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下)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41306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监察工作为封建政治服务


  监察的内容不只是纠举违法乱纪的官员,还包括其他许多工作,如荐举人才,言事谏诤,参与司法审判,监督财政、礼仪、军队,维持治安,赈济灾荒等。看起来很杂乱,但都围绕一个大局即为封建政治服务,这个政治就是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当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重点也不同。比如汉武帝给十三部刺史规定的六条任务中,除第一条是监督豪强大族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郡守的。因为当时经过朝廷的一系列打击,诸侯国的势力大为削弱,已不能构成对中央的威胁,而郡内的官员(西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制)不执行中央政令、违法乱纪的现象十分严重,所以加强对郡守的监督就成了监察工作的重点。宫廷礼仪在古代社会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往往是皇权的象征。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十分重视礼仪,唐代御史台下有一个专门负责纠察宫廷礼仪的殿院。统治者通过这些措施严格规范封建等级制度,进而达到维护皇权威严、强化专制统治的目的。在唐代之前,监察官可以监督普通案件的审理,纠正冤案错案。到了唐代,监察官可以参加三司推(即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共同审案)。明代都御史可以参加大案要案的审理,即由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组成的三法司会审。清代也是如此,监察官可以参与三法司会审和九卿(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寺)会审。这样,监察官就直接参与了普通案件的审理工作。从监督的角度讲,唐代以前,监察官是事后监督普通案件的审理(纠错只能在事后),唐以后变成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监督了。需要指出的是,监察官审案弄不好就会干涉大理寺和刑部的工作。按照今人的眼光,大理寺和刑部在审理案件时应该是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干预的,这就是所谓的司法工作独立。但中国古代社会不是法治而是人治社会,而且司法腐败(即贪赃枉法)较为普遍,“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在没有制度保障的情况下,用人治的方法去监督制约,在服务于封建政治需要的同时,监察官的权力也向其他领域延伸了。
  古代监察工作的内容很多,但其中最能树立威信的,是查办违法乱纪的官员。有时为了营造气氛,还有一些特殊的仪式,如唐代在皇帝坐朝时举行的仗弹,监察官头戴獬豸冠,身披大红长袍,当场弹劾五品以上的官员,被仗弹者往往心惊胆战。监察御史出巡时十分威风,唐高宗时担任过这一职务的韦思谦深有体会地说:“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古代官场上有两种人最厉害,一种是给人戴乌纱帽的,一种是给人摘乌纱帽的。做后一项工作的,就是监察官。

七、监察工作有交叉,监督者也被监督


  古代统治者在用监察官监督行政官员的同时,又对监察者施以监督,让监察官之间彼此制约,所以在制度设计上有意识地进行职权交叉。
  西汉中央的监察系统中,司隶校尉监察京城百官,也有权监督丞相司直,此外,司隶校尉还有监察地方七个郡(三辅、三河、弘农)的任务,因此地方的监察官要受到御史中丞的监督。谏官的本职工作应该是言事谏诤,但到了宋代,御史可以谏言,谏官则可以弹劾官员。宋代地方上的监司(提点刑狱司、安撫司、提举常平司和漕司)都有监察的职能,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监督转运使的走马承受之间,在工作上有许多交叉。明代中央的都察院监察百官,六科监察中央六个部(吏、户、礼、兵、刑、工)的官员,两者监察的对象也有重合的部分。还有十三道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监察本道的地方官员,而且还监察中央的一些机构,包括都察院和六科在内(分别被纳入河南道和广西道的监察范围)。这样做的好处是监察官也受到别人的监督,不能为所欲为。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机构重叠、臃肿,相互推诿扯皮,监察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明代统治者宁可从简化组织机构人手,即变唐代的御史台三院制(台院、殿院、察院)为一院制(都察院),也不愿意改革多元化的监察体制,因为这是有利于巩固专制皇权的。

八、谏官组织基本上是“摆设品”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从大的方面说,除了监察官系统外,还有一个谏官系统。谏官的职责最初是言谏,后来又加上了封驳。言谏是提意见;封驳从本义上可分为封和驳两个方面,封是认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命令不当,可以送还,是对上的;驳是认为臣下的奏章不妥,可以退回去,是对下的。
  谏官出现得比较早,在唐代比较活跃,《旧唐书》还总结了谏官工作的五种方法,要领是尽量婉转地表述,而且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所谓言谏,其实多数时候是摆摆样子罢了,像李世民那样善于纳谏的皇帝和魏徵那样敢提意见的大臣,毕竟为数不多。宋代时谏官和监察官的职责开始混淆。元代废除了谏官机构。到了明代,六科的给事中肩负起谏官的责任(还兼有监察官的职责)。但此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给事中的封驳权实际上只有“驳”下而不能“封”上。不能“封”,谏官也就名不副实了。清朝雍正皇帝继位后,索性把六科并入都察院,合并后的六科更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九、监察官选任的标准很高,日常管理很严


  鉴于监察官岗位的重要性,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对监察官的选拔和任用,越是到封建社会后期,这个特点就越明显。
  总括监察官的选拔标准,主要有这样几条:
  一是要求刚直不阿和公正廉明。明成祖朱棣概括为“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按照他的解释,清正就会无私,谨慎就不会疏忽,介直就敢于直言。清朝康熙帝认为:监察官是治官之官,要想正人,必须正己。
  二是注重文化素质。在实行科举制以后,选拔监察官又多了一条文化上的标准。唐代有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的;宋仁宗一朝63名谏官中,90%以上是科举出身;金代明文规定,担任监察御史的必须是进士出身;明代共有御史208人,其中进士出身的有180人,其余也多为举人出身。这些做法,实际上是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三是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宋代曾规定,只有担任过县令的人,才能担任监察御史;明代要求必须有为官三年的经历,才具备考选监察官的资格。这一条实际是能力上的标准。因为具有基层工作(或实际工作)经验,才能了解民情,通晓时弊,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明察是非。   四是实行回避法。比如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官员,其亲戚以及由他推荐做官的人,不能担任监察官;同在监察系统内的亲戚,有—方要实行回避;当地人不能在本地任监察官,等等。
  对监察官的管理也是比较严格的。金代曾禁止监察官与其他官员进行非公事的交往,以防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后来放宽了尺度,只允许与四品及以下的行政官员交往。古代还规定监察官巡视地方时严禁擅自受理案件,不准接受地方官的宴请。清代的《钦定台规》从防止诬告、严禁泄密、杜绝贪赃、失察失职等方面制定了严密的措施,监察官违纪要加重处罚。如果监察官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就能较快获得提升。监察官的晋级比一般行政官员要快,因为监察官是“高风险”职业,封建统治者是以优越的迁升机会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高标准的选拔条件意在保证这支队伍基本是由社会精英所组成,而严格又奖罚分明的管理措施,表明封建统治者在监察官身上寄予了厚望,那就是“彰善瘅恶,激浊扬清”,维护封建统治。

十、监察制度的作用是有弹性的


  从文字记载来看,古代监察制度是很全面也很严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完全是这样。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理论与实际有差距。有制度但不一定按制度办事,制度有时也不起作用。
  监察制度作用的发挥,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因时而异。在新王朝建立伊始,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比较清明,客观环境有利于监察制度的正常运作,因此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而如果在王朝末世或遭逢政治黑暗,監察制度就会丧失应有的制衡调节作用,有时甚至形同虚设。如明代中期以后,朋党之争日益激烈,监察官也参与其中,非但不能击浊,反而以身事逆,助长了官场的坏风气。
  二是因人而异。由于监察制度是为巩固皇权而设计的,因此它的作用往往取决于皇帝个人的意志。历史上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等,都懂得利用监察制度巩固王朝的统治,也基本上能够支持监察官的工作,因而涌现出了一些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监察官。但如果皇帝昏庸,监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有些秉公执法的监察官还会受到迫害。据《大清会典事例》《钦定台规》《清史稿》和《清史列传》记载,清代受到处分的监察官达300多人,他们中的多数是因为在工作中得不到皇帝的支持而受到打击报复,或者因皇帝听信谗言而被冤枉受黜的。
  三是因事而异。监察的效果有时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来决定的。明末的党争搅乱了官场风气,导致吏治败坏;清初统治者吸取教训,把严禁植党作为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写人《钦定台规》,并对结党营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之,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的设置、调整、变化以及实行效果,对今天的监察工作不无借鉴意义。
  (作者为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话”专栏连载完)
其他文献
重读完《傅雷家书》,依然慨叹不已,看看人家是怎么当父母的,感觉自己的学识、格局和境界远远达不到,但是,为人父母的人,心却是相通的。  傅雷先生同儿子谈音乐,谈艺术,谈成长,谈情绪起落,谈为人处世,谈状态低沉,談选择老师,谈生活细节,谈相亲择偶,谈夫妻相处之道……什么都谈。那时,电话没有普及,只能写信,辗转很久才能收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漫长,却有手书的温度,留存下来,惠及很多人。  即使那些谈
期刊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白居易诗集校注》卷二0)【赏析】  仲夏时,读到白居易的招饮诗“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心里还奇怪,他焉能如此别出心裁,自己不耐热,欲夜饮消暑,为“勾引”友人来陪,尽将林中风声拟雨,将月下沙色拟霜。想来,此般妙拟再加上
期刊
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即章矣,近之人习用之,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也,远之人逖闻之,以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也,坐是两者弗获相通焉。  余不佞独持迂论,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或嗤笑之,固陋之心,终不能移。每闻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往往欲得而艺之,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耕获菑畲,时时利赖其用,以此持论颇益坚。  岁戊申
期刊
说到近几年学界关注的丝绸之路史研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蚕”。新近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创造者已经开始利用“蚕”这种生物的生存特性来织造丝绸。考古学者发现了蚕茧的遗存,以“蚕”为表现对象的工艺制品也有了实物发现。比较精美的鎏金铜蚕,出土于汉代遗址。汉代是丝绸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时期。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正是中原文化向域外传播的标志性事件。到了西汉中晚期,丝织品在这一东西
期刊
《秦记》是秦国的史书。太史公撰《史记》,采用了许多《秦记》提供的历史记录。其中有很多详密的社会信息、新鲜的文化逸闻、生动的人物肖像、精彩的历史片段。分析《史记》和《秦记》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史记》的史学背景和资料渊源,更加真切地认识这部伟大史学名著的文化品质。一、秦始皇不焚《秦记》  秦始皇时代推行政治强权和文化专制政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对于是否实行封建制
期刊
万青选(1818-1898)是一位清代地方官,初名万启甸,字泉甫,一生仕宦时间长达四十余年,三任淮安府清河县(现淮安市淮阴区)知县,官至淮安知府。万青选是周恩来总理的外祖父。纵观万青选一生,他是位两袖清风、才干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历史世界。两袖清风  万青选为官期间,自奉节儉,自己种植蔬菜、养殖家禽,以供家庭日常吃食,平日步行上堂,外出办事多不坐轿。地方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
期刊
《史记》沒有出现过“统一”一语,但是使用了“一统”的概念。《史记》记录了秦实现“一统”的历史。《史记》有关秦政的论述,对许多方面有所否定,但似乎对“一统”的历史趋势是肯定的。这一文化态度,应当与“《春秋》大一统”的政治导向有关。《史记》关于“一统”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秦汉历史的真实走向。太史公肯定“一统”,却对《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中出现的“别黑白而定一尊”或“别白黑而定一尊”的行政方式
期刊
侄孙子固家小集,见其后园一池甚广。因思唐戴简隐居长沙东池,柳子厚有记。吾子固虽富而不骄,有礼文足以饰身,乡里称其善,马少游之流也。余以东池隐居称之,不为过。况此乃吾家故事,特欠柳柳州作记尔。  今朝当社日,明日是花朝。  佳节唯宣饮,东池适见招。  绿深杨柳重,红秀海棠娇。  自笑鬓边雪,多年不肯消。  (《全宋诗》第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赏析】  戴复古(1167-约1248),字式
期刊
在河南省内乡县城中心,有一座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官署衙门,县衙中数十副楹联、匾额,语言朴实地倡示了古人的“从政为官”理念,其中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短短十六个字,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官德思想和执政理念:人若为官,既要清正廉洁,从不言贫,做个“廉吏”;又要勤勉为民,从不言苦,当个“勤官”。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
期刊
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南)人,西汉著名将领。《史汜》卷一0九有专传。李广出身于武将世家,汉文帝时,因从军击匈奴有功而得到皇帝的赏识。景帝时,先后任北部多个边郡的太守,以巧计退敌,彰显了武将风范。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卫尉。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闻讯,数年不敢来犯,称之为“飞将军”。然而,漠北之战,李广因迷失道路,未能完成任务而含恨自杀。李广一生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功绩卓著,为维护汉朝边境的安全和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