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是李希贵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作学术访问期间记下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他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结晶。欣赏着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聆听着作者的教育心语,如沐春风,如醍醐灌顶,真是一本好书。
36天,李希贵用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的教育体系,穿越了美国眼花缭乱的教育改革和成就,聚焦到一个又一个细微得不能再细微、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细节上,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美国教育的特点,在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比较中领悟到美国教育与我国教育的差别。本书通过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反思、教师培训模型的争论、教师就是专家的意识,以及中美中小学生守则的比较、美国教师与学生深入的沟通等记录的剖析让我们“大开眼界”,强烈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观念上的冲击。每读一篇,仿佛在和作者一起沉思,在不停地扪心自问,在一次次的心灵拷问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一)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反思
作者一上来就写美国人对我们提到的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美国人从作者带去的几节课的录像中找到种种不把学生当课堂主人的细节,如“请坐下”,教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我们点评课时几乎都围着老师转,基本上不关注学生。我们在口号上喊着平等,但骨子里远没有平等的意识和行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点我们和美国的认识是一致的,然而我们只是口头说说而已,骨子里并没有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自觉不自觉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先生看到中国小学课堂教学的录像,对中国教师的一些做法非常惊讶,在他看来,中国教师完全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我们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何时以学生为主体?
(二)教师培训的争论
关于对教师的培训,作者说当前的形势是我们热衷于:我做了,我请来专家了,大家集中在一起听课了、鼓掌了,于是培训完成了……至于培训的效果如何,那又另当别论了。比如我们的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并不大关注我们教师需要的,教师只能应付着报名,勉为其难地把学分修完,总之这继续教育成了一种形式罢了。反思我们的教师培训,什么时候能够如书中所介绍的有明确的关注点呢?通过培训,教师的思维是不是更开阔?与培训之前比较,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更具体?遇到事情是不是先提问题,而且能否提出更好的问题?通过培训能否使教师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培训是否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
(三)中美“中小学生守则”的比较
从书中了解了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后,我的心为之一震,正如李希贵老师所说的:两者相比较,美国中小学生守则的确“境界”低了许多。但是,他们说得实实在在,全是可以比照着见诸行动的细节,如果孩子们真的一一照章行事,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的要求的确很好,但是真的要孩子们作为学习、成长的“守则”,还需要我们教师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的“分解、诠释”。我在想,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也缺少了这样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呢?联系自己教育教学的经历,老师们领着学生一遍遍地熟记“守则”,稍大一点的学生还好,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或多或少能理解一些字面的含义,但对于刚入学没多久的一年级孩子二年级孩子可就真是“填鸭”不知其味了。我们的守则是不是能再降得低一点,让我们的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实实地遵守。
李希贵先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并运用恰当的插图,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学生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教材是什么、作业布置、课堂提问、小学生守则、如何开展阅读指导、如何进行就业指导等等许多细小的问题着眼,反映美国教育的特色。他所看到的东西,正是我们的教育缺少的细腻和灵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既是给我们的教育者的一个参考,更是对我们的一种引领,因此他的著作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格外发人深思。(作者单位:山西省浑源县科教局)
□本栏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jxjyzwp@126.com
36天,李希贵用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的教育体系,穿越了美国眼花缭乱的教育改革和成就,聚焦到一个又一个细微得不能再细微、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细节上,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美国教育的特点,在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比较中领悟到美国教育与我国教育的差别。本书通过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反思、教师培训模型的争论、教师就是专家的意识,以及中美中小学生守则的比较、美国教师与学生深入的沟通等记录的剖析让我们“大开眼界”,强烈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观念上的冲击。每读一篇,仿佛在和作者一起沉思,在不停地扪心自问,在一次次的心灵拷问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一)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反思
作者一上来就写美国人对我们提到的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美国人从作者带去的几节课的录像中找到种种不把学生当课堂主人的细节,如“请坐下”,教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我们点评课时几乎都围着老师转,基本上不关注学生。我们在口号上喊着平等,但骨子里远没有平等的意识和行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点我们和美国的认识是一致的,然而我们只是口头说说而已,骨子里并没有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自觉不自觉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先生看到中国小学课堂教学的录像,对中国教师的一些做法非常惊讶,在他看来,中国教师完全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我们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何时以学生为主体?
(二)教师培训的争论
关于对教师的培训,作者说当前的形势是我们热衷于:我做了,我请来专家了,大家集中在一起听课了、鼓掌了,于是培训完成了……至于培训的效果如何,那又另当别论了。比如我们的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并不大关注我们教师需要的,教师只能应付着报名,勉为其难地把学分修完,总之这继续教育成了一种形式罢了。反思我们的教师培训,什么时候能够如书中所介绍的有明确的关注点呢?通过培训,教师的思维是不是更开阔?与培训之前比较,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更具体?遇到事情是不是先提问题,而且能否提出更好的问题?通过培训能否使教师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培训是否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
(三)中美“中小学生守则”的比较
从书中了解了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后,我的心为之一震,正如李希贵老师所说的:两者相比较,美国中小学生守则的确“境界”低了许多。但是,他们说得实实在在,全是可以比照着见诸行动的细节,如果孩子们真的一一照章行事,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的要求的确很好,但是真的要孩子们作为学习、成长的“守则”,还需要我们教师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的“分解、诠释”。我在想,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也缺少了这样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呢?联系自己教育教学的经历,老师们领着学生一遍遍地熟记“守则”,稍大一点的学生还好,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或多或少能理解一些字面的含义,但对于刚入学没多久的一年级孩子二年级孩子可就真是“填鸭”不知其味了。我们的守则是不是能再降得低一点,让我们的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实实地遵守。
李希贵先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并运用恰当的插图,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学生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教材是什么、作业布置、课堂提问、小学生守则、如何开展阅读指导、如何进行就业指导等等许多细小的问题着眼,反映美国教育的特色。他所看到的东西,正是我们的教育缺少的细腻和灵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既是给我们的教育者的一个参考,更是对我们的一种引领,因此他的著作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格外发人深思。(作者单位:山西省浑源县科教局)
□本栏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jxjyzwp@126.com