千金”,聚财万万(《史记·货殖列传》)。成为当时的首席大富翁,人称“陶朱公”,又被后世尊为“文财神”。之后,全国涌现十大商帮,其中就有浙江的“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继承“陶朱遗风”,皆以诚信、勤劳、敬业、足智多谋、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开创了一部辉煌的经商史。把陶朱公范蠡奉为千年“商圣”,世代祭祀,永久敬仰。如今更有温州商人走南闯北,义乌商人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
自春秋战国之后,历代重农轻商。逮至南宋,浙江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陈亮大声疾呼要富民强国,提出“农商皆本”的观点,生产与流通必须兼顾,商业与农业皆是国家应关注的根本所在。陈亮可贵地指出:“财者,天下之大命也”,“经商之人亦是才”,认为财富是天下百姓赖以生存的重大支柱,而通过经商创造财富的商人无疑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
综上所述,重商务实是浙江一地渊源悠久的历史传统。受此历史传统熏陶,现代浙商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华大地春潮涌动,浙商以其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精神而敢为天下先,开创辉煌业绩,饮誉海内外。在这历经三十多个春秋而令人热血沸腾的商海滚滚大潮中,终于涌现出一位以80元人民币起家创业、至今已掌控数十亿资产的义乌传奇人物陈萍——他以睿智的眼光、过人的胆略以及荜路蓝缕孤身奋斗的创业精神,谱写了一曲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商业凯歌。
一席发言 掌声满场
陈萍是浙江省义乌市的传奇人物,公认的商界领袖,企业界的常青树,在义乌可谓家喻户晓。1977年他应邀创办曙光综合厂,仅动用公家80元人民币,靠他的聪明才智和努力,三年后企业已成为义乌市乡镇企业最大的企业,包括国营和二轻也是义乌市四家最大的企业之一,从1981 年到1993年连续13年缴纳税收占整个义乌市财政收入的六十分之一。乡镇企业产值超千万,超二千万,超亿元一个个神话都是他的企业在义乌实现的。
1990年陈萍到深圳投资80万元人民币创办威达服装公司,第二年就创汇几千万美元,成为深圳市创汇大户和财政支柱企业。2000年因整个丝绸行业不景气,企业改制,陈萍赤手空拳闯上海,十年后陈萍已成为上海市知名的企业家,企业资产已达几十亿元人民币。三次创业都是白手起家;三次都富有传奇色彩;三次都取得巨大成功。
2010年当选为上海义乌商会会长。会上,他面对前来参加成立大会的上海市和义乌市委领导以及义乌籍企业家们深情地说:“我们在沪的义乌籍企业,都是民营企业,都是草根经济,无依无靠,但是草根一有雨露就能发芽,一有阳光就更加灿烂。各位领导的光临是对上海的义乌企业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给我们这些草根送来了雨露,送来了阳光,我们上海义乌商会的每家企业一定会更加灿烂,事业更加成功。我们全体义乌企业家要为创立名垂青史的义乌商帮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努力。我们经营企业不仅仅是眼前的小名小利,我们谋利应谋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愿我们上海义乌商会的每位企业家都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心的真正的企业家,为家乡义乌和上海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番话显示了一位企业家造福苍生、奉献社会的宏大胸怀,他的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大堂妙联,内涵深刻
陈萍带着记者参观了“东银中心”气势不凡的大堂,正中贴金小篆《大学》原文的前一段特别醒目,听陈萍会长介绍说,设计师原来设计的是雕塑,后改为油画,都不能使他满意,是他自己把它改为《大学》书法的。他介绍说,本大楼入驻的大多数是世界著名的外国公司,选用雕塑和油画是外国文化,使他们会感到是学他们的,更何况设计还未达到他们国家的水平。如今许多人崇洋媚外,随便拿来摆放在重要位置,给外国人笑话。他们到了中国很想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我在大堂里挂上这幅《大学》的前一段,仅165个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都在里面,能使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真正博大精深。记者问:“为什么用小篆呢?”陈萍说:“中国文字中,小篆是最漂亮的,更因为是当年秦国统一中国后,‘字同文’,全国统一后使用的文字,因此更有历史意义。
再参观了大堂两侧的电梯厅,墙上也是贴金篆书挂着一副对联,上联“億则屡中”,下联“利用厚生”。为什么用这八个字呢?记者有些不解,陈萍介绍说:“億则屡中”出自《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贡的评语,意思是说子贡每次都能准确预测商场涨跌行情,把握商机而取得成功。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很优秀的一位,是我们儒商的鼻祖。古代土农工商,商最末,中国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有知识者耻于经商,小商小贩是社会的最低层。因此,当西方世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中国虽然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但却无法赶上世界潮流,以致贫穷落后,遭受西方列强欺凌。原因就在于此。改革开放仅仅三十年,提倡兴商救国,国家很快是富强起来了。子贡是经商的奇才,每次经商都能成功,他又是一个政治家,当过鲁国和卫国两个国家的宰相,他能言善辩,又是一个外交家。由于经商致富他经常高车驷马,周游列国,与各国君主分庭抗礼,传播儒家文化。如果缺少这位财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子贡的推广发扬,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时未必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与尊重。子贡对传播孔子思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子贡不仅才学出众,经商是奇才,道德人品也很好,当时他名气很大,有人说“子贡啊,您的名气已经比您的老师孔子还大”,他听了说:“我好比一座茅草房,因为围墙篱笆矮,所以你一眼就看见里面的茅草房,我的老师好比高墙里面的大院,你们没有进入院内,大院是什么样的又怎么会知道呢。茅草房又怎么能和高墙大院比呢?所以我怎么能和老师比呢?”他非常谦虚。
孔子死后,子贡在墓旁结庐守孝六年。中国是一个以忠孝治天下的国家,他的孝行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他是一个道德、人品、才华兼备的人,更是一个经商的奇才,被后人尊称为儒商的鼻祖,我选用这四个字,目的有两个:一是弘扬中国文化,纪念儒商子贡;二是对所有入驻大楼的中外企业家的祝愿,祝他们和子贡一样经商每次都能成功。所以这副对联人人都喜欢。“億则屡中”上联确定后,苦无下联。请教上海、杭州等许多大学教授,也没有合适的,当我感到江郎才尽之时,想到了我的老师南怀瑾大师,于是我去了太湖大学堂,请教南师,老师肯定了大堂采用《大学》和上联用“億则屡中”。我求南师赐下联,老师对曰“利用厚生”。南老师解释说:“利用厚生”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原意是:一个国家领导人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号领民众(指正德),领导掌权以后要发展生产,搞好经济(指利用),经济发展以后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指厚生),这样社会才和谐,天下才太平(指惟和)。我斩头去尾留下中间四个字对应上联“億则屡中”。意思是企业家赚钱难,花钱更难,许多企业家赚钱以后,家庭闹矛盾,子女不争气,社会是非多,更有的法律麻烦都来了。我的意思是一方面和子贡一样每次做生意都能成功,把赚到的钱能很好利用,用到家国民生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企业家才是国家社会需要的企业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家,和子贡一样值得纪念的企业家。南老师的一席语重心长的话,不仅把下联对的天衣无缝,堪称绝对,更是对我们学生一次心灵的洗礼,深受教益。
至此记者才明白,南怀瑾老师为什么能在全国全世界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大师,也明白为什么陈萍把南老师如神一样供在他的办公室里,也明白南老师肖像两侧的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三大教”的真正含义了。
陈萍说:大家都说“东银中心”的大堂是目前甲级写字楼里最气派最宏伟的大堂,我相信不久就会有比东银大堂更好的大堂建造起来,但写字楼以后可能很难再找到如此合适和富含深意的对联了。
东银名字,饮水思源
参观完东银中心大楼,回到董事长办公室,继续采访,请问:“您的集团叫“上海东银企业集团”,这两幢大楼叫“东银中心”,在金华还有“东银大厦”,为什么叫‘东银’呢”?
陈萍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艰苦创业的1977年,他虽是大学生,但家庭成分等原因,已经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十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邻村杜村支部书记提起请陈萍出山为村里办企业。对他说您好歹也是个大学生,有文化,见过世面,我们村办企业正缺像您这样的人才。陈萍说我做梦都想离开农村干一番事业,但自己从未办过企业,万一搞不好岂不害人又害己,于是没有答应。过了几天杜村支书又上门来,他还是没有点头,可是杜村付樟根支部书记一次又一次找他,看到付书记真诚的眼神,陈萍想刘备请诸葛亮也不过“三顾茅庐”,付书记请他已经七八次了,被他的真情感动,陈萍答应试试。
当时杜村,仅凭一腔热血想办企业,其实什么也没有,无资金、无厂房、无设备、无技术、无供销渠道,什么都没有,要办什么样的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谁也不知道。陈萍对大家说,我们农村办企业,什么条件都没有,真是两眼一抹黑,黑暗中最需要的是光明,我们的厂名就叫“曙光”。现在我们什么都生产不了,先取个什么都可以生产的综合厂吧,这“曙光综合厂”五个字就是陈萍初出茅庐的“隆中对”。
天佑曙光,短短几年后,“曙光综合厂”已经成为义乌市最大的乡镇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从内销到外贸,从服装起家,到投资房地产等,企业越做越大。感到曙光的名字比较土,想改名字,但“曙光”在义乌已经是家喻户晓,在全国名气都很大,丢掉很可惜。一天看到“曙光”的英文“DAWNING”,陈萍眼睛一亮,“DAWNING”“东银”就这样产生了。“东银”“DAWNING”,还是曙光。所以这个名字外国人看是曙光、是黎明、是初生的太阳,中国人看是东方的银行、是东方的银山……因此大家都喜欢。我们不能忘记原来的根。
80元起家,开创大业
义乌人都知道,陈萍靠80元人民币起家,三年后就变成了义乌市最大的乡镇企业,凭80元人民币怎么可能呢?记者带着疑问继续采访:
当时陈萍虽然答应出山帮杜村办企业,但他自己心中也没有底,到底能否把企业办成功?先要出外找业务,出差就要花路费,万一业务接不到,花了杜村的钱,造成邻村受损失,于心何安?大家肯定要说我没用,脸面何存?知识分子的自尊使他决定自己垫路费出差。他对杜村领导说,我这一次出差,可能成功,也可能接不到业务,如果业务接到了,路费回来报销,落实我的聘用,真正开始办企业。如果业务接不到,我们的聘用就解除,路费我个人损失,杜村人当然高兴。
陈萍就这样开始了他办企业的艰难历程,他听了其他地方有人开始办服装厂,生产工作服。他多方打听,了解情况,并向他们买了两套工作服,一套16元,一套12元,作为推销的样品。到了江西南昌,陈萍却犯愁了,自己对生意一窍不通,甚至连合同也不知道怎样写。当时的社会,全民务农,连学也没地方学,问也没地方问。精明的陈萍想到“借东风”,决定采用“曲线求教”的方法去学习。
主意一定,办法就有了。陈萍来到南昌附近的兴建县,找到一家劳动用品批发部,取出两套工作服样品,大着胆子上前介绍,这是我厂的产品,一套是12元,一套是9元,不知贵部需要吗?批发部经理一看,服装做功好价格又便宜,当场就说各要500套。马上就写合同。陈萍取出一个工商部门统一印制的合同书,说合同请你写,因为我从小做裁缝,没什么读过书,字写的太难看,这样陈萍第一次看到了与客户签订的具体合同,才知道服装有规格,大、中、小号还有特大号,付款方式写着“托收”二字,看不懂,什么是托收呢?为了搞明白这二个字,他又带着合同到银行询问,才知道托收是凭这份合同,凭工厂的出厂清单、发票和铁路运输单,委托银行向客户收款。
有了这个合同,陈萍心中有了底。他在南昌市一连跑了十多家工厂。那时候物资供应本身奇缺,上门推销很受欢迎。16元一套的工作服报价22元,12元一套的报价19元,竟在一天里签订了十几份合同,数量有两万多套!
跑了南昌,又跑广东。在茂名市陈萍遇到了一位来自诸暨的服装公司推销员叫宣长兴。因为是同行,陈萍热情地请他吃饭,又向他请教有关业务。陈萍说,我有合同但没有工厂生产,也没有资金,宣长兴说我爸爸就是诸暨牌头服装厂的厂长,正缺业务呢,可以请我爸厂里代加工,如果要垫资金,多给点加工费就成了。
广州回来后,陈萍就找到牌头服装厂,很快谈妥代加工一事,原材料资金由厂里垫着,货款回笼后结算。
产销有了着落,陈萍想到该如何了结通过“曲线求教”而签订的第一份合同,他给兴建县那家劳保用品批发部写了一封信,首先是道歉,承认自己先前的单价弄错了,实际应该是22元和19元,如你们同意新的价格,合同可以重新签订,否则合同只能作废,对方没有回信,肯定是在骂我是个“马大哈”。
有了合同,落实了生产基地,陈萍刚松下一口气,新的麻烦又来了,他委托杭州丝绸印染厂染色的一批布,染好后颜色深浅不一,他和厂方理论要求赔偿,厂方计划科李元桂科长说:“你的这批布是再生布,经纱、纬纱的原料不一样,所以造成颜色的不一样。”陈萍说:“你应该先试小样,给我确认颜色后才能大批量生产,发现小样有问题,我可以把布退回给布厂。如今全部染色了,我无法退回给布厂,责任在你方,应该由贵方赔偿。”李科长说:“这么小的一批布,我们一缸儿就染完了。”陈萍说:“在你大工厂眼里,这是一小批布,对我来说关系到我的身家性命!我刚出山给村里办企业,如今这批布价值一万元,我怎么也赔不起啊!我们厂完了,我也名声倒地了,你一定要赔给我的。”李科长说:“我们是国营单位,从来都没有赔偿的先例,如果你要打官司,现在法院都没有了(“文化大革命”,公、检、法都被革命委员会接管了),你到什么地方去说理呢,我的领导肯定帮我说话,如果你找到我的领导的领导,也不可能帮你“社队企业”说话。如果你一定要跟我斗下去,为我的“乌纱帽”我只能奉陪,我们是国营企业,你是斗不起的。比如我出鸡,你出酱油,我的鸡没有吃完,你的酱油早就吃光了。你就是再花一万元也不一定能赔回一万元,这次染色质量事故,你讲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没有先试小样,有一定的过失,但是赔偿还是不可能。全省的布都在我这里染色,一等品国家收购供外贸出口,二等品以下可以我说了算,现在原料奇缺,拿到我们的布,你就可以赚钱,不要说一万元,你赚回十万元也是容易的事。”陈萍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没有再要求赔偿。杭州丝绸印染厂以后成为曙光综合厂的重要原料基地,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原料供应这一重要环节,李元桂科长也成了陈萍的好朋友。
但是这一万元的布怎么办?这份合同怎么履行呢?按现在的观点这批布应该报废,重新采购面料,保证质量,完成合同任务。但当时百废待兴,好不容易借来的一万元钱如果亏掉,企业也就倒闭了。现在看来小小的一万元钱,当时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无奈之下,陈萍硬着头皮又跑了江西南昌,这份合同是一家机械厂订的劳保工作服,他找到了厂长,请他吃饭,把布有色差的实际情况告诉了他,请他帮忙。当时物资奇缺,对质量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厂长说:“你加工好发过来吧,我把封样的小布样换掉就行了。”厂长这样一说,压得陈萍喘不过气来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但第二天一早,厂长找到陈萍说:“昨天商量换留样的做法不妥,明明好几个人都见过原样,现在换掉了,肯定说我做的手脚,怀疑起来我就麻烦了。我看你忠厚老实,质量有问题还是如实相告,你的困难也很实在,我还是决心帮你,反正这批服装是发给临时工的,以前临时工是没有工作服的,今年我担任厂长想给临时工也发工作服,但是你一定要办好两件事,一是颜色以外要保证制作质量;二是生产完成后赶快办理托运,但货要压在义乌的火车站,等托收的钱到账后再发出来。到时候货到了,钱也付了,我不追究,估计也没有人会再追究了。但以后我们厂的工作服订单不可能再给你了。”陈萍千恩万谢,心想这一劫终于过去了。
未料“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半年,该厂长打电话叫陈萍速带服装样品去南昌。陈萍说:“你说我以后不可能再做你们厂的业务了吗?”他说:“工作调动,我从机械厂调到商业局当局长了,我看你为人诚实,那批服装除颜色外制作质量很好,所以我愿意交你这个朋友。”陈萍匆匆赶制样衣,参加了南昌商业系统的订货会,签订了大批合同,销售渠道从此打开了。在外加工的同时,办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工厂,三年以后曙光综合厂改名为曙光服装厂,成为义乌市最大的乡镇企业。陈萍出差回来,去报销旅差费共花了200元,村里只有80元,其余120元给了张欠条,等企业赚了钱才付清。
陈萍创业过程中多次濒临绝境,常人遇此往往惊慌失措、一蹶不振,然而陈萍仰仗自身的智慧、勤奋以及诚信待人,加上机缘巧合,以致祸福转化,坏事都变成了好事。令人感叹的是:陈萍初上商场、机智创业的传奇是任何经济学家、策划大师都无法想象筹划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道酬勤”吧。
在和陈萍的交谈中,记者清晰地感觉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贯穿在他的企业管理中。作为义乌金山村中第一个大学生的陈萍,深知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在人生事业中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上海的十年,他先后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攻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管理学、金融学,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同时,他还追随南怀瑾老师攻读国学,博览群书,拓展历史视野,汲取哲学智慧,他虽身在商界却心系家国民生,他热心慈善事业,资助教育事业,帮困扶贫数十年如一日,已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儒商。
自春秋战国之后,历代重农轻商。逮至南宋,浙江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陈亮大声疾呼要富民强国,提出“农商皆本”的观点,生产与流通必须兼顾,商业与农业皆是国家应关注的根本所在。陈亮可贵地指出:“财者,天下之大命也”,“经商之人亦是才”,认为财富是天下百姓赖以生存的重大支柱,而通过经商创造财富的商人无疑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
综上所述,重商务实是浙江一地渊源悠久的历史传统。受此历史传统熏陶,现代浙商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华大地春潮涌动,浙商以其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精神而敢为天下先,开创辉煌业绩,饮誉海内外。在这历经三十多个春秋而令人热血沸腾的商海滚滚大潮中,终于涌现出一位以80元人民币起家创业、至今已掌控数十亿资产的义乌传奇人物陈萍——他以睿智的眼光、过人的胆略以及荜路蓝缕孤身奋斗的创业精神,谱写了一曲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商业凯歌。
一席发言 掌声满场
陈萍是浙江省义乌市的传奇人物,公认的商界领袖,企业界的常青树,在义乌可谓家喻户晓。1977年他应邀创办曙光综合厂,仅动用公家80元人民币,靠他的聪明才智和努力,三年后企业已成为义乌市乡镇企业最大的企业,包括国营和二轻也是义乌市四家最大的企业之一,从1981 年到1993年连续13年缴纳税收占整个义乌市财政收入的六十分之一。乡镇企业产值超千万,超二千万,超亿元一个个神话都是他的企业在义乌实现的。
1990年陈萍到深圳投资80万元人民币创办威达服装公司,第二年就创汇几千万美元,成为深圳市创汇大户和财政支柱企业。2000年因整个丝绸行业不景气,企业改制,陈萍赤手空拳闯上海,十年后陈萍已成为上海市知名的企业家,企业资产已达几十亿元人民币。三次创业都是白手起家;三次都富有传奇色彩;三次都取得巨大成功。
2010年当选为上海义乌商会会长。会上,他面对前来参加成立大会的上海市和义乌市委领导以及义乌籍企业家们深情地说:“我们在沪的义乌籍企业,都是民营企业,都是草根经济,无依无靠,但是草根一有雨露就能发芽,一有阳光就更加灿烂。各位领导的光临是对上海的义乌企业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给我们这些草根送来了雨露,送来了阳光,我们上海义乌商会的每家企业一定会更加灿烂,事业更加成功。我们全体义乌企业家要为创立名垂青史的义乌商帮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努力。我们经营企业不仅仅是眼前的小名小利,我们谋利应谋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愿我们上海义乌商会的每位企业家都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心的真正的企业家,为家乡义乌和上海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番话显示了一位企业家造福苍生、奉献社会的宏大胸怀,他的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大堂妙联,内涵深刻
陈萍带着记者参观了“东银中心”气势不凡的大堂,正中贴金小篆《大学》原文的前一段特别醒目,听陈萍会长介绍说,设计师原来设计的是雕塑,后改为油画,都不能使他满意,是他自己把它改为《大学》书法的。他介绍说,本大楼入驻的大多数是世界著名的外国公司,选用雕塑和油画是外国文化,使他们会感到是学他们的,更何况设计还未达到他们国家的水平。如今许多人崇洋媚外,随便拿来摆放在重要位置,给外国人笑话。他们到了中国很想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我在大堂里挂上这幅《大学》的前一段,仅165个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都在里面,能使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真正博大精深。记者问:“为什么用小篆呢?”陈萍说:“中国文字中,小篆是最漂亮的,更因为是当年秦国统一中国后,‘字同文’,全国统一后使用的文字,因此更有历史意义。
再参观了大堂两侧的电梯厅,墙上也是贴金篆书挂着一副对联,上联“億则屡中”,下联“利用厚生”。为什么用这八个字呢?记者有些不解,陈萍介绍说:“億则屡中”出自《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贡的评语,意思是说子贡每次都能准确预测商场涨跌行情,把握商机而取得成功。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很优秀的一位,是我们儒商的鼻祖。古代土农工商,商最末,中国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有知识者耻于经商,小商小贩是社会的最低层。因此,当西方世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中国虽然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但却无法赶上世界潮流,以致贫穷落后,遭受西方列强欺凌。原因就在于此。改革开放仅仅三十年,提倡兴商救国,国家很快是富强起来了。子贡是经商的奇才,每次经商都能成功,他又是一个政治家,当过鲁国和卫国两个国家的宰相,他能言善辩,又是一个外交家。由于经商致富他经常高车驷马,周游列国,与各国君主分庭抗礼,传播儒家文化。如果缺少这位财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子贡的推广发扬,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时未必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与尊重。子贡对传播孔子思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子贡不仅才学出众,经商是奇才,道德人品也很好,当时他名气很大,有人说“子贡啊,您的名气已经比您的老师孔子还大”,他听了说:“我好比一座茅草房,因为围墙篱笆矮,所以你一眼就看见里面的茅草房,我的老师好比高墙里面的大院,你们没有进入院内,大院是什么样的又怎么会知道呢。茅草房又怎么能和高墙大院比呢?所以我怎么能和老师比呢?”他非常谦虚。
孔子死后,子贡在墓旁结庐守孝六年。中国是一个以忠孝治天下的国家,他的孝行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他是一个道德、人品、才华兼备的人,更是一个经商的奇才,被后人尊称为儒商的鼻祖,我选用这四个字,目的有两个:一是弘扬中国文化,纪念儒商子贡;二是对所有入驻大楼的中外企业家的祝愿,祝他们和子贡一样经商每次都能成功。所以这副对联人人都喜欢。“億则屡中”上联确定后,苦无下联。请教上海、杭州等许多大学教授,也没有合适的,当我感到江郎才尽之时,想到了我的老师南怀瑾大师,于是我去了太湖大学堂,请教南师,老师肯定了大堂采用《大学》和上联用“億则屡中”。我求南师赐下联,老师对曰“利用厚生”。南老师解释说:“利用厚生”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原意是:一个国家领导人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号领民众(指正德),领导掌权以后要发展生产,搞好经济(指利用),经济发展以后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指厚生),这样社会才和谐,天下才太平(指惟和)。我斩头去尾留下中间四个字对应上联“億则屡中”。意思是企业家赚钱难,花钱更难,许多企业家赚钱以后,家庭闹矛盾,子女不争气,社会是非多,更有的法律麻烦都来了。我的意思是一方面和子贡一样每次做生意都能成功,把赚到的钱能很好利用,用到家国民生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企业家才是国家社会需要的企业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家,和子贡一样值得纪念的企业家。南老师的一席语重心长的话,不仅把下联对的天衣无缝,堪称绝对,更是对我们学生一次心灵的洗礼,深受教益。
至此记者才明白,南怀瑾老师为什么能在全国全世界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大师,也明白为什么陈萍把南老师如神一样供在他的办公室里,也明白南老师肖像两侧的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三大教”的真正含义了。
陈萍说:大家都说“东银中心”的大堂是目前甲级写字楼里最气派最宏伟的大堂,我相信不久就会有比东银大堂更好的大堂建造起来,但写字楼以后可能很难再找到如此合适和富含深意的对联了。
东银名字,饮水思源
参观完东银中心大楼,回到董事长办公室,继续采访,请问:“您的集团叫“上海东银企业集团”,这两幢大楼叫“东银中心”,在金华还有“东银大厦”,为什么叫‘东银’呢”?
陈萍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艰苦创业的1977年,他虽是大学生,但家庭成分等原因,已经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十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邻村杜村支部书记提起请陈萍出山为村里办企业。对他说您好歹也是个大学生,有文化,见过世面,我们村办企业正缺像您这样的人才。陈萍说我做梦都想离开农村干一番事业,但自己从未办过企业,万一搞不好岂不害人又害己,于是没有答应。过了几天杜村支书又上门来,他还是没有点头,可是杜村付樟根支部书记一次又一次找他,看到付书记真诚的眼神,陈萍想刘备请诸葛亮也不过“三顾茅庐”,付书记请他已经七八次了,被他的真情感动,陈萍答应试试。
当时杜村,仅凭一腔热血想办企业,其实什么也没有,无资金、无厂房、无设备、无技术、无供销渠道,什么都没有,要办什么样的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谁也不知道。陈萍对大家说,我们农村办企业,什么条件都没有,真是两眼一抹黑,黑暗中最需要的是光明,我们的厂名就叫“曙光”。现在我们什么都生产不了,先取个什么都可以生产的综合厂吧,这“曙光综合厂”五个字就是陈萍初出茅庐的“隆中对”。
天佑曙光,短短几年后,“曙光综合厂”已经成为义乌市最大的乡镇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从内销到外贸,从服装起家,到投资房地产等,企业越做越大。感到曙光的名字比较土,想改名字,但“曙光”在义乌已经是家喻户晓,在全国名气都很大,丢掉很可惜。一天看到“曙光”的英文“DAWNING”,陈萍眼睛一亮,“DAWNING”“东银”就这样产生了。“东银”“DAWNING”,还是曙光。所以这个名字外国人看是曙光、是黎明、是初生的太阳,中国人看是东方的银行、是东方的银山……因此大家都喜欢。我们不能忘记原来的根。
80元起家,开创大业
义乌人都知道,陈萍靠80元人民币起家,三年后就变成了义乌市最大的乡镇企业,凭80元人民币怎么可能呢?记者带着疑问继续采访:
当时陈萍虽然答应出山帮杜村办企业,但他自己心中也没有底,到底能否把企业办成功?先要出外找业务,出差就要花路费,万一业务接不到,花了杜村的钱,造成邻村受损失,于心何安?大家肯定要说我没用,脸面何存?知识分子的自尊使他决定自己垫路费出差。他对杜村领导说,我这一次出差,可能成功,也可能接不到业务,如果业务接到了,路费回来报销,落实我的聘用,真正开始办企业。如果业务接不到,我们的聘用就解除,路费我个人损失,杜村人当然高兴。
陈萍就这样开始了他办企业的艰难历程,他听了其他地方有人开始办服装厂,生产工作服。他多方打听,了解情况,并向他们买了两套工作服,一套16元,一套12元,作为推销的样品。到了江西南昌,陈萍却犯愁了,自己对生意一窍不通,甚至连合同也不知道怎样写。当时的社会,全民务农,连学也没地方学,问也没地方问。精明的陈萍想到“借东风”,决定采用“曲线求教”的方法去学习。
主意一定,办法就有了。陈萍来到南昌附近的兴建县,找到一家劳动用品批发部,取出两套工作服样品,大着胆子上前介绍,这是我厂的产品,一套是12元,一套是9元,不知贵部需要吗?批发部经理一看,服装做功好价格又便宜,当场就说各要500套。马上就写合同。陈萍取出一个工商部门统一印制的合同书,说合同请你写,因为我从小做裁缝,没什么读过书,字写的太难看,这样陈萍第一次看到了与客户签订的具体合同,才知道服装有规格,大、中、小号还有特大号,付款方式写着“托收”二字,看不懂,什么是托收呢?为了搞明白这二个字,他又带着合同到银行询问,才知道托收是凭这份合同,凭工厂的出厂清单、发票和铁路运输单,委托银行向客户收款。
有了这个合同,陈萍心中有了底。他在南昌市一连跑了十多家工厂。那时候物资供应本身奇缺,上门推销很受欢迎。16元一套的工作服报价22元,12元一套的报价19元,竟在一天里签订了十几份合同,数量有两万多套!
跑了南昌,又跑广东。在茂名市陈萍遇到了一位来自诸暨的服装公司推销员叫宣长兴。因为是同行,陈萍热情地请他吃饭,又向他请教有关业务。陈萍说,我有合同但没有工厂生产,也没有资金,宣长兴说我爸爸就是诸暨牌头服装厂的厂长,正缺业务呢,可以请我爸厂里代加工,如果要垫资金,多给点加工费就成了。
广州回来后,陈萍就找到牌头服装厂,很快谈妥代加工一事,原材料资金由厂里垫着,货款回笼后结算。
产销有了着落,陈萍想到该如何了结通过“曲线求教”而签订的第一份合同,他给兴建县那家劳保用品批发部写了一封信,首先是道歉,承认自己先前的单价弄错了,实际应该是22元和19元,如你们同意新的价格,合同可以重新签订,否则合同只能作废,对方没有回信,肯定是在骂我是个“马大哈”。
有了合同,落实了生产基地,陈萍刚松下一口气,新的麻烦又来了,他委托杭州丝绸印染厂染色的一批布,染好后颜色深浅不一,他和厂方理论要求赔偿,厂方计划科李元桂科长说:“你的这批布是再生布,经纱、纬纱的原料不一样,所以造成颜色的不一样。”陈萍说:“你应该先试小样,给我确认颜色后才能大批量生产,发现小样有问题,我可以把布退回给布厂。如今全部染色了,我无法退回给布厂,责任在你方,应该由贵方赔偿。”李科长说:“这么小的一批布,我们一缸儿就染完了。”陈萍说:“在你大工厂眼里,这是一小批布,对我来说关系到我的身家性命!我刚出山给村里办企业,如今这批布价值一万元,我怎么也赔不起啊!我们厂完了,我也名声倒地了,你一定要赔给我的。”李科长说:“我们是国营单位,从来都没有赔偿的先例,如果你要打官司,现在法院都没有了(“文化大革命”,公、检、法都被革命委员会接管了),你到什么地方去说理呢,我的领导肯定帮我说话,如果你找到我的领导的领导,也不可能帮你“社队企业”说话。如果你一定要跟我斗下去,为我的“乌纱帽”我只能奉陪,我们是国营企业,你是斗不起的。比如我出鸡,你出酱油,我的鸡没有吃完,你的酱油早就吃光了。你就是再花一万元也不一定能赔回一万元,这次染色质量事故,你讲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没有先试小样,有一定的过失,但是赔偿还是不可能。全省的布都在我这里染色,一等品国家收购供外贸出口,二等品以下可以我说了算,现在原料奇缺,拿到我们的布,你就可以赚钱,不要说一万元,你赚回十万元也是容易的事。”陈萍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没有再要求赔偿。杭州丝绸印染厂以后成为曙光综合厂的重要原料基地,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原料供应这一重要环节,李元桂科长也成了陈萍的好朋友。
但是这一万元的布怎么办?这份合同怎么履行呢?按现在的观点这批布应该报废,重新采购面料,保证质量,完成合同任务。但当时百废待兴,好不容易借来的一万元钱如果亏掉,企业也就倒闭了。现在看来小小的一万元钱,当时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无奈之下,陈萍硬着头皮又跑了江西南昌,这份合同是一家机械厂订的劳保工作服,他找到了厂长,请他吃饭,把布有色差的实际情况告诉了他,请他帮忙。当时物资奇缺,对质量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厂长说:“你加工好发过来吧,我把封样的小布样换掉就行了。”厂长这样一说,压得陈萍喘不过气来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但第二天一早,厂长找到陈萍说:“昨天商量换留样的做法不妥,明明好几个人都见过原样,现在换掉了,肯定说我做的手脚,怀疑起来我就麻烦了。我看你忠厚老实,质量有问题还是如实相告,你的困难也很实在,我还是决心帮你,反正这批服装是发给临时工的,以前临时工是没有工作服的,今年我担任厂长想给临时工也发工作服,但是你一定要办好两件事,一是颜色以外要保证制作质量;二是生产完成后赶快办理托运,但货要压在义乌的火车站,等托收的钱到账后再发出来。到时候货到了,钱也付了,我不追究,估计也没有人会再追究了。但以后我们厂的工作服订单不可能再给你了。”陈萍千恩万谢,心想这一劫终于过去了。
未料“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半年,该厂长打电话叫陈萍速带服装样品去南昌。陈萍说:“你说我以后不可能再做你们厂的业务了吗?”他说:“工作调动,我从机械厂调到商业局当局长了,我看你为人诚实,那批服装除颜色外制作质量很好,所以我愿意交你这个朋友。”陈萍匆匆赶制样衣,参加了南昌商业系统的订货会,签订了大批合同,销售渠道从此打开了。在外加工的同时,办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工厂,三年以后曙光综合厂改名为曙光服装厂,成为义乌市最大的乡镇企业。陈萍出差回来,去报销旅差费共花了200元,村里只有80元,其余120元给了张欠条,等企业赚了钱才付清。
陈萍创业过程中多次濒临绝境,常人遇此往往惊慌失措、一蹶不振,然而陈萍仰仗自身的智慧、勤奋以及诚信待人,加上机缘巧合,以致祸福转化,坏事都变成了好事。令人感叹的是:陈萍初上商场、机智创业的传奇是任何经济学家、策划大师都无法想象筹划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道酬勤”吧。
在和陈萍的交谈中,记者清晰地感觉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贯穿在他的企业管理中。作为义乌金山村中第一个大学生的陈萍,深知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在人生事业中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上海的十年,他先后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攻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管理学、金融学,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同时,他还追随南怀瑾老师攻读国学,博览群书,拓展历史视野,汲取哲学智慧,他虽身在商界却心系家国民生,他热心慈善事业,资助教育事业,帮困扶贫数十年如一日,已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儒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