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算“叛国者”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只有中国才会出这么多的汉奸?很多人回首抗战史时喜欢这么发问。如果“汉奸”系指“叛国者”,则“叛国者”现象遍及二战被入侵过的每一个国家,以叛国者与侵略者的配合论,恐怕中国远非一个最严重的国家。
  
  历史上,俄罗斯人是一个对外来入侵反抗极为坚决的民族,而苏联在二战时大规模出现卖国贼,完全与其传统和文化无关,只与苏联当时糟糕的民族关系和治国方式有关。德国入侵苏联时,在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甚至俄罗斯,纳粹军队都被当作解放者。纳粹将领海因茨•古德里安曾回忆说:“乡村里的妇女用木盘子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送给我们吃。并且拦着我们的车子,一定要我们吃完了,才准我们走。”
  但苏联的叛国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叛国者,对待苏联人,纳粹德国是个残暴到无底线的政权,在他们的秩序中,“劣等的斯拉夫人”只配在奴役下自生自灭,德国人迅速用冰冷无情的残暴手段教育苏联国民,只有团结在斯大林周围才有生存的希望。甚至像弗拉索夫中将主动要求组建“俄罗斯解放军”与德国并肩作战也被不屑地拒绝。
  某种程度上,叛国者的多寡和合作程度,占领者的态度起决定性作用。纳粹德国在北欧、西欧、南欧、东欧,对被占领者的态度完全不同,所遭遇到的反抗也完全不同。相对来说,较受优待的北欧、西欧的合作者要远多过南欧、东欧。
  譬如纳粹德国党卫军一开始就在北欧、西欧“高等日耳曼人”被占领区征召了大批党卫军志愿者,他们逐渐构成了数量庞大的党卫军的外籍军团,如小小的荷兰,居然征召了5万名党卫军士兵。这些人在战场上,比德国国防军要顽强得多。
  之所以在这些被占领国家有大量青年积极报名参与党卫军,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民族在德国的新欧洲秩序下,属于最顶端的民族。纳粹德国对这些国家的早期占领,采取了较怀柔的政策。德国后期兵员匮乏,党卫军不但征召拉丁人、斯拉夫人,甚至还有印度人。但在被征召地区,基本上在纳粹眼中是属于可友善对待或是战争中的盟友。
  而这些被征召者,往往亦不认为自己是叛国者,或许有基于对原来祖国和政权的认同不足问题,所以他们更认同自己誓死效力的新秩序。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将本民族的独立自由捆绑在纳粹德国的战车上,如苏联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人以及巴尔干的志愿者。
  相较而言,主动配合纳粹德国统治甚至助纣为虐的法国人,就数量极少。不能不提的是,像法国这样一个具有文化优越感的民族,原本就很难大批产生投靠“野蛮的德国人”的叛徒。而在入侵者面前缺少文化优越感的民族,则容易大批产生投靠敌人即“投靠文明”的想法。
  不得不说的是,纳粹德国的意识形态在当时不乏国外的积极响应者,英国的温莎公爵、法国的赖伐尔等都是重要头面人物,若非有英吉利海峡阻隔,很难说温莎公爵不会步赖伐尔后尘。
  
  心胸并不狭隘的法国人
  
  恐怕在全世界人眼里,法国人对“法奸”的清算都是最出格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德国人被赶跑后,那些与德国占领军“相好”过的法国女人被剥光衣服、剃掉头发、身上涂满油漆示众。这类照片难免让人同情这些法国女人并藐视法国男人:战场上你们一败涂地,保护不了自己的姐妹,你们对付德国人不行,对付起自己的姐妹倒是有一套。
  不过,只有法国人给人留下这种狭隘窝囊的印象,可能是因为西欧被占领国家中,法国最大最强,也是盟军解放欧洲的第一站。其实,羞辱本国那些与敌“通奸”女人的民间自发行为,遍及每一个被盟军解放的国家,手段完全如出一辙。法国人一点不比荷兰人、比利时人、丹麦人、瑞典人甚至意大利人更出格——意大利这个早先的德国盟友,在翻脸后,也成了感情上被德国人伤害的国家。
  
  比起德国北面和西面的邻居,法国人多少还是显示出了一个大国的胸怀。毕竟德国曾在70年内三次入侵法国,法国战败投降时,所遭待遇远比荷兰、比利时、丹麦等更苛刻。法国被迫割让包括巴黎在内1/3领土、支付巨额占领费、陆空军限制在10万人以内、法国必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与德国保持一致。
  在被占领期间,法国向德国支付315亿马克占领费,法兰西银行向德国“贷款”45亿马克,法国政府还支付5亿马克的罚金。至于以“征收实物”为名从法国弄走的物资,则无法计数,法国75%的燕麦、80%的油、74%的钢,以及900万吨谷物,都被强征了。此外,德国还从法国强征了2750亿法郎的私人财产,5500亿法郎的国家财产,强征了70万劳工。就被掠夺财富总量和劳工比例而言,德国在法国的掠夺行为来得远比日本在亚洲彻底。
  但二战德国战败后,荷兰这个为纳粹德国贡献了大批兵员的国家,向德国提出了远比法国苛刻的惩罚报复要求——相对于法国损失和所遭羞辱而言。在荷兰、丹麦等与德国“亲戚关系”最近的国家着手索取他们主张应从德国分得的土地、并开始驱逐这些领土上的德国侨民时,法国人虽然支持一切削弱德国的主张,但只是很温和地提出了土地索取要求,从未打算驱逐那些曾助纣为虐的德意志人。
  为惩办战争期间的卖国贼,西欧、北欧国家纷纷恢复了叛国罪的死刑惩罚。战后,法国政府调查质询了近百万人,约10万人受惩处。当然,法国惩戒“法奸”的力度和深远程度比起西北欧的其他国家,并不算过分。要知道,“法奸”中一小撮如赖伐儿之流,由于笃信法西斯主义,崇拜希特勒,为纳粹德国鞍前马后主动服务的一片热情,足让德国人汗颜。在欧洲,由于特殊的历史复杂性和民族关系,这种彻底的铁杆卖国贼,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几乎找不到可与之相比的人。
  法国政府在处决赖伐儿等人时,曾判处投降德国的贝当死刑,但戴高乐随即予以豁免。毕竟贝当投降多少情非得已,当时仓促应战的法军正与德军交战,法国灭亡只是时间和惨烈与否的问题。
  再者,法国比起东欧尤其是苏联,德国没有欠下那么大的血海深仇。当年,为安抚愤怒的法国人,希特勒极力作出一副大度模样,要求德军在法国要像解放者而非征服者。在占领区,德军自觉地承担起救济和安置难民的工作。至于希特勒本人,有次在法国进行和谐观光之旅途中,被一位突然认出他的法国妇女惊呼“魔鬼”,希特勒只是一笑置之。
  其实,法国人不断重翻当年对妇女剃光头,大规模肃整“法奸”的旧事,未尝不是其心态轻松的一种自嘲。
  
  什么样的侵略者什么样的恨
  
  作为后起的列强,德国、日本对外出兵时,都表现出远比老牌列强粗野残暴的一面。无论英法等老牌列强如何无耻地瓜分了世界,但其在海外用兵时,很少刻意强调显示其武力的恐怖威力,偏好于运用其平衡的统治技巧,而后起的列强则不然。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德皇威廉二世鼓励出征士兵:“如果遇到敌人,切勿留情,不要留活口,用你们手里的武器,让中国人即使在一千年以后,也不敢对德国人侧目而视,让我们为文明打开永久的通道!”到了纳粹德国时代,希特勒则强调,优秀的日耳曼青年应当像食肉动物一般凶猛,目光坚定冷酷,完全不知怜悯为何物。
  一战前,德国在东非殖民地因当地土著杀死数十名德国殖民者,用屠杀几十万当地人的办法警告土著,德国人是不能碰的。二战期间,德国在各个占领区均颁布实施了野蛮的人质法令,凡杀死一名德国人,德军必在当地报复性处决数十至数百不等的人质。这个被处决数字,取决于这个民族在德国人眼中的种族地位。譬如在“高等”的荷兰,是10名荷兰人质抵1名德国人命,到了“低等”的苏联,则是50-100人,完全视拥有纪律处分权的基层军官心情而定。这种人质法令,似乎除了纳粹德国,历史上从未有其他国家广泛且公开地使用过。
  日本在全盘西化的明治时代,为让西方列强承认其已迅速脱野蛮入文明,有西方人在场时,表现得甚至比老牌列强还有纪律。但到了大正时代,已进入先进文明国家之列的日本,经过对全盘西化的重新检讨反思,彻底丢掉了假惺惺的“文艺腔”,其陆军早已与武装暴徒别无二致。
  若论血海深仇,无疑受创最深的应为波兰、苏联这样的国家,因为它们在二战中分别付出了约占人口1/6和1/7的死亡,但精神创痛者,无疑应当是韩国。日本韩国之间并未发生战争,满清和沙俄分别被日本击败后,整个朝鲜半岛像熟透的果子落入了日本怀抱,期间朝鲜人虽然有不断的零星反抗,但整个殖民时代,朝鲜半岛上所受的肉体和物质的创伤,来得远不如后来的中国,更不如被纳粹铁蹄践踏的东欧国家。
  但日韩合并后,韩国全体国民被迫改姓名、废文字、习日语,即使在一个并无祖先崇拜的国家,这种高压下的同化运动,对被同化者都是一种持久而巨大的精神创伤,何况朝鲜民族的文明远比日本要历史悠久,且长期扮演着一个东亚大陆向日本输入文明养分脐带的作用。尤其是,日本这个自诩文明的殖民者,在推行快速同化政策时,其内在野蛮愚昧的底色时不时要泛出来,譬如为切断朝鲜王室王脉,不但完全拆毁朝鲜王宫,甚至连图纸都故意烧掉,对保留朝鲜民族文化记忆的东西,能不保留就不保留,更荒唐的是,日本殖民当局曾认认真真地往地下打入一些巨大的铁柱子,以期彻底破坏其风水。
  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民族遭遇过如此强烈的精神屈辱。这种精神上的创伤,不会在日本人败退时,瞬间爆发变成驱逐和杀戮行为,但会随着时间而慢慢苏醒,一点点蔓延上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朝鲜半岛的痛苦像是被暴徒屡次强奸的精神痛苦,这种仇恨和创伤的指向性,往往更表现在清洗和清理留在民族文化和记忆中的屈辱的日本痕迹。
  在韩国近年公布了“亲日派名单”后,曾爆出一场闹剧式的新闻,一位持激进的清算亲日主张的学者在全罗北道大学演讲时称,该校的雪松是朴正熙时代种植的“亲日残渣”,应予清算,于是,这批雪松被全数砍光。
  这种近乎荒唐情形绝不可能在欧洲出现。但绝非意味着韩国人心胸如此狭小,因为朝鲜民族在日本投降时,并未发生过像在欧洲发生的针对德国侨民的猛烈报复。
  而德国败亡时,被侵略国家大规模驱逐德意志侨民,从东欧国家被驱赶出家园的德意志人高达1000余万,若无英美干涉,较文明宽容的西欧北欧国家也会有近200万德意志人被驱逐出家园。德国人的残暴终于公平地吃到了苦果。但欧洲国家对德国人的仇恨,很快淡漠,好比一群被歹徒暴打辱骂过的人,在暴徒被惩之后,过去的痛楚和羞辱很快就淡忘了。
  韩国人说,韩国人心中有大恨,这种大恨其有来自,无法用数字衡量,无法用文字形容。
其他文献
我提到韩国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有贡献,经媒体报道后,竟然引起一片大哗,甚至有斥为“卖国”、“媚韩”者。  早在先秦时期,今朝鲜半岛上已有大量中原移民。秦汉之际建立的卫氏朝鲜国,就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的。西汉武帝开疆拓土,将领土扩展到朝鲜半岛北部。东汉后辖境虽有所收缩,但在三国、西晋时又有扩展,还新设置了营州这个一级政区。6世纪后高句丽迁都平壤,脱离中原政权。唐高宗时又设置安东都护府,一度进行直接统治。
期刊
6月15日,伊朗百万人涌现街头,温和的人高举抗议牌:“我的选票上哪去了?”愤怒的人则高喊:“专制者去死吧!”其实,追求更多自由、更真实民主的暗流一直在伊朗“螺旋型”前进。在当代政治学家的著作中,有一本非常出名,又总是以靶子的形式被引用的书,这本书就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历史的终结》出版于1992年,福山试图论证自由民主制度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最高也是终结状态,其他政治制度,就算一息尚
期刊
在战火纷飞的土地上进行国土测量,不仅事关科学与资源,更关乎国家安全。    牯岭上的客人    胡适先生曾说:“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的确,江西庐山的牯岭(Kuling)似乎与洋教士格外有缘。1895年,英国循道会传教士李德立成为第一位从中国官府得到租契开建别墅的外国人。之后数十年间,一幢又一幢的别墅在牯岭建起来,到1928年,别墅总数已达712幢,其中有518幢属于外国人。  
期刊
有人说:一图胜千言。我同意这个说法。一幅好的照片,可能比长篇大论更形象,更真实,更客观,更生动,更可信,更能表现时代,记录历史。所以我热爱我的摄影记者工作。努力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工作,要求自己做到真诚地用镜头记录历史,反映时代。          2006年7月29日,在北京朝阳区798百年印象摄影画廊展出了我拍摄的1966年8月18日题为《回放》摄影作品展。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国家
期刊
从西柏坡到北平,只有370公里,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变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要完成的是从偏居一隅的山野到城市中心成为国家之声的巨大跨越。    1948年12月17日夜,河北井陉县窟窿峰村。此地距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西柏坡村40公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室和机房就藏在村后山上的巨大石窟中。一天的播音结束后,齐越——电台中唯一的男播音员——已经入睡。  突然间,他被播音组长孟启予的声音
期刊
2008年1月,库尔德地区政府将在萨达姆大屠杀中死去库尔德人的遗体重新安葬。士兵们抬着旗帜覆盖的棺木,走过大街小巷时,路边无数哀悼者举着失去亲人的照片,哭泣着与他们告别。但他们有所不知,是一群考古学家、法医学家践履险地为含冤的死者铺平了这条坎坷回家路。    1988年5月,伊拉克基尔库克塔的卡兰集中营里,泰莫阿布杜拉阿哈穆德又迎来一个黎明。这一天,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可此时他并不知道。他无助
期刊
1573年是历史上极为普通的一年,除了明朝最长的万历时代从这一年开始外,几乎没有大事发生。这一年,距离明朝开国已205年,期间除了与瓦剌部零星几次战争,大体安享和平。天下承平日久,社会日益繁盛,这本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极为乐见的局面。  但与朱元璋所期盼的那种自给自足的乡村社会不同,此时的明王朝已经“堕落”成为一个城市商业社会。由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日益松弛,使得商品经济不仅仅在城市和乡镇扩张,同时也蔓
期刊
四十年前,一场史无前例的摇滚音乐节在一个小镇上举行,近50万美国青年在泥泞中打滚、嬉戏,呐喊着“爱与和平”,将一场音乐节变成了规模空前的反战运动。      2009年8月14日,由李安执导的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在全美公映。这正是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四十周年的纪念日。  40年前,一场史无前例的摇滚音乐节在一个小镇上举行,近50万美国青年在泥泞中打滚、嬉戏,呐喊着“爱与和平”,将一场音乐节
期刊
货币和市场的勃兴为晚明消费社会的成长打造了物质的起点和平台,而其日臻成熟则全赖晚明宽松圆融的社会氛围。    1573年,万历元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晚明繁华盛宴正臻于高潮。发端于宋元时期的全国性市场和海外贸易网络经过二百年的涵养滋生日渐发扬光大,并以更加深远宏大的规模将芸芸众生裹卷进来,几乎无远弗届。    白银时代      海禁已于六年前放开,一条鞭法即将于八年后全面铺开。白银正成为这一切的
期刊
1948年9月1日,从纽约驶往苏联的轮船“胜利”号在航行途中发生火灾,中国将军冯玉祥遇难。俄罗斯黑海舰队老兵巴尔经过多年锲而不舍地研究查证,搞清了与当年事故有关的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1948年9月5日,苏联《红星报》最后一版不显眼处,刊登了一条塔斯社的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傲德萨9月4日电:八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傲德萨……因处置不慎,致使电影胶片着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