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的发生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1】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能在桌上找到长度为1厘米的东西吗?
  学生用手比划,找到大拇指的宽度。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厘米的小尺,想请你用这把1厘米的小尺,帮我量一量这本练习本的厚度,开始吧。
  学生们开始进行测量,但发现无法测量。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本子的厚度比1厘米的小尺还要短很多。
  师:你是怎样量的?
  生:用尺子的一边对齐,再看尺子的另一端,是空着的,说明没有到1厘米。
  师:看来用1厘米的距离去测量本子的厚度,不大合适,那怎么办呢?
  生:1厘米1格太长了,如果有比1厘米更小的单位就好了,要把1厘米再分一分。
  师:今天啊,张老师就想请你们亲自动手把1厘米分一分,就在给你的1厘米的小尺上分一分,分出一个更小的、更短的单位,好吗?
  学生有分2份、3份、10份的,并展示分法。
  师:虽然我们分得不一样,但是张老师看出来一样的东西,都想通过分一分找到比1厘米更小的单位。数学家其实就是像你们这样,把1厘米分成相同的小份,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毫米。
  师:瞧,这是我们平时用的直尺(课件出示),咱们看看,在尺子中间有很多的小线段,就是和我们刚才的做法一样,把1厘米分成了10小格,每一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赏析】
  我们知道,教师的教要尊重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才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建构,从而让学习真的发生成为可能。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这两个单位的长度有了一定的感知。张老师从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划它们的长度,寻找生活中长度为1厘米的东西入手,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用“1厘米的小尺”量练习本的厚度,提出“看来用1厘米的距离去测量本子的厚度,不大合适,那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有效创设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创造一种“更小的、更短的”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师的教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地引导学生在创造“毫米”的活动中理解了“毫米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要产生毫米这个长度单位”这些问题。实现了学生的学在教师指导学生“再创造”中真实发生。
  【教学片段2】
  师:拿出你的直尺,仔细瞧瞧这个1毫米,认真地打量打量这1毫米有多长。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或者是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呢?
  生:一分硬币厚度大约是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老师给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张电话卡,咱们自己量一量。
  师:量过了,是1毫米吗?
  生:是的。
  师:请每一位同学用两只手指捏住电话卡,感受一下,这是多厚啊?轻轻地把电话卡抽出来,留下的缝隙就是1毫米,把这个缝隙拿到自己的眼前,认真地瞧瞧,1毫米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叠在一起的3张扑克牌和1分硬币,再来捏一捏,再感受一下1毫米的长度。(学生活动)
  师:请你再伸出手来比划1毫米,做出1毫米的缝隙,自己仔细地看看1毫米的厚度,如果不确定,还可以用电话卡往里面塞一塞,调整一下。(学生自行调整)
  师:我看出来,这回你的眼睛就是1把毫米尺,现在再来看看这本本子,用手捏一捏,估计一下这本本子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呢?
  学生反馈有2毫米、3毫米。
  师:到底是几毫米,咱们自己来量一量。
  生(测量后统一):2毫米。
  师:咱们捏捏数学书,估计一下数学书的厚度有几毫米?
  学生反馈有4毫米、5毫米、9毫米。
  师:好吧,咱们还是自己量一量吧!
  学生反馈有大约6毫米、大约7毫米、大约8毫米。
  师:量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因为有的同学包了书皮,有的没有包,所以厚度不一样。但是,张老师还是想强调的是——你的1毫米,和其他小朋友的1毫米,和老师的1毫米都是一样的。
  【赏析】
  通过“创造”毫米,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很短,但1毫米究竟短到什么程度,他们并没有建立清晰的表象,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张老师准确把握学情,引导学生通过“找”“量”“捏”“看”“比”等操作活动,充分经历了活动过程,获得了丰富而感性的活动经验,建立起清晰的1毫米长度的表象。通常我们在进行本环节的教学时,也会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但张老师的教学过程更扎实、精致。张老师通过反复的测量、观察、比划操作,引导学生慢慢地感受、体会,逐步将“毫米”这个单位的长度“植”入学生的大脑中。表象的建立是一个精致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而不断修正的过程。捏一捏电话卡的厚度不是走过场,捏住卡片感受→抽出卡片观察→再把卡片塞进去检验→再抽出卡片观察。“现在大家的眼睛就是一把毫米尺了,你能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练习本厚多少毫米吗?”引导学生先估计再测量,先提取表象再修正表象,学生在反复体验几毫米的实际长度中,使表象更鲜明准确。这样的慢慢感受、体会的过程,实现了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的发生,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清晰的“毫米”表象。
  【教学片段3】
  师:真不错,看来啊,咱们已经很成功地研究了毫米,还记得咱们是怎么研究的吗?
  生: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电话卡,然后比划比划。(板书:比)
  生:在尺子上找一找。(板书:找)
  生:我们1毫米1毫米地去数,一直数到10,就是1厘米。(板书:数)
  师:是的,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咱们还进行了估计(板书:估),还自己进行了测量(板书:量),用了好多方法研究了毫米。   师:其实长度单位还有?
  生(齐):分米。
  师:关于分米啊,张老师想请大家用研究毫米的方法,自己去研究,你觉得行么?
  师:每一位同学可能都有自己想研究的东西,下面就以4人小组为单位研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有需要的话,你也可以研究老师学习单上的问题。(小组讨论)
  学习单
  1. 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在直尺上找一找,再用手比划比划。
  2. 数一数,1分米=(?摇?摇)厘米,1米=(?摇?摇)分米。
  3.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4. 画一画: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师:用直尺自己比划一下,1分米大约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比划的。
  生1:从刻度0到刻度10厘米。
  生2:从刻度16厘米到26厘米。
  生3:我发现了,只要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等于10就可以了。
  师:你们的意思就是1分米等于多少?
  生(齐):10厘米。(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老师现在明白了,我现在从刻度5到刻度15,这个长度大约是1分米吧,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的长度。(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张开一个幅度,对照着尺子进行调整)
  师:咱们来感觉一下课桌的宽是几分米,咱们可以用手来比划一下。
  师:咱们用米尺量一下,是多少呢?
  生(测量之后):4分米。
  【赏析】
  学生是借助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经验,来逐步学会用分米和毫米来描述与测量物体长度的。由于毫米的认识对测量和观察的要求更高一些,学生学习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张老师改变教材呈现顺序,先认识毫米,教师“扶”得多一些。而在认识分米的过程中,张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分米,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张老师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两个“脚手架”:一是引导学生总结了研究毫米时的思路和方法,即“比”“找”“数”“估”“量”,让学生有路可循;二是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分米的“学习单”,让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有法可依”。这让学生的研究落到了实处,从而让学习真的发生。从交流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明白“从刻度0到刻度10厘米”和“从刻度16厘米到26厘米”的长度是1分米,还发现了“只要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等于10就可以了”。只有学生的“真研究”,才能有这样生动而深刻的认识。因而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有知识的收获,更有学习方法的体会和活动经验的积累。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距离中考还有一个月,随着考试的临近,紧张的不止是学生,还有教师,杨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杨老师是某中学初三(3)班的班主任,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名校,每年中考升学率近乎100%,70%的学生可以升入该市的省示范高中。但是前不久的一次摸底考试,杨老师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不佳,这让她十分头疼,担心自己班级的升学率不能达到学校要求,会受到领导批评,也会影响自己的职称评聘,于是开始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甚至乱发脾气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充分交流,从而多渠道、多角度、有效地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有效
期刊
一直以来,“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争议不断,笔者认为,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而导致对所教内容的知识本质把握不当,因而导致争议的发生。  某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五上“谁先走”时,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学生从“3黄3白”的箱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球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摸完放回摇匀后再摸,让学生猜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为了证明结论,教师请学生动
期刊
依情定位  2012年7月,笔者从一所完小调到办学仅五年的县直学校——福建省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下简称“二实小”)主持工作。如何给学校定位,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校风优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品牌学校,这是摆在笔者和新班子成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实践告诉我们,办好一所学校需要一种教育智慧。笔者和新班子成员一起对学校的昨天与今天作了一番了解与研究。从中发现,此时的“二实小”有三个特点:一是创办时
期刊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2011年版课标”)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习语用文字的运用”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忽略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对相关内容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就着急地进行所谓“语用”知识的教学的倾向。其实,“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中的“语用”学习,应该和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融为一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课文内容理解的过程中学习
期刊
课文插图(含图画、图片、照片、影印件、肖像等)是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发挥插图的作用,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低耗高效,师生和谐共长。  一、正确运用课文插图,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当代研究脑生理的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有六个信息输入通道,即视、听、尝、触、嗅、做。在被试群体中有37%的人属于触觉学习者,通过移动、触摸、行动来学习;有34%的人属于听觉学习者,借助声音和音乐来学习效
期刊
校本练习,是指基于本校师生实际、巧用校内外以及地方资源,因地制宜、以生为本而量身订制的,基于“减负提趣、适量求精”的校本个性化练习。  一、校本练习设计体现生活性  源于学生周边熟悉而亲切的生活实际的练习设计能极大激发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因此,练习的设计要着眼于生活性,教师既要尊重现行教材,又要依据教材设计的目的意义,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巧用身边生活素材构思新颖而有趣的作业,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形成博雅书香文化教育,养成学生儒雅气质的一个关键。那么,怎样在小学中低学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对此进行浅析。  一、联系具体物象,培养语感  
期刊
“听、说、读、写”四项语文技能,倾听能力首当其冲。科学研究表明,人们获取知识时,通过听觉所获取的内容,大约占全部知识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因此,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参与倾听,做到愿意听、注意听、乐意听,养成专注、用心的良好倾听品质,形成善于倾听的学习能力。  一、激情趣,引其“愿意听”  1?郾有效提醒。小学生表现欲较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往往较为激动,表现也急切
期刊
【编者按】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日常教学中,时常有学生看不懂或误解题意而导致方法选择错误等现象,这不是学生缺乏解题的方法,而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缺失。数学语言有其特殊性,所以数学阅读材料并不像语文材料那样富有趣味性,为此,教师如何在课内外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数学阅读的环境,有效开展数学阅读训练,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这些都值得探讨。  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