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请让描写“飞一会”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c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初中生写作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要想记叙文写的精彩,关键在于描写手法的运用,那如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运用好描写呢?总结起来就是:要让精彩的描写“飞一会”。枪战电影中,当一颗子弹从枪膛里面射出来的时候,导演就运用特殊的手段,让子弹运行的过程变慢,通过放大镜头,让观众用肉眼就可以欣赏到子弹整个运行的过程,从而带来视觉的震撼效果。同样,精彩的描写也是记叙文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文章写到主要的人物或者事物,想要以此突出形象或者衬托心情的时候,要注意放慢写作的节奏,以精雕细琢的语句,突出所要描写的事物,让读者欣赏到作者叙事中的“慢镜头”,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效果。
  如何才能让精彩的描写“飞一会”呢?笔者从人物和景物两个角度略做说明。
  一、突出“这一个”人物的特征
  记叙文写作中人物基本上都会写到,但人物写作最怕没有特征,也就是不能展示出“这一个”有别于“那一个”的特征。许多学生写人物因为没有细致观察的习惯,往往不去描写人物,只是提及但从不刻画,这就是描写意识的缺失。而有的学生知道要描写人物特征,但是往往人云亦云,看到好的记叙文有描写的式样就背下来套用,从来不敢创造,这一是因为没有观察,二是因为没有自信,三是因为没有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在教材中或者阅读的书籍中甚至是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上,只要发现与众不同的人物刻画,就会摘抄下来,作为下次作文指导的范例,我也会常常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不同身份的人物肖像,让学生尝试写一段文字,要求一定要突出细节,要展示出“这一个”的特点来。比如根据我提供的照片,有位学生写下这样一段习作:一转眼看到他,我就忘了忧愁与烦恼,只是专注于他的长相了,一个超大的头颅上长着一对有些外凸的小眼睛,鼻子是扁平的几乎贴着脸在生长,如果不是看到他的两个鼻孔还真会以为他没长鼻子呢!脸盆黝黑,近看可以明显的看到粗糙的皮肤上还有一些坑坑洼洼,尤其他的那张大嘴,朝外噘着几乎咧到了两耳,这还不算,嘴唇几乎是我见到的最厚的了,不知道為啥,我只要看到他,头脑中立刻就会想到“河马”……是不是感觉到对人物的描写慢下来了,这就是人物描写的“飞一会”效果。每一次发现这种传神且具有独特的“这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我就会利用各种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尤其要求把这段文字要留在教师后面的黑板报上至少一周,以此形成模仿和激励作用,刺激其他同学的创作欲望。
  从此我班学生的作文中,叙述时总不会忘记让人物描写“飞一会”,展现学生对人物独特的视觉描写,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人物形象不断的见诸文端。
  二、展现“我眼中”景物的精彩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往往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如果叙述的时候适时加入一点景物的点缀,就好像做荤菜的时候放的几颗青菜,顿时使菜的颜色好看起来。叙事中适时的景物描写可以起到渲染环境、烘托心情、暗示主题等的作用,让文章含蓄蕴藉而文采斐然。笔者在引导学生记叙中穿插景物描写的时候,要求学生多注意观察景物的细节,要能够写出“我眼中”的风景,而不是人云亦云式的风景,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觉体验,甚至要能够写出自己对景物的触觉、听觉、味觉、嗅觉感受。
  要让精彩的风景既不落窠臼,又能展现立体的美,就要学会多个角度描写,这样才能让精彩的描写“飞一会”。比如“家中阳台上的茶花树开出了红色的花朵,美丽极了,我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这样的描写显然生硬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种手段让景物“飞一会”,效果就会不同了。比如修改为这样一段:“不知何时,在这虽是春天,但冬天的寒冷并未消退的日子,阳台上的茶花树竟然开出了一朵惊艳的花,我不得不对她多看几眼了:虽名曰为‘树’,其实身材不过一米左右,根也没有深入大地,只是被囚禁在一个陶制的花盆里,周围挤满了比他魁梧高大的各色花草,她瘦小的身躯就像一个自卑的孩子来到了繁华的城市被挤在狭小局促的角落一样,楚楚可怜,但这一个惊艳欲滴的花儿,又不得不让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汹涌澎湃了,我还有沮丧泄气的理由吗?”这样一改,景物就立刻变得立体了,让精彩的景物描写“飞一会”,才能让读者享受阅读你所写的文章。
  学生记叙文写作其实需要教师的“调教”,要让记叙文不再拘泥于叙事,多一些描写,尤其要让精彩的描写“慢慢飞”,充分展现自己的美,更留给读者欣赏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間,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文章才可能出类拔萃。
  郑冬梅,江苏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作为《诗经》首章,《关雎》在今天不仅被我们用来比拟美好的爱情,在古代更是倍受青睐。然而,在《诗经》流传过程中,随着《诗经》经学地位的逐步确立,《关雎》之义也被历代学者多样
在这个电脑电视充斥的年代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课余兴趣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几乎很少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由此,我探索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常情况下,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和同学们分享,然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阅读中的心得和體会。或者针对自己喜欢的文章展开一次演讲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经验自己心得体会,让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下愉快的交流。当学生们进入状态,
期刊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要提高高中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效果就得把文言选文“吃透”。吃透文言阅读的选文,就是在一定的文言题练习之后,要再对问题进行变通,引导同学对文言文进行拓展阅读和精细化的阅读,最大程度地发挥选文的作用。  一、搜集常用词语,扩充文言词汇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试卷中的一项必考题,而文言文考题涉及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选文的文本阅读不透彻,文章还没有读好,就先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积累与整合语文知识的能力,鉴赏与评价语文材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文素材阅读。但是,当前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文本不丰富、教学方式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语文阅读效率低、收益少。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内涵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包括三个层次:(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阅读课应该达到的基
期刊
《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做好学生名著阅读的摆渡人,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做学生阅读名著的先行者  引导学生
期刊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写作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教学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写作教学该项工作对提升初中生综合语文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初中生今后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该如何
期刊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收效甚微的困惑点。无需忌言,出于应试教学的迫切需要,笔者也像很多一线老师一样,在苦苦探寻一条快捷的行之有效的路径。  2012年我市升中考有一篇满分作文——《歌从心底唱起》,其所以能得满分,主要归功于该考生仿写2009年湖南升中考满分作文——《城市的味道》。当时还引发了一段文案,有老师反映这是“抄袭”,阅卷组讨论后权威答复:不是抄袭,是仿写。原来有一条
期刊
学生作文,首先感到困难的是没有合适的素材可选;其次是有了可写的素材,又表述不流畅。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困扰师生的大问题。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要靠“生活积累”,二要靠“语言积累”。  一、实践观察,借鉴经验,丰富“生活积累”  1、“直接”的生活积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引导学生投身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做生活的主人,才能更好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因此,把接
期刊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用一种提高语文整体成绩的观念去进行写作教学。让学生记忆背诵好词好句,不在乎学生是否出于真情实感,是否在进行诚实写作,文章是否生活化。错误的引导必将带来学生写作陷入“有利可图”的写作逻辑中,其文章也多被评判为“假大空”。要解决这种病症,教师可以借鉴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从命题到批改再到讲评,渗透写作生活化,写作大众化的作文理念,让学生的每一个字都发源于其内心。  一、对叶圣陶作文
期刊
作文在小学语文考试中占有很高的分数,因此作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广泛地积累素材,写出优秀的作文。  一、注重贴近生活,培养想象力  学生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生活是知识的外延和拓展,学生贴近生活,就能为写作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