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精神与民族意识解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与海》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创作的,其知名度远高于海明威的其他作品。一方面源于海明威的创作才华和写作风格,另一方面也跟海明威的创作时间有关,创作《老人与海》时,海明威已经是满身伤病的老人,生活的经历让他不再是硬汉,变得更加抑郁和脆弱。他一改以往风格,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老人与海》。因此,《老人与海》的主题色调明显区别于其他作品。本文主要从抗争精神和民族意识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的文化内涵。
  一、抗争精神的文化内涵解读
  《老人与海》故事比较简单,一个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连续80多天没有收获,最后捕获了一条大鱼,却苦于无力将大鱼拖到船上,只能驱船牵着鱼走。鱼的血腥味引来了数条鲨鱼,最终战利品被鲨鱼掠夺,只剩下一副鱼骨。纵使如此,老人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计划建造一条更大的船远行捕鱼。可见,小说通篇就是给读者讲了个故事,并没有讲述老人生活的年代,没有清晰的时间轴,而是在细节之处向读者透露了老人的经历和身份信息,可谓意味颇深。
  美国悲剧美学家斯玛特曾经说过:“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悲剧在于反抗。”悲剧美学认为,人的生命中有苦难、有不幸,这些都含有一定的悲剧性因素,将这些苦难和不幸所引发的悲哀、痛苦情绪作为审美对象,并予以一定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发现苦难和不幸蕴涵的美,就成了悲剧美学。可见,悲剧是一种特殊的美,它能让人在苦难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和活着的价值与意义。《老人与海》的故事虽然简单,却用朴素的语言描写了老人在晚年的厄运,但是,老人没有绝望、没有屈服,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大无畏精神。虽然老人与自然、与灾难、与厄运的斗争失败了,但他的失败体现出了一种壮美,令人震撼。老人已经年老体衰,在厄运面前,他没有认命,而是毅然决然地与命运抗争,向厄运发起挑战。在一次次的出海中,没有任何收获,他依然坚信今天就能有收获;在远海钓到大鱼后,他奋斗了两天两夜才俘获大鱼;在无力将大鱼拽上船后,他拖着大鱼在海上漂流,在这三天两夜的漂流过程中,他忍受了孤独、伤痛、疲劳、饥渴等折磨。在这场老人与大鱼和鲨鱼的持久战中,老人处于劣势,但他依然以较强的耐力、持久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即使战败了,仍然乐观坚强、不屈不挠。这种抗争精神,让我们的钦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反之,如果在苦难落到老人身上后,他一直屈从、认命、悲观、绝望,那么,他便不会得到人们赞美和崇拜,只会得到怜悯和同情。可见,对悲剧来说,最紧要的不是灾难,而是灾难面前的反抗。小说结尾用了隐喻,“孩子坐在一旁守护着他,老头正梦见狮子”,孩子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狮子则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隐喻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较量中,未来和希望、勇气和精神是人永远输不掉的。
  二、民族意识的文化内涵解读
  民族意识是一大民族特征,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它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通过小说悲剧主体的行为,可以窥探到一个民族的特殊的民族意识,洞察到该民族面对苦难、厄运、不幸时内在的态度和精神追求。《老人與海》中的老人面对苦难、厄运时,与命运抗争、向自然挑战的行为,可以反映出民族性中的一些东西。
  一般来说,悲剧多是因为个体“以自我为中心”,与社会环境、与自然对抗冲突,从而导致了生命的苦难甚至是毁灭。窥探桑提亚哥捕鱼的内心动机,“你想看见我捕捉一条煮熟后有一千多磅的鱼吗”“它在市场卖的钱多啦”“卖它三角钱一磅,该赚多少钱啊”,可见他之所以与厄运抗争,目的在于改善贫穷的生活,改变多舛的命运。因此,他和大自然、和命运抗争,抗争中体现出鲜明的个体生命意志和精神色彩,属于“个体意识”。那么,有没有民族意识呢?自然有,老人数天的捕鱼经历最终一无所获,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什么自己的“个体”动机落空后,他没有颓废、沮丧呢?这说明老人在与大鱼的殊死较量中,证明了人比鱼更聪明、更有毅力;大鱼被鲨鱼抢掠一空后,他看着残骸,自语道:“人生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但就是打不败他。”这是一种“不屈服”的精神。在抗争中,即使失败了,但是只要不屈服,就没有真正失败。因此,老人的抗争精神反映出的是民族的不败精神、征服欲望,不向命运低头,不向苦难屈服。《老人与海》的背景是美国文化,因此昭示了美国民族中强调个体意识、崇拜自我、张扬个性的民族特征,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民族价值观,同时也象征着该民族是一个富有进取心、挑战精神的民族。
  总体来看,《老人与海》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抗争,还显示出了一种阳刚之气的人文精神,小说主人公身上也深深地印上了民族的精神特征和历史印迹,激励着当下的我们不断修炼自身的精神品质。
其他文献
教师要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活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汲取营养,提高写作素养,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以下做法,可供参考。  一、深入生活,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应该懂得生活是写作最重要的源泉,也是最宝贵的源泉。相反,如果不热爱生活,不能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汲取智慧和营养,那么学生必然难以成为出色的写作者,正如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是不能
期刊
写作不应仅是为了应付学习的存在,而应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应反映我们的日常生活。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笔者想说美好的生活是孩子们成长更好的土壤,或者说应通过写作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富有想象。  一、学会诗意地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即使在逆境中,也能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沉淀烦躁的情绪,让写作成为精神世界的发泄途径,实现外物与内心的交流。  生活有
期刊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作文所占分数比例较大,作文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写作文会给学生造成压力,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对其产生排斥心理。另外,在初中阶段,学生涉世未深,但是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事物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在初中阶段,要想顺利地、有效地开展作文随堂训练,必不可少的是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
期刊
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借助趣味课堂的打造、丰富校园活动的开展、观察习惯的养成、真情实感的表达,促进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会设法搜集精彩词句,思维会被开启,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积极投身于写作的活动中。学生对事物感兴趣,就会去记录,获得丰富的体验,兴趣会变得浓厚。学生的情绪高涨,会在和谐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自
期刊
写作是学生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能促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常是明确写作的框架,提出写作的要求,让学生去写作,再讲评,这样的写作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创意写作不同于传统的写作方法,注重学生想象的丰富、个性的展示、诗意的表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发现自我、表达自我中写出精彩的原创作品。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写作,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各个科目的老师都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人员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将课外阅读以单元板块的形式编入了课堂教学中。所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老师应该重视根据学生的需要将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课堂中,高度重视绘本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开展绘本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写话的内容,对提升小学低段学生写话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写作,就是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的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增强作文信心,并灵活地运用平时积累的相关语言素材。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何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是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趣味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在课堂中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作文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教师往往会采取较为单一的灌输式教
期刊
在初中阶段的作文课上,教师们的关注点很多,既要指导学生写作方法,又要兼顾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 写作不仅可以体现作者的文采,还能体现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该开展形象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知,将感性和理性认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1.学会观察  一个好的作者,一定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想要发现美,就必须学会观察;思维能力的外在体现就是观察力,通过对风景、图画
期刊
在议论文写作中,概念型材料作文是一种常考题型。比如,2011年江苏卷作文题“拒绝平庸”,有些考生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平庸,所以难于下笔,不知如何行文。所以,合理界定和解说概念,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  一、什么是概念阐释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对议论文写法提到了两条总纲性的建议:“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其中辨析关
期刊
能迅速夺人眼球的考场作文,必然在某些方面闪烁着熠熠之光。让我们尝试走近这些光芒,破译其密码,找到写好作文的钥匙。  一、以真立其诚  杜子美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既载道,岂能云雾迷障,忘记初心。唯有将真我的生命融注到文字中,文字才会有这“独一个”的鲜活;唯有摒弃无病的呻吟与虚情的敷衍,文字才有挚诚的感动。  看一篇考场好作文,文体不拘,首先度其情揆其理,必定有其至真至诚的特点。20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