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当代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小学是最基础的学段,肩负着启蒙创新思维的重任,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学中引导孩子主动创新,鼓励他们自由思考问题,从而奠定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基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富于创造的个性素质。
【关键词】:兴趣 鼓励 引导 强化
创新思维可谓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段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这一重任,做好启蒙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灵活的组织教学。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主阵地的课堂,自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边谈几点认识:
一、兴趣是创新的导火索
小学生主动的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表面积一课时,我为学生安排了一节文具盒自我设计课,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自己的文具盒,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鼓励,赞许的眼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理解,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刻,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学变成教师的引导,把学生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探究,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知识引领的设计:一是要“奇”,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好奇,产生探究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熟悉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四是把握深度、广度、强度要适宜,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寻根究底。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引导学生通过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强烈的人,总能够主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中的更大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平方厘米这个面積单位去量黑板面积,提问同学们的体会,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欲望。大胆的设想一下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提出“平方米”等概念。继而,我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让学生们自己谈所说的单位的空间大小,比划一下,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很快有同学演示出来了。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地观察、解疑、讨论。从中学生们会了创造,真正提高了创新意识。
四、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的,并通过科学实验加以验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经历同样的实践活动,或许也能发现并提出大胆猜测和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加以验证。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后,我让学生用橡皮泥动手制作,而后提出问题:正方体削去一个角,剩几个角?让学生动手实践,寻求答案,学生截法各有不同,结果也自然各不一样,为此我让学生从所有不同的截法中发现规律,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题目设计制作材料、活动方面为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多为学生提供创新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究创造,已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
五、强化动手能力,提高创新体验,巩固创新成果
数学中所包含的许多耐人寻味的规律,散发着迷人的力,这些是很难单纯地从课本中领略到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书本知识。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特别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特别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将一块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大木板锯成半径为1.5米的圆形板,可以锯几块?”部分学生用正方形面积除以圆形面积,算出结果,而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会考虑到实际,摆圆片试验知可锯的块数;又如:计算可乐瓶的容积,一般学生认为形状不规则,无法应用所学到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而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会想到:在瓶中加水的方法进行求知,别出心裁的方法,体现了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上,我们要珍惜学生的“求知渴望”,赏识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善于创新。我们要准确捕捉学生创新信息,这些信息都将变成学生今后重要的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兴趣 鼓励 引导 强化
创新思维可谓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段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这一重任,做好启蒙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灵活的组织教学。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主阵地的课堂,自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边谈几点认识:
一、兴趣是创新的导火索
小学生主动的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表面积一课时,我为学生安排了一节文具盒自我设计课,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自己的文具盒,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鼓励,赞许的眼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理解,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刻,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学变成教师的引导,把学生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探究,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知识引领的设计:一是要“奇”,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好奇,产生探究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熟悉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四是把握深度、广度、强度要适宜,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寻根究底。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引导学生通过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强烈的人,总能够主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中的更大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平方厘米这个面積单位去量黑板面积,提问同学们的体会,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欲望。大胆的设想一下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提出“平方米”等概念。继而,我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让学生们自己谈所说的单位的空间大小,比划一下,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很快有同学演示出来了。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地观察、解疑、讨论。从中学生们会了创造,真正提高了创新意识。
四、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的,并通过科学实验加以验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经历同样的实践活动,或许也能发现并提出大胆猜测和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加以验证。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后,我让学生用橡皮泥动手制作,而后提出问题:正方体削去一个角,剩几个角?让学生动手实践,寻求答案,学生截法各有不同,结果也自然各不一样,为此我让学生从所有不同的截法中发现规律,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题目设计制作材料、活动方面为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多为学生提供创新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究创造,已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
五、强化动手能力,提高创新体验,巩固创新成果
数学中所包含的许多耐人寻味的规律,散发着迷人的力,这些是很难单纯地从课本中领略到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书本知识。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特别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特别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将一块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大木板锯成半径为1.5米的圆形板,可以锯几块?”部分学生用正方形面积除以圆形面积,算出结果,而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会考虑到实际,摆圆片试验知可锯的块数;又如:计算可乐瓶的容积,一般学生认为形状不规则,无法应用所学到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而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会想到:在瓶中加水的方法进行求知,别出心裁的方法,体现了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上,我们要珍惜学生的“求知渴望”,赏识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善于创新。我们要准确捕捉学生创新信息,这些信息都将变成学生今后重要的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