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困惑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那么,教和学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组镜头,通过这些镜头,切盼我们教学者能共同了解教和学的具体体现。
镜头一:
在教学张岱《湖心亭看雪》一课中,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既然作者问那两人姓什么,那他们就应该回答姓氏,可他们回答说‘金陵人,客此’,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开始确实不知从何答起,因为我在备课过程中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句子,也就根本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为摆脱窘境,我随即转念一想:会不会在当时金陵城有某一显赫大户或权贵或有某一闻名天下的名门望族,只要一提到金陵,别人就知道其人其姓。但又不敢妄下断语,最终只好告诉学生:老师也不知道,等查阅有关资料后再作答复。
但当真正查阅完有关资料后,我却吓了一跳,这才知道: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选自其回忆录《陶庵梦忆》,而该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湖心亭看雪》写了作者赏雪的惊喜,但“独”充分展示了他遗世独立、清高自赏的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以及淡淡的愁绪。当看到亭中客人时,反写二客“见余大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写出了作者的惊喜及幸逢知己之乐。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两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既显示出了作者用笔之妙,又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这与他骨子里的愁绪是相辅相成的。
试问,有几个教师在备课时领悟及了这句话的内涵,揣味到了它的妙处?而恰恰是我的教、学生的问让我得到了令人惭愧而意外的收获,这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镜头二:
“老师,你的‘阙’字写错了。词的上阕下阕的‘阕’不是这个‘阙’。”
这是当我讲析一首词在黑板上板书词的上下阕的“阕”而将它写成“阙”时有几个学生由轻到大而坚定的声音。听到后,弹指一挥间我思考了一下,根据模糊的知识记忆依稀判定学生的说法是准确的,于是又在学生们的帮助下慢慢地写出了“阕”字。课后,我赶紧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将这两个字的区别再次弄明白:阕,què,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阙,què,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或者指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我惭愧,我在第一次给学生讲词时板书的就是那个“阙”;
我惭愧,我在学习接受知识时一开始就将“阕”与“阙”混淆起来了。
这次,指出我书写错别字的学生竟成了我的老师,“一字之师”。
上述镜头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诸多例子当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组,它们非常典型生动地证明了教师的教与自身的学完全是相互促进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教学相长”呢?
第一,正确对待及时处理各类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我们教师,在理解教材备课时,肯定不会把教材中内容面面俱到地备到,也一般不可能把什么问题都能想到,总有选取和舍弃,总有疏忽和遗漏。那么我们就应该虚心地听取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类问题,或已预设的,或临时生成的,或积极很有价值的,或消极无价值的,或深邃难懂的,或一点即破的。对于我们能当场解决的,就应该及时予以解答;对于一时难以解答的,也应该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得到准确解释以后再及时向学生补答。
第二,虚心接受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或失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知识性错误,要么就是写错字,要么就是将知识讲错。对此,我们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学生的指正和建议,不只是能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而且能培养学生坚持原则的是非观,能帮助教师发现错误弥补不足。
第三,舍弃旧思路,重新钻研教材,探讨新教法,常教常新。
有人说“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如文本研读)就不可能有新的课堂呈现”。因此,我们在阅读教材文本时,在备课时,须抛弃旧思路,注入新理念,“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这样,才有新发现,新收获,常教常新。
第四,要不断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及相联系的知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用新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步;才能通过“学”来不断地指导“教”,教出“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那么,教和学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组镜头,通过这些镜头,切盼我们教学者能共同了解教和学的具体体现。
镜头一:
在教学张岱《湖心亭看雪》一课中,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既然作者问那两人姓什么,那他们就应该回答姓氏,可他们回答说‘金陵人,客此’,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开始确实不知从何答起,因为我在备课过程中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句子,也就根本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为摆脱窘境,我随即转念一想:会不会在当时金陵城有某一显赫大户或权贵或有某一闻名天下的名门望族,只要一提到金陵,别人就知道其人其姓。但又不敢妄下断语,最终只好告诉学生:老师也不知道,等查阅有关资料后再作答复。
但当真正查阅完有关资料后,我却吓了一跳,这才知道: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选自其回忆录《陶庵梦忆》,而该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湖心亭看雪》写了作者赏雪的惊喜,但“独”充分展示了他遗世独立、清高自赏的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以及淡淡的愁绪。当看到亭中客人时,反写二客“见余大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写出了作者的惊喜及幸逢知己之乐。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两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既显示出了作者用笔之妙,又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这与他骨子里的愁绪是相辅相成的。
试问,有几个教师在备课时领悟及了这句话的内涵,揣味到了它的妙处?而恰恰是我的教、学生的问让我得到了令人惭愧而意外的收获,这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镜头二:
“老师,你的‘阙’字写错了。词的上阕下阕的‘阕’不是这个‘阙’。”
这是当我讲析一首词在黑板上板书词的上下阕的“阕”而将它写成“阙”时有几个学生由轻到大而坚定的声音。听到后,弹指一挥间我思考了一下,根据模糊的知识记忆依稀判定学生的说法是准确的,于是又在学生们的帮助下慢慢地写出了“阕”字。课后,我赶紧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将这两个字的区别再次弄明白:阕,què,一首词的一段叫一阕;阙,què,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或者指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我惭愧,我在第一次给学生讲词时板书的就是那个“阙”;
我惭愧,我在学习接受知识时一开始就将“阕”与“阙”混淆起来了。
这次,指出我书写错别字的学生竟成了我的老师,“一字之师”。
上述镜头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诸多例子当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组,它们非常典型生动地证明了教师的教与自身的学完全是相互促进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教学相长”呢?
第一,正确对待及时处理各类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我们教师,在理解教材备课时,肯定不会把教材中内容面面俱到地备到,也一般不可能把什么问题都能想到,总有选取和舍弃,总有疏忽和遗漏。那么我们就应该虚心地听取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类问题,或已预设的,或临时生成的,或积极很有价值的,或消极无价值的,或深邃难懂的,或一点即破的。对于我们能当场解决的,就应该及时予以解答;对于一时难以解答的,也应该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得到准确解释以后再及时向学生补答。
第二,虚心接受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或失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知识性错误,要么就是写错字,要么就是将知识讲错。对此,我们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学生的指正和建议,不只是能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而且能培养学生坚持原则的是非观,能帮助教师发现错误弥补不足。
第三,舍弃旧思路,重新钻研教材,探讨新教法,常教常新。
有人说“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如文本研读)就不可能有新的课堂呈现”。因此,我们在阅读教材文本时,在备课时,须抛弃旧思路,注入新理念,“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这样,才有新发现,新收获,常教常新。
第四,要不断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及相联系的知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用新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步;才能通过“学”来不断地指导“教”,教出“柳暗花明”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