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大师,放轻松!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r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生涯辅导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紧张大师,一次面试没有通过,就沮丧地表示:“完了,我这辈子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或者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便难过地认为,“我的人生从此没有希望了!”
   心理咨询学家称这种会把“单一事件”放大为“永远如此”的想法为“过度类化”。一般而言,过度类化的人多半有“全部这样”、“永远无法”的思考模式,会把“相对”看成“绝对”,轻易便接受“未经求证”的假设。
   *现在景气这么坏,以后一定没有好日子过!
   *失业之后,我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上司发现我的错误,他就再也不会肯定我的能力了!
   会“过度类化”的人,一旦有了“假设”,就会努力找到“证据”,想尽办法让自己相信,这是一个“事实”。当别人的“单一行为”被放大为“所有行为”,或是别人“单一评价”被扩大为“全面评价”,或是“单一事件”被扩大为“全面规则”后,心中自然会灌满挫折悲伤的感觉,认为人生没有任何希望!
   要打破,过度类化的思考模式,就要反过来找到这个想法“不合逻辑”与“不切实际”的地方。
   如果别人都对你不好,为什么你仍然继续对他们好呢?(是否有不合逻辑的地方?)
   走上社会之后,你只做过一份工作吗?若曾经换过工作,当时是怎么找到工作的?(是否有不合逻辑的地方?)
   只要你反问自己,就不难发现“过度类化”的想法既不合逻辑,也不符现实。
   所以,当你的脑海中又出现“大家都对我不好”或“永远没有好日子过”的想法时,就提醒自己,这只是“单一行为”、“单一评价”、“单一事件”,而不是“永远如此”、“再也不能”,避免陷入绝望的境地中。
   此外,当你对别人好,也期待别人用同样的态度回报你时,就要改变做法。希望别人主动对你好,就直接告诉对方;万一对方拒绝你,或达不到你的标准,则要学着接受现实。你有权对别人好,别人也有权接受或拒绝你的好意。你可以怀有期待,但事情也可能不按照你的期待进行;这就是“现实”。一厢情愿要求所有的人都照着你的期望反应,就是“不切实际”。
   随时随地问问自己:这个想法合不合逻辑?合不合现实?一步一步慢慢打破“过度类化”的想法,用“相对”取代“绝对”,学习接受各种不同状况的人生际遇。
其他文献
凸显人际亲和力的演讲策划,说到底就是使演讲成为能“捕捉”人们的心灵,能“俘虏”人们的感情的一种艺术设计和演绎的过程。因为,经过精心策划的凸显人际亲和力的演讲,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所以,最容易使听众接受。因此,如何使演讲凸显人际亲和力,是演讲者务需精心策划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进行凸显人际亲和力的演讲策划呢?    一、真情感染法  运用某种方法和步骤,着意设计和编织充满情感的“故事”,然后
期刊
我跟乐乐是好得可割头的死党,不但可割头,臭味也特别地相投。比如说去年冬天,深圳特别冷,我跟乐乐吃着火锅就抱怨起来:这大冬天的,七点起床实在痛苦。乐乐说,别说啦,冬天起床固然痛苦,我最讨厌看老板脸色对客户低三下四半夜构思文案中午吃肠子都要呕出来的午餐卖穿狗皮一样的职业装……她还没说完,我头都大了,跟她嚷嚷说你让我消停一点好好吃顿饭行不?俺把桌子一拍:本小姐这样的日子也早就受够了!  乐乐是速手党,我
期刊
留学英国的博士推销员    我出生在广州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998年,我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父亲又送我到英国读书。留学期间虽然学费、生活费不用我操心,但我还是经常利用假期去打工,因为学生打工在西方国家很流行,我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花花公子。不过,一边留学一边打工的经历,确实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2001年夏,我从伦敦大学心理学专业顺利毕业,由于英国政府规定,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可以以实
期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被咬过的苹果同样拥有精彩》。  妈妈曾说,我是一个苹果,是上天赐给她的最美好的果实。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在这颗稚嫩的果实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我清晰地记得1994年2月的一个清晨,天气格外的寒冷,父亲在我的额头亲了一记后,早早地骑车上班去了。为了让全家生活得更好,他总是起早贪黑拼命地工作。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一次竟是他最后一次亲我的额头
期刊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这样写道:“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人类总数的l%,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团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商业、政治、学术、文化……在所有领域,犹太人都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那么他们成功的秘密何在呢?    事业成功者不胜枚举    据日本《现代周刊》8月16日一期报道,在根据资产排名的美国前400个富豪家族中,犹太人占了23%。如果仅限于前40
期刊
罗宇清才33岁,人长得小巧、清丽,能看出来,她聪慧、积极。她说,自己也没有想到,1994年刚来上海时,是两手空空,到现在不过11年,已拥有了一家业绩颇为不俗的公司,而且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已成立经销点。这些,全是因为多年来自己积极进取的结果。她又笑道,可能因为自己是O型血吧,敢闯敢干,敢于开拓,所以,闯荡上海滩自然多了一份机会。    梦想,从挫折中起步    其实,1994年从南京大学毕业时,罗宇
期刊
提问和答问,是演讲将要结束时主客互动交流的一种方式。有问有答的对话方式更便于演讲者和听众彼此平等地交流思想,抒发情感,开诚布公地发表各自的见解,以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融洽关系的目的。成功的对话,需要演讲者主动适应和创造对话环境,掌握答问的语言艺术,有效地控制场面,把热烈的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古人讲:风流不在谈锋胜。而演讲者的答问是睿智的思维、精练的语言、快速的反应、灵活的方式等综合素质的凝聚和短
期刊
当别人问我在公司干得怎么样时,我总是豪情万丈地说:“嘿嘿,干得还不错。”我没有说谎,我薪水不错,深得老总器重,和同事们的关系也很和睦。  可是,当老总的夫人从台湾过来后,我和同事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准确地说,老总的夫人不是公司一员,但是由于她特殊的关系,她可以随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会对我颐指气使。她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或无时不在的找茬,让我们个个心底都被郁闷塞满。我们找不到和老总夫人交流的方式,当
期刊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了一句对女人的评价,“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God has given you one face, and you make yourselves anothe.)以上是朱生豪的译文。钱钟书则译为“爱面子而不要脸”。利落,干净,兵不血刃。  哈姆雷特的意思是说,女人爱打扮、尚虚荣、矫揉造作,把真实的自我掩盖在厚厚的脂粉之下,或者是有所企图地把自
期刊
当王励勤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享受着在家门口夺冠的快感时,所有人都无法忘却一段历史——当年的世界杯,王励勤首场小组赛负于日本“削球机器”松下浩二,蔡振华当着10余名记者的面,把王励勤比作“低能儿”。多年来,王励勤一直被看作心理不过硬的“典范”,一旦他输球,人们就会拿出他的心理问题说事。  体育界有句话:要拿冠军,先过心理关。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这句话已经越来越流行。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王励勤是世界上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