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过新年”是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5课,按照教学进度,上这一课时正是公历新年前后。其中,“欢度元旦”“开个元旦联欢会”的教学恰逢其时,老师们会感觉比较好处理。待到过农历新年的时候,学校都已经放寒假了,“大家一起过春节”的教学就显得不那么“趁手”了。
教材上有这样一段话:“过春节有很多礼节和讲究呢!你知道哪些呢?”据此,有些老师就围绕着“春节知多少”展开了教学。比如,或是利用绘本讲述过年的传说。说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过一段时间就会来袭击村庄,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和响声,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这就是贴春联和放爆竹的由来。或是开展知识问答比赛,出的题目包括十二生肖有哪些,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等等,前一类问题还有标准答案,后一类恐怕就各有各的说法了。这不禁引发笔者的思考:“年味”到底是什么味。
本课的教学主旨确实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见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上述教学将春节习俗变成了孤立刻板的知识,脱离了儿童生活的情境;将知识学习变成了简单的记忆再现,反而会压抑儿童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意愿,可能会让他们对春节习俗敬而远之。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注意到这些问题,调整了教学设计。他们用音乐和图像营造出春节的氛围,通过模拟过年的方式展开多样的活动。但是,热闹之中也有许多细节值得推敲。比如,在“学拜年”的活动中,教师反复让孩子练习作揖的礼节,且细致到要求男孩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女孩则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还一再强调弄反了就会失礼。这让一年级的小学生紧张得不得了,动作僵硬如同受刑一般。
且不说作揖的礼仪究竟是不是或要不要这样严格规范,如果过年让孩子变得拘谨而不是愉悦,他们能够接受并传承这样的传统习俗吗?这恐怕也背离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资源,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因此,在研磨“大家一起过春节”的课堂教学时,我提醒老师们与其抱怨现在过年的年味淡了,与其责怪孩子们喜欢过“洋节”,不喜欢过传统节日,不如认真反思一下,“年味”到底是什么味?传统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可亲可近?想清楚了这些,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帮助孩子回味春节,亲近传统。
“回味”春节,亲近传统,首先要突出“人情味”
春节习俗虽林林总总,春节传统却一脉相承,那就是闔家团圆,迎新祈福。让儿童感到春节传统是亲近的,有情有义,有趣有味,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地热爱传统。
教材提到了舞龙、挂红灯笼、穿新衣、贴福字和春联等习俗,都洋溢着迎新祈福的年味;题为“团圆”的小绘本,讲述了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团圆年的故事,透露出的正是阖家团圆的年味。
而上面提到的“学拜年”活动,只要孩子们知道了拱手作揖这一独特的传统礼仪即可,又何必为哪只手在上较真儿,折腾得孩子无所适从呢?对此,我们倒是应该重点学习为不同人送上适合的祝福语,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祝叔叔阿姨事业兴旺等。教师可引导孩子通过尝试交流,初步理解他人的生活和愿望,感受春节拜年祝福所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情。
尤其是教材设计的“读春联”活动,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春联要从右边读”的知识传授,不仅失之趣味,而且可能遗忘了春节最可贵的“人情味”。
春联从右边读源自古代汉字竖排,从右向左书写的传统,其上联下联的区分更与联句的平仄有关。后者的把握需要具有一定的音韵学知识,一般人很容易出错。统编教材2018年第4次印刷时,编写者将春联的内容做了修改,门右边贴的是“守孝心守勤俭和睦家园”,门左边贴的是“新时代新梦想复兴大业”,就把上联和下联弄反了。教师就更不必苛求孩子,试图通过强化训练确保不把春联读反了,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引导孩子进入春节的情境,有感情地诵读一些简易又上口的春联。比如,在诵读“春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中,联想南方花市拂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北方瑞雪中四处飞扬的丰收期盼;在诵读“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中,联想簇新的年历,长寿的长者,自己也长大了一岁;家家户户红红的福字映衬着张张幸福的笑脸。让孩子在积累语言文字的同时,读出欢快的韵律,读出吉祥的祝愿。
对儿童相对严苛的中国传统家庭,过年时往往会给孩子们更多的宽容。打碎了碗碟,说句“打发打发”“碎碎(岁岁)平安”也就过去了;说错了什么话,也有“童言无忌”作挡箭牌。“大家一起过春节”的课堂也应该有这种过年一般的宽松氛围,少纠结于传统知识的对错,让传统的“人情味”将儿童紧紧地暖暖地环抱起来。
“人情味”与“儿童味”相投:春节传统才别有滋味
春节是全民的节日,全家的节日,但儿童自然有其特别的关注和体验。比如是“年二八,洗邋遢”,还是“年二八,把面发”,这些成人忙碌的大事很难引起儿童的兴趣,倒是教材中提到的包好运饺、吃好运饺,还有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压岁钱、放烟花爆竹等,往往是孩子过年最大的乐趣所在。
相较而言,我们广东的利是钱,就比内地的压岁钱更有儿童味。压岁钱,特别是亲戚朋友之间给彼此孩子的压岁钱,很多时候已经不是给孩子的礼物,而是成年人之间的礼数。压岁钱数额太大,大人都难免关注,比较收入和支出。派出去太少担心丢面子,派出去太多又觉得划不来。利是钱,只是些小小红包,钱不多,更多表达大吉大利、顺顺利利的好意头,倒回归了新春祝福的本意。“逗利是”,作为儿童的一项春节活动,与金钱的关系其实有限,反而在促进人际交往、社会性发展方面颇具价值。
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地敲门索要糖果,开心无比。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正是“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等极具儿童味的风俗,激发了孩子对这些节日的兴趣。我们为什么不将“逗利是”这样的风俗发扬推广,“不给红包就卖萌”,孩子的童言稚语与大人的欢声笑语相应答,红衣裳红脸庞与利是红包相映红,让春节吸引孩子,让孩子爱上春节。
烟花爆竹与春节的关系则比较复杂。
烟花爆竹是中国的特产,燃放烟花爆竹作为节日娱乐活动,能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带给人们欢乐,尤其受到儿童喜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家一起过春节,不能不了解这一历史悠久的过年习俗。基于环保与安全,如今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合情合理的,这也应该让孩子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
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特定区域,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是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比如,上海市就规定除了九类特定场所之外,外环线以外区域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有必要让孩子们懂得在这些地方,如何在成年人监护之下安全燃放,享受欢乐。避而不谈烟花爆竹,做鸵鸟状,不仅不合情理,也是不负责任的。
人情味和儿童味“气味相投”,“大家一起过春节”的课堂上,孩子们就会学得津津有味。好久之前过的春节回味起来就显得别有滋味,遥远的传统也仿佛与孩子们亲密无间地拥抱在一起。
中山市三乡镇光后小学的黄敏庄老师上这节课时,安排了舞狮子、剪窗花、读春联、送祝福、猜灯谜等若干个迎春活动摊位,让孩子们都能充分参与活动。孩子们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在自己负责的摊位上教别人,在其他摊位上学别人。儿童通过互相学习,共同体验,回味春节,亲近传统。我建议黄老师拍下孩子们活动的照片,并及时与他们分享那些欢乐瞬间;还特别提醒在活动后的交流环节,老师要注意引导孩子多分享情感体验;下课前,教师记得与孩子互相送上春节祝福。这样,让整节课自始至终洋溢着温馨,就像大家在一起真正过大年。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教材上有这样一段话:“过春节有很多礼节和讲究呢!你知道哪些呢?”据此,有些老师就围绕着“春节知多少”展开了教学。比如,或是利用绘本讲述过年的传说。说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过一段时间就会来袭击村庄,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和响声,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这就是贴春联和放爆竹的由来。或是开展知识问答比赛,出的题目包括十二生肖有哪些,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等等,前一类问题还有标准答案,后一类恐怕就各有各的说法了。这不禁引发笔者的思考:“年味”到底是什么味。
本课的教学主旨确实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见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上述教学将春节习俗变成了孤立刻板的知识,脱离了儿童生活的情境;将知识学习变成了简单的记忆再现,反而会压抑儿童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意愿,可能会让他们对春节习俗敬而远之。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注意到这些问题,调整了教学设计。他们用音乐和图像营造出春节的氛围,通过模拟过年的方式展开多样的活动。但是,热闹之中也有许多细节值得推敲。比如,在“学拜年”的活动中,教师反复让孩子练习作揖的礼节,且细致到要求男孩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女孩则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还一再强调弄反了就会失礼。这让一年级的小学生紧张得不得了,动作僵硬如同受刑一般。
且不说作揖的礼仪究竟是不是或要不要这样严格规范,如果过年让孩子变得拘谨而不是愉悦,他们能够接受并传承这样的传统习俗吗?这恐怕也背离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资源,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因此,在研磨“大家一起过春节”的课堂教学时,我提醒老师们与其抱怨现在过年的年味淡了,与其责怪孩子们喜欢过“洋节”,不喜欢过传统节日,不如认真反思一下,“年味”到底是什么味?传统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可亲可近?想清楚了这些,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帮助孩子回味春节,亲近传统。
“回味”春节,亲近传统,首先要突出“人情味”
春节习俗虽林林总总,春节传统却一脉相承,那就是闔家团圆,迎新祈福。让儿童感到春节传统是亲近的,有情有义,有趣有味,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地热爱传统。
教材提到了舞龙、挂红灯笼、穿新衣、贴福字和春联等习俗,都洋溢着迎新祈福的年味;题为“团圆”的小绘本,讲述了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团圆年的故事,透露出的正是阖家团圆的年味。
而上面提到的“学拜年”活动,只要孩子们知道了拱手作揖这一独特的传统礼仪即可,又何必为哪只手在上较真儿,折腾得孩子无所适从呢?对此,我们倒是应该重点学习为不同人送上适合的祝福语,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祝叔叔阿姨事业兴旺等。教师可引导孩子通过尝试交流,初步理解他人的生活和愿望,感受春节拜年祝福所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情。
尤其是教材设计的“读春联”活动,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春联要从右边读”的知识传授,不仅失之趣味,而且可能遗忘了春节最可贵的“人情味”。
春联从右边读源自古代汉字竖排,从右向左书写的传统,其上联下联的区分更与联句的平仄有关。后者的把握需要具有一定的音韵学知识,一般人很容易出错。统编教材2018年第4次印刷时,编写者将春联的内容做了修改,门右边贴的是“守孝心守勤俭和睦家园”,门左边贴的是“新时代新梦想复兴大业”,就把上联和下联弄反了。教师就更不必苛求孩子,试图通过强化训练确保不把春联读反了,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引导孩子进入春节的情境,有感情地诵读一些简易又上口的春联。比如,在诵读“春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中,联想南方花市拂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北方瑞雪中四处飞扬的丰收期盼;在诵读“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中,联想簇新的年历,长寿的长者,自己也长大了一岁;家家户户红红的福字映衬着张张幸福的笑脸。让孩子在积累语言文字的同时,读出欢快的韵律,读出吉祥的祝愿。
对儿童相对严苛的中国传统家庭,过年时往往会给孩子们更多的宽容。打碎了碗碟,说句“打发打发”“碎碎(岁岁)平安”也就过去了;说错了什么话,也有“童言无忌”作挡箭牌。“大家一起过春节”的课堂也应该有这种过年一般的宽松氛围,少纠结于传统知识的对错,让传统的“人情味”将儿童紧紧地暖暖地环抱起来。
“人情味”与“儿童味”相投:春节传统才别有滋味
春节是全民的节日,全家的节日,但儿童自然有其特别的关注和体验。比如是“年二八,洗邋遢”,还是“年二八,把面发”,这些成人忙碌的大事很难引起儿童的兴趣,倒是教材中提到的包好运饺、吃好运饺,还有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压岁钱、放烟花爆竹等,往往是孩子过年最大的乐趣所在。
相较而言,我们广东的利是钱,就比内地的压岁钱更有儿童味。压岁钱,特别是亲戚朋友之间给彼此孩子的压岁钱,很多时候已经不是给孩子的礼物,而是成年人之间的礼数。压岁钱数额太大,大人都难免关注,比较收入和支出。派出去太少担心丢面子,派出去太多又觉得划不来。利是钱,只是些小小红包,钱不多,更多表达大吉大利、顺顺利利的好意头,倒回归了新春祝福的本意。“逗利是”,作为儿童的一项春节活动,与金钱的关系其实有限,反而在促进人际交往、社会性发展方面颇具价值。
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地敲门索要糖果,开心无比。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正是“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等极具儿童味的风俗,激发了孩子对这些节日的兴趣。我们为什么不将“逗利是”这样的风俗发扬推广,“不给红包就卖萌”,孩子的童言稚语与大人的欢声笑语相应答,红衣裳红脸庞与利是红包相映红,让春节吸引孩子,让孩子爱上春节。
烟花爆竹与春节的关系则比较复杂。
烟花爆竹是中国的特产,燃放烟花爆竹作为节日娱乐活动,能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带给人们欢乐,尤其受到儿童喜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家一起过春节,不能不了解这一历史悠久的过年习俗。基于环保与安全,如今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合情合理的,这也应该让孩子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
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特定区域,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是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比如,上海市就规定除了九类特定场所之外,外环线以外区域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有必要让孩子们懂得在这些地方,如何在成年人监护之下安全燃放,享受欢乐。避而不谈烟花爆竹,做鸵鸟状,不仅不合情理,也是不负责任的。
人情味和儿童味“气味相投”,“大家一起过春节”的课堂上,孩子们就会学得津津有味。好久之前过的春节回味起来就显得别有滋味,遥远的传统也仿佛与孩子们亲密无间地拥抱在一起。
中山市三乡镇光后小学的黄敏庄老师上这节课时,安排了舞狮子、剪窗花、读春联、送祝福、猜灯谜等若干个迎春活动摊位,让孩子们都能充分参与活动。孩子们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在自己负责的摊位上教别人,在其他摊位上学别人。儿童通过互相学习,共同体验,回味春节,亲近传统。我建议黄老师拍下孩子们活动的照片,并及时与他们分享那些欢乐瞬间;还特别提醒在活动后的交流环节,老师要注意引导孩子多分享情感体验;下课前,教师记得与孩子互相送上春节祝福。这样,让整节课自始至终洋溢着温馨,就像大家在一起真正过大年。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