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二式美人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看这些大眼睛软腰肢的美人,她们骨子里有一种细腻的忧愁,在竹久梦二的画笔下,日本明治时期的人情意味尽显出来,作为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著名画家、诗人、装帧设计家。梦二的作品打通了所谓纯艺术与设计、工艺等实用美术的边界,开启了东洋画坛的新时代,为周作人、丰子恺等人所深深喜爱。正如周作人说:『梦二所作的漫画除去了讽刺的意味,保留着飘逸的笔致,又特别加上艳冶的情调,所以自成一路,那种大眼睛软腰肢的少女恐怕至今还蛊惑住许多人心。』丰子恺则说:『梦二寥寥数笔,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
其他文献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放翁僵卧孤村,心头恻恻,以八十老迈尝忧亡国之痛,所谓铁马冰河,当形容的是万里赴戎机之北方战场,陆老先生发愿要为大宋驻守轮台。本期标题——冰河,即来源于此,但形容事物却与这些文人骚客风马牛不相干。  真冷啊!由欧至亚,从东北再到江南,冷空气频袭人群。欧洲大陆目前已有超过四百人死于严寒,日本雪灾也酿出惨祸,专家开始辩证一个流传了许久的概念:“小冰河期”,全球气
期刊
不敢相信是真的  在2012年 4月14日晚23点40分,我计划做一件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做的事情,那就是举杯纪念泰坦尼克号的船长、船员及乘客。这个纪念仪式从不曾间断,而 2012年 4月的这个时刻将会更加悲痛,因为是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意外沉没的 100周年祭。我选择晚上 23点 40分而不是凌晨 2点 20分船只完全消失于海平面的时间,其用意在于这艘船上所有人的命运早在撞上冰山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期刊
“方韩大战”不仅没有落幕的意思,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态。这场“大战”已经超出方、韩相争的范畴,演化为一场含义复杂、波及广泛的公共事件。因观点不同而被划分为“挺方”派与“挺韩”派的网络意见领袖们,更将议题提升到正义、是非、公信的层面,有人接续著名专栏作家许知远在《韩寒受推崇是庸众的胜利》一文中提出的议题,以为今天对韩寒的质疑,就是要打破对韩寒的推崇、肃清韩寒带给这个时代的“轻薄”和机巧,还公众以真正的
期刊
他是电波背后那个给人带来欢乐的贫小子,但私底下又是个不苟言笑甚至有点没趣儿的“工作狂”。从业十余年,他对于广播的热情和信心从未冷却。他便是大家口中的阳光大男孩——王为。  “只有一件事能让我认真地较劲儿——工作”  “这世界上只有一件事能让我认真地较劲儿,那就是工作了,我每天都过得特忙碌,也喜欢在忙碌中感受充实、传递欢乐,并且尽我所能。”  开车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交通台有个叫“为子”的大男孩,他便是
期刊
曾经一提到她,大家或许第一反应是郭敬明的手下爱将或者“文二代”,但越来越成熟的文字让大家记住了她的名字——笛安。她从被苏童、张抗抗、刘震云竺等名家力捧的最具潜力新人成长为颇有大家风范的作家。无论写被归为青春文学的小说还是主编纯文艺的杂志,她都坚持着严肃的态度和追求。  “我对人间烟火感兴趣”  “我天生就喜欢观察人,是对人间烟火比较感兴趣的人。小时候我就喜欢听大人聊天。这家人讲那家人的坏话,那家人
期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作品《半裸女像》与历年出版物刊登李叔同代表作《裸女》对比,有趣的是其中一幅还印反了。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对外宣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发现李叔同的代表作《半裸女像》,这还得从 2011年下半年说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对民国时期藏品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在库房里发现并确认了像李毅士、吴法鼎、张安治、孙宗慰等重要艺术家的多件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尺寸很大并且是艺术家的代表作。但是,最为
期刊
本期《封面》阅读指南:  方韩论战进程回顾,也许有助于诸位读者由事件而评论,全面看待这场“韩剧”。  麦田发博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指出韩寒文章存在代笔可能,正1月15日12:13式拉开质疑韩寒的序幕。  麦田提出《三重疑》并提供勘误表,回应韩粉一片骂声,并呼吁媒体要有“反对”的声音, 1月18日01:10使骂战再度升级。  方舟子的加入,发微博质疑韩寒为何一边悬赏一边删除文章?
期刊
导演贾樟柯近日宣布明年要建100个座位的单厅艺术影院,“要好好为文艺青年服务”。此言一出,导演王小帅、何平以及众多影迷网友纷纷叫好。关于艺术影院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近年来,文艺片在市场上的惨淡境遇也引发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拿2011年来讲,《星空》、《转山》、《钢的琴》等一大批质量较好的文艺片都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怪圈——获了很多奖,业内呼声高,就是影院里的观众非常少。艺术片的出路在哪里?艺术影
期刊
1月21日小年夜,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汤晓丹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2岁。一生经历晚清、民国、新中国的沧桑巨变载沉载浮,老人家堪为人瑞。夫人蓝为杰介绍说101岁的时候,丈夫还叫人买来法语词典自学,“他在香港九年,英文顶好的。晚年他常用英语写日记,还爱用英文朗诵,前段时间还把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读得津津有味”。在她看来一起生活了66年的丈夫并没有离开,“在医院开送别会,有人要拉个‘汤晓丹先生走好’的横
期刊
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都背着一些“摆脱不开”的“古老的鬼魂”,所以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有特殊权益的“人上人”,而能够将别人和自己都看成一律平等的人。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狂流》、《春蚕))、《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包身工》。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