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千年前游来的鱼儿们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h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01年4月入选“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的虢国墓地,至今都是业界的热门话题。所以,对于虢国历史及出土器物的研究自然至今犹盛,尤其是对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质地之良、工艺之精、价值之高均在周代考古中实属罕见的出土玉器,诸多专家学者一边惊叹美不胜收,一边潜心研究,其乐无穷。
  按照不同的用途,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大致可分为礼玉、佩玉、殓玉、用具、饰件、棺饰等几大类。其中,佩玉类器物的品种、数量最多,占总出土玉器的60%;而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精致灵动的鱼形玉器又是佩玉中数量颇多的一款。
  ⒈西周 扁体鱼形佩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此玉鱼高2.1厘米、最宽1.6厘米、厚0.25厘米,青玉质呈冰青色、半透明,局部因受沁有黄白色斑点。整体近梯形,素面,尾分叉,头部一圆穿。
  ⒉西周 扁长条形玉鱼
  长8.2厘米、宽2.1厘米、厚0.25厘米,青玉质呈豆青色,质地较粗,不透明,因全部受沁呈黄白色。鱼腹、背部略鼓,头、眼、鳍俱全,尾分叉,嘴上有一小圆穿,正面有朱砂和丝织物痕迹。出土时位于墓主右脚右侧。殓玉是用于随葬、为死者殓尸的玉器。它是源于古人的崇玉思想,认为用玉裹尸,尸可不腐。
  ⒊西周 鱼形脚趾夹玉
  长4.7厘米、宽1.2厘米、厚0.2厘米,青玉质呈冰青色,质地较粗,不透明,全部受沁呈土黄色。鱼身呈长条状,鱼的头、眼、鳍俱全,尾部分叉,头端有一小圆穿。鱼身残留有丝织物痕迹。出土时位于右脚右侧。
  ⒋西周 弓背鱼形佩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长7.2厘米、宽1.8厘米、厚0.3厘米,青玉质呈深青褐色,因受沁有大片黄褐色斑块或斑点。躯体拱背,身体为圆润弧形,嘴端较大,口微张,鱼眼以斜刀方式雕刻成大圆眼,尾部分叉呈“V”字形,作出水跳跃状。
  ⒌西周 长条鱼形佩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长9.3厘米、宽1.45厘米、厚0.15厘米,青玉质,因全部受沁呈青灰色或青褐色。玉质稍粗,微透明。细长条扁体,尾分叉,嘴端较大,口微张,嘴部钻一圆孔。双面片雕,依其形制特征,属于长条鱼形佩的亚种。
  ⒍西周 长条鱼形佩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长9.6厘米、宽1.6厘米、厚1.1厘米,青白玉,质地细腻微透明,末端有红褐色斑块。整器较厚,末端较薄,双面片雕,依其形制特征,属于长条鱼形佩的亚种。从两面均饰减递浅浮雕立体鳞纹、柄部刻两周凸弦纹来看,应是柄形器残断后改做的鱼形佩。
  佩鱼之风始于商代。如今在商代墓葬中出土的大多是棺饰玉,此类玉鱼或悠悠摆尾,或团身跳跃,形式多样,造型简洁而生动。
  至西周时期,周人爱鱼之情更盛,详读《诗经》便可窥见。从鱼的种类来看,《诗经》中大概有23首诗涉及到了鱼,并记载了大约14种鱼。正因爱之深切,西周是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制作的继殷商之后又一高峰。目前所见的出土周鱼,基本秉承了商鱼的个性——形象生动,鱼身或直或曲、或细或宽,张口圆目,其身体背脊和腹下用短阴线琢出两组鱼鳍,两面纹饰相同,尾分叉。
  但仔细对比,周鱼和商鱼也存在较多区别。如西周时期的玉鱼,片雕者居多且制作较商鱼更为规矩、精细,如鱼身的边楞多打磨得圆润光滑,玉鱼的体表也大多光素、罕见鳞纹装饰,鳍、尾的直阴线痕愈加细利,可见揣摩工具较商晚期的玉鱼愈加薄锐,甚至出现了少数棒形的圆雕玉鱼。周鱼虽然也是有的精细,有的简练,有的写实,有的抽象夸张;但精工细作的器物往往作为王公贵族生前的佩饰,而比较粗犷的器物则可能多适用于敛葬。
  在外型上,周鱼除拥有商鱼的平直和跳动状外,还新增一种鱼尾下摆作跃起之态,但尾端同鱼腹却在一个水平线上,曲折不甚,整器仍显垂直。学术界认为,此类新形的玉鱼应为弧曲跳动状玉鱼的简化外型。另外,上吻向上微翘下唇凸出尖角的玉鱼数量在西周时期有所增加。周鱼的长度也有所增加,不少玉鱼长度超过10厘米。
  再具体而言,有研究者发现,周鱼还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首先从鱼嘴的形状而言,主要有三种,一是吻部前伸且上下外凸,接近商代玉鱼的“T”形嘴;然周鱼的吻肥厚,前凸明显,鱼嘴呈钉帽状。二是吻上端尖翘,前缘向下渐内收,下端漫圆,有些前缘有“V”形的开口,吻下雕有一凸齿,似为脚爪;三是钝尖状嘴,除用单阴弧线划刻鱼鳃外,新增的双线腮亦有多见。
  其次,周鱼的眼首要为斜刀琢成的大圆眼,双线腮较多。且商鱼流行的用斜刃雕刀形成的鱼尾已不再盛行;周鱼的鱼尾较宽,末端平截,常扁薄若刃,中心有“V”形小豁口,状马蹄,鱼尾长度所占整长的比重有所增加,甚者可达二分之一。
  再次,周鱼钻孔的位置除延续商鱼传统的口部、尾部外,新增置于脑后、脊背的孔,更便于佩戴或悬挂。
  纵观西周玉鱼,其造型之独特、雕工之精美、形态之灵韵、纹饰之简洁明快,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玉雕艺人的聪明才智,而且对后世玉雕的影响也很大。
  周人为何爱鱼如此深切,业界早有定论。概括而言,为首者是古人把鱼的丰沛等同于食物的充足,故而把鱼当成富裕丰收的象征。如《周颂·潜》是专用鱼类为贡品的祭祀诗,“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由诗中所述鱼的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可见周人对鱼类的熟知已有相当的规模;而“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则是说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
  而鱼作为一种寻常可见的动物,因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太过密切,便不自觉地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味。如《诗经》中所写的食鱼、钓鱼等意象,往往是男女婚恋的象征,便成为鱼在古人心中的第二象征意味。如《诗经·陈风·衡门》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对此,闻一多先生的《说鱼》、孙作云先生的《〈诗经〉恋歌发微》等均曾谈及。   《诗经》中仅用单字“鱼”来象征名贵事物的亦不在少数,比如《小雅·鹤鸣》以鱼在渊、在渚比喻贤人在朝或在野;《大雅·早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则用来比喻贤能各得其所,让鱼意象的内涵更加丰富,并影响至今。
  ⒎西周 弓背鱼形佩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长6.95厘米、宽2厘米、厚0.25厘米,青白玉质呈冰青色,但大部分因受沁而杂有大片竹黄色斑点。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鳞等部位。
  ⒏西周 鱼形玉璜
  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6孟姞墓,现藏于虢国博物馆。长7.1厘米、最宽2.0厘米、厚0.4厘米,青白玉质呈浅冰青色,质地细腻,温润微透,个别部位受沁呈灰色。西周时期的玉璜沿袭了殷代的风格,但因周人不仅佩戴单件玉佩,组玉佩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的新风尚,王公贵族多佩戴组佩代表其高贵的身份,所以此时的玉璜被上凹下凸地用于串饰中,项链上的玉璜也逐渐增多。
  ⒐西周 长条形玉鱼
  长7.9厘米、宽1.6厘米、厚0.4厘米,青玉质呈冰青色,质地较细,微透明,局部因受沁呈土黄色或灰白色。玉鱼呈长条状,两面略鼓,头、眼、鳍俱全,口微张,尾分叉,嘴部有一小圆穿,背面保留有丝织物痕迹。出土时位于墓主左脚右侧。
  ⒑西周 弓背鱼形佩
  长10.8厘米、最宽3.1厘米、厚0.4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土黄色,半透明。鱼嘴主要为吻部前伸且上下外凸的钉帽形,尾部中间呈“V”字形开口。两面均以等距平行直阴线刻划背鳍、腹鳍,鱼鳞为斜刀法琢就的环带形,尾部饰有双钩技法雕出的纹样,颇具浮雕感。
  ⒒西周 长条形玉鱼
  长5.7厘米、宽0.8厘米、厚0.3厘米,青玉质呈冰青色,质地较粗,微透明,全部受沁呈土黄色。鱼身呈长条状,两面略鼓,鱼的背鳍与腹鳍仅示意而已,尾分叉。头端有一小圆穿。出土时位于右脚下端。
  ⒓西周 弓背形玉鱼
  长5.4厘米、宽1.1厘米、厚0.2厘米,青玉质呈深冰青色,质地较粗,微透明,因全部受沁呈土黄褐色或黄白色。鱼身呈弯曲状,头、鳍仅示意而已,尾分叉。头端有一个圆穿,背面保留有朱砂和丝织物痕迹。
  ⒔西周 长条形玉鱼
  长4.7厘米、宽1.2厘、厚0.2厘米,青玉质呈冰青色,质地细腻,半透明。鱼呈长条状,鱼的头、眼、鳍俱全,尾部分叉。头端有一小圆穿。其出土时位于墓主左脚右侧。
  ⒕西周 扁长条形玉鱼
  长3.6厘米、宽1.3厘米、厚0.6厘米,青玉质呈冰青色,细腻莹润,半透明,受沁处有黄褐斑。鱼身较宽短,鱼头、眼、鳍俱全,尾部分叉,头部有一圆穿。出土时位于墓主左脚下端。
  ⒖西周 圆雕玉鱼
  长8.6厘米、宽1.1厘米、厚0.9厘米,青玉质呈墨绿色,质细微透,全部受沁呈灰白色。其系用柄形器改制而成,故首端雕成鱼首、圆目平鳃、尖尾直身、鱼身保留原柄形器器身节状凹弦纹,嘴下有一斜穿。
  ⒗西周 圆雕玉鱼
  长5.6厘米、宽1.3厘米、厚1厘米。青玉质呈冰青色,质地细腻、半透明,局部因受沁呈灰白色。玉鱼圆睛突吻,以单阴线界出腮、背鳍、腹鳍,尾有三角形钝尖。
  ⒘西周 弓背鱼形佩
  现藏于虢国博物馆。长5.3厘米、最宽2.6厘米、厚0.2厘米,青玉质呈浅冰青色,头部受沁呈棕黄色。半透明,曲体弓背,鱼体宽短肥大,躯体与尾部的形体比例相似,上下尖翘。头、尾各有一个圆穿。
  ⒙西周 长条鱼形佩
  现藏于虢国博物馆。长6.4厘米、最宽2.6厘米、厚0.25厘米,青玉呈冰青色,微透明,局部受沁有褐色斑。鱼身正背面纹样相同,两面削薄呈刀刃形,头端中部和下部各有一个圆穿。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陆费逵、钱玄同、陆基、黎锦煕、杨树达、胡怀琛等人开创了提倡书写简体字的先河。1930年,中研院史语所出版了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出版了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以后多年,各种不同的著作也都纷纷推出了简体字表、简体字典。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成立了“汉字改革委员会”,经反复讨论、决策,终于形
期刊
辛亥革命胜利后,蔡元培被任命为首任教育总长,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首倡“美育”的概念,认为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远胜于教授其谋生技能。由此,为了实践这一理想,他穷尽一生、致力不渝。  长期以来,这位民国大师在美育方面的成就,是教育界学术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巧合的是,作为孙女、拥有教育学博士学位的蔡磊砢,继祖父之后也走进了北京大学这所中国最著名的学府,成为该校教育学院讲师中的一员。“70后”的她
期刊
近来,随着海昏侯墓的发掘,一批数量可观的贵金属货币重见天日,截至目前已出土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金器总数多达378件,引起了人们的惊叹和关注。笔者不才,希望结合文献研究,提出金饼、马蹄金和麟趾金的几点初步认识,并求教于方家。  “上中下”涵义  马蹄金,正如其名,形如马(天马)蹄,正面呈椭圆形,背面中空,周壁向上收缩成斜面,底大口小,重量多在250克左右。麟趾金形如圆足兽蹄,正面呈圆形或不甚
期刊
近年来,邮资票品伪品在邮市和互联网上已泛滥成灾。拿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来说,中国邮政至今发行了30多套,笔者鉴定中已发现有一半出现了伪品,有些在一套邮票中竟出现多种伪品,造假者猖狂程度,可见一斑。今将笔者新鉴定出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伪品公布如下。  《如意》个性化邮票 中国邮政于2001年开始试办邮票个性化服务。2002年5月10日,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如意》,全套1枚。邮票上未编
期刊
/191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不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看到这张1919年的北大毕业文凭,会令人联想到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和那一年应届毕业生中傅斯年、许德珩等一批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蔡校长对热血青年学生的支持和呵护。1919年同时也是蔡校长在北大力行两年多的各项改革开花结果的丰收年,培养出一批品德高尚、学养深厚的知识精英。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1919年4月30日巴
期刊
印谱是中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花,它不仅为印学研究和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推动了印章艺术向前发展。中国的印章,始于春秋,盛于秦汉,滥于六朝,宋元逐渐衰微。  印谱应该始于宋代,宋代印谱不像后来的印谱原印钤打,而采用木版印刷的技术,经木版摹印而成。宋代印谱的编集最早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集古印格》。此外宋代印谱还有宋徽宗“敕撰”《宣和印谱》、王厚之的《复斋印谱》、颜叔夏的《古印谱》、姜夔的《集古印谱》
期刊
捐赠之于博物馆,如鱼与水。这在安徽博物院(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安徽省博物馆,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已走过的60载春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1987年6月,原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孙大光先生,将其珍藏的193件文物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这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该馆收到的最大一笔捐赠,而且其中以明清绘画为主的154件书画作品,在1988年经专家启功、谢稚
期刊
即将于6月23日在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举行的“无界:当代艺术”,将呈献78件现当代画作、雕塑、装置、街头艺术、摄影作品及设计家具,全部均出自首屈一指的艺术名家之手,包括皮耶·苏拉吉、赵无极、凯斯·哈林、爱德华·韦斯顿等。而首次现身拍场的巴布罗·毕加索全套24件银盘更是本次拍卖焦点。据了解,这套作品于1956年至1967年间构思,由毕加索及著名法国银匠弗朗索瓦·雨果共同设计,再由弗朗索瓦及其子皮埃尔·
期刊
莎士比亚实际与曹雪芹一样生卒年不详。1616年暂被视为卒年,迄今400年。为了纪念他,世人会安排各种活动。  有关莎士比亚生平的任何纸片都能引起世界轰动,比如他的签名。有关莎士比亚著作的最初本子的拍卖也是世界拍卖行的大新闻。所谓“对开本”的流向有“古登堡《圣经》”流向的动静,都是新闻。  英语世界收藏《莎士比亚全集》和剧本单行本的圈子有如我国收藏《红楼梦》各种本子,是藏书的一个方向。《莎士比亚全集
期刊
京剧从乾隆年间的徽班进京开始,到后来的“徽汉合流”,再到道光时期的正式形成花费了长达半个世纪时间,而京剧的发展达到真正鼎盛,则是在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那一时期剧目繁多、名家辈出,京剧史上有名的“同光十三绝”等杰出艺人就主要活跃于这一时期。  在专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喜好往往决定一个时代的风尚或某些事物的兴衰。古有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近有慈禧太后嗜戏如命,才直接推动了京剧的大繁荣、大发展。京剧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