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怪异杂陈的资讯消费 跟学院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是,以大众传媒为依托的批评群体具有更加暧昧的特点。基于市场利益的塑造,它拥有一个貌似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的外貌,同时又保持着对体制的隶属身份,这使中国的媒体批评无可避免地呈现出双重面目。尽管主流媒体仍然受权力话语的支配,但随着商业语境的迅速扩展,非主流媒体已越来越趋向于把消费(受众心理和市场效益)作为批评的核心尺度。 毫无疑问,与学院批评的陈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怪异杂陈的资讯消费
跟学院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是,以大众传媒为依托的批评群体具有更加暧昧的特点。基于市场利益的塑造,它拥有一个貌似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的外貌,同时又保持着对体制的隶属身份,这使中国的媒体批评无可避免地呈现出双重面目。尽管主流媒体仍然受权力话语的支配,但随着商业语境的迅速扩展,非主流媒体已越来越趋向于把消费(受众心理和市场效益)作为批评的核心尺度。
毫无疑问,与学院批评的陈腐、刻板和顽靡的书写性相比,媒体批评是言说性的,它更类似于声音而不是文字,并总是呈现出更加明快的色调。媒体批评家没有重建国家理性的雄心,却在商业利益的强大内驱力的支配下,迸发出无与伦比的活力,恶俗与鲜活、谄媚与攻击性、敏锐和失察、反应快速和用过即扔的特性,怪异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资讯消费时代的奇妙景观。
耐人寻味的是,媒体批评家和学院批评家总是在互相打量和互相鄙夷。多年以来,媒体批评一直在竭力排挤学院批评,力求取而代之,以结束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院精英批评独霸天下的格局。市场坚定地支持了这场颠覆运动,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长期清洗,以权力话语为特征的僵硬的学院批评的声音,在媒体中已经日益衰微,而娴熟地运用“时尚话语”的记者,逐渐成为支撑媒体批评的主干。
不择手段“吸引眼球”
基于市场原则的媒体批评的立场总是游移不定的。“公众注意力”成了媒体消费主义的发动机。所谓“吸引眼球”,业已成为媒体的关键词,以致一些道德可疑的知识者为了追求“眼球”的数量,可以不择手段,不惜弄虚作假,用流行的词汇叫做“做秀”。无论是吹捧还是谩骂,都有可能被利用而成为商业炒作;一些人甚至自爆丑闻,以向公众献丑来博得“红颜一笑”。这种厚黑化的倾向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因而被称之为“文化口蹄疫”,它与学院腐败一起,构成当下最具摧毁性的“文化病毒”。
这种由媒体消费制造的广场式的喧嚣风光,令象牙塔里的学院派黯然失色。尽管学院派呼吁自己加强自身的岗位意识,以抵御来自传媒的诱惑,但出于利益驱使,学院精英总是向传媒暗送秋波,指望得到公众的热吻和拥抱。某些学人动用媒体“炒作”手段来打扮自己的公共形象,令学术在腐败之余又陷入媚俗。近年来充斥于出版市场的大量所谓“学术随笔”、“思想随笔”,无非就是1%的学术思想加上99%的可口可乐勾兑而成的大众精神饮料。
另一种流行的折中策略是以“学理”的方式关注“大众文化”现象,以期从这类研究中获取来自学院和大众传媒的多重褒奖。这些年颇为热门的“大众文化研究”,就是一个精彩的佐证。学院批评家摇身一变,成为大众文化的热心看客,并在这块夹生的学术“比萨饼”上,撒满了生硬的西方文化批评术语和艳俗的大众时尚关键词的碎屑。
媒体批评=记者批评
媒体批评的核心就是它的话语资讯性,也即它所蕴藏的新闻含量。其次才是它的“态度”和“立场”。媒体批评其实就是“新闻叙事”的一种扩展。媒体批评最初可能只是一些被写坏了的丧失客观性的消息报道,而后竟然演变成了对消息本身的公审。中国媒体利用其自身的记者资源,构筑了一个错误的批评语境,以致中国媒体批评最终等同于“记者批评”。而在一个更加健全的制度里,媒体批评主体不是记者,而是职业化的民间专栏作家,他们是真正的研究者,拥有关于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精确的判断力,以保证媒体批评的判断力、公正性和预见性。
尽管中国的“记者批评”因其独特的事件现场作业方式,而显示出敏锐、快捷和更加感性的特征,但它总是在许多领域暴露出浅薄无知的弱点。“记者批评”的这种即时性和弱智化,使之无法深刻地参与到历史化过程中去。其话语价值寄生于即时性的事件,本身没有语意和话语价值的再生产能力。在事件本身的关注价值被消耗殆尽之后,话语即沦为空洞。因此,除了其中包含的某些“新闻叙事”可作为编年史材料外,媒体批评并未给这个时代留下真正有价值的文本。作为一种资讯快餐和大众娱乐节目,它总是在被公众消费后成为速朽的垃圾,遭到“岁月程序”的无情抛弃。时间是中国媒体批评的头号敌人。
然而,由于中国媒体批评具有迅速再生和循环的机能,它并不担忧资讯的速朽,恰恰相反,它以庞大的读者市场为后盾,形成有力的舆论控制力,并在资讯消费的自由选择中构筑着媒体话语的超级霸权。在某种意义上,批评就是一种权力的展示,而垄断性的批评则构成了强权。媒体批评依赖这种资讯垄断和批评威权地位,最终成了当下文化批评的“主流”。
(本文摘自该书,标题为本刊所加)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一卷 朱大可,张闳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 定价:39.80元
其他文献
本书是山东卫视历时两年多时间,辗转日本、韩国、美国拍摄的21集大型同名电视纪录片的图书版,它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详尽地记述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全部历程。全书由强制劳工诉讼案、花冈诉讼、福冈胜诉、慰安妇诉讼案、南京大屠杀诉讼案、细菌战诉讼案、平顶山惨案诉讼案等章节组成。 他们都是中国最普通的民众,他们生活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家境贫寒、生计艰难。是什么使他们在风烛残年又走出家门,投身于一场漫长的、胜诉
天津时调一代名师王毓宝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时调)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2021年6月10日16时21分,王毓宝在天津去世,享年96岁。她的去世是天津时调的损失,也是中国曲艺界的重大损失。 王毓宝先生逝世后,文化艺术界众多组织和个人均发来唁电和慰问信,表达了
可能是由于职业的关系,我也经常采写一些有关犯罪的报告文学。然而,却一直无意认认真真地去审视罪犯这一整个人群。 在中外的文学史上有关罪犯和有关监狱的文学作品,真是不胜枚举。大多数作品都是展现一个罪犯的故事,细细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心理。然而《中国监狱探视部落》一书却在我们眼前展示出了一群罪犯和他们亲人之间的悲欢离合,试想,那将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作者梁健君本身是一名从警10多年的干警,同时也是一个
淡漠个人就是蔑视法律。 人权加法治等于民主,尊重个人权利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一个理想国度,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应受到同等对待。一个先进国家,私有财产必须受到相应重视。一个理性的国家,就应对所有的财产都给予同等保护。 私有财产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法律焦点。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完善
20世纪60年代中晚期,当中国的红卫兵在中华大地上“破四旧、立四新”,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进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一场同样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大规模的文化变革运动在美国、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出现。 1964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在“公民参与的民主”的口号下,反对校长家长式的管理与陈旧的校规,发起“言论自由运动”,拉开了学生运动的序幕; 1965年,美国
《曲艺》杂志:非常感谢孙教授能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曲艺》的忠实读者,从2016年至今,近5年来笔耕不辍,在《曲艺》和其他文艺界姊妹刊物上发表了50余篇与曲艺相关的文章,在曲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拿到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啄木鸟杯”。但据我们所知,您的研究领域是航海交通,是什么推动您年逾古稀时,跨界投身于苏州评弹的研究中呢? 孙光圻:周恩来总理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保持
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 本书围绕亚太地区几个大国——美、日、俄、印的未来政策走向和亚太地区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引发与中国双边关系互动的突出因素作了详细、透彻和极具前瞻性的分析与预测,并对亚太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与贸易投资、金融、能源和环境等作了深入探讨。本书的撰稿者都是本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其分析和预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张蕴岭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文明社会的基石是人的尊严和自由。善待隐私,就意味着在呵护自我尊严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味着文明的人性化生活方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正因如此,“隐私权”在近年来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及法治热点问题。2002年12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我国《民法典》草案,将隐私权规定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为公民保护隐私权送来“尚方宝剑”。 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隐私权生存在公权及其他民事权
诗词是充满想像和激情的文学作品,诗词创作讲究感性思维,而化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理科课程,学习化学需要理性思维,诗词与化学能融合在一起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新课程改革普遍推行的今天,我们需要打破学科的界限,需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从而进行创新性、研究性教学活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城镇中学化学高级教师邓添华独树一帜地把形象、美妙的中国诗词带进了化学课堂,使化学教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趣
城市房屋拆迁是近些年各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它牵涉到被拆迁的老百姓切身的利益,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又事关城市的发展与规划。虽然国家对房屋拆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先后发布了多项规定和办法,比如2001年11月开始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但近两年来实际拆迁中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限的规定条款不能涵盖实际发生的所有问题。再加上宣传不到位,百姓了解有限等原因,以及当事人都从自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