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在科学课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主要依靠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是课堂中外显的明线活动,培养学生内敛性的科学思维主要是通过探究性的问题链进行引导,真实有效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真正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这样的科学课堂才能促进学生成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苏教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常见的力”中《浮力》这一课为例,设计出能提高其思维水平的问题链,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问题链的设计理念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部要求科学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进行探究活动。而目前的科学课堂教学缺乏能引起学生思考的真实问题,使得他们失去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问题意识缺失。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发挥课堂的作用,需要教师真实地思考并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实现能力本位的目标。
  (一)探究式教学是科学课的核心
  探究式教学主要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并根据在探究过程中找到的证据链深入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在科学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在自我发现、自我思考中获得科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二)问题链是科学课教学的“神经”
  问题是科学的大脑,而个体的行动需要神经的积极配合。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提问,毫无逻辑的提问无法提高课堂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把本节课的本质找出来,并提出一组逻辑关联的、层层递进的、顺应学生认知经验的“问题链”,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探究性问题链设计类型和原則
  教师为完成科学课程目标,围绕某个科学探究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链”,旨在激发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与学习潜能,起到科学课堂思维可视化、生态化作用。王后雄教授在《“问题链”的类型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阐述了问题链的类型以及设计要求,笔者总结了问题链的类型。如表1。
  为实现有效课堂,问题链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目标明确原则:问题的本身需要立意鲜明,直接指向课堂核心知识。
  适时原则:问题出示的时间和展示的方式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
  延展性原则:问题链具有层次、递进的特点。
  三、问题链在科学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引出课题——引入式问题链
  在引出课题这一环节,笔者使用引入式问题链,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式问题链有利于学生迅速地回忆起旧知识,并能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搭建起桥梁。本环节问题链设计如表2。
  设计意图:通过猜沉浮的游戏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猜测结果和实际物体沉浮的现象之间的差异,通过“会怎样”“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引入式的问题,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水里有什么?”这个问题,建起了学生的前概念知识和本节课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引出水中有浮力;最后以“浮力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课题——浮力,展开了本节课的探索之旅。
  (二)探究——递进式问题链
  引入“浮力”这一课题之后,笔者利用学生的正向科学思维,设计——串由浅入深的递进式问题链,引导学生认识浮力的作用。本环节问题链设计如表3。
  设计意图:本段以问题“水中的物体浮起来是受到浮力的作用吗?”切入,引起学生产生质疑——所有的物体进入水中是否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这由浅入深递进的问题,有利于他们进行真实的思考,发现浮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
  (三)拓展延伸——探究式问题链
  探究影响沉浮状态的因素环节,笔者设计探究式问题链,通过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这么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环节问题链设计如表4。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探究式问题“影响物体沉浮状态因素是什么?”展开,学生在讨论、分析现象和总结影响因素时思维从单一迈向多维化。接着,在“质量一样,如何改变体积大小?”和“体积一样,如何改变质量大小?”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紧跟问题链螺旋上升,进而提高设计科学实验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
  一节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科学课,需要有符合逻辑的“问题链”,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不仅目标明确,还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一切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笔者将《浮力》这一课教学设计为以“问题链”的形式驱动科学课堂教学,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思维,提高科学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心理学指出,一个个知识不是靠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也就是学生主动去建构而形成的。中学阶段对溶解的描述更理性、抽象。但是如果缺少前期的建构过程,那么学生对“溶解”的认知还是不够深入的。小学阶段其实是学生初次感知、认识溶解的时候。这时,教师不妨带着学生适当放慢脚步,尝试将一些抽象的认知具象化,让学生自主去建构关于溶解的认知。  一、以“旧”引“新”,发展认知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
在小学教育阶段,科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和渗透德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敢于探索自然的信心,拓宽学生认识社会的眼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德育渗透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心理快速成长期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此时的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将会迅速地构建重要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极强互动性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一教学方法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上的优势不容忽视。本文从“问题式”教学的内涵出发,思考过去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的不足,提出优化“问题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举措,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  “问题式”教学,也可以叫作“问题导入式”教学。通常,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会结合课程内容为学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将其渗透于小学教育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对开拓学生的眼界也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其中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健康地接受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是一门开放实践、鼓励创新的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这门课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以往的经验看,信息技术对教学成果的展示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这项技术的运用,
小学科学是科学知识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做好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向,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带来重要助力。小学科学作为以科学知识启蒙为核心目标的学科,其教学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认知兴趣,以及吃透素质教育目标要
本文以“科—工整合”的思路来搭建教学框架,对《设计电路》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从整合设计思路、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汇报方式的选择、实验器材的改进、拓展环节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试教时的一些思考。  一、教材课程分析  《设计电路》是湘科版科学课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中的第3课。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电路的组成部分,知道了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本课将引领学生在此基础上根
在科学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并不于在知识重复的次数,而在于概念的挖掘和思维的呈现。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隐形的思维可视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帮助学生深入、透彻、系统理解科学知识,从而进入有效学与教的良性循环。如何将思维可视化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本文从“看”“画”“说”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思维可视是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局限性而提出的认知策略。它是指通过图画或者分析表等形式,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卓越的内涵应该怎么去理解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熟练运用教学技能,提升教研、科研的能力。  卓越的小学科学教师就是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科研、科技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超出一般的科学教师。要在小学教学中彰显科学教师的卓越品质,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太看
预习导学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利用多元化预习导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导学,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使科学课堂实现高效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义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在小学阶段
“设计教学法”是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创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拟订计划、自行实践探究,实现任务的自主完成。“设计教学法”跳出了教科书的框架,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凸显了多学科融合,实现了手脑联动、知行统一。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探究性、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适合“设计教学法”的实施。我在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