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三则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照镜子
  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及身体移动能力。
  准备:椅子两张。
  玩法:家长与幼儿面对面站立,各自以椅子为中心。家长围绕椅子向前后左右变换方位,幼儿像照镜子一样,跟随家长快速调整自己的位置。比如,家长快速站到椅子的后面或左右侧,幼儿做与家长相同的动作(见图1)。待两人方位一致后,家长再次变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延伸游戏:
  (1)家长与幼儿互换角色,由幼儿先变换位置,家长跟随幼儿变换。
  (2)变换游戏规则,由原来两人移动到相同的方位变为移动到相反的方位,如家长站在椅子的后面,幼儿就站在椅子的前面。
  (3)只用一张椅子,家长坐在椅子上,幼儿根据家长的口令围绕椅子快速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如家长发出“后面”的口令,幼儿快速移动到家长的身后(见图2)。
  二 找铃铛
  目标:提高听觉反应能力与身体移动能力。
  准备:眼罩一个,铃铛一个,平坦空旷的场地(草坪等)。
  玩法:幼儿戴眼罩站在场地中间,家长在离幼儿一定的位置处摇铃铛,幼儿根据铃铛声判断家长所处的位置,并向铃铛声方向移动。家长可通过蹲下、起立、调整距离与方向等方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与难度(见图3)。
  延伸游戏:
  (1)家长与幼儿互换角色,由幼儿摇铃铛,家长戴眼罩判断铃铛声方向并移动到幼儿的位置,以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见图4)。
  (2)可由两位家长手持不同的材料发声,如一人持铃铛,另一人持其他可发声的物品加以干扰,幼儿先判断铃铛声的准确方位,再移动到发出铃铛声的位置。
  (3)游戏在室内进行时,先将各房间门关闭。幼儿在客厅,家长在不同的房间内摇铃铛,幼儿听声音作出判断,快速找到家长在哪个房间。
  三 捉星星
  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反应能力与身体移动能力。
  准备:普通手电筒一个,较宽敞的室内空间。
  玩法:晚上家长在家里关闭室内灯光,将手电筒打开照射在墙面上形成“星星”,幼儿快速跑向“星星”,并将手放到“星星”的位置。接着,家长关闭手电筒,等再打开时更换照射的位置,游戏继续进行(见图5、6)。
  延伸游戏:
  (1)家长与幼儿互换角色,由幼儿用手电筒照射,家长捕捉“星星”。
  (2)家长可根据幼儿身高,逐渐提高照射高度,让幼儿快速移动并跳起来触摸。
  (3)家长可在寬敞的房间选择不同的墙面变换照射位置,增加幼儿移动的距离。
其他文献
我们为什么要解放儿童  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因为儿童身上有人的天性资源,它们是一切人力资源、人文资源的源头。从孟子的赤子之心到李贽的童心,从耶稣所宣称的“进入天国的都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人”,到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无一不有孩童般的心。古今中外不少人士发现,儿童自身的天性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人的天性是天之予人者。人的天性资源遭受抑制、破坏和浪费,是最大的暴殄天物,是个人、民族、国家、人类最宝贵的天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有关数概念的教育是一个基础而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怎样帮助幼儿掌握有关数概念的知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呢?其实,从幼儿的表征能力就能看出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而多元表征能力需要幼儿对数概念有深入与全面的掌握。4~6岁幼儿已基本具备初步的数的多元表征能力,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不同表征形式
随着办园规模的扩大和课改要求的深化,幼儿园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着各种问题与挑战。如,如何应对职初教师比例逐步增加的师资队伍现状?如何促进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引领教师更好地理解与落实课程理念和办园理念,强化课程意识与行为反思,提高与课程方案相匹配的课程领导力?为此,我园抓住“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的契机,开展了“优化教研模式,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整体发展全局和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在积极进行着面向未来的新思考与设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的重点领域,我国学前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中长期发展方向与道路。  加快实现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随着对学前教育价值认识的日益深入,经济生活水平的不
要解答案例中教师纠结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饲养的小动物。如果我们仅仅把兔子看作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对象,那么兔子的死活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这一价值取向其实是很功利的。如果我们把兔子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体,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动物朋友,那么我们就会关心它的健康、关注它的生活質量,一切活动的开展都会以保障它的健康成长为前提。饲养活动应成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在饲养活动中,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最基本的价值取
通过观察与研究,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负面情绪主要来自需要未得到满足、同伴交往中的冲突以及成人的批评。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经验比较缺乏,因此识别、理解、表达、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培养。  生气是经常发生在幼儿身上的负面情绪之一,为了帮助小班幼儿提升应对这一负面情绪的能力,我们结合儿童情绪管理丛书中《我不想生气》一书,借助小兔子的角色,和幼儿共同解读、讨论人物遭遇的情绪事件和情绪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自愿的活动,幼儿有权决定说什么、做什么及怎么说、怎么做。这一特点反映在幼儿个体方面,就如案例中“顾客”可以有不同的需求,可以要面条,也可以要水果;个人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扯着嗓子大叫”,也可以耐心、有礼地提出请求;反映在集体方面,就如案例中有“顾客”点了水果后却被告知“小吃店不卖水果”,结果“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这种“僵持状态”其实是他们集体选择和决定的结果,是幼儿
由于幼儿认知方式、操作经验的不同,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原有的集体教学活动方式无法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合适的数学操作材料,是我园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开展的实践探索,它是我园十余年来课程研究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针对数学学科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具体要求设计学习材料,通过教师的观察、语言指导,不同层次材料的支持和幼儿同伴互动等多种途径,让幼儿在个体操作中感知和建构数的概念,运用数
我们曾尝试分别从戏剧表达、戏剧创作、戏剧表演这三方面来开展独立的幼儿戏剧教育活动,如以戏剧表达为主的《吃水果了》《拍皮球》《小小按摩师》等;以戏剧创作为主的《想吃苹果的小老鼠》《宇航员的故事》等;以戏剧表演为主的《小兔乖乖》《狼和羊的故事》等。虽然这些独立的戏剧教育活动给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使幼儿思维活跃,情绪愉快,敢于表现,乐于表现,但是幼儿获取的戏剧经验仍然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并造成戏剧表
学习品质是“养成”的而非“教会”的,不是靠说教、靠教师在口头上不断重复“要坚持到底”“要专心做事”之类浅层次加油鼓劲的话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强迫幼儿专门练习或不断强调遵守规则就能达到目标的。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生活、游戏进行长期的培养。比如,在这个案例中,当文文主动提出要去建构区时,教师可以询问文文“你想用磁力片做什么”,让其带着自己的目标投入游戏中。也可以建议文文把自己想要搭建的内容画下来,并期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