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当前形势,依照新课标要求,教材中的课文篇目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结合年级实际,利用周末的两节作文课,我们在初二年级开设了课外阅读实验课,把阅读欣赏和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很受学生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读 品 评 感
一、读。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如果说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观剑”“操曲”之实践,那么对语言的感觉——“语感”的形成,自然就离不开“读”这基本的实践方式。“读”是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根基,千教万教读为本,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能自由,充分地亲近,触摸文本。但是,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科学的选择性,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等,是当前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习惯于完成一些硬性的作业。如,做多少道题数学题,抄多少遍英语单词课文等,而对语文老师布置的一些软性作业则视为可做可不做,有兴趣就做,无兴趣就不做。如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不断激励和正确引导。
开学之初,我们就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课标中所推荐的名著名篇和一些品位、格调均属上乘的刊物,如《读者》、《视野》、《青年文摘》等,按照学期阅读课计划,阅读一些具有专题性文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挑选了一些如表现亲情的《母亲》、《父亲的音乐》,表现人性真善美的《天国来信》、《一碗阳春面》,歌颂忠诚于自己信仰的《牛虻》片断“牛虻之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断等,在实验课上有感情的朗读。
二、品。
“品味”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摄取、信息感悟、信息欣赏的心理过程,“品味”是一种由被动而主动的心理历程,谢象贤说得好:“汉语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实现“语感”积淀等“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感”的敏锐性的要求上。语言的“味”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的。因此,在阅读中“品味”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认识,使其不断丰富,深刻,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发展将依赖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揣摩、玩味。
阅读技能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阶段性过程,初二年级是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教师应逐步引导他们由感知性阅读到鉴赏性阅读过度。因此,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在认真品味他人朗读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所感”用三言两语写一个简要提示,以备后用。
三、评。
经过“品味”而“积淀”的最后目的在于“表述”,“表述”的初始阶段,要创设轻松环境,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投入,只要能参与,只要能表述,不在乎能力高低,不在乎成绩好坏,课堂气氛轻松,热烈,有序,不轻易指出一个主动发言者的错误,不随意指责一两次表述的疏漏或不足,否则,等于扼杀了“表述”欲望的心理,给学生特别是勇于“表述”的学生心里留下创伤,增添了“表述”的畏惧感。
“表述”的发展阶段得益于“品味”“积淀”的铺垫,是“品味”“积淀”效果的直接检验,同时又是整理和完善过程,是“表述”初级阶段的升华,亦即“评”。如果说“读”“悟”更多的是对言语的感受、感知,是一种感性的心领神会的话,那么“评”则要求将感知结果清晰化,条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化。学生在经过充分的讨论,表述之后,采他人之长,除个人之短,通过整理和完善,使个人的“评”清晰,条理,简洁明了。
四、感。
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理解语言的能力,一是表达语言的能力。前者表现为对语言的认识领悟,后者表现为对语言的实践运用。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可以说是一个语文学习的至境。如果说“读”“品”“评”是引导学生认识领悟语言,那么“感”则是将认识领悟到的转化能力用于表达实践。
这是实验课的最后一道程序,教师要求学生围绕个人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章节,将课上的“所得、所悟、所评”在课下演化为文字,组成一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简洁的读后感,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深化。
从本质上说,听说读写语文活动是学生主动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语文能力赖以培养发展的唯一途径,阅读能力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讲”有余而“感”不足,“析”有余而“品”不足,“练”有余而“感”不足。我们忽视了学生阅读主动性的发挥,致使他们学习得不到尊重。因而,较普遍地呈现“主体不主,主动不动”的被动阅读态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对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感知思考,探究,进而有所领悟,发现,直至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
大语文教育提倡语文知识的积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伸展、开拓。“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浩渺,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赋予学生以愉悦的心境,使他们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体味了人生,陶冶了情操。
关键词:读 品 评 感
一、读。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如果说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观剑”“操曲”之实践,那么对语言的感觉——“语感”的形成,自然就离不开“读”这基本的实践方式。“读”是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根基,千教万教读为本,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能自由,充分地亲近,触摸文本。但是,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科学的选择性,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等,是当前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习惯于完成一些硬性的作业。如,做多少道题数学题,抄多少遍英语单词课文等,而对语文老师布置的一些软性作业则视为可做可不做,有兴趣就做,无兴趣就不做。如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不断激励和正确引导。
开学之初,我们就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课标中所推荐的名著名篇和一些品位、格调均属上乘的刊物,如《读者》、《视野》、《青年文摘》等,按照学期阅读课计划,阅读一些具有专题性文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挑选了一些如表现亲情的《母亲》、《父亲的音乐》,表现人性真善美的《天国来信》、《一碗阳春面》,歌颂忠诚于自己信仰的《牛虻》片断“牛虻之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断等,在实验课上有感情的朗读。
二、品。
“品味”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摄取、信息感悟、信息欣赏的心理过程,“品味”是一种由被动而主动的心理历程,谢象贤说得好:“汉语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实现“语感”积淀等“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感”的敏锐性的要求上。语言的“味”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的。因此,在阅读中“品味”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认识,使其不断丰富,深刻,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发展将依赖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揣摩、玩味。
阅读技能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阶段性过程,初二年级是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教师应逐步引导他们由感知性阅读到鉴赏性阅读过度。因此,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在认真品味他人朗读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所感”用三言两语写一个简要提示,以备后用。
三、评。
经过“品味”而“积淀”的最后目的在于“表述”,“表述”的初始阶段,要创设轻松环境,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投入,只要能参与,只要能表述,不在乎能力高低,不在乎成绩好坏,课堂气氛轻松,热烈,有序,不轻易指出一个主动发言者的错误,不随意指责一两次表述的疏漏或不足,否则,等于扼杀了“表述”欲望的心理,给学生特别是勇于“表述”的学生心里留下创伤,增添了“表述”的畏惧感。
“表述”的发展阶段得益于“品味”“积淀”的铺垫,是“品味”“积淀”效果的直接检验,同时又是整理和完善过程,是“表述”初级阶段的升华,亦即“评”。如果说“读”“悟”更多的是对言语的感受、感知,是一种感性的心领神会的话,那么“评”则要求将感知结果清晰化,条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化。学生在经过充分的讨论,表述之后,采他人之长,除个人之短,通过整理和完善,使个人的“评”清晰,条理,简洁明了。
四、感。
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理解语言的能力,一是表达语言的能力。前者表现为对语言的认识领悟,后者表现为对语言的实践运用。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可以说是一个语文学习的至境。如果说“读”“品”“评”是引导学生认识领悟语言,那么“感”则是将认识领悟到的转化能力用于表达实践。
这是实验课的最后一道程序,教师要求学生围绕个人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章节,将课上的“所得、所悟、所评”在课下演化为文字,组成一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简洁的读后感,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深化。
从本质上说,听说读写语文活动是学生主动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语文能力赖以培养发展的唯一途径,阅读能力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讲”有余而“感”不足,“析”有余而“品”不足,“练”有余而“感”不足。我们忽视了学生阅读主动性的发挥,致使他们学习得不到尊重。因而,较普遍地呈现“主体不主,主动不动”的被动阅读态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对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感知思考,探究,进而有所领悟,发现,直至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
大语文教育提倡语文知识的积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伸展、开拓。“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浩渺,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赋予学生以愉悦的心境,使他们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体味了人生,陶冶了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