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红楼梦》重返石头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hun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红楼梦》这部奇书原本刻在女娲补天时遗下的一块顽石上,经一僧一道的点化而幻入人世,历尽沧桑而复归。后有空空道人偶经此地抄录下来,又经曹雪芹撰成《石头记》即《红楼梦》。家住长春市的彭祖述老人用10年时间,跋涉近20万公里,寻来82块宝石,镌刻下了《红楼梦》,使几百年前的神话变成了令人称奇的现实。
  
  历尽艰辛 采石圆梦
  
   古稀之年的彭祖述退休前任长春市文联副主席。16岁那年,彭祖述读到了《红楼梦》。第二次读《红楼梦》是在“文革”期间,当时正被批斗的他每晚劳动回到家,便品读《红楼梦》以排解心中的抑郁。后来,他决定放弃文学,专心搞艺术,便经常到姐姐工作的石刻厂,虚心地向师傅们学习石刻。他利用一切休闲时间,认真钻研石刻技艺,每晚上都刻200多个字。
   当彭祖述第三次读《红楼梦》时,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红楼梦》源于石上,何不将其还于石头呢?自己有着深厚的石刻功底,又与《红楼梦》有着不解的情缘,要是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可谓晚年生活的一大壮举。那天晚上,彭祖述为自己的这个独特想法激动得夜不能眠。
   说干就干,彭祖述开始琢磨选石。为搜奇觅珍,从1992年开始至石刻完成,彭祖述行程近20万公里,历尽千辛万苦,跑遍了名石产地,饱览了名石风采,成为当代辨石高手。现在,无论什么石头,他只要拿在手里稍一把玩,便可准确地说出产地、石名、石质、特点等。
   1996年初冬,他到青田去选石,当地的石农大部分都住在半山腰,他们走的路都很窄。其中有一段路被雨水冲刷得凹凸不平,上面又被茅草和树叶覆盖,非常滑,而路的旁边就是石崖,有几十丈深。走着走着,彭祖述的脚下一滑,掉进了石崖,顿时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山崖上的藤条被风一吹,划到彭祖述的脸上,让他清醒过来,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当他一瘸一拐地来到山上石农的小屋,看到满地大大小小的龙蛋石时,眼睛立刻放出了光彩,这不正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回所暗示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哲理和意境吗?想到此处,他忍不住欣喜若狂,觉得付出如此代价也特别值得。
  如今,面对每一块石头,彭祖述都能讲出采集背后的艰辛故事。
  
   清灯孤影 老骥痴情
  
   雕刻这样一部奇书,彭祖述所用的工具却简单得不得了,仅一盏200瓦的台灯、一副14倍的放大镜、一把刻刀。彭祖述刀耕不辍、夜以继日地忙碌了10年,除了构思作品和外出觅石,他每天都是凌晨4时起床,晚上11时以后就寝,中间除简单地活动一下身体和吃饭外,都在雕刻。寒来暑往,日复一日,他忍受着灯光的炙烤和疾病的折磨,基本谢绝了一切社会应酬与交往,过着隐居般的生活。
   微刻《石头记》几乎耗尽了彭祖述的桑榆时光。构图伊始,常是“青灯一盏”,只身孤影,拥桌阅书,卧地观石,为得一图,冥思苦想,彻夜不眠。或取意、或取事、或取人、或取景、或取物、殚精竭虑。为了追求绝佳的艺术效果,彭祖述要根据石头的状态,设计出与所刻内容相同的意境。为此,在微刻每一章时,他都无数次捧读原著,在吃透文章内涵后,设计出图纸,根据图纸选择石头,经过斟酌后下刀,最后根据章节内容以及微刻的图形融合起来,起一个一语双关的名字。
   “石书”作品中的第57回,字数比较多,他开始想了几个创意,后来又都推翻了,都感觉不好,于是他放下这个章节,而且一放就是9年。9年后,彭祖述在一次散步时,一片树叶飘落到他跟前,他顿生灵感,看着眼前这一片青黄相间的叶子,不正是黛玉无依无靠的身世写照吗?有了灵感后,彭祖述急忙赶回家中,将石头上边枯黄的颜色雕刻成一片枯叶,作品完成后,他将这一回取名《枯叶飘零》。
   10年后的仲春,他的《红楼石经》与世人见面了。
   这部石书共计60余万字,每回一石,加上序言和后记,共刻石82块,红木匣盛装,锦缎襄护,一石一匣,极尽精美。每块石头大可盈掌,小者仅堪一握,或方或圆,形状各异。文字镌刻于约七八平方厘米的印石中央,字如蝇头,笔若蛛丝,在40倍放大镜下,字体豪放恣肆、俊逸流畅,纤毫毕现,透着浓浓的金石气。尤为令人称奇的是,每块石头均按所刻篇回内容,借助石头的天然色泽和纹理,或取意、或取人、或取景,以圆雕和浮雕的形式刻录于石,诸般人物胜景栩栩如生,跃然石上。
   如果按每天工作18小时计算,10年来,彭祖述耗在石书上的时间竟达6万多小时,合3000多天。当书终于刻竣,有人问他: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他答道:“只想抱石大哭。”
其他文献
崔犇 冰雪风光 摄影作品选
期刊
李可染的山水画气象沉雄,韵致幽深,在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享有崇高的声誉。    求学生涯    李可染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厨师家庭,自幼喜欢写字画画。13岁时,拜在徐州画家钱食芝门下,学画山水。钱食芝很喜欢这个小弟子,曾在题画中称赞道:“童年能弄墨,灵敏世应稀,汝自鹏搏上,余惭鹢退飞。”16岁,考入上海美专师范科,22岁,他以同
期刊
爱德加·德加,1834年生于巴黎。他生来便是大资产阶级,是银行家奥古斯特·德加之子。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  他对古典主义的浓厚兴趣和他行为的谨慎似乎与出身十分合拍。不过,他那异常强烈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思想却又把他抛入革命阵营。德加是属于印象派的,因为他喜爱抓住瞬间、务求真实。但他在色彩分离方面,永远不曾达到那样的五彩缤纷,德加的画始终保留着严格的形。他的确同
期刊
从中医角度来说,春天的饮食是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的事情。因为这个季节阳气生发、生机盎然,但也是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很容易流行,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多甘少酸是饮食原则。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指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
期刊
唱歌  徐大中    英姿飒爽赛芳年,嘹亮歌声冲九天。  谁说古稀多暮气,晚霞灿烂照青山。
期刊
罗永发 梨园情 摄影作品选
期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游子吟》道出了千百年来母爱的大公与无私。5月11日,母亲节。  母亲,普天下最无私的人!我们无以回报,这精剪细琢的“福禄寿喜”代表了我们作为儿女的祝福,在这个全世界最伟大的节日里,祝全天下所有的母亲,一生平安。
期刊
2004年7月31日19时50分,老红军贺云卿在长春逝世,享年90岁。贺云卿是原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卫生部长、原吉林省卫生厅厅长、白求恩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贺老一生戎马倥偬,有许多传奇式的人生经历,最使他难忘的是他与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的五次人生奇缘。   以下是老人的生前讲述。   1929年,年仅15岁的我在江西莲花县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方面军红五军三纵
期刊
1997年的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建国60周年到来的日子里,笔者采访了一位特殊的雕塑家,他叫刘安文,从2002年起,刘安文倾注全部心血,痴心雕塑了50多尊邓小平雕像。这些雕塑作品中有头像、胸像、全身像、有立体圆雕、浮雕等,大的头部比真人还大,小的头像高度只有4厘米,为了做这些雕像,刘安文倾其所有,固守清贫,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举办一个名为“小平、您好”的雕塑展,来纪念和缅怀中
期刊
2001年7月1日,家住吉林省德惠市的农民史国利从江西省瑞金开始向着梦想出发。年过半百的他完全按照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的行军路线行进,历时219天,途经10个省、100个县(市)、400个乡(镇),于2002年2月4日到达陕西吴起镇,走完了长征路。沿途中,史国利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爱款待,并送上赞誉和祝福。在重走长征路的沿途,史国利拍照900余幅,收集老区各界人士留言276条,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