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当前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工作效果,分析其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对象为我社区80例慢性病患者,入选者均建立慢性病随访档案进行慢性病管理,并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均提供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结果 80例社区慢性病通过3年连续FBG、BMI、TC、TG、HDL、LDL、HbA1c、血压、餐后2h血糖监测,各项指标均呈现出逐年改善变化。80例慢性病患者对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在75~90分之间,其平均评分为80.25±1.89分,整体偏低。结论  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对社区医院管理慢性病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缺陷而导致患者满意程度不高,故而相关机构与管理人员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如加强项目考核管理、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强化医务人员培养培训等,以期强化提升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关键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满意度;现状;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突破点,而慢性病的管理工作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从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工作效果对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一己之见。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析对象为我社区年龄为45岁以上且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者,其样本抽选量为80人,入选者均建立慢性病随访档案进行慢性病管理,并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均提供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80例居民中,47例男性,33例女性;其年龄在51~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04±1.25岁;已确诊疾病类型:21例冠心病,45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所有入选患者对本研究具体情况均知情同意,且研究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慢性病管理方法
  上述80例社区居民建立好慢性病随访档案后,均由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实施相应的随访管理工作,上门随访每3月开展一次。具体随访内容如下:①针对不同慢性病患者分别给予帮助其制定好针对性、个性化病情控制计划,并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相应的自我护理技巧。②通过患者的每次门诊看病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并适时了解其病情变化,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进行用药调整。定期组织相应的社区健康知识讲座,加深患者对于慢性病基础知识、用药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并发症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此外,医护人员也可以鼓励患者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分享疾病控制经验,从而发挥出相应的同伴支持力量。③每3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家庭随访,其随访内容包括测量血压、体脂、监督用药情况、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饮食与运动指导等,帮助患者增强疾病自我监测意识,并养成健康、良好的作息习惯,提升其日常生活水平从而缓减疾病带来的影响。
  1.3观察指標
  分别统计上述80例患者慢性病病情管理效果,即对比其管理前后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同时,采用随访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80例患者对于慢性病管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其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随访及时、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等诸多方面,设置其评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满意度越高。
  2.结果
  2.1慢性病管理效果
  如表1所示,80例社区慢性病通过3年连续FBG、BMI、TC、TG、HDL、LDL、HbA1c、血压、餐后2h血糖监测,各项指标均呈现出逐年改善变化。
  2.2患者满意度评分
  经统计,80例慢性病患者对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在75~90分之间,其平均评分为80.25±1.89分,整体偏低。
  3.讨论
  3.1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社区慢性病通过3年连续FBG、BMI、TC、TG、HDL、LDL、HbA1c、血压、餐后2h血糖监测,各项指标均呈现出逐年改善变化。则说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工作施行,慢性病患者得到规范管理后,其病情控制显著。但从满意度评分上看,其平均评分为80.25±1.89分,整体偏低,该结果的出现表明管理工作质量亟待提升。究其原因,①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和方法不熟悉,部分人员甚至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把握不严,工作进行并未严格遵从标准开展[1];②在随访服务中,有可能工作人员更偏重于完成任务,而对于服务质量稍有忽视,故而患者体验感较差;③对于指导、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稍有欠缺,在具体工作时,人员配备补齐、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屡见不鲜。
  3.2相关应对措施
  ①加强项目考核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标准、规范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流程,在项目的管理与执行上应当突出项目数量、质量、满意度等多项要素的量化考核。②建立人才管理和激励制度:管理部门可采取奖惩制度,将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挂钩,并通过社区慢性病控制效果进行管理质量评价[2]。③强化医务人员培养培训:改善医德医风,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巧的培训。④增强服务团队建设:管理人员应当注重提高团队成员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雅,赵梅,宇寰,等.医联体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院,2019,23(04):25-27.
  [2]汤少梁,沈旖旎.健康扶贫视角下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慢性病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7):856-8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对在2017年十一月至2018年十一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的信息进行统计,选出其中的110例患儿作为此次试验研究的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原则将所有的患者平均分成两部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有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护理后对比分析护理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中实施风险危机管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接收的急诊患者(n=86)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3,实施风险危机管理护理)、对照组(n=43,实施常规管理),对86例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指标评估。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医活血化瘀方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4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中医活血化瘀方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57%)高于对照组(88.57%),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胆固
期刊
摘要:本研究目的:探讨护士分层使用在儿科门诊管理中的作用。改善儿科門诊管理质量,让广大患儿及患儿的家属满意,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门诊的护理人员。选择的研究例数为10例,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实行单双月不同管理模式,单月作为对照组,双月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实验组则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
期刊
摘要:1.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对重症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2.方法:选取55例重症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rTMS治疗,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治疗后第20天进行评估并根据阴性和阳性征量表评估其精神症状。3.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效果显著,说明其生活能力越来越好;治疗后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匹配分组的原则,将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在两组患儿接受氧气雾化治疗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护理后体温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感染频发的某科室设为研究科室,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设为研究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分析阶段(对照组),分析感染发生原因,并建立相应的医院风险评估机制。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实验阶段(实验组),该阶段应用医院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感染,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基础疾病、侵入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综合管理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则行高压氧综合管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数据对比验证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
期刊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约占住院卒中患者的10%~30%,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临床上加强对HICH患者进行早期血压管理,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管理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管理 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小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